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节】海防前线轶事

竹官言上王君

<h3>  </h3><h1><b><font color="#ed2308"> 海防前线轶事</font></b></h1><h3><br></h3><h3> 晚春,老战友们久别厦门再聚。在海边的古炮台我看到一群群前来观光的游客,正在好奇的隔海眺望台军所占的大担诸岛。见到此景我不由心潮起伏,件件往事重临心头。</h3><h3><br></h3><h3> 1974年秋,我与电影组的战友参加军区“幻灯汇映汇报比赛”获奖归来。按照军区李志民政委“幻灯要普及到连队,为战士服务”的指示,翌年元旦刚过,军电影工作站抽调获奖单位人员组成巡回放映组,由工作站龚干事带队,带上新发行的电影片和获奖的幻灯片下连队为战士巡回放映。</h3><h3><br></h3><h3> 这次经历令我终生难忘。</h3><h3><br></h3><h3> </h3><h3> </h3><h3><font color="#ed2308"><b> </b></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b> 空飘气球</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h3> </h3><h3> 一月的南方阴雨绵绵。我们巡回组的军车从东山某部冒雨一路颠簸来到守备某部气球站,这里是对台空飘宣传的一个重要阵地。当年敌我双方除了军事打击还有各种形式的政治攻势,如海飘、空飘、宣传弹、广播等等。放气球空飘就是其中一种。这次春节将临,我们按惯例给台湾同胞送点“年货”。</h3><h3><br></h3><h3> 在高大的厂房里,我们把各种传单、精美的贺年片等宣传品拆包打散堆在墙角,用铁锹搅拌均匀,称重后装进一个个网兜。站长指挥大家把一个像热气球外形的巨大塑料薄膜铺开,找到充气口接到管道上充入氦气,不一会儿一个硕大的气球在厂房中渐渐竖立起来。我们将网兜绑在气球下方,再挂上定时器和引爆装置,当网兜被气球提起的一刻关闭阀门扎好充气口。我们抓住气球打开大门出室外将气球放飞,风雨中气球像脱缰的野马,片刻消失在东方的雨幕中。我们又继续下一个气球放飞准备。</h3><h3><br></h3><h3> 放飞时机取决风向,不受雨季影响。事先与气象站联系,只要风向合适,测好风速算好气球在目的地上空引爆的时间就可以了。但是,台湾岛地形狭长,空飘物远了近了都会落入海中,时间控制必须精准,所以要有过硬的本领。相反,台湾飘来的气球却无所谓落到哪里。大陆面积大,除了沿海还有的飘到了内地。</h3><h3><br></h3><h3> 当年在部队营房附近,经常捡到从台湾过来的空飘物,每逢特殊的日子会更多。除了传单,还有食品、衣物、假人民币,甚至还有一种只能收台湾节目的单频点收音机。部队捡到这些东西都上交了。那时老百姓生活不富裕,捡到食品喂家禽确认无毒就留下了。捡到衣物的拿去穿就上当了,一出汗背后就显出“反共救国”标语,本人还浑然不觉。可见台湾方面也是绞尽脑汁。</h3><h1><br></h1> <h3><font color="#ed2308"><b> 海上钢钉</b></font></h3><h3><br></h3><h3> 这天涨潮后,我们登上去海岛的渔船。听说要上最前线,大家非常兴奋。</h3><h3><br></h3><h3> 晴空万里,风急浪高,满帆驶离码头的渔船像一片孤叶任凭风浪拍打,船头一会儿被推上浪峰,一会儿又跌到波谷,海水不时钻进船舱,有人晕船。</h3><h3><br></h3><h3> 下午我们终于登上某岛,岛上除了驻军还有世代居住在这的渔民。这里在台军火炮的射程内,岛上树木的叶子几乎被炮弹炸光,民房也有不少损毁。地上被撕碎的雪片般的台军传单比比皆是。经常遭到炮击的渔民宁可钻防空洞也不搬迁,故土难离啊!</h3><h3><br></h3><h3> 当晚给岛上军民放了一场电影和幻灯。第二天乘小船去四连。</h3><h3><br></h3><h3> 四连驻守的海岛海拔不高,面积不大,离台军占据的岛屿仅几千米,是对敌斗争最前沿,被皮定钧司令员誉为“海上钢钉”。1958年炮战时,岛上设施悉数被炸毁,唯独一座百年灯塔躲过浩劫。从那时起我军逢单日打击台军,台军则逢双日炮击我军,渐渐实弹换成宣传单,直至1979年元旦停止炮战。我去金门旅游时亲眼见到当年我军打过去的炮弹被当地做成了菜刀,而我们的炮弹壳被部队送到北京化为铜水铸就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大门。</h3><h3><br></h3><h3> 小岛像一座美丽的花园。最大的一块平地位于山顶,是战士们开山劈石建造的篮球场,为防止蓝球滚落到山下或掉入海中,球场四周拉上了渔网。岛上沟壑纵横的小路通往指挥所和哨卡。火炮是战士们拆零件扛上山再组装起来的。半山有一座水池用来存储淡水和雨水,所有的屋顶也建了水池。前沿地堡有一组集束高音喇叭朝向对面,播音时巨大的音量无法靠近。而后方不远是广播站。播出内容是由军部前线广播站事先录制的。如果不是前线,小岛就像世外桃源。</h3><h3><br></h3><h3> 在前沿的观察所,值班战士守在电话机旁,目不转睛地观察对面,一旦有情况立刻通过电话把信息传递出去。从高倍望远镜看到对面貌似荒岛的敌占岛布满了明碉暗堡、雷达和高音喇叭群等军事设施。浅滩有一排排防登陆的轨条砦和三角桩,据说还有水雷,充满杀机。这就是台军吹嘘的固若金汤的铁壁铜墙。每个山头还有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子。在望远镜里我看到对岸有士兵在走动,口袋上的钢笔金光闪闪。阵阵海风飘来隔岸的喊话:“亲爱的大陆同胞们、共军弟兄们!这里是自由世界……”</h3><h3><br></h3><h3> 小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驻岛指战员一专多能。炮手、机枪手、话务员、广播员、卫生员和炊事员一样不少。岛上缺少淡水、与世隔绝,一半时间要躲在防空洞里。大家只能在石头缝里、房顶上种菜,用洗脸水、洗衣水浇菜。每天伴随的是炮声和高音喇叭的噪声,还有蚊虫叮咬。很多战士当兵上岛,退役离岛几乎没离开这里。</h3><h3><br></h3><h3> 常年守岛艰苦、枯燥、寂寞,我们的到来无疑受到热烈欢迎,我们也被岛上官兵的奉献精神所打动。为了保证站岗的战士也能看到电影,我们连续放映了两场。</h3><h3><br></h3><h3> 第二天逢双号,又下起雨,本来应在防空洞里躲一天炮弹。</h3><h3><br></h3><h3> 上午水警大队送水的登陆艇在敌人视线盲区的码头靠岸,用水泵把舰艇水囊里的淡水抽到蓄水池后马上返航,为了赶时间我们登上舰艇离开四连。</h3><h3><br></h3><h3> 雨越下越大,海面水天一色,能见度极低,那时舰艇没有导航设备完全凭经验辨别行驶方向。忽然前方隐约出现两座山影,艇长发现我们已偏离航向驶入敌占岛水域,命令迅速转向全速离开,好在有惊无险。雨渐渐停了,军港码头就在眼前。</h3><h3><br></h3><h3> 不久,我们走遍驻地前线部队,圆满完成了巡回放映任务。</h3><h1><br></h1> <h3>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后记</b></h3><h3><br></h3><h3> 都说“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后悔”。而我在部队度过了一段难忘的青春芳华。</h3><h3><br></h3><h3> 几十年过去,我亲历的这些鲜为人知的往事,仿佛昨日。如今,站在台海西岸,凭海临风,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的景象已成过往。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当炮战已成往事,不见当年烽火硝烟,只有涛声依旧……</h3><h3><br></h3><h3> 明月依然在,何时彩云归?盼两岸早日统一!</h3><h3><br></h3><h3> <b>2018年建军节</b></h3><h3><b> </b></h3><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