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自由

雪海明净_思

<h3>  2003年5月22日,这一天的珠峰地区被阴云笼罩着,高原的狂风如往常一样割裂着空气,太阳弱弱的照射出惨淡的光,偶尔还有刀片一般的雪花砸落。</h3><h3> 珠峰北峰,距离顶峰只有四十米海拔的8800米,一个身披厚厚的风雪衣,背着巨大的氧气罐的身影,显得如此渺小。氧气罐里已经没有一丝丝氧气,步话机不停的响着:“王总,必须下撤”,那个小小的背影,坚定的眼神凝视着惨淡阳光下的珠峰,一步一个脚印,成功登顶。</h3><h3> 但是危险还没有结束,正当他准备下撤时,突然感到后背一阵暖洋洋的,不久暖洋洋的感觉就到了全身,仿佛“一坐下就去了另外一个天堂。”但是另一个声音告诉他,不能坐,一坐就起不来了。从远处看,那个身影几次颤巍巍的要倒下去,但是总是顽强的升了起来,一次,又一次……</h3><h3> 是的,他就是王石。他既是万科集团董事长,又是年龄最大的珠峰登顶者。</h3> <h3>  这两个似乎互相矛盾的称呼,硬是同时加在了一个传奇的人的人生上。</h3><h3> 1995年,王石被医生诊断出“随时瘫痪”,医生说最好不能活动,只能坐轮椅。然而王石说:“我的身体还没有瘫痪,怕瘫痪就坐轮椅,所以我一定要去一趟西藏。”他并没有被瘫痪而吓到,而是坚定的选择了理想,也许正是这份理想使他如今仍然身体康健。</h3><h3> 十五年后,他离开了万科,只身一人前往哈佛留学,和小自己四十多岁的学生同班听课。为了做作业,他常常伏在昏黄的灯光下,忙碌到凌晨。那段时间,他的身体患上了许多病痛,然而他仍然坚持了下来。</h3> <h3>  或许,他应该在医生诊断的那一刻坐上轮椅,让轮椅一生禁锢自己的身体。或许,他应该在年过花甲,在万科董事长的位置上过完自己的一生。然而他都没有,这样的生活,只会让他的心灵蜷缩着,活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而王石选择了挑战人生,给人生赋予了自己的意义。从而让他的心灵得以成长,得以舒展,内心世界更加广阔,不只是拘泥于金钱,权利这些狭小的东西,心灵获得了自由。</h3> <h3>  而追溯千年,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庄子,对自由的感触则更加强烈。《逍遥游》里就描述了一种叫做大鹏的大鸟,能够上天入水,扶摇直上九万里。文中的大鹏,其实就是庄子纵横古今,胸怀天地的心。庄子也渴望像大鹏一样,放飞心灵吧。</h3><h3> 心的自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自由。</h3><h3> 心的广大,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博大不羁。</h3><h3> 所以,庄子虽然把自己的生活比作在滩涂泥地里曳尾的鱼,可却将自己的内心比作高飞于空,不染纤尘的凤凰。虽然庄子的生活十分贫困,甚至要靠朋友接济;但他能在酣睡之中梦到自己变为蝴蝶,翩翩而飞。庄子用自己贫穷,不羁的身躯,放置着一颗自由洒脱的心。</h3> <h3>  道家和儒家在这一方面似乎有相似的看法。儒家弟子颜回希望的生活就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纵使他身在陋巷,他的心却沉浸书香,远行万里,无边无涯。虽然儒家脚踏实地,道家腾空而飞,但是它们对“自由而活”却从来都是赞同的。</h3> <h3>  百年前的一天,终南山下,菊花飘香。在一大片绿油油的田园旁,有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茅屋。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坐在屋内的竹椅上,提笔描绘了这样一个世界:一片与世隔绝的,平旷广阔的地方,密布着许多整齐的房屋。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和狗,都悠闲的互相叫着。那里的人辛勤劳作,自得其乐,热情好客。享受与世隔绝的那份自由与快乐。</h3><h3> 这个地方,叫桃花源,而这位老者,自号五柳先生。</h3> <h3>  不自由的心,在仙境中也能画地为牢。而任何形式的囚笼,都锁不住一颗自由的心。古往今来,许多人冲出了自己的牢笼,找到了心灵的自由之道。我也有了斗志,提起笔,拿起书。让心灵有一天能够自由的飞翔。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