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晨

自在飞花

<h3> 夏日清晨</h3><h3> 夏日的清晨,若不早起,似乎辜负了整整一天中最好的时光。 我并不喜欢那种郑重其事的健身方式,体育场就在我家楼下不远,办了张体育场的出入卡,可真正进去锻炼身体的时候屈指可数。体育场每天早晚挤满了健身的男女老少,广场舞的音乐,孩子练拳脚的喊杀声,甩鞭子的人弄出放鞭炮般的声响,热闹,沸反盈天。唯有抖空竹的声音接近天籁,犹如青天下的鸽哨。听鸽哨自然无需去体育场那地方。 </h3><h3> </h3><h3><br></h3> <h3>喜欢在大街上漫无目地走走。觅得近处有一条小巷,两旁的国槐枝枝叶叶葳蕤密实,甚是安静阴凉,少人走动,只偶尔而有车驶过,是喧嚣纷扰中难得的好去处,顿生欢喜。友人好心警告,小巷那种地方易发生抢劫,女子独行,最好绕道别处。劫什么?我一无财,二无色,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还有身上自带的凛然正气也会令贼人望而却步吧?依旧每天早上,形只影单地走过小巷。享受晨风拂过指尖发梢的凉爽,裙袂飘飘中,让夏天的感觉滑过肌肤,在心里找一角落驻足片刻。路旁小区绿化带中的凌霄爬上铁栅栏,在高处张望之后,又低眉颔首看着经过的路人。木槿繁盛的花朵娴静地绽放着,清晨这一刻任由她们尽情芬芳吧!午后骄阳灼烧,萎谢凋零很快就到来了。小巷很短,我踯躅其中,不忍前行,不愿走向两端的大道,大道上已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熙熙攘攘。 </h3><h3><br></h3> <h3>早上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亦是烟火俗人。散步归来时,顺便路过超市,菜市,购得一日三餐所需,就心满意足了,不再无端的内心发虚,竟觉得踏实起来了。</h3> <h3>路过一小区,三楼两家住户之间有一处平台,约两三平方的样子。一老太太拿着洒壶浇花浇菜。这老太太是随着儿女被裹挟到城市中的吧?曾拥有过乡下田园的广袤无垠,现在却要厮守着水泥钢筋圈围起来的方寸之地播种收获了。老太太木然的神情,让人不禁想起动物园铁笼中的困兽。 </h3><h3><br></h3> <h3>近处的中心广场和大唐华清城广场,让从乡下进城的我萌生过幸福的感觉。幸福的感觉总是短暂的。城市基建如火如荼,广场四周的塔吊和围墙,一个犹如利剑悬挂于人们头顶,一个让脚下的路变得逼仄迂回。商铺酒吧之类的竟也深入广场腹地,逼走青山绿树直戳戳地扎进了人眼。你正慨叹着草坪绿得让人心旷神怡,冷不防狗狗的粪便如一颗地雷,猝然炸飞你心境的愉悦,拉你回到现实。这些令休闲广场的魅力逐渐消失。清晨散步我已经很少去广场了。</h3> <h3>曾经有一段时间,喜欢上了清晨登山,我常常五点钟起床。路途遥远,需开车前往,登完山,一个早上时间就消耗完了;后又听闻长此以往,膝盖骨磨损,老了腿疼,走不动路。倒不是惧怕老死病痛,只怕害人,害怕坐着轮椅躺在病榻让人伺候自己。一笑。 </h3><h3><br></h3> <h3>居斗室太久,出去晨练或旅游就为增加多巴胺分泌,否则,好端端的人也会抑郁出病来。归来,又回斗室。看许冬林的文字《寒和暖》,写大寒一处:有一种人生,也是大寒的人生。每一步,脚下都是寒气,真让人绝望。骨头冻硬了,只剩下站立这个姿势。他写的是海派画家吴昌硕;然后写自己:我身在低洼之处多年,诸番酸辛滋味尝尽,我把这当成上天检验我的修行。我在这个滨江小镇,教书刚好一十八年,青春在江风中,一年年,散尽了。唯是知道了,人间还有大寒,这节气。或许,大寒之下,方见大观。大暑刚过不久,观其文,我依然感觉到寒气彻骨,冷。与我心有戚戚焉。落泪。</h3> <h3>不经大寒大暑,不足以论人生。倘若已走过清晨黄昏,白天黑夜,大寒大暑,对于人生,又有何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