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洞苗寨—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

天水一色

<p class="ql-block">7月24日:昨天和旅馆的老板闲谈,她建议我们去看看紫云中洞,了解一下最后的穴居部落,我怀着好奇心理,早晨起来,7:00点叫上旅友踏上去紫云中洞的旅途。在安顺东站乘最早一班8:30的长途车到紫云下,再换乘到打饶的长途车,下来以后,一看已经11点多了,就把午饭吃了。看了一下地图,离紫云中洞直线距离3.5公里,吃完饭正好走一段散散步。我们俩就一边聊天一边赶路。路面逐渐升高,走了大约40分钟,我们俩有点气喘吁吁,看到一个修路工,我们向他询问一下路程,他看到我们都上了一定年龄,就主动用车送我们,我们要付钱,他硬是不肯收,真诚感谢好心人一路给予的方便和照顾!他一直把我们送到停车坪。回顾一下,如果我们自己走上来,可能还得花四十分钟左右!接下来的路车不能进,只能用双脚去丈量了。</p> <p class="ql-block">远处山峦起伏,脚下石头路,最窄的地方不过一米左右,旁边没有护栏,路的坡度越来越陡,最陡的地方接近75度左右,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心情始终是兴奋的,紧绷的,不敢丝毫开小差,一不留神可能就滚下这万丈深渊! (在最陡最窄的地方只顾着脚下,很遗憾没有拍照片)</p> <p class="ql-block">山间小路边的艾叶、马鞭草点缀期间。</p> <p class="ql-block">身上的汗出了又干,干了又出,为我们洗去浮尘,给我们带来一身快意!从中洞下来的游客口中知道了还有一半的路程,其中有一位男子抱着小孩来景点,不由得想他能上,我也一定能行。</p> <p class="ql-block">爬上最高点了! 终于把山峰踩在了脚下。看到中洞了!远远望去,洞口就像一个面目慈祥的老人,在远处欢迎着我们的到来,我们欢欣鼓舞,加快脚步。</p> <p class="ql-block">快到山洞时有一个平台,平台上的房屋和一般的农村相似。二个小朋友站在路边很友好的和我们打招呼,我们也友好的给他们糖果。</p> <p class="ql-block">来到中洞。我看了一下时间,用时48分钟。</p> <p class="ql-block">这里居住着18户左右的苗族,今天洞中人大部分都出去了,洞中没有看到穿苗族服装的人,只是和穿着汉服的苗族妇女聊了聊,了解到大多数年轻人现在都出去工作和住在山下了,剩下的只是一些不愿意下山的老人带着小孩,以前他们喝的是山顶滴下来的山泉,吃的是自己种的粮食,自己养的鸡,自己种的菜。住的是自己搭的小屋。他们喜欢这里的环境,冬暖夏凉,过着鸡鸣而起、男耕女织的生活,一边聊天一边吃着在她(苗族妇女)那里刚买的黄瓜。当我们去的时候只看到三三两两的穿着汉服的苗族人在那里摆摊做小生意。</p> <p class="ql-block">洞内最高50米、最宽115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洞内局部照</p> <h3>洞口</h3> <h3>洞内蓄水池</h3> <h3>蓄水池(水从洞顶滴下)</h3> <h3>烧水的灶台</h3> <h3>这是内地人资助建造的洞内学校。 <br></h3> <p class="ql-block">政府部门无偿分给他们房子,有些老人不愿意搬下山,这可能也是这个部落为自己保持一份最后的记忆吧!</p> <h3>现在洞中基本上每家都有电灯和电视机</h3> <h3>缝纫机</h3> <h3>现在搭建的洞中旅馆</h3> <p class="ql-block">小屋、电线、灯和洞里的居住者及墙上的宣传横幅诉说着过去和现在……。在这里人的需要就这么简单,一切回归自然。</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一个旅游设施正在兴建,从停车坪到不远处估计几分钟时间就可以到达,以后到紫云中洞来就不会那么费力了,看着苗族人满脸的知足感,心中也为他们高兴!</p> <p class="ql-block">旅友和苗族妇女闲谈中……</p> <p class="ql-block">注:在中洞只是呆了短暂的一、两个小时,所看所言难免有片面的地方,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p><p class="ql-block">附:据说现在正在搞景点建设,如果想去的人最好事先了解一下情况,以免徒劳往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