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杨氏家族历史
弘农,是杨姓家族的大郡望,具有双层深远的意义,在地缘方面,代表了当初培育他们成长 的地方。远在我国中原地区的河南、陕西一带,在血缘方面,则说明了他们是姬周王室的后裔,一脉相承自三千多年前的圣君周文王,当然更是民族共同始祖黄帝的嫡传子孙。
所谓弘农,是汉代的一个郡名,范围包括现在河南省洛阳、嵩、内乡等县以西,至陕西商县以东之地。这个地方,又是如何跟杨姓家族结下如此深厚的渊源的?
要了解杨姓与弘农地区结缘的本末,必须从他们的得姓谈起。杨姓的起源,在唐书的世系表中记述得最为清楚,是这样的:杨氏出自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封为阳俟,一云晋武公子伯侨,生文,文生突,突羊舌大夫也,又云晋之公族,食邑于羊舌,凡三县,二曰杨氏。突生职,职生赤,赤生容胖,字叔向,晋太傅,食采杨氏县,其后以邑为氏。根据这项考证结论可以知道,周文王的后裔当中,先后有两支以杨为氏。
一支是传自大约两千八百年前西周宣王的儿子尚父,另一支则传自春秋时期的晋国公族,当时的晋国公族,是由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所传,所以这一支杨氏,当然也是唐叔虞的后裔,跟上述嫡传周成王的一支,显然同出一祖,只是在血统的分支上略有不同而已。
周宣王之子尚父首先受封的杨国,根据考证,位置是在今山西省洪洞县的东南,根据考证,位置是在今山西省洪洞的东南。这个小国,后来于春秋初期被当时强大晋国所灭,并且改置为晋国的羊舌邑。也大致在这个时候,尚父的子系,开始以杨为氏,正式诞生了这个著名的姓氏。
第二支以杨为氏的姬周后裔,实际上也是孕育于古杨国的故址,因为古杨国被晋国改置为羊舌邑之后,邑下又分设了铜 、杨氏、平阳三个县,而其后晋武之子伯侨的五世孙叔向,由于高官至晋国的太传而食采于杨氏县,后来叔向的后裔又以邑为氏,而姓了杨,所以上述两支杨氏的得姓虽有先后的不同,但发祥的地点则一,当然,现在山西省洪洞县的东南地方,也正是普天之下杨姓中国人的最早根源所在。<br></h3> <h3>杨震暮夜欲金
杨震在任荆州刺史的时候曾推荐过他的学生王密为“茂才”,王密因此认了当时昌邑县的县令,在杨震调离东莱当太守时,途径昌邑县,而学生王密暮夜时分前去拜会他,并于十斤黄金相赠于杨震,这时候杨震他就很生气,说:“这么多年了,和我交往过的人都知道我的为人,为什么你就不知道。”王密他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更不会有人你的人品。”杨震说:“怎么会没有人知道,你顶天而来天知道,塌地而来地知道,携金而来你知道,赠金于我我知道,既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会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十佞惭愧,只好作罢。从此四知却金的故事就成了千古佳话。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br></h3> <h3> 杨震收徒
杨震对教育事业特别热心,从20岁以后,对于地方州郡长官征出仕做官的召请任命置之不理,一心一意自费设塾授徒,开始了他长达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他当时家住华山脚下的牛心峪口就利用其父授徒的学馆收徒传业。他坚持有教无类,不分贫富,因此,四方求学者络绎不绝,学生多达200余人。由于他教学有方,名气很大,学生很多,因此,学馆如市,书声朗朗,规模很大。当时牛心峪槐树很多,故当时人称牛心峪为“杨震槐市”。他教书育人以清白正直为要,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师德情操被人们誉为“槐市遗风”。继牛心峪学馆讲学之后,杨震还在华阴双泉学馆客居于湖(今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董社源)讲学将近十多年,弟子多达100多人,加上牛心峪学馆的学生已超过了3000人,完全可以同孔子有三千弟子相媲美,所以,当时人们就称杨震为“关西孔子杨伯起后人亦称其为“关西夫子”)。杨震教授的学生,英贤甚多,不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如虞放、陈晏就出自杨震门下,虞放在汉桓帝时,官至司空掌管国家工程建设的官员。<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