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再聊梨园之缘……
记得是2008年11月6日早上,我早7点按时去侯北人先生夫妇住的昆山宾馆828房间来,陪同先生夫妇到一楼餐厅用早餐。这样的事情是从2004年侯北人先生夫妇第一次来昆山开始的。</h3><h3>先生夫妇每年来昆山都住在昆山宾馆,而且都是被安排在828这间套房,因此每年每次先生夫妇从大洋彼岸经十多个小时航班抵达上海浦东机场,再坐三个多小时左右的车到昆山住下昆山宾馆,先生夫妇还是笑容满面的说 : 我们到家了!
<br></h3> <h3>
这样,先生夫妇住下,每天早晨我都是按时去先生夫妇的828房间按响门铃,每次先生夫妇其实也早已准备好了,只要听到门铃声一响就开门出来,我们就一同沿走廊走20多步乘电梯来一楼用早餐了。每每这样,我早上是不进入先生夫妇房间的。但我清楚的记得2008年11月6日早上的事情,当我按响门铃,先生打开房门看见我说 : "景东,进来坐一下,我们再去用餐”。这样我突然感觉是不是先生夫妇昨晚回来休息的不好,出现了什么情况。我心里正在思考,见先生从茶几桌上拿起一张宾馆里的便笺纸上面写了字,这时就见先生边拿边说 : 景东,昨晚回来我写了一首诗,而且是一首藏头诗,我读给你听。见先生这样兴致勃勃的样子,我就完全的打消了心里的顾虑了。只听见先生那抑扬顿挫的声音:
丹青染罢无他事,
水磨腔落苦茶中。
难忘阳关折柳唱,
也曾堤上踏灯红。
王孙清醇邀小宴,
芳草幽香露华浓。
休道千里无故旧,
姑苏冬雨思重重。<br></h3> <h3>
当听完先生读完这首诗,我惊讶的感觉一是先生的文学功力,那诗的情境,诗的韵律真是太美了!再惊讶的是昨晚我们从苏州李公堤回到昆山宾馆已是晚上11点钟左右了!更惊讶是先生今年已是91岁高龄!同时,也让我想起昨晚在那姑苏的冬雨绵绵中,先生夫妇一行人等在苏州的李公堤与苏州昆剧院院长王芳女士相聚的情景……
其实,我对先生的文学功夫早就有敬佩,很早就拜读过先生写的诗歌、散文、小说、画论。先生在抗战时期写的散文与何其芳等人齐名,同时,先生1940年代拜黄宾虹为师,后至重庆时期与郭沫若、傅抱石、柳亚子以及在香港阶段和在美时期与张大千、朱屺瞻、宋文治、黎雄才、吴作人、冯其庸等文化艺术界等往来交游。因此,这么多年来,我所追踪研究和关注的文化艺术界的大部分画家作家等,可以说这与先生是有关系的,也就是说,这些人皆与先生有深厚的交往和情谊的!
就是我知昆曲懂点昆曲也是从陪同先生听昆曲开始的。
<br></h3> <h3>
前几年,我在昆山拜读过先生寄赠给著名作家《大美昆曲》的作者杨守松先生的一幅墨宝:
小院十月枫已醉
千里归来客梦碎
鬓白休恨老
只怪是
误佳期
错过了一曲珠盘坠
落款是:昆苏短聚,欢谈逾恒,归美后得此长短句。书之以呈守松先生方家雅教。侯北人于老杏堂。
就用先生的词先做个结尾……
昆曲的故事日后再慢慢聊……<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