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贵州省乡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访省外名校项目清华大学班(第一期)学习纪实

梅花仙芓

<h3>国培文件</h3> <h3>我的清华研修故事</h3><h3> 2018年8月6日上午9点,我和罗甸县边阳一小的周怡老师一起,怀着激动的心情飞往北京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参加为期10天的“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贵州省乡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访省外名校项目清华大学班(第一期)”培训学习之旅。<br></h3><h3>8月7日上午8:30,来自贵州100名乡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齐聚在清华科技大厦第一会议室,隆重举行了开班典礼。在激动人心的清华校歌声中,大家佩戴了清华大学校徽,从那一刻起,我们每一个人又多了一个角色,我们将融入清华学子的行列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实现了由老师到学员的角色转变,也就是那一刻,我们每一位教师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因为我们走进清华门,我们成了清华人。开班典礼结束后,黄蕾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团队建设——“学习共同体的建立”,黄老师那清泉般的话语以及有趣的小游戏把来自贵州各个地区的老师们心与心的距离拉近了,大家从不认识到认识,再到相互信任成为小组成员,设计组别,组徽,组规,口号以及名字大串联,建立了学习共同体,构建了和谐融洽,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班集体。下午2:30至5:300,田彩凤老师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清华精神和师德情怀》,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所百年名校厚重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魅力与底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带给我们新的思考与感悟,清华人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为国家健康工作50年的执着信念和奉献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h3><h3>8月8日上午,伴着入秋以来的第一场大雨,带着期待与希冀,开启了本次学习的第一次晨读,当朗朗书声奏响《我的祖国》,回想祖国近代遭受的磨难,我的眼眶湿润了。今天为我们讲课的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他讲授的内容是《解读先天差异》,钱教授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人,教育工作者每天都在和人打交道,但现实中我们并不真正了解人!当代的教育:那种饱含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对人的自主、公正和生存尊严的教育已经远离我们,教育被淹没在利己主义、机械主义和实利主义、集体主义、整齐划一社会化的冰水之中。我们的孩子被培养为一群“异化的人”:有知识无智慧,有成绩无常识,有能力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节制,有目标无理想,有学位没品位,有技能无灵魂,有个性无合作,有心动无行动。本讲座立足人类种族的原点、家族的原点、精卵子结合的原点、脱离母体的原点和教育的原点,透过生理学、解剖学、遗传学、优生学、营养学、护理学、保健学、卫生学、产科学、儿科学、药理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宗教学的视角,剖析了先天因素对人的影响,旨在呼唤教育工作者要敬畏生命、恪守良知、承认差异、尊重生命,因材施教,不辱使命。承认差异的客观存在性,尊重孩子的学习差异,接纳孩子的学习差异,善于发现并了解孩子的学习差异,根据孩子的特点采取对应的措施,设法超越差异,缩小差异——因材施教。美国有位教育家说:如果他是参天大树,你就让他成为祖国的栋梁;如果他是小草,你就让他装饰大地。而我们不能恨铁不成钢。我们应该学会欣赏每一位孩子,这不光是为孩子着想,也是为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着想。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开始分组展示自己的团队建设成果,每个小组的组员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组徽、口号、组规等,可谓是各显风采,完成自己在清华的第一次团队建设。下午,班主任武迪老师和助理潘蓉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风景秀丽的清华校园,感受百年清华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精神。</h3><h3>8月9日上午,知名心理教育专家、清华大学附中心理中心首任主任陈纪英教授为我们授课《做促进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小学心理教师》。分别从:心理教师的专业背景;心理教师的素质、心理品质;认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在学校如何开展和推动心理教育;学校心理教育应注意的问题五个方面向我们详细地进行阐述,让我们在学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在近三个小时的授课中,她的讲解充满激情,语言生动幽默,分析贴近学生现状,特别强调作为一名小学心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及教师的角色定位。她认为:心理教育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种运动;心理教育不是一种点缀,不是一个人的事,更不是万能的解药,我们要努力做好推普工作。她让我们牢记:坦然面对现实中短暂存在的不理解、不公正甚至是不公平,多想想“快乐不是拥有得多,而是计较得少。”结束了上午的课程,下午班主任武迪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体验中国历代文化内涵与智慧结晶。</h3><h3>8月10日,教育部国家培训专家库入库心理专家、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张渝鸿老师给我们做了《小学生团体辅导理论与实践》和《家校合作的理论与实践》两个讲座。在“知道、悟到、做到、倾听、共情”几个关键词的讲解中开始了讲座的授课。在课堂上,张老师打破了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授课形式,在讲解理论的同时,注重让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中相结合,她用一系列的活动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员在参与的过程中收获了快乐的同时也品尝到了被冷漠、被孤立、被包容、被接纳的真正滋味。让我们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也悟在其中。她用大量的团体辅导的案例形式呈现,让我们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同理心,什么是负性记忆以及他们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她风趣幽默,每吐一个字都会让你如沐春风,温暖而幸福。她说:“受教育者能接受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陪伴是最长情的爱。”“每个人都有自我完善的欲望和能力”“爱笑的女人命好,爱笑的男人错不了。”“学会自我调整,只有把自己保护好,才能保护他人。”“父母是孩子的终身教授!你勇敢他就会坚强,你柔软他就会有温暖!”</h3><h3>8月12日,转眼间已开课六天。今天为我们授课的是上海市正高级教师、上海市心理特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毅敏老师。杨老师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学校心理课程中活动型、拓展型、研究型三大类融入到给儿子报三个兴趣班的故事中,充分说明了对孩子来说,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展示自我、欣赏他人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品质对孩子一生成长的重要性。她还尊尊教诲我们,作为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质,不要轻易被激怒。汶川地震已过去十年之久,杨老师在讲述她在汶川做心理辅导的往事时是那样深情,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心理课就是要走进别人的心里,要相互尊重、欣赏和接纳,否则一切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让赞美成为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境界。一百个一分钟的赞美胜过一个一百分钟的赞美。学会赞美,是每一个心理健康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要掌握赞美的方式,更要明白赞美的误区。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别人,尊重别人并充分认识别人的优点,才能由衷地表达出来。这些道理,杨老师用亲历的故事娓娓道来,融心理课于故事情境中,没有高深的理论,却尽显心理课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下午进行的是学员论坛。十个小组分别派一人上台展示。他们有的分享了自己在学科教学中怎样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总结了几天来的学习收获;有的阐述了心理学与教学的关系;有的深情讲述了自己与生同心,与爱同行的故事。一个苹果交换一个苹果,我们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而一种思想交换另一种思想,我们收获的是两种甚至更多的思想。这种思想的交流,智慧的碰撞,使我们参训学员的思想认识得到了质的升华。</h3><h3>8月13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张志坤副教授为我们做了《生命教育:焕发教育内在的生命活力》的专题讲座。讲座紧紧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个方面是:生命教育的基本理论;第二个方面是:学校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第三个方面:思考与展望。张志坤教授深入而细致地为我们剖析了生命教育的现状。从生命教育的发展历程,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内容,再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整体框架的形式和各界对生命教育的不同理解,让我们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生命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整体的教育,生命教育是生命关系的教育,生命教育是关爱生命的教育,是生命智慧和心灵的教育。生命教育在呼唤我们,生命教育当从小做起。生命教育,从此开始,从心开始。呵护生命,静待花开!下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签约教师、国家心理咨询师、全国妇联特聘心理专家荀焱为我们讲述了《心理咨询基本实务》。她不仅告诉大家怎么做咨询的技巧,更是分享了她的咨询实践,最重要的是大家共同学习如何用心理学的视角看待和改变自己当下的职业和生活。她的很多观点让我很受用:“自信是一个人一生中无数微小的成功体验累积起来的。”“过渡给予背后是过渡剥夺。”“人类百分之九十的痛苦感来源于人际关系。”“离我们最近的人带给我们的压力最大。”“大脑天生吸收不好的信号,消极、自卑是天生的,积极、自信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心理感受跟事实没关系。”“说孩子能听懂的话。”“让孩子学会表达,表达情绪,家长也要表达自己情绪,让孩子知道。因为我们经常生活在自我感受里。”“信任、理解会带来安全感”等等。通过这次讲座,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到小学生心理与心理咨询实务相关知识,探讨提升心理咨询的技能,探索自我,提升自我内在心理能量。用心理学,为我们的生活加一点温暖的力量。</h3><h3>8月14日是我们在清华学习的最后一天,我们都倍加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把对清华的留恋化作学习的动力。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在黄蕾老师的带领下梳理十天来的学习成果。黄蕾老师带领全体学员学习了《行动学习》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操作模式,并耐心地指导大家进行总结,对本次研修学习做了系统梳理,从十天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行所为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通过团体合作的方式进行展示。结业典礼上,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部王蓉副部长做了重要讲话。她勉励我们加强消化,学以致用。“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让清华的优秀品质传遍黔中大地。走进清华门,就是清华人;走出清华门,带走清华魂。”“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理想的时候,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梦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和积累,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机会永远是留给最渴望成功的那个人,学会与内心深处的你对话,问问自己,想要怎样的人生,静心学习,耐心沉淀,送给自己和他人,共勉。</h3><h3>感谢马校长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清华老师给我们一次心灵上的熏陶和洗礼!人的发展总是在不停的打破心灵的瓶颈。在我们激情即将被岁月淹没的时候,清华的精神给了我们重新开始的力量。当我们在教育这条路上走得满身尘埃的时候,清华的朴实让我们身心清爽。当我们困惑无力面对我们的孩子时,清华的勤奋与自强让我们看到了希望。</h3><h3>清华,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活出应有的价值!</h3> <h3>我的心理健康资格证</h3> <h3>我的三级心理咨询证书</h3> <h3>感谢马校长的栽培,让我获得了本次赴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习的机会。2018年8月5日,我和罗甸边阳一小的周怡老师结伴一起,从贵阳龙洞堡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途中又遇到了贵阳的六个同学。下飞机后,我们一起乘车从首都机场至中关村清华科技园下车。步行将将近一小时,报到入住继续教学院二十二楼。</h3> <h3>这是我们入住的学生宿舍楼,有点简陋,但是在清华大学是研究生住的地方哦!</h3> <h3>这是我们每天用餐的地方。</h3> <h3>第一天 ,进行开班典礼</h3> <h3>开班典礼:授班期</h3> <h3>黄蕾老师主持开班仪式,副院长王蓉作了重要讲话。黄蕾作了团队建设——团队共同体的讲课,各组设计组名,成立班委会。</h3> <h3>今天听课的地方。</h3> <h3>小组内互相认识。</h3> <h3>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h3> <h3>每天的晨读</h3> <h3>班主任武迪老师带领我们参观校园</h3> <h3>武迪老师像导游一样为我们解说。</h3> <h3>参观中国博物馆</h3> <h3>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地点</h3> <h3>一个小方糖而已,因为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而出名</h3> <h3>小组创意留影,我们是第二组,有点二哦!</h3> <h3>我们一起乘坐一趟飞机哦!</h3> <h3>今天下午,老师带我们参观中国博物馆,顺便来到了天安门游玩</h3> <h3>我们来多了八大胡同</h3> <h3>演员们唱戏的地方</h3> <h3>来到了老舍茶馆</h3> <h3>离开茶馆,已经很晚了,打的回到了宿舍。</h3> <h3>今天休息一天,逛了一个早上的故宫</h3> <h3>我们的创意合影</h3> <h3>学习最好一天,颁发学习结业证书</h3> <h3>早上结束,下午我们来到了颐和园</h3> <h3>圆明园</h3> <h3>坐船去圆明园遗址</h3> <h3>到了圆明园遗址,我们的心情有些沉重</h3> <h3>学习结束,全班合影留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