<h3> 人一老就会有怀旧的感觉。虽说刚退休不久,也算是步入老年行列吧,但却惯性依旧,还有点习惯上的自然挣扎。某一天突然觉得自己开始追寻起往事来,却又是那么的不由自主,这也许就是“夕阳期”老人情怀的开始......</h3><h3> 往事有很多,农场生活可见一斑。那个时期,除了吃苦就是耐劳,“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仿佛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偶尔有点精神慰藉的滋润,就犹如干渴时逢露,饥饿时遇食,于是乎,农业连队的文艺生活那段时光也就无法忘怀,时不时的浮显眼帘.......</h3><h3> 记得那是1980年,当时的农场由于工作很艰苦,生活条件又差,业务文化生活几乎没有,为了丰富业余生活,农场局有一阵子掀起过文艺体育活动热潮。</h3><h3> 我们连队的指导员是老三届,他领导能力强,又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在业余时间亲自编写了独幕话《家访》剧本,并且组织我们连队一帮文艺爱好骨干分子,开始导演起小话剧,我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叫去扮演落后青年“小花”角色的。我们指导员还<span style="line-height: 1.8;">和我们一起做起剧本前期的“案头”工作,独</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幕话剧《家访》也就是这么诞生的。</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你还别说,通过对剧本内容的了解,到对人物个性的理解以及最后人物的塑造,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和一次次的排练,终于在农场局的群众文艺汇演中,我们连队指导员自编、自导、文艺骨干自演、场景绘画和音乐配音自搞的独幕话剧</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家访》,</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演出一举成功,并获得了当时“农场局群众文艺汇演”的一等奖,同时又荣获了农场局系统文艺体育“先进单位”。</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家访》剧情大致是连队干部去小敏家家访,从而产生的一系列误解,围绕小敏和她父母,在看人问题上所产生的矛盾展开剧情。下面就是当时独幕话剧的</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家访》</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些剧照,虽然那时只有很简朴的黑白照片,并且还有点模糊,但每每想起还真有点意思呢。</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 这是当时演出前的“自说自画”自化妆,当然那时的“国标”只要化妆成浓眉大眼就行,呵呵。现在想想真的十分可笑,但也全当作自得其乐。</h3> <h3> 这是《<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家访》中的一幕场景,小敏的表姐来小敏家,因为好久没见,小敏和她妈妈高兴得和表姐亲切交谈。</span></h3> <h3> 表姐和小敏多日不见,真聊得很开心。 </h3> <h3> 表姐一个劲的夸小敏越长越漂亮啦,乐得小敏心里美滋滋的。</h3> <h3> 一天农场干部来小敏家家访,小敏妈开门一见领导来就打心眼里有点不太高兴,以为又是催女儿小敏回农场干活呢,因为那时催你归连队是常有的事,于是回一次上海休假,就变得越加珍贵,这就难怪小敏妈有此态度。</h3> <h3> 经连队干部反复解释,说明来意后,小敏妈妈方才放宽了心。原来因为农活忙,由于接连几天的日夜加班,小敏身体不舒服,一直在发热,所以病假回沪。这此连队干部出差正巧路过,所以顺便去看看小敏,关心一下她身体状况。</h3> <h3> 这时候有个叫“小花”的男生,来到了小敏家。他穿着时髦,打扮前卫,能说会道,又甜言蜜语,很讨小敏喜欢。</h3> <h3> 然而小敏的父母并不喜欢“小花”这样的男生,一再劝住小敏不要和“小花”有来往,并对“小花”流里流气的样子很是看不惯,更不要说是欢迎呢。</h3> <h3> 最后在小敏父母苦口婆心,耐心的说导下,小敏才回心转意,认清了“小花”是个不思进取的青年。</h3> <h3> 就这么个独幕话剧,由于是最基层的连队自己创作和自导自演的,加上我们这些从未演过话剧的门外汉,在演出中个个十分认真投入,表演又那么自然。最主要的是作品来自生活,又发生在我们自己身边,所以能产生一定的共鸣,难怪当时有其轰动的效应,当然与现在相比,那是天壤之别,算不了什么,呵呵。</h3> <h3>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们真的太把这当回事做啦,呵呵。为此还通过关系去安福路上的“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看他们专业排练,并请他们给我们作专业指导,这在那时一个从事农业为主的连队,能得到连队的支持和重视,也是少之又少,或者说是不可思议的。</h3> <h3> 右边第一位是我们连队负责音乐的,第二位是负责舞美设计的,其余都是担任《家访》角色的人员。</h3> <h3> 后面高个子的那个,就是我们连队的指导员,也是独幕话剧《家访》的编剧兼导演。</h3> <h3> 这是我们创作试演小品的野外一幕场景,搞得像真的一样,呵呵。</h3> <h3> 就这样,在当时业余生活十分枯燥的情况下,我们自娱自乐,丰富连队的业余文化生活,从而也带动了整个连队文化娱乐生活的开展。可谓在为国家艰苦创业的同时,不忘农场职工群众文化娱乐生活。而农场生活中的这一段事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在众多回忆中增添了很有意思的印记,也给我们这些农场战友的重逢相聚奠定了基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