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是由中国政府发布的危害比较大的入侵物种。国家环保部和中国科学院于2003年、2010年和2014年发布了中国第一、第二和第三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2013年,农业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共有32种植物中的‘’入侵族‘’被国家列入了“黑名单”,占了已公布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总数量50%以上。这一群气势汹汹,来者不善的‘’陌生人‘’~危害性大的外来入侵种,你都认识哪一些?
1. 紫茎泽兰 Ageratina adenophora
原产地:中美洲。
入侵时间及原因:1935年在云南南部发现,可
能经缅甸传入。
分布状况: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南部)、台湾,垂直分布上限为2500m。
危害:全球性入侵物种。
2.薇甘菊Mikaina micrantha
原产地:中美洲
入侵时间及原因:1919年曾在香港出现,1984年首次在深圳发现。
分布状况: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 、海南。
危害:全球性入侵物种 3.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原产地:南美洲
入侵时间及原因:1892年在上海附近岛屿出现,1950年代作猪饲料推广栽培。
分布状况: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天津
危害:全球性入侵物种
4.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原产地:北美洲
入侵时间及原因:1935年发现于杭州。
分布状况: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等地约15个省、直辖市 。
危害:恶性杂草,对禾木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豚草花粉是引起人体一系列过敏性变态症状——枯草热的主要病原。空气中豚草花粉粒的密度每立方米达到40-50粒,人群就能感染枯草热(秋季花粉症)。
5.毒麦Lolium temulentum
原产地:欧洲地中海地区
入侵时间及原因:1954年在从保加利亚进口的小麦中发现 。
分布状况:除西藏外,中国大陆各省都有发现
危害:全球性入侵物种 6.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原产地:美国东南部海岸
入侵时间及原因: 1979年作为经济作物引入。
分布状况:上海(崇明岛)、浙江、福建、广东、香港 。
危害:威胁本土海岸生态系统,致使大片红树林消失 。
7.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原产地:中美洲
入侵时间及原因: 1920年代作为一种香料植物引种到泰国栽培,1934年在云南南部发现。
分布状况: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云南、贵州 。
危害:全球性入侵物种 。 8.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
原产地:巴西东北部
入侵时间及原因:1901年从日本引入台湾作花卉,19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 。
分布状况:辽宁南部、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栽培,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逸生为杂草。
危害:大量逸生,堵塞河道,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 。 9.假高梁Sorghum halepense
原产地:地中海地区
入侵时间及原因:20世纪初从日本引到台湾南部栽培,同一时期在香港和广东北部发现,种子常混在进口作物种子中引进和扩散 。
分布状况:台湾、广东、广西、海南、香港、福建、湖南、安徽、江苏、上海、辽宁、北京、河北、四川、重庆、云南 。
危害:高粱、玉米、小麦、棉花、大豆、甘蔗、黄麻、洋麻、苜蓿等30多种作物地里的杂草,还可与同属其他种杂交。 10.节节麦 Aegilops tauschii Coss.
原产地:西亚
入侵时间及原因:最早记载于1959年出版的《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
分布状况: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江苏、重庆。
危害:麦田世界性恶性杂草 11.马缨丹(Lantana camara)
原产地:美洲热带地区
入侵时间及原因:明末由西班牙人引入台湾,由于花比较美丽而被广泛栽培引种,后逃逸。
分布状况:台湾、福建、广东、海南、香港、广西、云南、四川南部等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
危害:是南方牧场、林场、茶园和橘园的恶性竞争者 。
12.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原产地:北美洲
入侵时间及原因:1930年代在辽宁铁岭地区发现,首先在辽宁省蔓延,随后向河北、北京地区扩散 。
分布状况: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 。
危害:小麦、大麦、大豆及各种园艺作物竞争者,也是秋季花粉过敏症(枯草热症)的主要致病原。 13.大薸Pistia stratiotes
原产地:巴西
入侵时间及原因:明末引入。19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 。
分布状况:黄河以南
危害:堵塞航道,影响水产养殖业,并导致沉水生植物死亡和灭绝,危害水生生态系统。 14.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原产地:北美
入侵时间及原因: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1980年代扩散蔓延成为杂草 。
分布状况:浙江、上海、安徽、湖北、湖南郴州、江苏、江西
危害:全球性入侵物种 15.蒺藜草Cenchrus echinatus
原产地: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入侵时间及原因:1934年在台湾兰屿采到标本
分布状况: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和云南南部等地 。
危害:为花生、甘薯等多种作物田地和果园中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杂草,入侵后降低生物多样性;还可成为热带牧场中的有害杂草。 16.长刺蒺藜草(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
原产地:美洲
入侵时间及原因:20世纪70年代分别在辽宁和北京发现,本种刺苞可挂棉花、衣物、皮毛及交通工具上进行传播。
分布状况:北京、山东、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
危害:农田恶性杂草,危害玉米、番薯、花生、大豆等旱地作物,入侵草原牧场,刺苞常扎伤人畜。 17.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原产地:美国得克萨斯州及墨西哥北部
入侵时间及原因:1924年在越南北部被报道,1926年在云南采到标本 。
分布状况: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香港和福建 。
危害:全球性入侵物种 18.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
原产地:南美
入侵时间及原因:2000年发现于天津南开大学校园 。
分布状况:天津、河北 。
危害:全球性入侵物种 19.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原产地:中、南美洲
入侵时间及原因:1864年在台湾省台北淡水采到标本。
分布状况:北京、山东、陕西、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香港、广西、湖南、湖北、重庆、贵州、云南 。
危害:在长江流域经常是杂草群落的优势种或建群种,常常侵入并威胁种植在长江大堤上的草坪 。 20.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
原产地:热带美洲
入侵时间及原因:1830年代在澳门发现,1857年在香港采到 。
分布状况:陕西、河北、北京、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香港、福建、台湾 。
危害:全球性入侵物种 21.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
原产地:美洲
入侵时间及原因:19 世纪中叶发现于河北和山东。
分布状况:现主要分布于安徽、北京、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宁夏、 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台湾、天津、西藏(芒康) 、新疆、云南、浙江、重庆。
危害:主要危害棉花、豆类、瓜类、薯类、蔬菜等多种旱作物。该植物可富集硝酸盐,家畜过量食用后会引起中毒。还是许多害虫的田间寄主。 22..长芒苋 Amaranthus palmeri Watson
原产地:美国西部至墨西哥北部。
入侵时间及原因:最早1985年8月在北京丰台区南苑槐房范庄子村和南苑食用油厂专用铁路旁采到标本。
分布状况:目前仅北京、天津、山东有报道。
危害:旱地杂草,危害农田和果园,也可入侵湿地。该种富集硝酸盐,牲畜过量采食后会引起中毒。 23.落葵薯Anredera cordifolia
原产地:南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
入侵时间及原因:1970年代从东南亚引种 ,我家老婆也在阳台作为观赏、食用植物种植。
分布状况:重庆、四川、贵州、湖南、广西、广东、云南、香港、福建 。
危害:全球性入侵物种 24.钻形紫菀Aster subulatus Michx.
原产地:北美洲
入侵时间及原因:1827 年在澳门发现。本种可产生大量瘦果,果具冠毛随风散布入侵。
分布状况:现分布于安徽、澳门、北京、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辽宁、山东、上海、四川、台湾、天津、香港、云南、浙江、重庆。
危害:危害棉花、花生、大豆、甘薯、水稻等作物,也常侵入浅水湿地,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景观。 25.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
原产地:热带美洲
入侵时间及原因:1857 年在香港被报道,随进口农作物和蔬菜带入中国,瘦果冠毛芒刺状具倒钩,附着于人畜和货物携带到各处而传播。
分布状况:安徽、澳门、北京、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山东、山西、四川、台湾、天津、西藏、香港、云南、浙江、重庆。
危害:旱田、桑园、茶园和果园的杂草,影响作物产量。该植物是棉蚜等病虫的中间寄主。 26.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 (L.) Cronquist
原产地:北美洲
入侵时间及原因:1860 年在山东烟台发现。
分布状况: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入侵物种之一。
危害:常见杂草,通过分泌化感物质抑制邻近其他植物的生长。棉铃虫和棉蝽象的中间宿主,其叶汁和捣碎的叶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27.一年蓬Erigeron annuus Pers.
原产地:北美洲
入侵时间及原因:1827 年在澳门发现,其具冠毛的瘦果随风扩散蔓延极快
分布状况:除内蒙古、宁夏、海南外,各地均有采集记录。
危害:对秋收作物、桑园、果园和茶园危害严重,排挤本土植物,是害虫地老虎的宿主。 28.苏门白酒草Conyza bonariensis var. leiotheca
原产地:南美洲
入侵时间及原因:19 世纪中期引入我国。本种通过风传播带冠毛的种子,也可经人为和交通工具携带传播扩散。
分布状况: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吉隆)。
危害:一种常见杂草,通过分泌化感物质抑制邻近其他植物的生长。 29.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Grisebach.) King et Robinson
原产地:原产南美洲
入侵时间及原因:20 世纪80 年代在香港发现,瘦果通过人为和交通工具携带传播扩散。
分布状况:澳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香港、云南。
危害:排挤其他低矮草本,严重破坏土壤可耕性,同时能分泌一种有毒恶臭物质,影9响家畜觅食。 30.刺苍耳Xanthium spinosum L.
原产地:南美洲
入侵时间及原因:1974 年在北京丰台区发现,生长在榨油厂附近的垃圾上。本种果实具钩刺,常随人和动物传播,或混在作物种子中散布。
分布状况:现分布于安徽、北京、河北、河南、辽宁、内蒙古、宁夏、新疆。
危害:全株有毒,可致人畜死亡,白菜、小麦、大豆等旱地作物的农田杂草。 31.圆叶牵牛Ipomoea purpurea (L.) Roth
原产地:南美洲
入侵时间及原因:1890 年我国已有栽培。本种主要为人为引种而引起的传播和扩散
分布状况:全国各地。
危害:旱田、果园及苗圃杂草,可缠绕和覆盖其他植物,导致后者生长不良。 32.刺萼龙葵 Solanum rostratum Dunal
原产地:北美洲。
入侵时间及原因:1980年出现在辽宁。无意引入,非人为扩散。目前已在华北地区建立种群。
分布状况: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西、新疆。
危害:极耐干旱,且蔓延速度很快,几乎到处都长,所到之处,一般会导致土地荒芜。其毛刺能伤害家畜。植物体能产生一种茄碱,对家畜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