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藏地支教日记4:暂时身处地狱,是为了永久地仰望天堂
初识玉树,是在2010年4月,玉树大地震,看到电视屏幕里的画面,灾区玉树,一片废墟,仿佛人间地狱。那个时候,我眼里含泪,心里流血,心想该怎么为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一晃八年过去了,今年7月,有幸到玉树支教,算是了却了我的一个夙愿。
出发前,我就给自己去玉树支教的性质定位为“生死支教”。我曾经听我的一个在拉萨当过三年兵的表哥说起过他当兵的经历,他说,在军营哨岗的士兵,有时候突然直挺挺地就倒下了,这是很常见的事情。表哥在藏区呆了三年,回到家乡的时候,心脏都移位几毫米了。在高原地区,对于内地的朋友来说,生命无常。一不小心感冒或者咳嗽了,那就有可能患上肺气肿之类的高原病,很危险。听说前几年就有外地支教队员到藏区,不幸牺牲的。当然,对于这次支教,我还是有过顾虑的。母亲年纪大了,妻子的身体也不是很好,两个孩子又都年幼。很多人都因此劝我别去,但是,为了十年前夙愿,我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玉树支教之路。
</h3> <h3>2010年4月14日大地震给玉树带来巨大的灾难!</h3> <h3>玉树换新颜!</h3> <h3> 按照省协会支教团的安排,我们在西宁呆了两天,说是让我们先适应一下高海拔反应。在西宁的两天,大家的身体都没有出现异常,这让我们一行人放心不少。而后我们便乘坐大巴从西宁车站出发,前往玉树。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傍晚,汽车到达海拔5000米左右的巴颜格拉山,司机在这里稍息片刻,大家都下了车。我也不假思索下了车,一阵凉风袭来,我竟有些站立不住,大脑一片空白,感觉立马要趴下了,我赶紧定定神,裹紧衣服,小跑上了车。回到车上,突然感觉非常冷,头也剧痛。同行的一个老师开始呕吐不止,整张脸毫无血色。另外的那个大学生志愿者,已经脸色苍白,一动也不动了。我们终于领教了高反的淫威。一路颠簸,终于熬到了学校。一进宿舍,我已经毫无知觉了,头疼欲裂,全身发冷,浑身无力,下意识地脱了鞋子,就和衣而睡了。半夜觉得头晕脑胀,起身烧了开水,泡了老家带来的茶叶,喝完后,竟然迷迷糊糊又睡着了。第二天早晨,得知同行的几个支教老师都流鼻血了。回想起来,还有些后怕。
<br></h3> <h3>横跨八个省,行程三千多公里,途径最高海拔5266米,终于到达平均海拔4200米的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br></h3> <h3>海拔4493米的山口。进入藏区,车子就是开在高海拔曲折盘旋的山路上。</h3> <h3> 来之前,一个到过藏区的朋友告诉我,进入藏区,你将会感受到“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起初我并不能理解,折腾了两天,总算是明白了“身体在地狱”的意思了,那种高原反应的难受与煎熬,真的让人痛不欲生,终身难忘。
然而,我还没来得及体会“眼睛在天堂”,我的支教生活便开始了。
第二天,学校安排我们在宿舍里休整,我睡了整整一个上午,才似乎有点恢复意识。午餐只能是勉强吃了一点东西。下午,参加了学校的座谈会,大家相互认识,校方给我们安排了相关的教学工作。会后,我又回宿舍睡了四五个小时,头疼才逐渐缓解了。<br></h3> <h3>牧民们赖以生存的朋友~~雪域之舟,牦牛!</h3> <h3>上帝是公平的,给藏民们恶劣的环境,却也给了他们奇珍异宝!玉树特产冬虫夏草!</h3> <h3> 第三天早晨,我逐渐恢复了体力。大家都开始备课了,九点三十分,学校课间操的广播响起来了,打开窗户望出去,我一下子惊呆了:这是早操吗?这分明就是浓浓民族风情的藏族舞蹈呀!美、太美了!热情、奔放。我全身的每一个毛孔,无不亢奋起来,几天来旅途的疲惫与劳顿,刚才还停驻着的高原反应,仿佛一下被抛到九霄云外了,我满心欢喜,全身心一下子轻松了起来,都说音乐是良药,舞蹈是身体艺术的灵魂。果真不假。我顾不得老师们交代“不可太兴奋,否则会高原反应的”的话,飞奔就下了楼,直接来到孩子们的身边,看着他们优美的舞姿,我陶醉了......
课间操很快就结束了。我蓦然又看见操场边上花坛里一排排绚丽、怒放的花儿,和来时路上看到的草原上、田野间、山涧旁那一簇簇、一片片的花儿一样,挺拔、艳丽,没有一丝矫揉造作,鲜艳得直逼人的眼睛。
我意识到,我开始了朋友说的“眼睛在天堂”的旅程了。<br></h3> <h3>蓦然看到校园里怒放的花朵!</h3> <h3> 藏区的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很快就周末了。学校安排了我们去玉树周边的景区。第一站是去文成公主庙。
坐在车上,大家已经都抑制不住出游的喜悦,一路上开始拿出相机不停地拍照。沿路,是被群山拥抱着的狭长平原。满山是粗厉的的岩石和砂砾,没有南方常见的绿叶树木,有的只是满山星星点点的小草,星星点点的青绿,或红或紫或黄或白的花儿点缀其间,平铺开去,就像是一幅幅瑰丽的山水画卷。
从车窗望出去,光线被过滤了一般,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通透的空气中,一切饰物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深邃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空旷的山野,清浅的溪流,苍绿的草原......空气仿佛突然凝滞了,一切如此美妙。车里突然安静得很,大家似乎生怕惊扰了这天空之城。
车子很快就到了文成公主庙景区。下了车,大家又兴奋起来了,我们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文成公主庙在一个山坳里,放眼望去,四周的山体,披着五颜六色绵长的经幡,层层叠叠,同行的藏族老师泽扎告诉我们,山上五彩的经幡随风飘动,每一次飘扬便代表着一次诵经,虔诚的藏民们便是这么一步一步地转的。我一下子被震撼住了,多么虔诚的信仰呀!
走过一排转经轴的朱红长廊,我们来到山脚下了,泽扎老师告诉我们:“转山”是指对着灵性的大山反复绕走的仪式,是朝拜神山最虔诚的方式,遭遇苦难的人借此能得到罪愆的洗脱身心的净化。听完他的介绍,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开始转山了。<br></h3> <h3>当地藏族老师泽扎是我们的向导。</h3> <h3> 眼前这座神山,山体不高,山路狭窄,路上都是砂砾。大家虽有说笑,却也非常遵守泽扎老师的告诫,一路小心谨慎,不敢造次。山路上,随处可见藏民们堆砌的玛尼石,藏民们为神山披挂的五彩经幡,藏民们抛撒的纸风马。不知不觉我们爬到了山顶,向下俯视,山体俨然就是一尊披金戴银、富丽堂皇的神像;那层层叠叠的经幡迎风飘扬,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当年文成公主进藏的苍凉与传奇......
不久,我们开始下山了。下到半山腰的时候,我的眼前突然出现一段十来米长的环形小道,我思忖着走向平直的地方,刚刚迈开脚步,突然背后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不可以从那里走”。我回头一看,一个七八岁样子的藏族小孩,正严肃地看着我说。我急忙停住脚步,不由自主地按照他指引的方向下山了。回到山下的时候,我急忙向泽扎老师问起这个事情,原来,按照传统的藏传佛教,转山必须只能是朝着一个方向顺时针转动的。虽然短短的十来米小道,可是这规则对于藏地的人们来说,却是不可跨越的红线,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人呢?!我不禁感慨万分:藏区的人们纯洁朴实,从他们的眼里就可以看到他们的心,如同这片圣地一样干净,虔诚。<br></h3> <h3>往下俯视,经幡层层叠叠。</h3> <h3>漫山遍野是迎风飘扬的经幡。</h3> <h3> 离开文成公主庙,我们又来到了新寨的玛尼石堆,这里拥有25亿块玛尼石,形成了一面长近300米、南北宽80米、高3米的宏伟石经墙。泽扎老师告诉我们,在藏族人的心目中,世间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石头也不例外。神灵可以寄居于石,人的灵魂也可以寄居于石。石头便有了灵性和神性。镌刻有经文、佛像的玛尼石便有了非凡的意义。玛尼石就是藏族人精神的寄托。
听着泽扎老师的讲解,置身于玛尼石城,满目是雕刻着经文与藏传佛教图案的石头,千姿百态、繁若星辰。我再次被深深地震撼了:信仰,是藏族人不断前行的力量,那种力量,震慑人心,无与伦比! <br></h3> <h3>震撼!</h3> <h3>信仰的力量!</h3> <h3> 感受着信仰带给人们的强大力量后,我们回到了市区。同行的老师们去了玉树博物馆,我一个人来到了附近的格尔萨广场。
漫步在广场上,巨型的格尔萨王雕像在日光下泛着金光,雄伟的格尔萨王跃然骏马之上,一脸坚毅。我仿佛穿越到了那个硝烟弥漫、战马嘶啸的格尔萨史诗里。雕像下,一群藏民正欢快地跳着锅庄......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群孩子,遇到老师都会退到一旁,恭敬地鞠躬;一群牧民,面庞黝黑皮肤粗糙,在高原上赶着牛羊;一群卓玛,千娇百媚,在草原上翩翩起舞;还有那一群群牦牛,自由地徜徉在广袤的草地上......
远山,披着洁白轻盈的柔纱,空旷的广场忽然变得柔美起来,在那蓝天白云映衬下,美伦绝幻......<br></h3> <h3>千姿百媚的卓玛。<br></h3> <h3>远方,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h3> <h3>高原上空旷的原野……</h3> <h3> 信仰如同青春一样,都会带给人们一股美好而奇特的力量。回去以后,我想除了能给予组织“不辱使命”的坚定答复外,更多的,是在我的人生长河中刻下了一段短暂却不可磨灭的印记吧。
感谢上苍,在我有生之年,有幸遇见她,在地狱与天堂之间,探访一番。<br></h3> <h3>青春与信仰</h3> <h3>信仰是什么?是中国精神!</h3> <h3>信仰是什么?是善良!</h3> <h3>信仰是什么?是人人都献出一点爱!</h3> <h3>祝福您,亲爱的家人朋友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