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964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加快三线建设的‘决定,9月成立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1965年下半年西工指机关由贵州安顺移驻四川西昌,当年第四季度铁道兵第五,七师由贵昆线逐步转入成昆线管区。由中共中央西南局负责并组成包括铁道兵、铁道部主要领导的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李井泉任总指挥,吕正操、刘建章、郭维城、彭敏、张永励、熊宇忠等任副指挥,中铁二院负责勘测设计。施工队伍以铁道兵第一、五、七、八、十师,独立机械团、独立汽车团和铁道部第二工程局为主力,并有铁道部第四工程局、铁道部大桥工程局、通信信号公司和成都和昆明铁路局一线工人以及沿线民工总共30万人参加工程建设
</h3><h3><br></h3> <h3>成昆铁路示意图</h3> <h3>这是毛主席亲手为铁道兵提词。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激励着千千万万铁道兵战士,为祖国的铁路大动脉的建设,将汗水和热血撒在祖国的大江南北。</h3> <h3>
1966年进入施工高潮,施工人员达到359700人;这期间,董必武、贺龙、聂荣臻等中央领导视察了现场,给建设者们以很大的鞭策和鼓舞。全线最艰巨的工程是在地质复杂的崇山峻岭中开凿隧道和架设桥梁。为了爬坡,有的区段线路进入隧道后,在大山腹中绕圈,再从隧道进口上方几十米处钻出,形成“楼上楼"铁路。担任黑井隧道施工的铁八师三十六团初到工地时路没有修通,大型机械一时运不进来,为了争时间、抢速度,他们不等待,不依赖,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依靠人力和简单的工具,打通了这座近千米长的隧道。
</h3><h3><br></h3> <h3>这是云南元谋县土林,现以是世界自然遗产,曾经是铁道兵八师三十七团官兵战斗的地方,也是我当铁道兵的第一站。</h3> <h3>1969年5月12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三线建设会议,决定成立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以四川省为主,云南、贵州省及中央有关部门参加;撤销原西南铁路建设工地指挥部;西南铁路建设由铁道兵统一组织指挥。根据上述决定,铁道兵党委调参谋长兼大兴安岭林区会战指挥所司令员何辉燕参加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并在成都成立铁道兵西南指挥部,负责成昆线和襄成线西段的部队以及在西南的工厂、仓库等单位的党政、军事行政领导工作。1969年中共中央要求成昆线务必1970年7月1日全线通车,筑路大军经计突击抢建,终于在1970年6月底在礼州接轨。
</h3><h3><br></h3> <h3>铁路工程局的测绘人员在出发前学习毛主席语录,这是在那年特殊年的必修课。</h3> <h3>成昆铁路从勘测设计到施工,始终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1964年全面复工以来,云南省成立以副省长郭超为主任委员的支援铁路建设委员会,沿线各地区组织动员大批民工参加修路,铁道兵施工范围内就有民工18376人配合。交通部门和军区组织车队支援施工运输,各专(州)、县组织马车队,老百姓赶着马帮甚至人背、肩挑给施工部队送柴、送米、送菜。铁路施工到哪里网点就设到哪里。当年给红军长征抢渡金沙江划船的老船工杨顺福,不顾年老,极帮助铁道兵部队抢运物资、器材。
</h3><h3><br></h3> <h3>这是老百性为当地铁道兵战士送蔬菜时在南瓜里藏着鸡蛋,这个故事流传在整个铁道兵部队。</h3> <h3> 1970年7月1日在西昌礼州接轨举行通车典礼。1971年1月1日交付运营。验交后国家继续投资,至1978年止累计3312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3058万元。
</h3><h3><br></h3> <h3>成昆铁路是伟大的。曾几何时,一些外国人得知中国人要在青藏高原边沿破碎的板块冲突带上修建成昆铁路,毫不掩饰地嘲笑道:“中国人疯了"。有的权威甚至断言:“即使建成,狂暴的大自然也必使它变成一堆废铁。“"然而,中华民族就这样在这里创造了一部神话。成昆铁路是壮烈的,毛泽东时代的英雄群体为此付出了无以伦比的巨大牺牲。在大相岭隧道、莲地隧道、黑井隧道,在万刃的黑区沟岩壁,60米高的桥墩铺中每天都有险情发生,每天都有年轻的铁道兵战士和建设者献出生命。他们在路边的坡地上掩埋了战友,接着把铁轨铺向前方。
</h3><h3>|</h3> <h3>根据《人民铁道》的介绍,铁道部第二工程局的一个单位因工牺牲的即达600多人,另一个单位在两次洪水、泥石流中就有130人殉职。总之,为修建成昆铁路,平均每一千米铁轨就有两三名建设者为之牺牲,这一常见的说法并不为过。由于成昆铁路工程异常艰巨以及当时的施
工条件限制,大量铁道兵在建设时期牺牲在工地。关于牺牲的铁道兵人数,各种资料数目不一,迄今也没有权威的统计资料。但是至今仍然可以在成昆铁路沿线看到很多烈士陵园。
</h3><h3>|</h3> <h3>一九七O年后,我跟随部队先后完成了成昆铁路的建设后又转战四川,陕西,河北,内蒙。完成了襄渝铁路,通辽铁路的建设,正如歌中所唱:背上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那里去,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h3><h3> 需然现在铁道兵已脱下了军装,但在共和国最艰难时期,铁道兵成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栋梁,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永远的铁道兵精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