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六月中旬与来自北京、烟台、武汉和大连的战友们相聚苏州金鸡湖畔。<br></h3> <h3>近二十人的圆台面。</h3> <h3>聚会结束,回沪的战友在苏州火车站合影。</h3> <h3>常熟沙家浜因样板戏《沙家浜》而出名,更是因为电视连续剧《沙家浜》的拍摄,而成为水乡影视基地。这里已经多家影视剧组确定为拍摄基地,有十几部电视剧在此拍摄。<br></h3> <h3>在春来茶馆喝茶。</h3> <h3>沙家浜芦苇活动区是整个景区的核心,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的水面,泛舟其间,碧波之上,橹声咿呀、渔歌阵阵;万绿丛中,鸟儿婉啼、苇香扑鼻,展示了原汁原味的水乡特色。<br></h3> <h3>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芦荡人家,还原一个原汁原味的江南小镇。<br></h3> <h3>俺们仨是同年入伍,也是所里来自于"社会"(相对于从学校参军的女兵,我们都有上山下乡的经历)的新兵。</h3> <h3>战友拍的这帧照片,说是有油画的效果。我们在外滩某栋大楼顶的酒吧俯瞰上海外滩夜景,可惜因为当时内存不足给删除啦!</h3> <h3>在新天地与田子坊里闲逛,在日月光广场的桃花源饭店与战友的发小聚会。</h3> <h3>在迪士尼小镇。</h3> <h3>回眸一笑,满面沧桑,与你们相识几十年的光阴在此凝聚。</h3> 多想和你们回到当初小女兵的时候。<h3><br></h3> <h3>老阿姨们眼中的朱家角,不只是小桥流水,雕梁画栋,也有辽阔的水域,老友重逢的欢愉。<br></h3> <h3>
</h3> <h3>沪上名园课植园,它位于朱家角北首西井街,环境幽静,风光独好,是镇上最大的庄园式园林建筑,原园主马文卿,故俗称“马家花园”。园名定为“课植”乃寓“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意,故园内既建有书城,又辟有稻香村,以应园名。
马家花园内的碑廊嵌有明代文人的书法碑刻,系园主马文卿延请雕刻高手周梅谷所刻,计有文徵明写于明万甲申年的“游西山寺”诗十二首、祝枝山“梅花”诗一首、唐寅信扎和周天球诗二首,共15块石刻。可见我不是文化人,忘记拍碑刻图片了,有点小遗憾。<br></h3> <h3>现如今的大上海,人流如潮,步履匆匆,物欲横流,皆为名利奔波,人们更加怀念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满目青绿,数畦稼穑,茅屋草亭,泥炉烹茶,而课植园做为士大夫耕读世家的梦想田园,也可满足人们的诗与远方的梦想。
话说,乡土是活的人生。咱也矫情一把,长鞭肩上荷,牛轭手中牵。
入夜,这里又是《牡丹亭》的舞台。每个人的三生三世里,都有一出牡丹亭。红尘紫陌的宿世姻缘,深锁于尘封经年的百宝箱中。
六百年后,凭何为启?申城外,暮光中,一朝游园,惊梦春回!以青灯为引,松亭试泉。闻天籁而知雅意。聆者与伶者,于曲水流觞中,归于天地玄黄。从此,镌刻一段戏文,缅怀那只属于自己的情愫:牡丹亭上三生路,原是春闺梦里人<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