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座上的童年

知行合一

<h3> 文:知行合一&nbsp;&nbsp;图:来自网络</h3><div>&nbsp;</div><div> 爸爸有一辆黑色二八自行车,大约是生产于六十年代的上海永久自行车,它有一个棕色的硬壳车座,绿色的车闸,非常结实,是父亲刚参加工作时买的,它的年龄比我都大。从我有记忆起,那辆车就跟爸爸形影不离,它的样子也从来没变过,一直是那样结实。不论什么时候见到它,或见到别人的老二八车,我都感到是那么亲切呀!</div><div> 我十岁以前,我家住在城市边缘的一个平房里,那时父亲是单位里的技术员。他上班很远,每天都要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才能到单位,下班也是如此。别人家的大人傍晚五点多回家,我父亲要六点多。冬天时,天早已黑了爸爸才回来,我至今都记得冬天晚上停电时漆黑里点起的那盏煤油灯,还有在黑暗中我由于害怕而忐忑不安的心情。爸爸每天都是风里来雨里去地艰苦骑行,北方的冬天,路面常常被冰雪覆盖,爸爸用力蹬车会出一身汗,然后后背又被寒风冻住,我至今都想象不出那是怎样的滋味!夏天,我常常站在家门口向爸爸单位那个方向望,其实什么都望不到,只有一片平房,平房另一边是一条柏油马路,而我根本看不到马路,只能看到天上的云,我就望着那些云,猜想爸爸是不是走到了它下面的位置。当他骑车的身影远远一出现,我马上兴奋地飞奔出院子抱住他,爸爸常用他的胡子扎一下我的脸。<font color="#167efb">那时,盼爸爸下班回家几乎是我天天都在做的事。</font></div><div>&nbsp; &nbsp; 每到星期天休息,爸爸就会用自行车载着我去奶奶家,他总是把我放在车前杠上,而妈妈总是留在家里做家务。去奶奶家要从家门前那条柏油马路一直骑,骑大约不到一个小时才能到奶奶家,那条路,再熟悉不过,每个星期天爸爸都要去奶奶家走一个来回。载着我,不知爸爸的心情,反正那一路我都很快活。路两边是树林和田野,那些树随着自行车的移动向后退,我总是指着那成行后退的树用惊奇的语气告诉爸爸:“爸爸,树都在往后退呢。”爸爸也总是用“嗯”来回答我。我坐在车前杠上,不时看他的脸,但只能看见他的下颌。那一路最有标致的地点一个是“苗圃”,一个是“科研”,快到奶奶家时,野外还有一小片坟地,远远地能看到。只记得快到奶奶家时是一路风沙黄土,有一所小学,偶尔还有从卡车上掉落下来的砖,爸爸就下车来捡回去,想攒起来砌点什么。物质贫乏的年代,父母生活得一直特别仔细,什么东西都要当作宝贝一样。我一直记得父亲那副白色的线手套,他骑车时总是戴着它,特别是冬天。</div><div> 有一年冬天,我们在路上见到一个老人,他红扑扑的脸特别像爷爷,爸爸也说真像,直到现在我都记得他的样子。还有一年夏天,见到一个老人用羊拉着一小车草走在路上,而那个老人却坐在车上的草堆里,只看见一个头顶,后来爸爸有两次还跟我提起了那个奇特的老人。</div><div><font color="#167efb"> 儿时跟着爸爸去奶奶家,那条长长的柏油马路总是充满新奇和快乐,令人向往。</font>如今,当年那条柏油路早已拓宽,路两边树林已少得可怜,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新建筑……那路上,再也不见当年那一对父女的身影,时光如梭,三十多年悠地就过去了,那条路可能早已忘记了我们,只是我还记得它。我一直记得,记得那路两边的白杨树,记得那丁香花,记得爸爸骑车带我走在那路上的情景。</div> <h3>&nbsp; &nbsp; 在那个年代,自行车算是家里贵重的东西,算“一大件”。<font color="#167efb">父亲那辆自行车是全家唯一的交通工具,无论去哪父亲都要骑上它:</font>爸妈去亲戚家参加婚礼、去同事家串门、办事都靠它。有时妈妈坐在后座上,我坐在车前杠上,有时是父亲载着妈妈,有时是载着我。一直记得父亲载着我去他同事家串门,人家给我那么多好吃的;去铁路商店第一次买动物饼干和午餐肉罐头;去铁西二商店买核桃仁罐头……这些在我脑海里仍记忆犹新。有一次我感冒了,很难受,但为了完成学校里的作文,爸爸还是载着我去看了一座新建成的立交桥——向阳桥。后来我想学骑自行车,但那辆车对于少年时期瘦小的我来说太高大了,终于没有学会(后来还是骑小车学会的)。爸爸个子不高,却和自行车配合很默契,虽然脚需要踮一点才够得到车蹬,但他驾驭起来却得心应手。</h3><h3><font color="#167efb"> 那时家里干什么活也都离不开爸爸那辆自行车,全家人都指望着它:</font>买煤油、买木头绊子、买一切跟生活相关的物品……爸爸总是骑着它出去排队购物,还要凭票。 </h3> <h3>  有一次,还有两天就开学了,<font color="#167efb">我的脚却被玻璃瓶扎了一个很深的大口子,鲜血直流,父亲马上骑自行车带我去医院。</font>就诊时我疼得大喊大叫,医生还找了另一个医生来死死按住我的脚脖子,给我打了麻药,然后给我缝了三针。后来又去换药好几次,爸爸每次都是向单位请假,用自行车前杠载着我,每次都要经过那个铁道路口,有一次红灯刚亮但爸爸并没有停下来,在当时可能他很急着赶时间吧,但交警看到我包着纱布的脚并没有过问。</h3><div> 那个贫困的年代,大人每天都是为了生计奔忙,但偶尔有个闲暇,爸爸也会带全家人去玩,还是骑着那辆车。<font color="#167efb">大约是我八岁的夏天,爸爸带我去照相馆照了一张珍贵的照片,那是我童年时仅有的一张照片。</font>照完相爸爸又带我和妈妈去嫩江边玩了大半天,至今我还记得那天的江水是淡绿色的,天晴,微风,在江边我还碰到了同学。</div><div><font color="#167efb"> 记忆最深的一次就是有一个星期天,</font>爸爸没有像往常一样带我去奶奶家,他说带我去玩。<font color="#167efb">骑了好久自行车,我们来到了一片很大很大的园子,</font>那里全是各种各样的树啊、草啊,好像还有绿色未成熟的葡萄。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从来没去过,只顾着开心地玩啊、玩啊,爸爸还给我逮了一只蝈蝈。爸爸带我在那片安静无人的园子里玩了好久好久,都忘了时间了,快到傍晚时爸爸才领我回家,那天我太开心了!后来我一直对那念念不忘,但不知为何,是因为爸爸没时间的原因还是什么,我再也没有去过那里,爸爸也没有去过,那是唯一的一次,可我却记忆深刻,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一天灿烂的阳光,那一片郁郁葱葱、望不到边际的绿色园子。后来我问过爸爸,他说他也记得那一天,我问他那是什么地方?他告诉我说那里是苗圃。可是再后来,哪怕我想再去找到那片园子都再也找不到,仿佛那是一个梦幻不实的地方,只去一次就不复存在了。那快乐的一天,妈妈都不知道,有些记忆只能与当事人一起分享,而当爸爸不在了,现在,谁又能和我分享那美好呢?</div> <h3><font color="#167efb">  爸爸的自行车承载着我的童年,</font>也承担着那个年代家里的一切活动和活计,它是爸爸的好伙伴,也是我儿时的依靠,它的年龄比我都大,直到现在它还摆放在家里,我视它为珍宝,因为它就是父亲的象征。爸爸个子不高,但从小到大,我都感觉他是最伟岸的,我感觉爸爸一直都是我的天、我的山。<font color="#167efb">他一直都在为我付出,为我耗尽他的盛年时光、燃尽他最后一点光和热,而他那辆自行车,曾经支撑了一个家,更是我心中无法磨灭的情感,它凝聚了往昔那所有的幸福,它代表父亲一生的辛劳,看到它我就好亲切呀!</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我感到孤独是从父亲离世开始,生命的源头突然不在了,我就像一片叶子再无枝可依,四处飘零。</font>亲爱的爸爸,今生在一起的时光太短暂了,倏忽一下就过去了,和父母在一起时光过得那么快!快乐的童年很快消逝了,懵懂的青春也不在了,<font color="#167efb">那些和自行车相伴的时光一去不返,父亲离开我,再也没有回来。</font>父亲的自行车一直静静地摆放在家里,原地未动,一直在那,除了父亲没人再骑它,即使落尘也没动过,它定格了当年父亲最后一次骑它外出时的鲜活样子。从过去到现在、直至未来,在我心里,它不会变,属于永恒,父亲也是,童年也是。</h3> <h3><font color="#167efb">  爸爸,我多么想念您!</font>做您的女儿我真的还没做够,我也常常想到“如果有来世”,可来世太遥远,太飘渺……我又该去哪里等待呢?!我想,当下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不是在漫无边际的等待中盼望来世,而是慢慢学习“向死而生,转身去爱。”我想这样爸爸才会高兴,虽然爸爸走时没有留下一句话,但我想这是他教给我的最后一个道理——用燃尽生命教会我的道理,所以今后不论做什么,我都尽量不损害父亲一生的光荣。</h3><h3><font color="#167efb"> 爱是什么呢?</font>相伴又是什么呢?其实也并不是日日相见,年年相守,而是无视永别,超越生死,永在心中,一直活在心里。生命无需毫无质量地蹉跎太久,如果有爱、有光,哪怕只如闪现的烟花也足够让人欣慰了。爸爸,想你时我不用给您写信,也不用打电话,更不用踏上长途旅程去看您,我坐在家里,只需刹那就可见到您,您就在我心里,每分每秒、每时每刻。</h3><div> 2018.8.1写于父亲去逝四周年忌日</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