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同事们(逗版)

海清

<h1><font color="#ff8a00" style="font-style: italic; font-weight: bold;">  </font></h1><h1><b style="font-style: italic; color: rgb(255, 138, 0);"><u><br></u></b></h1><h1><b style="font-style: italic; color: rgb(255, 138, 0);"><u> 一九九七年,我和众姐妹相识在经棚试验小学,二零一八年姐妹们陆续退休离开共同奋斗的学校。</u></b></h1><h1><i><b><font color="#ff8a00"><u> 二十年间,我们精诚合作、团结一心育桃李满天下;</u></font></b></i></h1><h1><i><b><font color="#ff8a00"><u> 二十年间,我们志趣相投、坦诚相待结下深厚友谊。</u></font></b></i></h1><h1><i><b><font color="#ff8a00"><u> 岁月无情地带走我们的青春,</u></font></b></i><i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font color="#ff8a00"><u>皱纹俏皮地爬上我们的眼角,花发顽皮地布满我们的鬓角;</u></font></b></i><i><b><font color="#ff8a00"><u>时光摧残着我们的记忆,让我们常常说东忘西,丢三落四;那又怎样……</u></font></b></i></h1><h1><i><b><font color="#ff8a00"><u> 我们年轻的心仍在,我们对生活的爱仍在,我们的友谊仍在……</u></font></b></i></h1><h3> 味道有点儿酸,不像我们的风格😏😏</h3> <h3> 侯大姐和她的“光头张”,在北京哄孙子四年,利用假期回来探亲小住。姐妹们也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只为和大家一聚。这次聚会开启了我的记忆之门……<br></h3> <h3>  九八年春节聚会,因为侯大姐的引荐,我成了她们中的一员。大姐提议我们拜干姐妹吧!于是,按年龄排了顺序,大家姐妹相称。 没有撮土焚香、没有海誓山盟,一句话、一杯酒,结下了半生的姐妹情缘。</h3> <h3>  后来,我们的队伍逐渐壮大。各家各户的老头儿也掺合其中,而且成了最好的酒友。😄😏😄😏😏😄😏😏</h3> <h3> 我的第一位搭档</h3><h3> 侯大姐,性情耿直、直言不讳的热心人。做事果断、雷厉风行。见到她总会想起那句“风风火火闯九州~~~”<br></h3><h3><br></h3> <h3>我的第二位搭档。</h3><h3> 霍姐姐。 “任劳任怨、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所有这些冠冕堂皇的词用在她身上都显得俗。</h3><h3> 我和她属于一见钟情。只和她搭档了一年,我就被领导派去当另一个班的班主任。我们俩不愿意分开,三十大几的人,站在小松树下偷偷哭鼻子。现在她去了外地,我们经常用微信联系。我们的联系方式很特别,谁有时间就录一段语音发过去,有时候三天五天才接到回音。</h3> <h3> 老何,我的“鸡大婶”。(我表婶)她很喜欢这个绰号,她说“鸡大婶”是智慧的象征。在我眼里她聪明绝顶,记忆力也不是一般的好,是超好。四平八稳得往那儿一坐,说起段子来语气不紧不慢、声调不高不低,神态似真似假,情节虚虚实实,让人真假难辨,更绝的是,不管多长的段子,里面涉及的诗词也能一字不落的陈述出来。她讲述的段子让人捧腹大笑的时候少,笑岔气的时候多。对了,她还是我的活字典……</h3> <h3> 会计刘大姐,风趣幽默,反应灵敏,即兴段子张口就来。有她的场合不用担心话落地儿。瞧,退休了还惦记着“升迁”,让我鸡大婶知道了,不知道会怎么调侃她。😁活宝一枚。</h3> <h3>宋大姐,</h3><h3>德高望重、豁达大度、潇洒活泼。我们的主心骨。</h3> <h3>韩姐姐,</h3><h3> 温柔体贴、善良孝顺、机敏幽默,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贾校长的贤内助。</h3> <h3>  </h3><h3>  红脸、个子高、嗓门大、老师怵、学生怕、直率、正直的贾校长。</h3><h3> &nbsp;<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看这架势!这手势!像个领导!我说他姓氏不好,无论何时都是“假校长”。</span></h3><h3> 别看一起喝酒的时候嘻嘻哈哈的,因为工作上的事被他劈头盖脸大声呵斥也是家常便饭,姐儿几个也不会记恨他,毕竟我们都是讲理的人😏,理亏的时候自然就熊了😄,有理的时候嚷嚷完了,气就顺了🤭,过后该咋地咋地。</h3> <h3>  刘三姐,我们的“嘎查校长”,(教研组长)(我们教研组当时有八个班,二十几个老师,比当时一个嘎查的教师还要多,大家就给她起了这么个绰号)这是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主,家里的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单位里敢于抗上(领导们不合理的决定敢于驳回)、善于笼络下属(让属下心安理得、和和气气地、保质保量地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h3><h3> <font color="#ff8a00"><i>爆料一下:她和贾校长因为工作上的事常掐得面红耳赤😄😏,每次争吵姐儿几个都得两面说和。</i></font></h3> <h3>  能歌善舞的郭姐,人送外号“郭一瓶”,年轻时酒量了得。</h3><h3> 说到喝酒,大家的话题最多。经棚镇有个习惯,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几桌好菜。正月初几儿先安排亲戚然后是同学,最后安排同事。我们姐几个的聚会一般情况下会开学前结束,当然了,开学前安排不开的开学后也会补上,有时候还会拖到暑假或寒假,总之每年都要轮一遍。无论到谁家,姐几个都一起动手摘菜洗菜炒菜,亮自己的绝活。</h3><h3> </h3><h3> </h3> <h3>  刚开始聚会那几年,大家都三十岁左右, 除了我滴酒不沾以外,其他人都能豪饮几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脸也红了、话匣子也打开了、兴奋劲儿也上来了,开始天南海北地调侃。各种颜色的段子一个接一个,开怀的笑声此起彼伏……接下来爱唱的一展歌喉,爱跳舞的不拘男女拉上一个跟着歌声歪歪斜斜地晃悠。可惜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侯大姐说她还保存着我们用双卡录音机录下的歌。有机会一定找台录音机放一下,听一听,回忆一下。<br></h3><h3> 宋大姐退休后,我们的聚会渐渐少了。但是家家户户的大事小事姐几个一定会到场。而且每年有退休的姐妹我们都会聚在一起欢送一下。四年后,最年轻的我也退休啦。</h3> <h3>  不要以为我们都是酒囊饭袋,工作中我们也是拼命三郎。我们曾经自己刻钢板推油磙印试卷;带领孩子们去山上拾柴、用筐抬煤升炉子;和孩子们一起上山抬水挖坑植树;春天去街道搞卫生,寒冷的冬天到马路铲雪;这些当然都是副业。</h3><h3> </h3> <h3> 正业更是不含糊。除了刘大姐是会计外,其他人都在一线任主科当班主任。这不,大家还记得那些年我们多次带领学生参加的团体操比赛,每次都拿第一;我们带着学生浩浩荡荡地去电影院看电影、去春游、去植树、去敬老院、去烈士陵园、去草原参加那达慕的开幕式,那阵势——壮观!说心里话很怀念以前那些懂事、不咋让人操心的孩子和积极主动配合老师的家长们。</h3> <h3>  当然,最值得我们炫耀的事,就是2005年,我们的小升初考试成绩获得了全旗第一。这可是我们努力了五年,对学校来说有纪念意义的翻身仗。校领导组织我们去了大连。</h3><h3> 这是我们唯一一次公费旅游(其实是我们的奖金)。这次旅游又积攒了许多笑话,这些笑话很长时间都是我们茶余饭后、课间休息的话题,也是我们后半生最宝贵的财富。</h3><h3><b> <font color="#ff8a00">爆料一下下:十几个人高马大的女汉子,身着色彩艳丽的泳装,</font><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副豁出去、大义凌然的样子</span><font color="#ff8a00">一字排开,“咔咔咔”滴走在沙滩上,那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男同事有点傻眼啦,“</font><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这群老娘们儿疯了吧!”旱鸭子下水了,十几个人扯着一个游泳圈,肆无忌惮地喊呀、笑呀、“扑通扑通”地闹腾着。水里游泳的人陆续上岸,坐在沙滩上看热闹,带队的校长后来说,他紧张地坐在岸边密切的关注水里的情况,随时准备呼叫救生员😏😄😏😏😄😏😏</span></b></h3> <h3>  当领导的总喜欢回忆过去那些“过五关斩六将”的成就。我喜欢和姐姐们回忆那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事,比如夏天,姐儿几个骑着自行车,去山后的雪糕厂给孩子批发各种口味的雪糕;五月节挨家包粽子;八月节一起去屠宰场买牛羊肉,一起洗下货;春节前一起购年货……那浩浩荡荡的小队伍、那嘻嘻哈哈的笑声、那叽叽喳喳的讨价还价声、还有那满载而归的喜悦,所有这些犹如发生在昨天。姐妹们也说,那时候钱少,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人情味也特别浓。</h3> <h3>  人还是那些人,歌还是那些歌。只是现在条件好了,我们不用趴在录音机上录歌了。这不,酒劲儿又上来了。开唱……</h3> <h3><br></h3><h3>传统曲目《我爱你,塞北的雪》。</h3> <h3>《走近新时代》北京回来的就是高大上!</h3> <h3>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h3> <h3>《沙家浜 智斗》</h3> <h3>《小白杨》</h3> <h3>两位兵哥哥在唱《咱当兵的人》</h3> <h3>《父亲》</h3> <h3>唱完了,开始拍照!</h3> <h3>注意后边那位的表情😏😄</h3> <h3>  也只有姐儿几个聚在一起,才能笑得这么开心!</h3> <h3>我鸡大婶又在讲她的黄段子😊</h3> <h3>回头一笑百媚生!</h3> <h3>这是原装的😏</h3> <h3>这是自由组合的😏</h3> <h3>拍来拍去就这姐儿几个</h3> <h3>噢,不对,场外还有个心急火燎的。😏😄</h3> <h3>还有几个“拖儿”。</h3> <h3>  看,三姐就是用这样的架势,带领我们过日子的😊😊</h3><h3> &nbsp; 我们天生就不是消停的人儿!</h3><h3> 送走侯大姐,三姐带我们前天捡蘑菇、昨天采韭花、今天摘豆角。</h3> <h3>摘豆角去,出发!</h3> <h3>明天去旅游……</h3> <h3>  俗话讲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这些人最大区别特点就是善良、坦诚、好逗。因为善良,大家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因为坦诚,大家能够开诚布公、面对面地交流,把小矛盾轻松化解掉;因为好逗,在一起大家特别开心。说句实在话,哪有那么多正经话儿要说!况且谁都不喜欢“假正经”和“老古板”,你说对不?!</h3> <p class="ql-block">2024年正月</p> <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p> <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p> <p class="ql-block">2016年</p> <p class="ql-block">2021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