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摄影记录:冰化</h3><h3>摄影器材:5D/24-105MM</h3><h3>拍摄地点:同里古镇</h3><h3>当时天气:阴</h3> <h3> 同里中园林非常多,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退思园”了。<br></h3> <h3> 很多来同里的游客都是就奔着退思园而来的,退思园在同里的地位可见一斑。退思园位于同里古镇中川北路的最右边,大门和普通的江南院门没什么两样,甚至并不显眼,园主任兰生曾经是清末的官吏,因为被弹劾而罢官,回到故土之后,有感于“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的古训,而将自己的宅院命名为“退思园”。<br></h3> <h3> 一进入退思园就可以看到一簇簇青翠的迎竹在随风摇曳,退思园的布局不同于我国传统的前宅后院式的格局,而是横向布局,进园的门卫三进厅堂,内宅位于厅堂东侧,这里是院主人和家眷的居住之所,在楼阁之下是一个长方形的庭院,院墙之下可以看到南北两栋楼平行并立,在楼阁的东西两侧各自都有楼梯。<br></h3> <h3> 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巧妙利了整个庭院用不到四亩面积,使庭院由四组不同风格的建筑群组成,从入口处自西向东,分厅堂、内宅、中庭、花园,西部为厅堂住宅,建有轿厅,茶厅,花厅,过备弄为住宅,有十楼十底走马楼,以及下房五间。<br></h3> <h3> 在我国封建时期,大户人家的姑娘是不能随便出门的,基本会一直待在自己的闺房中,弹琴书画,这里的揽胜阁就可以让姑娘在房屋中将整个花园的美景尽收眼底,如果姑娘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家人还会将看中的男子带到退思园的院中,让姑娘在楼上暗暗的观察男子已决定是否喜欢,要不要嫁。<br></h3> <h3> 在退思园中有两处船舫建筑,一坐位于内花园的池中,另一个在旱院中庭。在我国古代江南水乡,因为水路多,船就成为了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园林的石舫也是院主人是寄情于水、寄情于船的象征,在退思园中还有一些亭台轩榭和假山回廊,它们也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或者更需要靠我们的各自想像吧。<br></h3> <h3> 退思园由四组不同风格的建筑群组成,自西向东,分厅堂、内宅、中庭、花园;三是亭台楼阁齐全,集古典园林之精华。退思园有“三株、三绝、三珍”,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堂、房、轩,一应俱全。<br></h3> <h3> 退思园的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却独辟蹊径,容纳了丰富的建筑设计和艺术精华,是我国园林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br></h3> <h3> 退思园的花园以水为中心,建筑、假山沿水边布置,建筑多贴水而筑,突出了水面的汪洋之势,故有“贴水园”的美称。<br></h3> <h3> 自古以来,众多的文骚墨客也都对同里赞不绝口,在这里留下过无数的诗篇,作家余秋雨先生在《江南小镇》中曾写道:“周庄对于我,是乐于参观而不会想到要长久驻足的,而同里却一见面就产生一种要在这里觅房安居的奇怪心愿。”可见同里是适合生活居住的地方。<br></h3> <h3> 经过漫长洗礼的同里,似乎也变的温柔多情起来。坐船环游小镇在同里也是一件美事,游人坐在乌篷船之中,桨声应和水鸟之鸣,游客会随着船经过一个个故居和博物馆,而河水中,就是白墙黑瓦的倒影。<br></h3> <h3> 因为同里的清新和独特,很多影视组也都会在同里取景拍摄,中国电影家协会还在同里专门设立了中国同里摄影基地。<br></h3> <h3> 我知道,我走过很多地方,在同里我也只是一名过客,虽然很多浮光掠影会在我的眼中一闪而逝,只留下片段的短暂回忆,可是对于同里我这个异乡人也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半个故乡,在波光旖旎中,仿佛找回了自己久逝的童年和感动。<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