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皇家国家公园

卢锦荣

<p>皇家国家公园(Royal National Park)位于悉尼南部沿海Cronulla湾的南侧,公园设立的较早,是继美国黄石公园后世界上的第二个国家森林公园。</p><p><br></p><p>公园占地16500公倾,有热带雨林,海岸灌木,湖泊河流,海湾海滩,断崖瀑布,以及众多的鸟类及动物。</p><p><br></p><p>从悉尼前往皇家国家公园除自驾游外,也可先乘坐火车到Cronulla,随后乘坐私营轮渡至班迪纳(Bundeena)小镇。小镇的Beachcomber Ave有个休闲区,餐厅、洗手间及烧烤炉一应俱全。</p><p><br></p> <p>休闲区依傍着河流,水静静的,一束束青草在水中随风摇摆;野鸭、水鸟在河中觅食游弋;河对岸的房屋、树林倒映在水中,五颜六色,构筑起一种恬静、惬意的氛围,景色很美,让人陶醉其中。</p> <p>雨后初晴,海岸旁丰富的植被还在渗水,并通过硬实的小路流入大海,小路的两边是海岸特有的低矮灌木丛,可能是海风的原因,树长不高,湛蓝的大海就在前方几百米的距离。</p> <p>顺着小道来到海边,海岸线是裸露、高耸的砂岩,视野开阔,可以望见远处一个个岬角逶迤于岸线上。这些岬角向海中突出,与海岸形成夹角,低矮处被海水淹没,而高处未被海水冲蚀掉的山地被海风塑造成险竣的断崖。</p> <p>海岸的岩石路初始很平整,如同特意修筑的海堤,平坦且利于行走,远处突兀的岩石上坐着三三两两的游客,他们沐浴着海风,互相谈论着工作、人生、家庭,仿佛人生的一切不愉快都将随风散去。</p> <p>再往南行岩石渐渐不平整起来,岩石犬牙交错,这些都是强烈海风的杰作,触目所及全是看不尽的风景。&nbsp;</p> <p>站在突兀的岬角之上,落差变得较大,在这令人眩晕的悬崖上拍照,是须要胆量的,起码须没有晕高症。</p> <p>雪白的浪花成年累月、不知疲倦地冲击着海边的岩石,铁打的江山已被它们咬的支离破碎。</p> <p>来国家公园徒步的人很多,有夫妻、恋人,更多的是男女朋友,他们携手一起看看大海,听听涛声,既愉悦身心更增加彼此的关爱。</p> <p>海岸线灌木众生,时高时低,行走的小径也不甚明显,但每当你无所适从时,便会有个路标指引迷津,路标往往只是一个简单的箭头,就足以找到要走的路。</p> <p>崎岖不平的岩石如同人生走过的路,人总是在磕磕绊绊中成长,太顺了也未必全是好事,人需要有各方面的经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熟起来。</p> <p>"豆腐石"是皇家国家公园里一个知名的景点,是因其外形而由华人给起的名字,鬼佬原来叫做"奶酪石",但究竟属于什么成份的岩石,就连维基百科也没有说明。</p> <p>如刀切的砂岩,呈90度的直角,四边与其他岩石断裂,如雪如脂,层层叠叠、有着几乎乱真的豆腐肌理,你能说不像一板刚去掉木框,揿开布包的豆腐吗?</p> <p>如果说那是几块豆腐石,这儿倒像是开了锅的豆浆,几块豆腐重叠在一起堆放在海岸边,不由地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本领。</p> <p>登上“豆腐石”,肾上腺素立即升高,海风轻拂,耳旁涛声不绝,在三面断开的断崖之上,每往边缘移动一步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p> <p>这组伫立在岸边的风化石,是经千万年的日晒雨淋,海浪海风袭击,才生长的成如此精美的景致。</p> <p>走过豆腐石,再穿越大片的灌木丛,岬角间的沟壑突然绿意盎然,雨水滋润了山林,也滋润了这片土地,小溪 、木桥、游人恍如世外桃园。</p> <p>海岸特有的矮松,它终年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既要适应缺水少雨的环境,又要抵抗凛冽的海风,但依然冬夏常青,点缀着精彩。</p> <p>海岸上一个接一个高耸的岬角,形态虽不相似,但都是自然界的阳光、雨水、海风、巨浪共同雕塑的成果,这种变化还将周而复始地继续下去。</p> <p>岬角只因屹立于风口,受海风更多关照,大多露出了狰狞面目。</p> <p>就连岸上的山石在海风的作用下,也变得如同一堆斜放的石板,植被明显地少于其他岬角。 </p> <p>登上一个高耸的岬角,由于紧挨着马利泻湖海湾,海风强劲,岬角上方植被稀稀落落,灌木、小树歪向一边,山峦在海风的侵蚀下更加怪石嶙峋。</p> <p>选一块高处,去感受海风拂颜的惬意,以石为桌,大海为邻,伴着海风,沐着阳光,和着湿润的空气,享受着最美的午餐时光。</p> <p>歺毕继续前行,眼前突然出现一条静静的小河,两边金色沙地一直延伸到身后的海边。冬日午后的阳光温暖而柔和,折射在水面上泛出波光粼粼的缤纷色彩。</p> <p>路遇一组野外露营的驴友,羡慕他们,要是倒退20年我说不定会成为他们队伍中的一员。</p> <p>看到一对年轻人手携着手趟过小河,再携手漫步于海边,听海涛拍岸,任海风拂面,这种感觉是多少人梦眜以求的!</p> <p>在澳洲,每个人都在享受着自己 ,没有人在意你在做什么,但偶而碰面总会互相打个招呼,人与人不尽意间变得亲切,心情自然会更好。</p> <p>澳人爱海胜过爱自己的工作,每逢假日要么趋船扬帆出海,要么挟板海上冲浪,每个海滩大多有个与海洋相隔的泳池,游上两圈,然后就坐躺在洁净的沙滩上悠闲地看看书,放松一下自己,这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p> <p>站在刚被潮水淹没又退去的沙滩上,望着面前深蓝色的大海,水天一色,天无际,海无边,浪花似雪,汹涌澎湃,让疲惫的身心在这儿得到安抚。</p> <p>悉尼皇家国家森林公园东部海岸线总长近30公里,漫长的海岸线上,能够驾车前往的只有Wattamolla 和Garie 这两个海滩。</p><p><br></p><p>Wattamolla Beach 是个非常精美的景点,其精彩之处缘于一条流向海洋的河流,河流与海洋之间经常处于断流状态,加上又有着泻湖的作用,使其成为了一个湖泊。更为难得的是这个湖泊的湖水呈现出碧绿的色彩,与周边翠绿的森林,银色的沙滩、深蓝的海水及湛蓝的天空搭配成一幅美丽的图画。</p> <p>景区内有几挂瀑布,不太大也不算出色,河流与海洋之间被一段略显白色的沙滩阻隔,出现一动一静不同的景色,碧水给山林带来灵气,环境更加幽静,而瀑布又为这静谧的湖泊增添了一份妩媚。</p> <p>Wattamolla海滩并不大,形似口袋,外窄内宽,海水猛烈地撞击着海湾口两边的岬角,浪高数米。 </p> <p>岬角下有着许多巨石,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岬角在不断地后退,石块也不断地被海浪雕刻成奇怪形状。</p> <p>海角上有个观景台是欣赏海浪,岬角的好地方,不仅可以欣赏到远处怪石嶙峋的岬角,</p> <p>还可看到海浪在礁石上任意地涂抹,虽然稍逝即纵,但还是定格在你的脑海中。在这个观景台驻足了近一刻钟,方才收起眷恋的心情继续上路。</p> <p>路过一片开阔地,前面是个低洼地,从行人及站立的路标看,小路在其中成“之”状穿行。 远远已经看到鹰嘴岩所在的岬角,这儿的岬角一个高过一个,但小路偏离岬角,无法一一欣赏。 </p> <p>从Wattamolla到鹰嘴岩约3.6公里,走走看看大约需1.5小时,在这段海岸徒步道路上,有许多岔路,如果你是沿着海岸从北向南行走,要坚持走小路、不走大路;走左边路、不走右边路,一直沿着Eagle Rock的路标走,就不会错。但按路标行走也会与鹰嘴岩擦肩而过,因为小路是根据地形确定,不能将你带到每一个岬角。</p> <p>沿途绕过一个个海湾,海湾也回馈我们壮丽的景色。</p> <p>又是一处非常壮美的断崖式岬角,一路上美丽的风景呈出不穷,由大饱眼福直至审美疲倦。</p> <p>一路继续前行,原打算在鹰嘴岩休息与用午餐,&nbsp; 再回首时蓦然发现鹰嘴岩早已过去,</p> <p>拍摄地所在的岬角与鹰嘴岩之间是条溪流,小溪很宽,水量还算丰沛,溪中有瀑布,尤其在入海口是条还算壮观的瀑布,只因海风过烈,拍摄时不敢太靠断崖,以至无法拍出它的气势来。</p> <p>鹰嘴岩矗立于海岸,神形皆备,下方涛声如雷,岸边海风劲吹,站在断崖边缘欣赏、拍摄难得的景色,饱览秀丽的海岸风光,似乎一点不觉疲倦。</p> <p>我与太太选择在一块岩石上休息,顺便互相拍上两张。旅行途中,选择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休息或用餐,是长期以来的习惯,也是旅行中最大的享受。</p> <p>岩石下方也可下去,探险了一回, 意想不到的是别有洞天, 不仅可以欣赏到瀑布,还有一条向上小径,可以欣赏到另个岬角的风光。</p> <p>一个尖锥型的沙岩如飞来之石,屹立于断崖之上,正好以其作为前景,拍摄出照片还觉不错从另外一面看,这石头形状又有所不同,还真有点“左看成锥侧成峰”的意味,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崖壁下野花盛开,与多彩的岩石,岬角 、大海相伴、相衬。 </p> <p>&nbsp;在突出的岩石下方拍摄鹰嘴岩石,如在洞中一般,有着不一样的效果。</p> <p>最后来到小溪之上,站在瀑布源上方,只见海风将飞瀑、海浪形成的雨雾吹向天空,如同下雨一样,此时也顾不及相机被淋湿、镜头渐模糊的后果,只知道一个劲地抓拍彩虹。</p> <p>鹰嘴岩过后,一条清澈透明的小溪,细流涓涓,缓缓地在岩石间流淌,小溪无欲无求,才得如此瀟洒,人若如此,何不乐乎?</p> <p>太太一直在前方带路,我只能多拍些背影。</p> <p>这样的小道不仅保护了沿途的植被,下方也可让小动物们通过,既防水,又环保、行人也安全。</p> <p>从鹰嘴岩到Garie Beach 北面的山顶,一路几乎都是在灌木丛中穿行,路非常平整、好走,地上全是用钢篦铺就的小路,总长有2公里多。</p> <p>来到此次徒步路上的制高点,眼前豁然开朗,海岸线弯弯曲曲向南,甚至可以看到海崖大桥。</p> <p>这段下山路陡峭的出奇,许多石阶甚至超过50公分,女儿女婿各背着一个孩子从下方海滩的第三个缺口一路上来,走了近一个时辰才登到山上来会我们,一路虽吃尽了苦头,但也领略到不同的风光。</p> <p>在Garie Beach通往山上之间,有片难得一见的稀树草地,景色非常不错。</p> <h3>&nbsp; &nbsp; &nbsp; &nbsp;Garie Beach是个有特色的海滩,海滩宽阔,岬角下有不错的礁盘,还有条细流汇入大海,也是皇家国家公园另一个可以驱车直达的一个海滩。</h3> <p>在海滩的北岬角下是欣赏海浪的佳绝之处,海浪翻滚着冲向海岸的礁石。选一处较高的岩石,看海浪扑向岩石,并在岩石上留下一道道雪白的水流。</p> <p>岩石仿佛沉浮于波涛之中,淹没,显出,不断地重复、演绎着,没完没了。</p> <p>在整个国家公园海岸线上,每天都有徒步走完全程的驴友,他们风歺露宿,为的是挑战自我,实现自己的理想。</p> <p>海滩上悠闲的游人享受着难得的清静。</p> <p>停车场座落在山坳中,围成马鞍型的山脉在蓝天下绿且泛着蓝光。</p> <p>“8”字池是悉尼皇家国家公园南侧的一个著名景点,由于其处于断崖下方,是经数万年海浪的陶冶而形成,又因潮汐的涨落,有规律地时隐时现于海岸,而令游人难得一见,因而显得更加稀奇珍贵。</p> <p>惊涛骇浪是这个景点另一个吸人眼球之处,走过不少的海滩、海岸,但这样的巨浪着实让人看着过瘾。 </p> <p>从 Garie 海滩至“8”字池约4公里路程,至今还未走过,但从公园南入口到“8”字池需从海滩上折返,海岸上野生马蹄莲正好盛开。</p> <p>岸边屹立着不少巨大的岩石,路很不好走,但前往“8”字池这儿是必经之地,偶或拍摄上一张,倒也没觉得辛苦。</p> <p>经过艰难跋涉终于来到目的地,潮水刚退去不久,看起来风平浪静,8 字池中已有游客捷足先登。</p> <p>"8"字池位于岬角下方的尖端处,虽一直处于退潮,海水渐往下行,但海浪依然汹涌,时常会有骇浪席卷而来,稍不留神就会衣物尽湿,须时时提防。</p> <p>大自然是天然的雕塑家,鬼斧神工地雕塑出如此维妙维俏的“8"字池 。</p> <p>这儿还有有许多水池,有些水池呈现的是一个微缩的海底景观,有着各种藻类及海生物。</p> <p>有些状如梯田或盐池,海岸边白浪滔天,雷声般轰鸣;</p> <p>岬角上的水面却平如镜面,将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上。</p> <p>这个海滩因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岩石,再加上恰巧是蓝天白云映衬,也算难得,觉得比其他海滩更有看头。</p> <p>从“8”字池再往南,由于海岸陡峭,徒步路径就需从茂密的森林中穿越,大约有6公里的路程方能走出公园。</p> <p>一路上海岸尚属风光秀美,但进入丛林深处加之长途跋涉自然无暇浏览风景。</p> <p>中间经过Werrog Lookout,下方据说是悉尼的另一个天体海滩--Werrong Beach,但需从南入口不远处经另一路径单程下去。</p> <p>皇家国家公园的南出口就是一个观景台,在此能一睹壮观的海涯大桥及海岸景色,也是悉尼海岸线上众口皆碑的好去处。</p> <p>这里不光有停车场,滑翔伞基地,近一公里处还有个Otford火车站,可以直达悉尼或卧龙岗两个城市,因而这里每天人来人往热闹异常。</p> <p>皇家国家公园海岸线是悉尼的精华所在,哪怕你走过其中短短的一程,也会令你久久难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