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1> 老兵的传奇</h1>
<h1> 我的老父亲大号徐鸿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一员,是个“抗日战争负过伤,解放战争渡过江”的老军人,他一生为人耿直,从不阿谀献媚,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八一”军旗。战争年代过来的人,经历过数次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h1><h1>一九三七日寇侵略中国,国人都即将成为亡国奴,“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当时,我爷爷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为打小鬼子带头送儿去当兵,老爸是长子,我奶奶舍不得长子走,三寸小脚硬是撵了二里地没撵上,就这样一九三八年爷爷就把当时十五岁的老爸送去参加了八路军。爷爷后来又把二叔和四叔相继送去当兵打鬼子和老蒋,他们在打完老蒋就回到了老家,只有我老爸一直留在军队。 </h1><h1> 老爸刚参军时因为年龄小被派到了文艺队里学拉二胡,后来他觉得拉二胡不能杀鬼子就坚决要求下连队直接上前线杀鬼子,是从一个司号员干起的。在他的自传里这样写着:司号员、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营长……一直到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他经常给我们讲他当年打鬼子时的故事。有很多小说影视剧都是写抗日战争的,像小说《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电影《地道战》、《地雷战》,都是讲当年在冀中平原打鬼子的故事。那时我老爸也是一名武工队队长,就活跃在冀南豫北一带。他跟我们讲:小鬼子是很狡猾的,从一些小细节来判断是不是八路军,看你手指就可以看出是不是拿枪的手,还看看你手指黄不黄就知道会不会抽烟,所以他说他会抽烟就是那时为了对付鬼子而学会的。《小兵张嘎》里的罗金宝平时打扮成“汉奸”的模样,穿的纺绸衫,骑一辆28大破车,戴着墨镜礼帽,斜挎一把盒子,在城里耀武扬威的没人敢拦,汉奸就是那样。可武工队员打扮那样是为了更好的打探鬼子的动向。从李向阳的身上就可以看到我老爸的影子,老爸跟他们是一样的手持双枪,有勇有谋,而让当时冀南豫北一带的鬼子汉奸头疼,贴出布告要我老爸的人头。 </h1><h1><br></h1> <h1> 老爸常说:“上战场子弹是不长眼的,打仗哪有不负伤的,没负过伤那是没有上过战场。老爸就曾经负过八次伤,一直到去世身上还有一颗子弹头没取出来,好几次都是侥幸捡回一条命。让我们最难忘的就是他讲的有一次负伤,野战医院里的医生看见老爸好像没救了,就让人把老爸扔在了医院后面的麦秸垛旁,他连里的战士来看望他,一座医院里找遍了没看到老爸,就找护士要人,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后面麦场里好像还有一个,你们看看是不是。”战士们跑到麦场里果然看见就是老爸躺在麦秸垛旁已经奄奄一息了,大冬天的棉衣的后背已经被血全部浸透,冻成一个血红色的硬板,他的战士看到这情景气的要拿枪毙了那医生,后来医院赶快把他抬进急救,才算是捡回来一条命。还有一颗子弹从老爸的前锁骨下穿过从后背出去留下一个大洞,武汉的气候潮湿,一到下雨天伤疤就痒,我家小妹从小老爸就让她给他揭洞旁边的皮,小孩子只当好玩,哪曾想到老爸当年吃过的苦呀。 </h1><h1><br></h1> <h1> 当年华北好多地方都成了革命根据地,老爸说老乡们就像《平原游击队》里的群众那样,帮着放哨、送信,鬼子大扫荡时,村外鬼子汉奸刚一露头,马上就把信报到村里了,鬼子在华北平原实行三光政策,大扫荡那时期是最艰苦和困难的时候,有一次老爸负了伤在老乡家里养伤。一天鬼子来了,老乡说:“你赶快跑吧。”于是父亲一瘸一拐的走到村外的地里,一个黑皮伪军看见他的背影端起枪要打他,亏了一个老乡说了一句:“那是个老头,路都走不动了。”那二狗子看着老爸佝偻着腰,穿着破布的黑棉袄,头上蒙着一条发黑的白毛巾,北方农民典型的打扮,像个小老头。也不知是不是动了恻隐之心,那二狗子没有开那一枪,否则老爸就没命了,老爸说他实在是跑不动了,那晚就候在野地里熬了一夜,第二天村里的人发现了他,才把他救了回去,就这样又躲过了一难。 </h1><h1><br></h1> <h1> 在那些抗日战争的电影和电视剧里处处可以看到我老爸当年英勇打鬼子的影子。老爸是个军事干部,打起仗来不要命,跟鬼子拼起刺刀来杀的眼睛都红了,就像《亮剑》里的李云龙那样,脾气耿直爱憎分明,战场上谁要是怕死后退当逃兵,他说:“谁要当逃兵,我一枪毙了他。”老爸就是这种脾气火爆的人。曾经有一仗打得他们连只剩下炊事兵、马夫和几个战士。 </h1><h1> 战争是残酷的,可也锻炼人,老爸三八年参加革命四二年就入了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据他说入党就是在火线上。他就这样一仗一仗的打下来,落得满身伤痕。</h1> <h1>一九四五年鬼子投降了,本想可以过上安生的日子,可是蒋介石撕毁停战协议又打起了三年内战,在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迅速发展壮大,成立了四个野战军,老爸就是当年的刘邓大军--第二野战军第七纵队五旅十五团三营的副营长,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我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区,肃清民团,发动群众,重建革命根据地。那几年日子很艰苦,中共河南商城革命史资料里这样描写道:我军初到新区,还缺乏群众基础,加之后方供应一时断绝,生活甚为艰苦。油、盐严格实行定量供应,有时弄不到就只好吃请水煮菜,每人每月五角钱有时还发不下来甚至几个月不发。干部战士们自己缝补衣服和学打草鞋,有时还需自己舂米磨面。十五团三营九连在挥旗山阻击敌人,终日未进一餐,只好采摘野菜、树果充饥。吃不上粮食,老是吃野菜,大别山区有一种野葱,细细的他们每天吃,吃的老爸腻腻的,都吃伤了。后来在武汉的机场里土跑道上就长着这种小野葱,我们拔回来当新鲜野菜吃,老爸才给我们讲起了这个故事。老爸还把家里的破布撕成一条一条的打成布草鞋穿,在机场里也只有他一人穿这样的布草鞋,成为一景,他说是在打老蒋那几年跟老乡学会的。老爸给我们讲起当年的故事时经常会说一句经典语言:“艰苦的日子万年长!”就是他对艰苦的革命岁月的乐观态度。河南省商城县的县志里这样记载着关于老蒋悬赏我老爸的一段文字记载:</h1> <h1>老爸那时的命可真值钱呀! </h1><h1> 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战斗中,老爸所属的二野中原野战军,打了许许多多的胜仗,著名的龙固集.羊山战役都参加了,立下战功累累,获得了一枚三级自由独立勳章、一枚三级解放勳章和许多的战斗奖章。 (老爸的数个奖章由于这些年的搬家动荡都没有保存下来,是最大的遗憾)</h1> <h1>全国解放后,国家授予老爸的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h1> <h1>1988年,国家授予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军人一枚独立功勋荣誉奖章。</h1> <h1>值此“八一”建军节91周年之际,晒晒我家曾经的军人们,一朝入军营,终生不后悔,这是他们的情怀,我虽然没能穿上心仪的军装,但庆幸自己也终生与军人为伍 ,能讲述他的传奇故事。</h1> <h1>这是我漂亮的母亲,1949年参军的老兵</h1> <h1>我家的另一半,1965年的老兵。</h1> <h1>我的老弟,也是曾经的军人。</h1> <h1>我家的妹妹,曾经的军中之花。</h1> <h1> 背井离乡的时光,寻寻觅觅,</h1><h1> 迷迷惘惘</h1><h1> 你可知道我男儿心,从未低头 不停寻找</h1><h1> 不想这一份情,好似落叶</h1><h1> 零落飘摇</h1><h3></h3><h1> 如今这份爱我明了,</h1><h1> 路再崎岖,我也会把你寻找</h1><h1> 听狂风雷动,看岁月峥嵘</h1><h1> 又几度春华秋实,</h1><h1> 岁月变换了时空</h1><h1> 听号角悠长,</h1><h1> 为报国男儿献 衷肠,</h1><h1> 看我铁血军魂绕沙场</h1><h1> 一首《铁血军魂》 说出了多少军人以及曾经的军人的心声,还有我们这些未曾穿过军装的准军人的心里话。</h1> <h1>祝所有的军人及曾经的军人,“八一”建军节快乐!</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