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磕瓜子的小鸟--金翅雀

空谷幽兰[重庆]

<h3>  喜欢嗑瓜子的鸟大多为鹦鹉类、雀类,金翅雀就是其中之一。</h3> <h3>  说起嗑瓜子,里面的学问还真不少!编辑此篇时特地百度了一下,发现这篇题为《中国人为何喜欢嗑瓜子》的文字特别有趣,各位看官不妨先备一蝶自己喜好的瓜子边嗑边看哟!</h3> <h3>【嗑瓜子的学问】</h3><h3><b>《中国人为何喜欢嗑瓜子》</b>(网络,作者不详)</h3><h3> 中国人对瓜子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看电视时打发时间、聊天时随手抓一把,哪里都能看到瓜子的“身影”,可谓“国民第一零食”。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喜欢嗑瓜子。在很多国家,人们认为瓜子是鸟类吃的,不是人的食物;在一些国家的超市可以看见剥好的瓜子作为休闲食品,但看不见带壳瓜子。</h3> <h3>  中国人喜欢瓜子,可能一开始是由于节俭,后来才深入到饮食文化的层面。北宋初年成书的《太平寰宇记》在历史上第一次记载了“瓜子”。之后,吴越广为流传的《岁时歌》则记载了“嗑瓜子”的习俗,“正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三月种地下秧子……”“嗑瓜子”何以位列诸事之首?</h3> <h3>  嗑瓜子大概最早兴于北方,这不仅因为嗑瓜子的记载主要发现于北方历史文献中,更为客观的原因是北方冬季寒冷漫长,农闲时大家整天在家中避寒,消磨时间的主要方式就是嗑瓜子聊天。瓜子不论吃起来还是准备起来都很方便,拿出来招待客人,不仅能够体现主人的好客,做客的人也因吃瓜子会有被“招待”的感觉,潜移默化中就定下来一种愉悦的社会交往基调。嗑瓜子的习俗就这样蔓延开来。</h3><h3>  </h3> <h3>  法国传教士古伯察曾在19世纪中叶前后旅居中国大部分地区,他对西瓜子的描绘很多:“中国人对西瓜子有着特殊偏爱,因而西瓜在中国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地方,丰收时节西瓜是不值钱的,之所以保留它们,只是为了里面的西瓜子。西瓜子对于中华帝国3亿人口来说,真可谓一种廉价的宝贝。嗑瓜子属于一种日常消费,看着这些人在用餐之前把嗑瓜子当成开胃之需,确实是一道耐人寻味的景致……假如有一群朋友聚在一起饮茶喝酒,桌上肯定会有西瓜子做伴。人们出差途中要嗑瓜子,儿童或是手艺人只要口袋里有几个铜板,就会拿出来买这种美味食品。无论是在大街旁,还是在小道边,到处都可以买到。你就是到了最荒凉的地区也不用担心找不到西瓜子。在大清帝国各个地方,这种消费形式确是一种不可思议、超乎想象之事。”</h3> <h3>  人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很容易紧张、尴尬,交流时手中有食物会让人感到轻松。所以我们经常会请客喝酒或约人吃甜点来让交往各方放松下来,但酒后容易说辞不当,甜品消费又高,所以廉价易得的瓜子就成了大家相聚时的休闲食物。同时,嗑瓜子可分解为若干个小动作,这些动作简单、容易,让人感到愉悦,在吃的过程中能够缓解彼此紧张的情绪。</h3> <h3>  此外,吃瓜子有利于消除双方的敌意,延长交谈时间。人与人交往时,会有两套系统:一种是当自己认定环境不安定时出现类似逃避、逃跑的防御系统;另一种是安定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放松系统。瓜子本身的趣味性加上调节紧张气氛的功能会使得你启动放松系统,消除相处中的敌意,使交流双方表达起来更加轻松自然。 </h3> <h3>【养生保健】</h3><h1><b>《嗑瓜子能有效防病治病》 </b>(网络) </h1> <h3>  瓜子作为一类休闲食品,一直深受人们的欢迎。瓜子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葵花籽,还有西瓜籽、南瓜籽和冬瓜籽等,其所含的营养以及食疗功效各有所长。</h3> <h3><b>防老痴嗑西瓜籽。</b>中医认为,西瓜籽性平,味甘,具有清肺润肠、和中止渴、化痰涤垢等功效,常用于止血、久咳、便秘等病症的治疗。现代研究发现,西瓜籽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阿尔兹海默氏病。</h3> <h3><b>护前列腺嗑南瓜籽。</b>中医认为,南瓜籽性平,味甘,具有杀虫驱蛔、利水消肿的功效。中医常用于治疗蛔虫病、手足浮肿等。现代研究表明,男性每天食用约50克炒熟的南瓜籽,可治疗前列腺肥大,还可预防前列腺癌。</h3> <h3><b>降血脂嗑冬瓜籽。</b>中医认为,冬瓜籽性凉,味甘,具有清肺化痰、消痛排脓、利湿的功效。中医临床常用来治疗痰热咳嗽、水肿、脚气等病症。冬瓜籽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其主要成分是亚油酸,可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助于防治高脂血症以及冠心病。另外,冬瓜籽还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h3> <h3>  嗑瓜子是否真的能防病治病,试了才知。不过凡事都要有度,适可而止,你懂的。</h3> <h3>  文已读完,片亦看毕,你碟中的美味瓜子兴许也已嗑尽。希望此篇能给你带来一段开心快乐的时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推荐阅读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