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百年古窑</p><p class="ql-block">百年龙窑烟囱耸,孤岭高坡五人守。</p><p class="ql-block">吴氏兄弟连章泽,宜传泽善宁与共。</p><p class="ql-block">手艺娴熟心自豪,罐坯圆整似魔术。</p><p class="ql-block">日复一日年复年,汗水滴下泥中舞。</p><p class="ql-block">山下窑棚声声叹,时代变迁留遗憾。</p><p class="ql-block">往昔辉煌今安在?陶器远销成旧谈。</p><p class="ql-block">手工技艺老窑工,坚守百岁古窑中。</p><p class="ql-block">收入微薄心自安,家近心远度日匆。</p><p class="ql-block">年岁已高难学习,年轻外出工与戏。</p><p class="ql-block">数年后事谁知晓?希望游客留记忆。</p><p class="ql-block">光阴如箭岁月梭,五人能守几时多?</p><p class="ql-block">古窑命运难预料,但愿长燃照山河。</p> <h3><p><br></p><p align="left"> 大悟县新城镇麻岭坡顶上有一座梯型状十几米高的烟囱,那就是上麻岭百年龙窑。著名的开国大将徐海东曾在此以烧窑为名义从事革命活动。2008年,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曾在此拍摄过徐海东将军电视片。2012年5月,湖北电视台垄上频道也在这里拍摄了手工制陶电视片《玩泥巴的人》。<br> 这座百年古窑如今仅剩下五名窑工了。他们是吴泽连,吴泽章,吴宜传,吴泽善,宁宜众等五人,其中年龄大的八十多岁,最年轻的也快六十了。<br> 在最上面一排窑棚里,我们见到了正在拉坯今年54岁的宁宜众,他是这里最年轻的窑工,从事这行当也近四十年了。谈起制陶的技术是一套套的,不论是拉坯、上釉、烧窑样样精通。与我们一边谈话的时候,一边挽起袖子操作制坯。只见他挖取一团泥来,在木板上反复搓揉后放到车盘中央,然后躬身拿起身边的一支竹竿将车盘撑得飞旋起来,接着将手指插进泥团中,在手指灵巧的变换之际,那泥团逐渐变成了一个碗的形状,一会又变成罐子的形状,就在车盘转速减慢时,只见他用脚猛蹬了几下车盘,使之保持快速旋转,然后双手合作不停变换,说起来这过程似乎很长,其实也就几分多钟时间,一只圆形罐坯成形了。我们惊叹宁师傅的手艺,他却说,这里大大小小数十种陶器制品,在无任何辅助设备的情况下,凭眼睛和手的感觉就能将任一种陶坯做得一样大小,并非三五年功夫能学得到的。宁师傅还自豪地说,现代陶窑都是使用铅粉上釉对环保有一定的影响,而我们却用玻璃粉加镁粉的办法,是最环保的上釉方法。<br> 最下面一排窑棚是吴泽连、吴泽章兄弟的工作间,他们分别为81岁和66岁。哥哥吴泽连14岁学徒,至今60年了,是这里年龄最大的窑工。他们祖上三代都在这里烧窑,至今也有一百多年了,见证了麻岭窑场六十的变化。合作化时期,窑场收归政府所有,后来又交村里管理。六七十年代是制陶最兴旺的时期,当时有大小窑数十座,窑工三百多人,生产的陶器除本县境内销售外,还远销到广水、红安、孝感,以及河南安徽等省。窑工年收入可以达到六七百元,比当时一位民办老师的工资高得多,成为当时非常热门的职业。说起窑上的故事,老人的话闸子一下子打开了,滔滔不绝。改革开放后,村民们承包经营又红火了好久。随着技术进步,许多陶器逐渐被铁、铝、塑料制品所取代,需求越来越少。大多窑都闲置废弃,只留下来上下麻岭的两座龙窑。十年前修建京珠高速铁路,麻岭下面的一座窑也折掉了。现在方圆百里仅存唯一一座百年老窑,言语之中流露出无限的遗憾。<br>在第二排窑棚门口给罐坯安把的吴宜传,今年76岁,16岁开始学徒,至今六十多年了。尽管家离窑上只有一里多路,吴师傅还是把炊具都带到了窑上,中午自己动手炒菜或者煮面,还喝一杯小酒,喝罢吃完继续干活。当我们问到为什么不引进机械化作业的时候,老人们叹息地说,我们这些人年龄大了,又没什么文化学不了现代工艺;现在一年销量好的时收入也只一二万元,年轻人外出打工一年少说也能搞个四五万元,年轻人都不学窑工。再过几年我们这些人不能烧了,这座百年老窑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了。<br> 正在第三排窑棚和泥的吴泽善,今年64岁,也是一名五十多年的老窑工。他说,最近几年经常有一些武汉、孝感和外省地的游客来到这里看我们手工制陶,亲手体验手工工艺制作技术,还有一些摄影家、画家、作家等文化人士来到这里采风、写生、考察手工工艺,对传统的生产工艺有着极大的兴趣。不久前,孝感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在这里采风时,对这种传统手工生产工艺惊叹不已,他说:生产技术的落后,正好保留了传统窑工技术,这种全手工生产工艺保存到现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如果能通过政府引导、支持或者引进资金,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发展了旅游业,活跃了经济,也不失为这座百年古窑的生存出路。… (2018/立秋)</p><p><br></p></h3> <h3>1、新城镇麻岭陶窑场是方圆百里最后一家陶窑场,至今已经百年历史了。著名开国大将徐海东曾经在此以烧窑为名开展革命活动。</h3> <h3><br></h3> <h3>2、麻岭陶窑场曾经有两座六十米长的龙窑,窑工百余人,如今只剩下一条龙窑,五名五六十岁以上的窑工了。。</h3> <h3>3、如今仍然以烧窑为生的吴泽连老人今年已经81岁了,在上麻岭烧陶六十多年,见证了麻岭窑场的兴衰。是最后的五名窑工之一。</h3> <h3><br></h3> <h3>4、今年76岁的吴先权老人曾经在外地(黄站)烧陶五十多年,七八年前回到老家麻岭窑场,至今仍然以烧窑为生。是最后的五名窑工之一。</h3> <h3><br></h3> <h3>5、吴泽善今年65岁,在麻岭窑场烧窑近五十年,如今仍然以烧陶为生。是最后的五名窑工之一。</h3> <h3>6、吴泽章,66岁。在家排行老四,与大哥81岁的吴泽连一起烧窑五十多年。是最后的五名窑工之一。</h3> <h3><br></h3> <h3>7、宁宜众今年54岁,在麻岭陶窑场烧窑近三十年,他是目前最年轻的窑工。是最后五名窑工之一。</h3> <h3>8、备土。麻岭窑场经过百年生产,周边已经没有可以用于制陶的黄胶泥土,只能在数百米外去取土备用。今年81岁的吴泽连从外面挑土回到窑棚子。</h3> <h3>9、把黄胶泥土碾细过滤,然后按1比1的比例加水和泥。图为暑假期间窑工家的留守学生到棚子帮助泥土筛分。</h3> <h3>10、黄胶泥土经过打泥湿水,按1比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并像和馒头一样将泥和熟压扁卷成包子的形状堆放并用塑料布覆盖保湿。图为已经退休多年,74岁的吴先政在和泥。</h3> <h3>11、使用传统旋转轮车来制作陶坯。图为74岁的吴先政在转动旋转轮车,已经退休多年。</h3> <h3>12、拉坯是制陶的重要环节,采取传统旋转车轮手工艺,全凭技艺和经验将泥料制作成厚薄均匀,形态各异的陶制品,非三五年之功力不行。</h3> <h3>13、拉坯是制陶的重要环节,采取传统旋转车轮手工艺,全凭技艺和经验将泥料制作成厚薄均匀,形态各异的陶制品,非三五年之功力不行。</h3> <h3>14、拉坯是制陶的重要环节,采取传统旋转车轮手工艺,全凭技艺和经验将泥料制作成厚薄均匀,形态各异的陶制品,非三五年之功力不行。</h3> <h3>15、拉坯是制陶的重要环节,采取传统旋转车轮手工艺,全凭技艺和经验将泥料制作成厚薄均匀,形态各异的陶制品,非三五年之功力不行。</h3> <h3>16、修坯。将拉制好的陶坯放至阴凉干燥的地方阴凉到三成干的时候就可以修坯了。今年76岁的吴先权在修坯加把。</h3> <h3>17、修坯。将拉制好的陶坯放至阴凉干燥的地方阴凉到三成干的时候就可以修坯了。今年66岁的吴泽章在修坯。</h3> <h3>18、修坯。将拉制好的陶坯放至阴凉干燥的地方阴凉到三成干的时候就可以修坯了。今年76岁的吴先权在修坯印花纹。</h3> <h3>19、将拉制好的陶坯放至阴凉干燥的地方阴凉到三成干的时候就可以修坯了。抬大陶坯,前为吴泽传60岁已经去逝多年,后面为吴初友84岁已经退休多年。</h3> <h3><br></h3> <h3>20、上釉。上釉的主要原料是镁和铅,辅助材料是石英粉等。将以上材料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拌匀后,涂在陶坯内外凉干。54岁的宁宜众正在上釉。</h3> <h3>21、制陶修坯印花纹的工具。</h3> <h3>22、中午,窑工们就在窑棚内简单的中餐。从右至左,吴先政74岁已经退休多年、吴先权76岁。。。</h3> <h3><br></h3> <h3>23、备柴。麻岭的陶窑历来都是用传统木柴来烧制的。窑工们对后来的煤炭和电烧技术始终不能接受。</h3> <h3>24、修窑。近年来因产品市场缩小,麻岭窑场都是一年集中烧制一次。土窑经过一年的风吹雨打难免受损,冬季装窑之前都要进行修理。</h3> <h3>25、将陶坯装进窑内有序堆放。</h3> <h3>26、点火烧窑。首先敞开窑门用小火除去窑内及陶坯上的湿气,然后关闭窑门提升温度到千度以上,烧制48小时。</h3> <h3>27、烧赶火。因为龙窑有五六十米之长,仅从底部有些地方温度难以达到。在龙窑上方开若干小口添加木柴,从下至上补充加温。</h3> <h3>28、已经烧制好的陶品。</h3> <h3>29、将已经烧制好的陶品搬运出窑。<br></h3> <h3>30、经销商到麻岭窑场运输陶制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