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塔,一院寺,一个传奇

岁月无痕

<h3>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大雁塔塔身照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br></h3> <h3>大雁塔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塔身七层,通高64.5米。2011年1月17日,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正式获批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雁塔也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丝绸之路申遗中国段22处申遗点之一。 民间人士道:“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br></h3> <h3>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 唐代诗人岑参曾在诗中赞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盤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大雁塔的恢宏气势由此可见。<br></h3> <h3>一个庭院,一个塔,一个和尚,一个传说。看起来,宝塔森森,高耸,历史留在这里,唐朝早已消失,繁荣世界的荣耀留给了后代的城市?一个梦想仍然是繁荣世界的一个挥之不去的插曲!西方天堂长期以来一直是家喻户晓的名字,而德高望重的高僧则留下了一座塔。传说仍然是对信仰的坚定承诺!<br></h3> <h3>站在大雁塔的光影中,我听到马蹄铁逐渐飘走了。这一刻,六个朝代就像被卸下的盐和丝绸一样。只有过往的乘客,他们深深浅浅的脚印嵌入其中。<br></h3> <h3>大雁塔是西安的骄傲。多少次,在暴风雨中,你都伴随着长安。<br></h3> <h3> 从西域返回的高僧,给世界带来美好的生活;一个参与了成千上万危险的人,他的内心就像菩提一样清晰,在复杂的世界中,拿着佛经,教育所有人。 <br></h3> <h3>没有必要回到历史的深处,大雁塔只是历史的一个轮廓。接近它,仰视它,想想它,把灵魂放低。<br></h3> <h3>一千三百余年,王朝更替,历史 不会为任何一个朝代停下脚步,人类的智慧却见证了历史的演变。一院寺,一座塔,历经千年,写满王朝的兴衰,写尽人世的沧桑。<br></h3> <h3>如今,在风声飘过的时刻,摇曳的铃声,仿佛传越千年,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荒漠,蹒跚的大德高僧,只有一个坚毅的背影在落日的尽头!</h3> <h3>这就是一千多年前,一位年轻僧侣,从大唐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不辞长途跋涉,以一双布履、一袭破衲万里孤征,经千辛万苦终抵佛教发源地——古印度。而后,僧侣带回了佛经六百五十七部,并以十九年之功亲自翻译七十五部,开创了中国佛教唯识宗,完成“只千古而无对”的壮举。他,就是闻名遐迩的玄奘。<br></h3> <h3>玄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扬名国际的留学生,唐贞观元年秋天,玄奘出长安,踏上了西去求法的万里征程。在异国他乡,玄奘获得了最高的学术荣誉,被尊称为“大乘天”“解脱天”。 <br></h3> <h3>贞观十九年(645),玄奘从印度求法归来,并带回了极有价值而丰富的佛教典籍。之后,他在大慈恩寺皇太子李治为其建造的翻经院里译经弘法,亲自翻译经文七十五部。永徽三年(652),由天子授命,玄奘亲自主持修建大雁塔,为藏从天竺国取回的经典经书。永徽五年(654),大雁塔建成。<br></h3> <h3>从这一天起直至圆寂,玄奘大师在这里生活了十多个年头,开创了中国佛教唯识宗,并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宗教文化遗产。<br></h3> <h3>自此,大雁塔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史上的著名寺院,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以虚拟的孙悟空取代了本是主角的唐僧,似乎说没有孙大圣的降妖本事,唐僧的西天取经是不会成功的。作为艺术作品,它是赢得了大众的,是深入人心的,但与史实在一定程度上却不搭介,其神奇怪诞本不足凭。<br></h3> <h3>玄奘大师,他不仅是一位佛学大师,还是一位大旅行家、外交家、作家和翻译家。他不辞艰险,不远万里,只身西行求法的大无畏精神,铸就了他具有东方传统精神的崇高品格,成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中不能磨灭的一个人物。<br></h3> <h3> 丝路西去,佛典东来。重走丝路,正如人们无法忘记这条漫漫长路上的孤寂背影,那个长安城中玄奘译经与藏经的慈恩寺大雁塔,也成为了后人的仰望之地。 <br></h3> <h3>大雄宝殿后是藏经楼,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楼下是法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高1米多。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唐代青响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块。此石为蓝田玉山所产青石,敲之锵锵有声,清脆悦耳。 <br></h3> <h3>大慈恩寺,位于西安大明宫正南临曲 江池的形胜之处,距今已经有一千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大慈恩寺最早是唐高宗李治为其母文德皇后所建的祈愿寺。它有一定的皇权色彩,却也蕴含了“知礼”和“历行”的传统精神。但是,真正让这所寺庙名扬天下的,还是因为那个名叫玄奘的高僧。<br></h3> <h3>如果说,玄奘的生命是在西行路上得以升华的,那么,大雁塔不仅是神圣的藏经宝塔,更是他灵魂的化身。雁塔寻佛,一定是重走丝路不能错过的旅程。 <br></h3> <h3>从山门进入,以大雁塔为基点,只见寺院内的布局工整,两边对称,给人一种佛家修心的严肃、规矩之感。两侧分别坐落着钟楼和鼓楼,东边的钟楼内悬挂有一口明代的大铁钟,重约三万斤,上面刻有“雁塔晨钟”四个字;西面的鼓楼内有一面直径约2米的大鼓。僧人们早上敲钟,晚上击鼓,晨钟暮鼓,交相辉映。长久以来,“雁塔晨钟”都是关中八景之一,印证着长安城的历史兴衰。 <br></h3> <h3>钟鼓楼的北面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中有许多坐像。宝殿西侧墙壁上镶嵌着几通“雁塔题名记”碑,更是铭记了一段风雅的历史。“雁塔题名”始于唐代,指的是在长安考中的状元和进士,齐集大雁塔题名的一段文学活动。不计其数的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精彩的题壁。白居易在公元800年考中进士后赋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一时成为佳话。人称“寒酸孟夫子”的孟郊,在46岁才中进士,他赋诗曰:“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他登科后“春风得意”的著名诗句,成为脍炙人口的美谈。可惜的是,曾经题名的墙壁已经被火灾损毁,如今的这些保存的碑刻到大都成为珍贵的资料。 <br></h3> <h3>绕过法堂,便到了举世闻名的大雁塔了。为了妥善保存从印度取经带回的大量佛经和佛舍利,玄奘法师在公元652年附图表上奏,经朝廷批准,在大慈恩寺的西院,建造一座五层佛塔。玄奘法师亲自参加建塔劳动,搬运砖石,历时两年终于建成。四十多年之后,武则天重修了因风雨剥蚀而有所损坏的大雁塔,最终形成了今天所见通高64.7米的七层砖塔。 <br></h3> <h3>站在大雁塔前,看着这座历经千年却依然巍然耸立的高塔,感慨万千。这座象征着玄奘法师崇高的人格品质和伟大精神的巨塔,在时光的注视下,接受过权贵膜拜,至今依然静默而辉煌着。今天,它已然成为西安这座古城的城市符号。包容广大的佛学文化,也由其生发而出,并最终融入了到了这座城市的生活底色当中。<br></h3> <h3>如今,大雁塔中每一层都保存了许多珍贵资料,其中尤以底层南门洞两侧嵌置的唐太宗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唐高宗做太子时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最为珍贵。这两通“二圣”丰碑,记述了玄奘西天取经宣扬佛法之内容,具有极高的价值。 <br></h3> <h3>盛唐是中华古代文化全盛之顶点,也是中外文化交流最为辉煌的时期。玄奘是此时最有成就的中外文化交流之使者,他用自己的双足,开创出了一条从中国经西域、波斯,到印度全境的文化之路。大雁塔其实是玄奘心中的塔,他自幼就发誓“愿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这岂不是在他心里早早搭建的高塔?<br></h3> <h3> 大雁塔的建筑,虽是印度的形式,但又融入了中国的风格;玄奘翻译佛经,苦劝世人积善行德,一片禅心悲众僧,欲换取晴空月儿明 ,宣扬众生平等,普度众生的佛家思想,同时张扬了自己坚毅的个性;站在心塔之上的玄奘,凭眺天下,岂无兼怀天下之心?<br></h3> <h3>至此,中国的儒道释文化交融一体,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石。有人说,玄奘可谓是中国的麦哲伦,至少他第一个拥抱了亚洲;他又是东方的马可·波罗,执着于从佛学角度吸纳、传播中外文化,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名垂青史。<br></h3> <h3>大雁塔亘立千古,可谓是中国文化的定海神针,稳稳地掌住中国的文化之舵。试问大雁塔的高度,可以说,无法用尺寸丈量,也许,它上可齐天;也许,它重比泰山。倒不如说,大雁塔其实是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唐代僧人玄奘。<br></h3> <h3>其实,最早到西域求法的不是唐僧。从三国到东西晋到南北朝,史书上记载的离开东土到西天取经的就有一百七十人,但能够全身而归的却只有四十三人,大多数都死在了路上。但这种西天取经的壮举,却成为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象征。不管佛教能否称得上真理,当时的人们就是怀着这样的信仰不断往西天求法的。这是僧侣的追求,也是自公元3世纪以来的传统。<br></h3> <h3> 初唐的时候,国力尚不强大,与西突厥人正有冲突,朝廷是禁止私自出关的。但当时的情况是,宗是宗,教是教。因为对经典理解上的分歧,佛教内部产生了许多派别。各执我执,各执法执。“先贤之所不觉,今者之所共疑”。天竺国是佛教的发源地,那烂陀寺是世界佛学的最高学府和中心。这是唐僧下定决心要去西土的原本。贞观三年八月,唐僧“冒越宪章,私往天竺”。<br></h3> <h3>从长安出发,经秦州,过兰州,过凉州,过甘州,过肃州,唐僧是日宿夜行的。在抵达玉门关的时候,唐僧所骑的那匹白马死了。现在的疏勒河边还有一座白马塔,一颗曾经拴马的大柳树还存活在寺院门口。他又买了一匹又老又瘦的红马,收了一个叫石盘陀的徒弟。这时,捉拿唐僧的文书早已到达,但他们趁着夜色的掩护偷渡成功了。那个羌笛怨柳春风不度的地方我去过,一座夯土的孤台上唯余了几面断垣残壁,前面的戈壁荒漠上就是散落的烽燧了,当地人叫白墩子。又是几天几夜的行走,到了第五座烽燧,也就是最后一座烽燧,那个叫石盘陀的胡儿深知,再往前就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死亡之地。这胡儿动摇了,也是想着协助偷渡出境是死罪,也是想着前途渺茫去也是死,就动了抽刀杀师的念头。但唐僧闭目端坐,念珠如常,那种沉静如佛的庄严令这个凡夫俗小还刀入鞘了。<br></h3> <h3> 在八百里浩瀚无边的莫贺延碛,一个大唐的苦行僧孤身而西,人兽的骨骸是生灵的路标。在漫天扬卷的黄风黄沙中,唐僧随身携带的水袋不慎掉在沙土上。水尽则命尽呀。他牵马往回走了。可他突然想到,他是发过誓的,不到天竺,绝不回头,宁愿朝西而死,也不东回一步。<br></h3> <h3>就这样,又西行了四天四夜,到第五天的时候,他的意志再也撑不住他的身体,他躺倒了。或许是有佛祖在冥冥护佑,那匹老瘦的红马拖着他走,前面是一片水草丛生的绿地……<br></h3> <h3>行千余里到了天山,那里海拔四千多米,月余的踏雪卧冰自不须说,在高昌剃度的四个徒弟已有两死,二十五个使役冻毙者十之六七,三十匹牛马也死之将尽了。但这个人依旧义无反顾,千里万里,一路向西,渡孔雀河,过铁门关,越白山黑岭,穿江河泽川……<br></h3> <h3> 就这样,出了流沙,到了伊吾,到了高昌。 就这样,历经十八个春秋的千难万劫,一个大唐的和尚携带着三百五十七部梵文经典回到了他的祖国。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道俗奔迎,倾都罢市”,那是一种怎样举国相拥的盛隆啊!<br></h3> <h3>塔是唐僧“亲负篑箕,担运砖石,首尾两年,功业始毕”的。我也知道,这座塔之所以叫大雁塔,是因为《大唐西域记》中那只舍身而死的大雁菩萨般慈悲显灵的传说。我知道,在那座恢宏庄严的佛塔门龛上,有太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高宗的《述三藏圣教序记》,那是初唐的大书法家褚遂良沐手敬书的。我也知道,石门石楣上的线刻浮图,是阎立本和尉迟乙曾沐手敬绘的。想想看,一个僧侣的译著有两位当朝的皇帝为之作序,一座佛塔有当时最著名的书画大师的真迹墨宝,那种护佑是空前的,想必也是绝后的。<br></h3> <h3> 这个人公元600年出生,公元664年圆寂。前二十九年乃隋唐天下大乱之际,他遍历陇蜀荆赵诸地,参谒佛道宿老,足迹及于半个中国。中十八年孤身涉险,经东土而中亚而天竺而摩羯陀国,瞻礼胜迹,钻研诸部,历谒明贤,寻求梵本。后十七年“守戒缁门,阐扬遗法”,提倡忠于原典之译经新规,著《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载西域一百三十八国之历史地理宗教神话风土人情,在佛教史学及中西交通史上至堪珍视……<br></h3> <h3>一部《西游记》已让这个人家喻户晓,一座大雁塔也让这个人名留千古而不朽。这个人俗名陈祎,法名玄奘,赐号“三藏法师”。这个人活了六十四岁,大雁塔高六十四米。<br></h3> <h3>这里就是一本经书,不同的方位阐释不同的禅理,每走一步,都是一个叩首!但走进塔,却是一步踏进了佛祖的心中!</h3> <h3>砖木结构的佛塔有很大的不同。入得塔来,外面骄阳似火,塔内却凉风习习,佛祖慈悲也。拾阶而上,越往上越陡,楼梯也变得窄了,二层有一明代鎏金佛像,造型端庄大气,慈眉善目,塔因佛而生,佛因塔而在。 <br></h3> <h3>在塔的最高处,四边的风景各不相同。很多游客在塔顶休息,也许对于每个登塔的人来说,登上塔顶,极目远望,不仅仅是贪图塔顶的风景,而是一种虔诚的修行。在塔顶遇到一老者,他已经七十高龄,满头白发,在塔顶众多的年轻人中显得尤为的突出,“人生七十登雁塔,青丝满目一白发”。信念,超越了年龄的限制,人变得更加纯粹,笃定一个目标,一直向着目标迈进。<br></h3> <h3>下得塔来,抬头仰望,宝塔森森,巍峨耸立,历史在此停留,大唐王朝早已烟消云散,盛世的荣光留给后人一座城?一个梦幻还是一份挥之不去的盛世情节!西天求经早已家喻户晓,大德的高僧留下一座塔?一个传奇还是对信仰的坚定执着! <br></h3> <h3>建塔不易守塔更难,世事浮华,一份淡定从容,更值得珍惜。<br></h3> <h3>真的,现在细细得回想,我都觉得那座高耸入云的塔是一个人。有人说,大雁塔是西安人心中的一枚印章。我以为,大雁塔抑或是一种颇有典范意义的民族性格或中国精神……<br></h3> <h3>中国的寺塔大同小异,只是在气势、规模和年代、对象上有所不同。但每一院寺,一座塔,都是历史沿变中的一种文化,它见证了一个朝代的兴衰,写尽了人世的沧桑。大雁塔自然也不例外。 </h3><h3><br></h3> <h3>今天的大雁塔正门广场前,立着玄奘法师的铜像,他右手执禅杖,左手拿佛珠,慈祥中透着睿智和坚毅。<br></h3> <h3>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绿树成荫,鲜花争艳,络绎不绝的朝拜者赶到这里,他们双手合十,举过胸、额、头,在佛像面前虔诚祈祷心想事成,平安幸福。 <br></h3> <h3>不管你信不信,人应该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敬畏天地,敬畏规律,敬畏历史,敬畏人心,敬畏法纪。人心是变化莫测的,善恶有时就是一念一瞬之间。多一份善念,就多一份平安。<br></h3> <h3>善,最少能让人心安理得。多一份恶行,就多了一份危机。恶,一定会扰动的心神不宁。我想起《西游记》来,玄奘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千险万难,斗恶除魔,取得真经,终成正果。<br></h3> <h3>世上的事情就这样,每个人不来到这个世上,不正是从东到西一个过程呢?关键看这一路走来,你做了什么?做了多少?想成什么?成了什么?人生是否得以圆满或基本圆满。<br></h3> <h3>我穿梭于大雁塔寺各个殿堂,此时此刻,多想把步子放慢一些,自由地畅想,直到淋漓尽致;多想穿越时空,置留大长安,听一听玄奘法师的经文......<br></h3> <h3>唐太宗赞:“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超六尘而回出,只千古而无对”。梁启超誉玄奘法师为“千古之一人”。鲁迅称玄奘法师为“中华民族脊梁”。</h3><h3>人生是一场修行,对于玄奘来说,他西行取经并非像《西游记》中演绎那般奉命去行使,而像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功,他也不知道要往哪里走,最后成功了便是成功了,如果失败了便是失败了,唯一支撑他的是信念,是心中的那份虔诚和自己内心深处的向往的远方。 但庆幸的是他做到了,他一直没有放弃追随内心的坚守,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时,我们也需要这如此巨大的勇气与力量去支撑自己。 我们现代人总是太浮躁了,老被现实左右,无法跟随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去行动,其实有时候仔细想想也许我们遵守内心的信念,总会达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结果,就算最后没有结果,但在其中你所领悟到的真理定会给你以后的道路做了铺垫。 所以不妨静下心来,人生也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把它当做一场历练,把它当做内心的向往,你会收获许多的别样的精彩。</h3><h3>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h3><h3>一件事一辈子一个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