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泽州县金村镇铺头村是一个位于晋城市区东南约26里处的村落。东望珏山,巍峨苍翠;西眺都市,高楼林立;北去金村,路途平坦;南下河西,山道崎岖。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村子,确也曾经有过让人刮目相看的过往。<br></h3> <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line-height: 1.8;"> 铺</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头村初建何时,已无稽考。从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编辑成书的《泽洲府志》有关记载知,村北的招贤馆在西汉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就建有汤帝殿,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建有二仙殿,由此可知,铺头村是一个立村2000多年的古村落。</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 一、回眸历史沿革:</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 根</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据</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版《凤台县志》对乡里名称的记载,当时凤台县(原晋城县)划分4乡(莒山乡、移风乡、五门乡、建兴乡)、20都、171里(后改为150里),铺头属移风乡青莲都铺头里管辖。</span><h3> 根据光绪八年(1882年)版《凤台县续志》记载,全县划分为10坊、7厢、4乡,共辖130里、1034庄,取消了都的建制。当时,铺头属东乡铺头里管辖,铺头里还管辖西南蜀、下辛安、上辛安、南桑坪、杨家山、横岭、西街头、谷堆、祁匠、寨上、后窑、十家街、赵圈、射门(即申门)。
根据1999年版《晋城县志》记载,民国7年(1918年),晋城县开始实施区村制度,全县划分为5个区、154个行政村、1171个自然村,行政村的建制与清朝的里相近。铺头村隶属第二区铺头行政村,第二区的区公所设在柳树口(今泽州县柳口镇)。
抗日战争时期,民国29年(1940年)初,共产党、八路军在晋城地区组建晋沁、晋北、晋东三县,铺头隶属晋东县第三区管辖,晋东县抗日政府先后驻柳树口、东沟等地,第三区区公所驻原铺头乡寨则村。
从民国34年到民国37年(1945-1948年),晋城县辖9个区、221个行政村,铺头属第五区管辖,区公所驻金村。
1958年至1962年,铺头属全县11个人民公社中的金村红星人民公社管辖。
<br></h3> <h3> 1962年至1984年,铺头属全县30个人民公社中的铺头公社管辖,铺头公社下辖20个生产大队,包括铺头、红岭、东旺、辛安、李家鄢、北桑坪、南桑坪、西蜀、下胡、长畛洼、大庄、小庄、坂头、郭壁、南掌、寺南庄、石家街、寨则、杆棚底、田庄。
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改设乡镇,全县设1个办事处、8个乡镇、21个乡,铺头属铺头乡管辖,铺头乡的管辖范围和铺头人民公社相同。
1985年晋城建市,铺头属晋城郊区铺头乡管辖。
1996年,晋城郊区改为泽州县,铺头属泽州县铺头乡管辖。
2000年,泽州县撤乡并镇,铺头乡、金村乡、水东乡合并为金村镇(镇政府驻地在金村村),铺头属金村镇管辖。
<br></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据99版《晋城县志》载,1984年时,铺头村有200户人家,836口人,1583亩耕地,人口数居原铺头乡第二位(第一是大庄村917人)。</span></h3> <h3> 二、探寻家族衍生:
至于哪个家族最先来到铺头,也不得而知。从现存古碑及房椠、家族人口等看,在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冯氏家族已在村;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李氏家族(南头李姓)已在村;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吕氏家族已在村,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牛氏家族、韩氏家族、晋氏家族已在村;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常氏家族已在村;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温氏家族、郭氏家族、田氏家族、崔氏家族已在村。其他李姓(西头、三角儿、当街、券地)、冯姓(券地)、沈姓、赵姓至少在民国初年至共和国建立前已来到本村。
冯氏家族主要占据村西(俗称西头)、蛾后(音译)地。是铺头村第一大家族。冯氏家族的辈分为“世、金、印、正、()、裕、德、泰、存、兴、忠、义(从清乾隆年间开始)”。<br></h3> <h3> 南头李家主要占据村东南(俗称东门后)。据传,李家大约在乾隆年间从晋庙铺李家庄迁来铺头,是铺头村第二大家族。李家辈分为“先、加、全、进、存、心、向(华)、德、立、志、维、善、子、余、遗、母”(从乾隆年间开始)。<br></h3> <h3> 在村中间的地带,从三角到券地,有李姓、田姓、沈姓、常姓、牛姓等。这些家族来村较晚,却占据村的中间地带,可能有其原因。村西土地肥沃,被先来的冯氏占据,村东南被随后而来的李家开发。村中间原是乱石林立,荆棘丛生,后来的家族常氏、牛氏在此披襟斩棘、褴褛筚路,赢得生存根基。吕氏、崔氏、郭氏等家族在村南的地方也是白手起家、勤劳致富,渐渐生息繁衍开来。<br></h3><h3> 其中郭氏家族的辈分为:……忠、孝、存、世、俊、向、玉、如、海、清。</h3><h3> 常氏家族的辈分为……裕、恒、通。</h3> <h3> <br></h3> <h3> 三、纵谈<span style="line-height: 1.8;">街巷分布:</span></h3><h3> 铺头村是一个狭长的村落,东西长,南北窄。站在南桑坪向东看,铺头夹在南北两山之间。东与东旺村相连,南与红岭村相望,北与下辛安、范谷堆毗邻,西南与南桑坪的南谷堆搭界,西北与北桑坪的西坡相接。<br></h3> <h3> 旧时,村里有一条南北主街、一条东西主街,成丁字形结构。<br></h3> <h3> 东西向的街道主要有四条,经郭家院、李家院西的青石坡、阁谷洞、井道,可到铺头村的古庙(庙名待考,现名祖师庙),这是最南的街道,俗称“井道”。这条道全部是青石铺路。<br></h3> <h3> 中间为东西主街道,俗称“当街”。经牛家院大坡、券地常家院、当街、三角儿,可到村西头。<br></h3> <h3> 在南北主街的北口,经跃进门、北店、沈院、底下院、四疙台、新院,可到村西。<br></h3> <h3> 在村北,还有一条俗称“后道”的东西街,经庙谷堆场、蛾后(音译)地、屋头起出村。<br></h3> <h3> 南北方向的街道从东往西主要有四条。最东的是从“观谷洞”延伸下来 ,经北店东,一直向南,经“东门后”出村。这是过去最繁华的街道。<br></h3> <h3> 由东往西,第二条是经北店西,下到当街,再到券地,在“<span style="line-height: 1.8;">阁谷洞</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东与最</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南的“井道</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会</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合</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 第三条是从“蛾后地”的冯家“后地院”的东边的“后道”口经“底下院”、当街,一直下到“井道”。</h3> <h3> 最西的南北道是从“屋头起”的后道口,经当街 ,下到铺头庙和“西井”口。这也是一条青石铺成的古道。</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四</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纵</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四横</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可以说是铺头老村的街巷分布框架,其他小巷作为辅助,使村内联系紧密,进出方便。</span></h3> <h3> 四、追寻骡马古道:</h3><h3> 有很多人曾把铺头作为晋城“九头十八匠”中的一头,其实非焉。“铺头”村名的来历是与过去的骡马古道有关系的。</h3><h3> 看看泽州古道的情况,就会了解其中缘由。进出晋城的古道主要有五条:
清化一大道:周村、岸村、南上坡、望头、南岭上、冶底、上犁川、东岭口、新房洼、天水岭、天井关、沙石堡、石槽、晋庙铺、水奎、拦车、岔道口、草底铺、山尖、油坊、化布施、大口、南湾、碗子城,入河南清化镇常平;
清<span style="line-height: 1.8;">化二大道:周村、范墕、班墕、下河、吉村、李寨、坂河、牛花岭、西沟、下犁川、孟窑、坟上、西凰头、花口、东庄、蓄粮掌、衙道、碾槽洼、前洪水、后洪水、泊盘,从207国道南出境处东侧之池根村出境,入河南省博爱县紫林村;</span></h3><h3> 东南道:自晋城城区高庄起,经西谢匠、东谢匠、侯匠、龙化、东蜀、辛安、铺头、田庄、杆棚底、石家街、东贺洼、打街场、城群、谷堆窑、小草峪、两谷坨,从太焦铁路南出境处稍西之大平村出境,入河南省博爱县后寨村;
东道:自高庄起,经西谢匠、东谢匠、侯匠、霍秀、金村、东上庄、刘庄、东北村、东村、西山村、大会、小会、东河西、南寨、白洋泉河、石庄、王南掌、柳树口、沙豁、旧口、北李街、后路上、老营口,从张路口出境,入河南省博爱县寨豁村;
南北道:自高平市界牌岭起,经三家店、巴公、七岭店、城关、滑河(尧圣头)、茶元、道口、迎旭桥、羊肠阪、李家庄、晋庙铺、草底铺,从碗子城入河南。</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由于铺头是</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晋城东南的骡马古道</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的必经之地,到此歇脚、经商的人很多,一街两行,都是店铺。</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既</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有骡马店,也有铁匠铺、药房、银楼、粉坊、染坊等。</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至此南去,上了“石圪节坡”,就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用大约一天的时间赶到河南地界。“铺头”成为铺面的头,实际是晋城的“铺”尾。</span>
</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br></h3> <h3> 这是北店遗址(下)。</h3> <h3> 这是东店遗址(下)。</h3> <h3> 这是解放初期铺头区的供销社(下)。</h3> <h3> 曾在解放初做过铺头区信用社的地方(下)。</h3> <h3> 曾在解放前做过药铺的院落(下)。</h3> <h3> 曾做过铺头供销社对外的饭店(过去叫食堂)的街房,这是乾隆年间刘姓人家建造的街房。</h3> <h3> 五、考察古迹留存
(一)古庙古阁:
铺头村内现存有的主要古迹是一阁一庙,阁楼是三开间二层,二层上东有柱廊,向西开圆形二窗,建于何年,未知。<br></h3> <h3><br></h3><h3> 村的古庙的庙名遗失,现上报晋城市文物局的是“祖师庙”,供奉玄武大帝,估计也是珏山玄武大帝的行宫,可能的名称是“静乐宫”、“玄帝宫”。庙为三层院,下院南有戏楼,东西有看楼;中院有东西厢房,东厢房存墙碑两块,西厢房存墙碑一块。上院中为拜殿,东西有厢房,北有正殿和东西耳殿。
庙门向东开,庙门南还有东殿及奶奶殿,奶奶殿前存墙碑一块。东殿过去拜的什么神不清楚。
庙内还存有一块咸丰十年的古碑,可惜字迹不清。2012年整修庙宇时,还得到一块同治十年的碑,记载的是重修三教堂的捐钱名单,只是不知这块碑原先在什么位置,也不知碑上所说的三教堂建在何处。<br></h3> <h3> 中院东厢房碑(一)记:
窃思好善樂施固出慷慨之雅意,而彰美揚倸亦属奬勸之微情。本社三山會馮君等樂輸青銭六千四佰文以為本廟買地之資。庻住持之齊粮充裕而神前之焚修更専是心也,不可以湮没而無傳,因為勒石永垂不朽,諸君芳名開列於左
三山會維首
馮印玺 李進榜 牛遇 李全正
會友
馮金春 吕成銘 劉継富 馮正保 馮正堂 馮 福 崔廷玉
馮金秀 李全玉 李九安 吕仁保 王子奉 馮印群
大清乾隆四十五年清和月大社 立 (1780年农历4月)<br></h3> <h3> 中院西厢房碑记:
勅建招賢巨管
神亦照常靈顯,感格各社每有敦厚義舉。今吾社三山會居士十五人余錢壹拾壹仟整,因念住持淡薄(),施于本庙。忽有管前坡地叁畆七分言明典價壹拾伍仟整,社人感義,復起善念,又捐錢肆仟整,共成勝事。若後此地主剥贖此地,原價則可,上贈重置,萬不能下减化開,欲後有慿,今立此墻碑,永逺照式
三山會
李全喜 馮裕財 李全禎 馮印興 韓興荣 李進奉 晋永安
王法金 馮裕通 刘廷財 牛正法 李加禄 牛裕草 牛金和
李瑞德
嘉慶八年十一月吉日 勒石 (1803年农历11月)<br></h3> <h3> 奶奶殿门前墙碑:</h3><h3>從來風脉関乎最大我村中廟下為水口之地南北両山乃一村之関攔則以補修関鎖最忌損傷因本年二月有姚姓來村買到馮姓地基開做瓦窑村中恐其有碍阁社公議廟下两山至今以後禁止永逺不許開做瓦窑不惟 </h3><h3>神灵有護而村中受福無窮矣因此勒石永為計耳</h3><h3>咸豐九年舖頭阁社公立</h3> <h3> 中院东厢房碑(二)记:
嘗思文王有墻下植桑之政,昌黎有紅葉成隂之詩,是知古昔之植物非一,惟柿桑為最。我村楊柳成林,桑柿無種,豈非舍重就輕者哉。今遵 官諭,田畔植桑。父老商議,並植柿株,此乃萬家得利之由,非一人肥己之意,何不踴躍而為。闔社立有明規,每畝地栽桑柿若干株,只許加增,不許減少。倘有無知之徒,或恃强剪伐,或乘間窃砍,由社議罰,不然則送 官究處此記
儒生 李存恕 書丹
一議定每畝栽桑樹二株
一議定每畝栽柿樹二株
鄕約 馮得珍 李進昇 李進賢 馮裕安 馮得瑶 馮存財 馮先興
維首 李存飬 李來弟 牛得瑞
韓自昇 常大旺
大清同治四年又五月吉日立石 (1865年农历5月)<br></h3> <h3> 2012年重修时发现的墙碑:
窃思好善樂施固出慷慨之雅意,而彰美揚倸亦属奬勸之微情。村□之□三教堂一座,係李户創建,歴經□□□風雨頺殘,户中邀請維首□□□合出囊金,共成盛事,爲因勒石,永垂不朽。諸君善士開列於左
重興祥 施﹩ 壹千文
三義聚 施﹩ 五百文
隆太昌 施﹩ 五百文
永茂号 施﹩ 弍千文
豐餘祥 施﹩ 壹千文
都慶堂 施﹩ 弍千文
南谷堆 施﹩ 三千文
原天魁 施﹩ 壹千文 馮裕慶 施﹩ 弍千文 馮裕賢 施﹩ 五百文
馮裕忠 施﹩ 壹千文 馮松栢 施﹩ 弍千文 常大<span style="line-height: 1.8;">福 施﹩ 壹千文</span></h3><h3>牛得瑞 施﹩ 壹千文 牛得旺 施﹩ 五百文 馮裕荣 施﹩ 五百文
常大旺 施﹩ 五百文 温海水 施﹩ 五百文 馮太才 施﹩ 五百文
馮裕文 施﹩ 五百文 李連瑞 施﹩ 五百文 郭連堂 施﹩ 四百文
李丙照 施﹩ 五百文 李存廉 施﹩ 五百文 馮得璋 施﹩ 三百文
馮正吉 施﹩ 弍百文 馮裕安 施﹩ 弍百文 馮得琳 施﹩ 弍百文
田李氏 施﹩ 三百文 田根猫 施﹩ 三百文 韓自昇 施﹩ 弍百文
崔連義 施﹩ 弍百文 崔連元 施﹩一百六十文李存飬 施﹩弍百文
李存山 施﹩ 弍百文 李存祥 施﹩ 弍百文 楊永才 施﹩ 弍百文
大清同治拾年十月 吉日 立石 (1871年农历10月)<br></h3> <h3> 招贤管,晋城四大名管之一。据古籍记载,早在西汉五凤年间就已有汤帝殿。</h3><h3> 可惜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大约在1942年)被烧毁,只留下一堆瓦砾。</h3><h3> 改革开放后,一群信男善女,自筹资金,重新修建起一座简陋的大殿和几间算是东西厢房的平房。后来,又千辛万苦,求募钱物,修起了金碧辉煌、巍峨壮观的后大殿。</h3><h3> </h3> <h3> 下面是四疙台遗址,原是三开间、有柱廊的一层房屋,生产队时做过羊圈,土地下户后遗弃,随后倒塌。至于祀奉什么神仙,大家说不清。根据它在蛾后地和三角儿之间,可能祭祀的是蚕娘,不然怎么叫“蛾后”呢?这仅是猜测而已。</h3> <h3> (二)古井古碾:</h3><h3> 水是生命之源,逐水而居是古村落立村之本。铺头村现存古井(饮用)两眼、辘轳井(浇地)一眼。其实,在村西的屋头起处,也有一眼古井,井筒又深又大,应该是冯氏家族在较早时候打的。由于废弃不用,井周杂草丛生,不知是否已被填埋。此外,在两眼吃水古井不远还各有一眼辘轳井,也是浇灌之用,现在都被填埋。</h3><h3> 古碾现只存一盘,在西头冯氏聚居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全村至少有五盘古碾。它是村民碾米磨面的常用工具。</h3> <h3> (三)古院古祠:</h3><h3> 村里留存最多的古迹应该是那些古院落了。在村西的冯氏住地,民国26年前已建成的院落约有12个,其中四合院1个,簸萁院4个(含横岭村迁入李姓1个院),其他院7个。蛾后(音译)地的冯氏建有8个院,其中四合院1个,簸萁院3个,其他院4个。</h3><h3> 南头李家在民国26年前已建成的院落至少有14个,其中四合院1个,簸萁院3个,其他院10个(包括铺头新区修楼拆毁的)。</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吕家建有2个院(在村南,新区占,拆毁)。 牛家建有3个院,其中簸萁院1个,其他院2个(当街的东头)。韩家建有1个院(在村南头,现存)。晋家建有1个院(在当街的三角儿地带)。常家建有7个院,其中簸萁院2个,其他院5个。温家建有1个院(在村南头,现存)。 郭家建有2个院,其中四合院1个,簸萁院1个。田家建有1个院。崔家建有2个院。 沈家建有2个院。</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由于解放初的土改进行了房屋分配,现在的房主并非是原建者的后代,因此上面的统计会有不小误差。</span></h3><h3> <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在西头的冯氏聚居地有一个特殊的院</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落,拾阶而上,进入第二道门后,就会看到堂房建在高台上。这就是所谓的“户辖院”,是冯氏祠堂所在地。</span></h3> <h3> 其实南头的李户也有祠堂,只是修铺头新区时被拆毁,位置大约在新区的东南角处。</h3> <h3> 这是村西头冯氏居住的一个四合院,相传叫“当铺院”。墙高院深,石坚砖厚。有三奇,窗门的造型、里外的墀头、门前的影壁。(见下图)</h3> <h3> “当铺院”东边的东院堂房槧木记载:</h3><h3> 大清嘉慶陆年嵗次辛酉年甲申月己酉日吉時上樑大吉創修堂房三間東西耳房四間宅主人馮金顺暨孫正…、江曾孫…致建之後祈保合家人口平安五谷豐登田蚕茂盛永為記耳 (1801年,嘉庆六年)(见下图)<br></h3> <h3> 西头碾盘西侧的冯氏院落堂房槧木记载:</h3><h3> 光绪叁拾叁年嵗次丙午月乙巳日吉時上樑大吉大利創建堂樓房伍間房主人馮泰印率男小元、新女、新春暨孫祯、据、發、慶、田莊自修之後保祈人口平安六畜興旺… (1907年6月25日,农历丁未年五月十五日)(见下图)<br></h3> <h3> 相传的冯氏粉坊院(见下图)。</h3> <h3> 蛾后地冯氏“后地院”堂房槧木记载:</h3><h3> 大清道光拾玖年嵗次己亥菊月戊午日吉時上樑大吉大利宅住馮正昌、馮正繁、馮正梅(栓)率男馮永康、水果、元聖、西方、巫元建修堂樓房三間东西耳樓房四間自修之後祈保…六畜興旺人口平安之為計耳 (1839年)<br></h3><h3> 南屋槧木记载:
大清囗囗囗四年嵗次乙丑三月重修南房上下六间馮裕賢馮裕慶主人口平安六畜興旺…(不确定,是同治四年,还是民国十四年,这两年都是乙丑年,同时兄弟二人在同治十年在庙里有捐款)。<br></h3> <h3> 蛾后地冯氏“上院”西屋槧木记载:<br></h3><h3> 峕大清光緖贰拾年嵗次甲午肆月贰拾柒日吉時上樑大吉重修西樓上下六间宅主馮德潤自修之後合家平安六畜興旺田畝茂盛永為計耳 (1894年)<br></h3><h3> 外院西屋:
峕中华民國十六年嵗次戊辰九月初囗 吉時上樑大吉創修西樓上下四間宅主馮興譞、興仁、興囗自修之後祈保合家人等平安生意興隆六畜興旺五谷豐登百事如意大吉大利永為計耳 (1927年,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不符)<br></h3> <h3> 蛾后地冯氏“新院”堂房槧木记载:</h3><h3> 民國贰年嵗次癸丑創修堂房上下六间東西上下八间宅主馮德全男太囗(福)、囗(漢)、囗(富)孫囗、囗、囗自修之後祈保人口平安六畜興旺田蚕茂盛之為計耳 (1913年)<br></h3> <h3> 蛾后地冯氏“东院”东屋槧木记载:
歲在民國九年庚申四月吉日吉时宅主馮德纯率子润生黄道上樑大吉大利祈保田産茂盛五谷豐登人口平安六畜興旺四时迪吉生意兴隆利在五洲 (1920年)
</h3> <h3> 下面是相传为蛾后地冯户的“经堂院”,为念经礼佛之用。看看屋脊,就很特殊。</h3> <h3> 南头李家祖院堂房槧木记载:
大清乾隆嵗次戊戌年丙辰月癸酉日吉時玉堂黄道上樑大吉創修堂樓三間東西耳樓四間宅主李加緖暨男李全俸、禄、寿致建之後保佑人口平安五榖豐登永為計耳 (1778年4月9日,农历戊午年三月十二日)
东屋槧木记载:
大清乾隆嵗次辛丑年辛卯月壬申日吉時玉堂黄道上樑大吉大利建修東樓三間西樓三間東西厦樓二間宅主李全俸、禄、寿致建之後永保人口平安六畜興旺茂盛永為計耳 (1781年3月22日,农历辛丑年三月廿八日)<br></h3> <h3> 南头李家祖院之一(上头院)堂房槧木记载:
光绪贰拾壹年玖月贰拾捌日宅主李燦華率男吉、保、喜囗…子重修堂房樓上下六間西北角房樓上下四間吉時上樑大吉自修之後祈保合家人口平安六畜興旺永為計耳 (1895年)
南屋槧木记载:<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 大清嘉慶戊辰年丁巳月癸未日吉時玉堂黄道上樑大吉建修東樓三間厦一間宅主李全禄、俸暨男囗、囗泰孫安…致建之後永保合家人口平安田産茂盛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永為記耳 (1808年5月12日,农历戊辰年四月十七日,嘉庆十三年)<br></h3> <h3> 南头李家祖院上头院外院南屋槧木记载:
大清咸豐叁年嵗次癸丑贰月己亥建修南樓房叁間玉堂黄道吉時上樑宅主李存恭率男心享、心一、心芳、心元暨孫春囗、平囗…自修之後祈保合宅人口平安田産茂盛六畜興旺永為計耳 (1853年)<br></h3> <h3> 南头李家街房槧木记载:</h3><h3> 南房:</h3><h3> 大清光緖三拾壹十月十壹日吉時上樑宅主李燦華率男改(囗,春)元孫…創修街市南房上下六間北房上下肆間自修之後祈保人口平安六畜興旺記耳 (1905年)</h3><h3> 西街楼房
光緖叁拾年嵗次甲辰創修西街樓房上下六間宅主…初八日吉時上樑自修之後祈保合家人口平安六畜興旺永為計耳 (1904年)<br></h3> <h3> 下图是相传为李户的“染坊院”。</h3> <h3> 南头郭家四合院西屋槧木记载:
大清光緖三拾四年嵗次戊申五月拾八日重修西樓房上下六間吉時上樑宅主郭…率男…孫…自修之後祈保内宅平安田蚕茂盛永為計耳 (1908年重修)
南屋槧木记载:
中華民國十壹年健修南樓房下七間創修宅主人郭世恩、郭世忠、郭世惠率男發囗、囗、囗、囗孫補酈、小馬、馬孩、馬顺自修之後祈保合家平安生意茂盛六畜興旺永為計耳 (1922年)<br></h3> <h3> (四)古树墓碑:</h3><h3> 村里的百年古树恐怕就算村西头“粉坊”院前的一棵洋槐了。此树,干分两支,根如盘龙。夏季郁郁葱葱,冬日叶落枝枯。经年累月,生长缓慢。至于具体树龄,无人知晓。</h3><h3><br></h3> <h3> 铺头留下的古墓碑只有两通。</h3><h3> 一通位于村西的道旁,距村300米左右。为冯公世江墓碑。墓碑的中榜为“清故顯考(妣)世江(李氏)馮公之墓”,龙边为“不孝男 馮金熬、標”,虎边为“乾隆贰拾陸年肆月贰拾贰日 立”(子山午向)。</h3><h3> 另一通位于村东南角大堎地北,是李家李公全禄的墓碑。中榜为“皇清顯考全禄李府君之墓”,龙边为“大清嘉慶拾肆年十月”。</h3> <h3> 六、静听传说故事:</h3><h3> (1)西庄的传说</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铺</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头据传原名为“西庄”,和东边的“东庄”(后改名东旺)相对而言。最先在西头“柿树地”的地方。至今,人们在这里还发现有很多残砖断瓦。</span><br></h3><h3> 由于西头的“户辖院”后边的地叫“屋头起地”,“屋头起”不就是房屋的开始的意思吗?也许“户辖院”应该是冯氏家族最先的扎根地方。那些砖瓦可能是山神庙的遗物,因为现在找不到铺头的山神庙的遗迹。
当时,冯氏家族先开发村西,村东未开发,故叫“西庄”。
</h3><h3><br></h3> <h3> (2)义合会戏班:
大家可能不知,铺头在解放前有一个很有名的戏班——义合会。听老人传说,铺头的风水被人点破,没有出一班真正的文臣武将,却出了一班戏,出了一班假的文臣武将。
在铺头庙里存有一块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的古碑,上面提到“义合会”,因此这个戏班应该在150年前已活跃于泽州大地。
据有关资料知,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上党梆子戏班大量涌现。从清咸丰年间到全国抗战开始(1851—1937),凤台县(晋城县的原称)除鸣凤班、公顺班、三乐班、三义班和复盛班这“上五班”享有盛誉外,其他班社有近60个,铺头村的“义合会”戏班是其中的佼佼者。老人们说,过去有的村在庙会期间,常请两班戏,叫“唱对台戏”。铺头的戏班唱的好,一是把人吸引到自己戏班的台下,一是台下鸦雀无声,听戏者专心致志。可见戏班的唱功了得。<br></h3> <h3> (3)古庙的搬迁:
据传说,铺头村的古庙不在现在的位置(村西南角的洼地),而在村东的庙谷堆场的位置(村东跃进门北)。
为什么会搬迁呢?传说由于庙离村近,有不法僧侣骚扰村民,社首遂决定将庙迁出村外。<br></h3><h3> 从现在的铺头庙的中院东厢房的墙碑上可看出端倪,一块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另一块是同治四年(1865年),前后相隔85年,又怎么到一面墙壁上呢?<br></h3> <h3> (4)大老爷出管:</h3><h3> 铺头的古庙会是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和九月十八。缘起铺头招贤管的大老爷(汤帝老爷)在每年的三月二十出管巡游,视察旱涝灾情、庄稼长势、民间疾苦等,而在六月十九<span style="line-height: 1.8;">神驾回管。</span></h3><h3> 每年的三月二十庙会期间,<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相传九里十八社都</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要到管前的烟火地(现已成为耕地</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摆故</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事,还要放烟火、唱大戏,可谓是人山人海、万人空巷、热闹非凡、欢天喜地。</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br></h3> <h3> 幽幽古村,漫漫古道,不管是风雨交加,还是艳阳高照,它都默默地承受着人间变换,静静地注视着世事沧桑。</h3><h3> 常探古迹,常听古事,不管是喜闻乐见,还是以古鉴今,我们都是前人的后人、后人的前人。历史永远是这样,正如唐朝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