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从恩河俄罗斯民族乡出发,一路欣赏着额尔古纳河两岸的草原,麦田、白桦林,很快就到室韦了。</h3> <h3> 室韦是内蒙古现行最北部的乡之一,也是蒙古族的发源地。这里风景优美,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从它身边流过,河对岸是俄罗斯村庄沃洛奇。</h3> <h3> 室韦曾被评为全国十大魅力小镇之一, 有居民1800多人,其中很多都是俄罗斯族,他们大部分仍保留着较为完好的俄罗斯文化和生活习俗。</h3> <h3> 我们没有选择在室韦停留,而是去了离室韦十几公里远,一个更加安静,人更少,商业化更少,连地图上都找不到的村子—临江屯。</h3><h3><br></h3> <h3> 室韦到临江屯的路全是土路,没有任何路标,我们凭着一个毫不起眼的指示牌和地图上的大致地址,十几公里一路尘土飞扬,直接把车开到了预定的客栈里,年轻的老板觉得很惊讶,他家开业一年多来,还没有一个客人,是不打电话问路,也不用去室韦接,自己能够找到客栈里来的,何况我们还是几个女人,老板对我们赞不绝口,哈哈,为我们自己点赞。</h3> <h3> 临江屯坐落在额尔古纳河畔,是一个环境幽美,淳朴自然的村庄。临江屯有几十户人家,其中八成是俄罗斯后裔,俄罗斯族长相看起来和汉族有点区别,具体说不出区别在哪里,总之,就是看起来都挺帅的。</h3> <h3>地图上没有标识的临江屯,额尔古纳河静静的从这流过,滋养着两岸的一草一木,滋养着两国淳朴的人们,静静的界河、安静的村</h3><h3>庄有如世外桃源一般……</h3> <h3> 这个就是我们预定的客栈,全部实木建成,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木材了,在临江,算是比较好的客栈。老板是俄罗斯族,他的父亲是汉人,一个老老实实的农民,母亲是俄罗斯人,我们没有见着他的母亲,据说回俄罗斯去了。老板挺帅的,读了大学,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回家开客栈,当时跟老板有合影,现在找不到了。现在淡季,整个客栈只住了我们几个人。</h3> <h3> 老板家的墙画得挺好看的</h3> <h3> 稍稍休息一下 ,老板提醒我们可以去看日落了,看完日落回来吃饭,时间刚刚好。我们在他家点的俄餐,味道应该是改良过,挺好吃的。老板一再提醒我们,如果走路去看日落,绝对不要下河,绝对不要下河,绝对不要下河,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也不要试图翻越铁丝网。</h3> <h3> 界河边铁丝网上的标语是这样的,因为对面有俄罗斯的岗哨。</h3> <h3> 要想看日落视野好,得爬到一个小山头上去,我们上去时已经有几个人在等待了,山上有个界碑。</h3> <h3> 额尔古纳河在这里转了一个弯</h3> <h3> 临江的夜晚,很安静,没有电视,没有娱乐,明亮的月光通过窗户照了进来,整个客栈没有其他的游客,可以不关门,不关窗,让月光畅快的照进来吧,在月光中酣睡,我记忆中,这样的夜晚屈指可数。</h3> <h3> 为了观赏临江的晨雾,我们清晨4点过就起床了,客栈应该是村子最高的建筑,到房顶可以俯瞰整个村子,清晨的村子,仿佛童话世界一般。</h3> <h3> 慢慢走到昨天看日落的地方,牛在草地上吃草,小羊在呼唤妈妈,一派宁静安详的乡村风光。</h3> <h3> 清晨,额尔古纳河里升起袅袅的晨雾,似烟似雾,对岸的山若隐若现的出现在迷雾中,看不到岗哨,山上已经有几个游客了,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h3><h3><br></h3><h3> 等到阳光灿烂,晨雾消失,也是我们该离开的时候了。</h3> <h3> 姐姐们一个个都是胆大的,这是要跳到对岸的意思啊?</h3> <h3> 勤劳的老板爸爸一大早就去挤了一大桶牛奶,早餐是牛奶鸡蛋列巴,牛奶管饱,随便喝 ,喝不完可以带走。</h3> <h3> 其实,这里真是适合过几天与世隔绝的日子,没有烦事的叨扰,每天就村里转转,看看牛儿羊儿,看看日落日出。</h3> <h3> 我们的原计划是从临江一路北上,走奇乾,然后到漠河北极村,北红村,走个小环线,回到额尔古纳,再回到海拉尔,完成我们的呼伦贝尔大环线和漠河小环线,老板也推荐我们走奇乾,因为奇乾比临江更加的原生态,只有8户人家。</h3><h3><br></h3><h3> 老板打电话帮我们定他在奇乾朋友家的房子,却被告知,因为现在是防火期,奇乾封闭了,不让进,很遗憾,我们的计划必须改变,只能走满归去漠河了。</h3> <h3> 离临江不远,有个美丽的地方叫月牙泡,是一处原始纯净的所在,湖水如月牙形状围着中间的小岛,小岛上长着密密的树,路边还有座山,山上有野花和白桦林。月牙泡现属于军事管理区,且处于边境地段,并非开放性参观景点,我们不确定能不能够看到,并且去月牙泡与我们今天要去的满归的方向相反,大家一致决定放弃。</h3> <h3> 路过太平村,是当年的日本遗孤所建,整个村子依山而建,只有几十户人家,村前是一条小河潺潺流过,世外桃源的田园小村,可以徒步进村,感受原始的美,可惜我们因为赶时间,也放弃了进入太平村。</h3> <h3> 这一段路风景很美,路况并不好,从这里开始 ,草原慢慢过渡到森林了,道路两旁是成片的白桦树和松叶林,有很长一段的烂路,美女驾驶员都觉得快崩溃了。</h3> <h3> 一路上也有很多检查站了,现在已经在大兴安岭的边缘,所以森林防火是重中之重。</h3> <h3> 莫尔道嘎森林公园,是大兴安岭首家国家森林公园,是大兴安岭观赏红叶的最佳地点,这里有呼伦贝尔草原到大兴安岭西北坡过渡带的地质景观,其原始林区素有"落叶松故乡"之称,树种以落叶松为主,其次为白桦,所以秋色以橘红和黄色为主。</h3><h3><br></h3><h3> 看过别人的攻略说过,景区里面的风景,和我们这一路的看到的原始森林景色大同小异,没有必要买门票进去看,景区特别大,得半天的时间才玩的够,我们赶路要紧,没有进去景区。</h3> <h3> 门口拍个照,吃点东西,休息一下,继续赶路。</h3> <h3> 从莫尔道嘎有条到满归的路,没有想到,因为防火期,这条路也封路了,有防火证也不让过,只能走根河到满归,要多出二百公里路来,哎,封山也是没有办法的事。</h3> <h3> 今天的计划必须改变,只能住根河了。</h3> <h3> 敖鲁古雅是根河市唯一的民族乡,这里居住着鄂温克人,是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也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少数民族。我们对鄂温克族的了解仅仅来自小学课本,鄂温克人没有文字,他们的历史传承来自一代又一代口口相传。</h3> <h3> “敖鲁古雅”是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而“鄂温克”,其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h3> <h3> 这是一个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少数民族。历史上,鄂温克猎民先祖几度迁徙。他们的一生都离不开酒、驯鹿、猎枪和原始森林,这些都被融进了整个民族的血液。</h3> <h3> 鄂温克族是跨越中国、俄罗斯居住的跨界民族,鄂温克人在俄罗斯被称为埃文基人。中国最后一个女酋长,她叫玛丽亚·索,就是鄂温克人。他们以射猎为业,穿兽皮衣,住桦皮屋,饲养驯鹿,使用名叫“察纳”的滑雪板往来于山林之中,处于原始的渔猎经济时代。</h3> <h3> 2003年鄂温克人以生态移民的方式进入根河市,驯鹿也开始了人工圈养的实验,搬到山下后,鄂温克人的世界分成了两半,一半随老一辈留在了山上,而另一半则淹没在根河的现代世界里。</h3> <h3> 离开森林的鄂温克人,把他们的驯鹿文化作为生财之道,修起了驯鹿园,买门票可以参观,村民每天呆在驯鹿园里,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这种新的更加富足和轻松的生活方式,令绝大多数鄂温克人放弃了让他们的驯鹿回归山林。</h3> <h3> 驯鹿园的周边,修起了酒店宾馆和各式的餐厅,世代狩猎的鄂温克人,放下猎枪,成了生意人,或者把房子出租给生意人,变成了房东。</h3> <h3> 驯鹿又叫四不像,性情温顺,谁都可以与驯鹿亲密接触,真是比绵羊还温顺。</h3> <h3> 驯鹿是不喜欢吃草的,它们喜欢吃一种叫“恩靠”的地衣,也就是一种苔藓,游客可以花十块钱,购买一个小篮子的苔藓,驯鹿们就跟着小篮子(美食)走,贪吃的样子看起来萌萌的。</h3> <h3> 这是鄂温克民族用白桦树皮搭建的房屋——撮罗子,也是鄂温克族传统的住房。</h3> <h3> 看这公鹿头上巨大的鹿角,非常的威风,我们运气很好,再过十几天,这些驯鹿的鹿角就会被割掉,就是名贵的中药材鹿茸了,等到明年春天,鹿角才会重新长出来。</h3> <h3> 想象一下,威风凛凛的公驯鹿,没有了鹿角,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应该看起来像一只大号的绵羊?现在正是驯鹿的换毛期,看起来比较尴尬。</h3> <h3> 对我们而言,这是个较容易抵达的驯鹿点,如今,依旧坚持在深山驯鹿的猎民,已经只剩下14户,这些大山里原始的鄂温克族部落,我们是找不到的,必须要当地人带领,深入山林才能找到。</h3> <h3> 鄂温克人的女酋长,也生活在深山里,这些鄂温克族老人,从小在山里过着原始的狩猎生活,一生与驯鹿相伴,骨子里流淌的,依旧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对森林无限敬畏的热血 。</h3> <h3> 随着融入现代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鄂温克的年轻一代,已经逐渐遗忘了本民族的语言和历史,或许在不远的某一天,老酋长去世以后,他们再也不需要酋长,他们的祖辈留下来的生存方式,也将不复存在。</h3> <h3> 也许,几十年后,这片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再也见不到白桦皮燃起的烟。</h3> <h3> 最后的驯鹿村,还能存在多久?</h3> <h3> 敖乡的夏季只有短短的三个月——6、7、8月,10月开始霜冻,拉开了漫长的冰雪的序幕,冰雪覆盖会一直持续到来年5月。冬季最冷的温度会达到-50℃,是全中国最冷的地方。 </h3><h3><br></h3><h3> 路过中国最冷的地方,我们没有进入村子,这里的冬天,这里才是真正的雪乡。</h3><h3><br></h3><h3> 离开根河,我们一路北上,直奔中国最北漠河而去,再回到根河,已经是四天以后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