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12舌尖中国(上)武汉美食

林间溪

<h3>每个旅美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回国都少不了吃吃喝喝,安慰一下自己的中国胃。无论是朋友相会,还是亲友团聚,总是少不了大宴小酌。其实对于我来说,最喜爱的不是大宴席,而是一些普普通通但是美国吃不到的时令蔬菜。既然民以食为天,我们就来说说旅途中品尝的各地特色菜肴,以此作为这次旅行的终结篇。首先说说武汉的餐馆......</h3> <h3>1. 太子轩酒店</h3><h3>说起武汉的餐馆,比较受大众欢迎的有一家叫做太子轩酒店的连锁餐馆。它以菜肴种类多、味道好、价格廉为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这家餐馆的另一个特点是大,每个分店都可以容纳几千人吃饭,是人们喜宴婚庆的最好选择。但接踵而来的问题是人满为患,常常需要长时间的等待,才会有座位。而且周围闹哄哄的,喜宴司仪高声唱贺,食客们尽情喧哗,很有中国特色。一般和同学朋友出去吃饭,我们喜欢去一些环境比较安静、菜肴有特色的餐馆。可是,这天因为就近,和大学同学一起来到了太子酒店。时间已过1:30,没想到还是那么拥挤,老远就看见大门外站满了人。走进大厅,眼前的景象令我有点发懵。前厅里挤满了等待的人,有的聊天,有的下棋,有的发呆,还有人干脆打起瞌睡,如此等待就餐平生还是第一次见。心中万般无奈,同学一个劲安慰,既来之则安之。好吧,自找乐趣拿着手机到处拍着好玩,以此打发时间。</h3> <h3>前厅里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挤满了等餐的客人</h3> <h3>无论多么乱哄哄,厨师们照样斯条慢理准备菜肴</h3> <h3>等待的人无聊极了,开始下棋消磨时间</h3> <h3>有人干脆打起了瞌睡</h3> <h3>走进餐厅,3000人的餐馆座无虚席</h3> <h3>上菜用车推</h3> <h3>终于轮到我们了,点餐后上菜倒是不慢。看看我们的菜单:<br></h3><h3>酸汤跳跳蛙</h3> <h3>泉水麻椒鱼片</h3> <h3>滋补葱香汆烫鱼丸:全国许多地方都有鱼丸,可是只有武汉的鱼丸是我的最爱。武汉人叫鱼丸为鱼参,挑选十几斤重游水青鱼,去皮去刺仅取其肉,用手使劲搅拌翻打,这是这道菜最重要的一步,鱼参口感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它。搅拌好的鱼肉加入佐料,放进用鱼头鱼骨熬成的鱼汤内,开锅后即可食用。鱼丸松软,鱼汤鲜美,是难得的美味。<br></h3> <h3>上海红烧肉</h3> <h3>翡翠花蚬汤</h3> <h3>生煎糍粑鱼</h3> <h3>辣酒煮肥牛</h3> <h3>小炒苕粉皮</h3> <h3>另外还有海味荠菜煲、鱼香茄子、韭菜炒鸭血、萝卜丝烧鲫鱼、手撕饼、风味糍粑。林林总总一大桌,果然是味道鲜美。等餐的不快早就抛到九霄云外,风卷残云,一下吃得盘底朝天,肚肥腰圆。</h3> <h3>2. 必胜客</h3><h3>回来当然要带老人出去吃饭,征求意见去哪儿吃?其实不用问,我们也知道爷爷的选择,那必是太子酒店,而且还要是江汉路的那一家。在爷爷的观念里,太子酒店不仅好吃而且最"实诚",也就是说大鱼大肉里不加配菜。虽说现代人早已告别大鱼大肉的时代,可我们爷爷的习惯还是停留在几十年前。我不太喜欢闹哄哄的太子酒店,而且去江汉路也堵车要命,尽管如此,每次还是会硬着头皮带他们去。果然爷爷一开口正如所料,奶奶一般不参加意见,当然太子酒店在她心目中也是最好的。令我们奇怪的是,今天她居然要求去吃pizza和麦当劳,说是好久没吃了,心里想着那一口。爷爷奶奶曾在美国住过几年,喜欢pizza和汉堡。奶奶的话从来就是圣旨,爷爷是当然服从。而姥爷则是最随和的人,一切都好。于是一家人来到了pizza hut在中国开的连锁店必胜客。走进餐馆,客人也不少,满眼都是年轻人。我们自己已不年轻,再加上三个颤颤巍巍的老头老太太,五个老人在这个泊来的餐馆里很是打眼。</h3><h3>pizza hut在美国也就一个快餐外卖店,来到中国摇身一变成为高大上。俗话说入乡随俗,pizza hut来到中国后也开始融入中国的饮食元素。这不远远就看到大门橱窗上贴着小龙虾披萨的广告。小龙虾原是阴沟里的生物,自从被什么都敢吃的中国人搬上餐桌后,在湖北的潜江养殖成功,很快就来到武汉,在武汉掀起小龙虾热, 大街小巷小龙虾餐馆像雨后春笋冒了出来。不久这股热潮又风靡全国,甚至吹到了欧美。pizza hut ,不,应该说是必胜客当然也不能错过,推出了三款不同口味的小龙虾披萨。好奇这中西结合的产物味道究竟如何,我们点了一个尝尝,然后大家异口同声还是国外的传统做法好吃。</h3> <h3>海鲜披萨</h3> <h3>小龙虾披萨</h3> <h3>黑椒牛排,号称美国德州黑胡椒做法,端上来全不是那么回事,首先牛排薄薄一片,一壶酱汁浇上去,哪里有半分牛排的味道,分明是什汁牛柳。看来这中西结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h3> <h3>风情大拼盘</h3> <h3>清汤浓汤</h3> <h3>烤蜗牛</h3> <h3>巧克力蛋糕</h3> <h3>3. 农家小院</h3><h3>今天本打算在家给老人做饭,多陪陪他们。可是天气太热,走几步到达爷爷奶奶家已经满头大汗,于是打消了自己下厨的念头,下楼来到农家小院用餐。身处闹市中心的农家小院,在爷爷奶奶家楼下已经经营了十几年。其特点是没有高大上的山珍海味,有的是老百姓喜爱的鸡鸭肉鱼,并且都是湖北菜。由于奶奶腿脚不便,我们带他们出来吃饭,十次有七八次都是在这里。不一会儿点了一大桌菜,比起昨天的必胜客,便宜又好吃😋……</h3> <h3>沔阳三鲜,应该算是湖北的名菜之一,鱼丸肉丸和鱼糕混起来一大锅</h3> <h3>武汉号称千湖之城,盛产各种淡水鱼。白叼是一种鱼刺较少、鱼身薄薄的鱼,干煎起来很好吃。只是眼前这白叼的个头比起我的记忆好像太大了许多</h3> <h3>锅巴才鱼片,才鱼武汉人常吃的另一种河鱼。由于才鱼为食鱼之鱼,因而其肉质细嫩鲜美且刺少,特别适合做鱼片汤。这里加上锅巴倒又是一个新发明。</h3> <h3>翻过来看看,原来鱼片都藏在下面</h3> <h3>荷塘三宝,菱角、藕丁、莲子,真真正正的时令小菜,</h3> <h3>剁椒蒸芋头,剁椒的味道深深沁入芋头里,软糯鲜香入口即化</h3> <h3>蒜茸马齿苋,这道野菜也只有农家菜馆才有。马齿苋据说有降压降脂降糖等诸多好处</h3> <h3>蒙古肉饼,服务员推荐的,果然味道不错</h3> <h3>咦,好像还少了什么?喔,粉蒸肉忘了拍。这是我们爷爷每次必点的菜肴,粉蒸肉做得入口即化,是没牙的老头最喜爱的</h3> <h3>4. 上海人家</h3><h3>一连两天陪着爷爷奶奶在外面吃饭,今天老人不愿出门了。我们和弟弟两口子还有朋友来到这家上海餐馆,品尝正宗上海美食。打开菜单果然是地地道道的上海菜,一页页翻着菜单,看着熟悉的名字顺手一指,不由就点多了。朋友问我敢不敢吃醉虾,活蹦乱跳的。说实话,菜单里还真只有醉虾没吃过。我的回答是只要好吃,我就敢吃。最先上来的就是醉虾,看看朋友示范,也夹起一只。虾还在盘中蹦跶,看得我有点头皮发麻。可是牛皮已经吹出去了,只能挺着脖子咬着牙,一口下去还真味道鲜美。紧接着糖醋小排骨、红烧狮子头、清蒸大黄鱼、腌笃鲜、鳝糊、糟鸡、泡呋、马兰头哪一样不是典型上海菜,弟媳连声夸赞:又吃到小时候的味道。上海没有好的白酒,只好喝武汉的白云边。白云边口感柔和,后劲可大,不由喝的有点多。出门时脚步有些虚,醉眼看看鱼缸里的金鱼,差点当成醉虾捞起来吃掉......</h3> <h3>活蹦乱跳的醉虾</h3> <h3>鳝糊</h3> <h3>红烧狮子头</h3> <h3>清蒸大黄鱼</h3> <h3>糖醋小排骨</h3> <h3>腌笃鲜</h3> <h3>凉拌蛤蜊</h3> <h3>金鱼呼,醉虾呼?</h3> <h3>5. 武汉早餐</h3><h3>在美国多年,最想念的家乡美食,除了莲藕排骨汤、红菜苔、鱼参外,就算是武汉的早餐了。莲藕排骨汤和红菜苔都是季节性菜肴,只有大冬天才能吃到,而早餐则是无论何时每天都有。武汉人称吃早餐为过早,并有在外面过早的传统。即使在文化革命时期,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的年代,武汉人也大多出外过早。因此武汉的早餐种类繁多,卖早餐的小摊也遍布大街小巷。在武汉早餐,一月之内日不重复,绝对不是吹牛皮。在各种早点中最受欢迎的要数热干面,拌好的熟面放在热汤里烫一烫,加上酱油、芝麻酱等各种佐料,再加一点萝卜干、葱花、辣椒,搅拌均匀后即食。温度不热不冷刚刚好,几大口一碗面条便可倒进肚里。当年跑月票的人,远远看见公交车来了,不慌不忙,一碗面条吃完,正好上车。</h3> <h3>热干面,如今也成了名小吃,是武汉人最基本的早餐。原本是卖面条的生意不好,当天的面条没卖完,害怕浪费将没有卖完的面条用油拌好第二天继续卖。没想到效果出奇,这样作出的面条更好吃,于是诞生了武汉人喜爱的小吃,延续了百年。</h3> <h3>到了夏天,由热干面衍生出来的凉面摊遍布大街小巷。凉面不仅是早餐,晚上也可做夜宵,是人们夏季喜爱的快餐选择之一。</h3> <h3>面窝,油炸食品中,油条、油饼全国各地都有,但面窝只有在武汉才能吃到。不像油条油饼是用面粉为材料,面窝的食材是米粉,混合一定比例的绿豆粉,加上少许盐和小葱,放在特殊形状的勺子中油炸。炸好的面窝中间焦脆,旁边松软,特别好吃。</h3> <h3>有些聪明的老板也会一锅里炸出不同的食品。比如这一锅里,有苕窝窝,红薯块用面粉粘成饼;糯米鸡,糯米饭加上肉丁和酱油搅拌均匀,做成拳头大小的丸子;糍粑糕,糍粑是用石舂将糯米擂成粉,打成糍粑。现在已经吃不到真正的糍粑了,大多数餐馆或超市卖的糍粑都是用糯米粉做成,味道就差了十万八千里。鸡冠饺,通俗地说就是油炸大饺子。</h3> <h3>豆皮,也是外地见不到的武汉早点。用豆面摊成薄饼,表面刷上一个鸡蛋,然后将拌好的糯米饭均匀铺好,糯米饭里有肉丁、干丁。用面皮将馅包好,两面煎黄,切割成份,美味的豆皮就做好了。</h3> <h3>生煎包,这一锅的包子看像不佳</h3> <h3>锅贴饺,生煎包、锅贴饺属于比较慢的早点,制作过程长一些,若是提前做好就不好吃了</h3> <h3>炸油饼,以前的油饼很简单,和好的面放在锅中炸焦就好了。现在油饼有了改良,加上各种调料做成千层饼,这样就多了许多味道。</h3> <h3>烧饼,小时候的烧饼现在已经看不到了。这是我找到的最像的。将做好的面饼贴在炭火炉的炉壁上烤熟,吃在嘴里又香又脆。不经过油炸,既健康又美味。</h3> <h3>武汉的早点种类繁多,数不胜数。除了上面介绍的,还有许多,如苏饺、发米粑粑、馄炖、欢喜坨、各种口味的面条、米粉等等。记得小时候排队等早点,看着师傅手脚麻利,将手中的食材转眼变成食物,那情景好像就在眼前。儿时的味道牢牢储存在记忆里,时时冲击着味蕾。每次回国,都会钻进大街小巷吃早点。酒店、餐馆、外地人常去的户部巷,都吃不出正宗的武汉早点的味道。小巷里嘈嘈杂杂,却吃出了绵长的乡情乡味。<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