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一座寺院的生命

一叶扁舟

<h3>  2006年曾游览过天目湖,天目湖上有龙兴寺遗址,几度兴废,寺院早已荡然无存,遗址只有一口古井是当年的旧物。巧的是明太祖微时曾在皇觉寺出家为僧,重八和尚做得很费力,关系好的到好一点的地方化缘(其实就是要饭),重八与主持关系不好不受重视只能到差的地方化缘,民间闹饥荒自己都吃不饱,哪有多余的食物给化缘的和尚?化缘自然非常难,而且时长遭受元军与各路农民军的威胁,随时可能因冒功而被被砍杀,后来明太祖得天下,皇觉寺就改名龙兴寺,意味太祖龙兴之地,成了明代的皇家寺院。寺院的兴衰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因人而兴,也必因人而衰。<br></h3><h3><br></h3> <h3>  每逢战乱,流民四起,烽火遍地,逃荒保命要紧,哪来的心思布施、烧香礼佛?和尚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自然也没有心思诵经、修行,加之不同队伍之间互相争夺地盘,寺庙往往为战火所毁,金碧辉煌、气势雄伟的寺庙转瞬就成了残垣断壁。号称天下第一寺的洛阳白马寺更是命途多舛,一次次在战火中焚毁、又一次次见证了盛世繁华的人间烟火与寺庙的香火鼎盛。</h3><h3> 正是因为战乱频仍,咏史的诗词非常多。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有诗句:“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感叹金陵昔日是东吴的都城,也曾繁华一时,生活在繁华世界的人们可能未曾料想繁华是如此的脆弱,一场战火就能让繁华的都城变成荒草丛生的原野,哪里还能想到荒郊野外也曾是昔日繁华鼎盛的都城。隋炀帝杨广为晋王时曾为伐陈总指挥,为了防止建康再生王气,毫不犹豫摧毁了陈国的宫殿与都城,只留下乱石瓦砾与后人的哀叹。东晋的风流人物、世家望族早已灰飞烟灭,世家的奢华、显赫的风光大葬也被淹没在时间的河流,蜕变成现实的荒郊野冢,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h3> <h3>又如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过洛阳故城》<h3>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h3><h3>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h3><h3>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椐旧帝城。</h3><h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h3></h3> <h3>  天下承平日久,经济条件好转,解决了温饱问题,为了帝国的长治久安,开始崇佛一方面是为了麻醉民众,另一方面也是统治者的精神寄托。往往从达官贵人开始推崇佛教(其实他们也不信佛教,因为干了很多违背佛教教义的事情,烧香只是欺骗、麻醉他们自己罢了),寻常百姓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希望烧香拜佛,只能寄托于佛教的佛祖、菩萨开恩来世给自己一个好命,于是到处兴建寺庙,所以才有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直到政治腐败,人民不堪重负奋起反抗,统治难以为继,继而天下大乱,政权更迭,改朝换代。有点类似于电脑运行太久,系统缓存或无用的垃圾文件或碎片太多,一开始重启或者安装优化软件尚能解决,时间久了只能格式化重装系统来解决了,新装的系统(有时候不仅是系统重装还会升级)跑起来会顺畅许多。</h3> <h3>  江苏省镇江市金山寺、江西省抚州市金山寺、海南省海口市金山寺……,从百度上搜索,中国境内就有十七座金山寺,金山果然是一个好名字,连佛家人也如此爱它,站在俗人的角度有一座金山即便不成佛,也可快活逍遥一生,也许是世人爱金山,才有如此众多的金山寺。</h3><h3>  江苏镇江金山寺的命运也是这样,始建于东晋明帝时(即公元323年-325年间),距今近1700年,可谓历史悠久。金山是江南佛教圣地,梁武帝在金山设立了庄严隆重的水陆道场,诵经设斋、礼佛拜忏、追荐亡灵。金山寺,原名泽心寺,亦称龙游寺。</h3><h3> 法海(就是白蛇传中法海的原形,不同的是,真实的法海是位得道高僧)出家后,领父命先去湖南沩山修行,接着又远赴江西庐山参佛,最后到镇江氏俘山的泽心寺修禅。但此时建于东晋时期泽心寺历经其后的南北朝、隋还有唐十六帝三个时代,近三百年时光。一座只有三百年历史的寺庙远远称不上久远,但一座寺庙的毁坏、凋败根本用不了三百年,一场战乱足矣让她历经劫难。</h3><h3> 也许经历过隋统一天下的战争,更有可能经历过安史之乱的摧残,还有后来中晚唐的藩镇之乱,金山寺很可能在一次或数次的兵荒马乱、战火中遭到破坏。当时法海眼前的泽心寺是一副破败景象,荒草丛生,几近于倾毁,实在无法想象梁武帝时香火鼎盛的盛况。</h3> <h3>  46岁的法海跪在残佛前发誓修复寺庙,广大山门。为表决心,他燃指一节。从此,法海身居山洞,开山种田,精研佛理。一次,法海挖土修庙时意外挖到一批黄金数镒(音"议",古代重量单位,20两为一镒),但他不为金钱所动,而将其上交当时的镇江太守李琦。李琦上奏皇上,唐宣宗深为感动,赦令将黄金发给法海修复庙宇,并赦名金山寺。从此泽心寺改名金山寺。大唐的回光返照,却是金山寺的新生与辉煌的开始。</h3> <h3>  唐末诸帝中,宣宗是值得称道的一位,是晚唐难得的英主与圣君。史载“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h3>  历来史家对“大中之治”评价较高,不过详细考察大中政局,宣宗凭借超强的个人能力,勉强维持了唐帝国的统治,延缓了大唐的死亡与陨落,但对当时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则视而不见,也许是无可奈何之下的故意回避,唐王朝积弊200多年,即使太宗重生也照样束手无策。范祖禹北宋仁宗年间人,著《唐鉴》深析唐三百年治乱,备受推崇,尊为唐鉴公。曾这样评价唐宣宗:“宣宗拘之以利禄,惮之以威严,故所用多流俗之人,而贤者不能有所设施。欲以一人之智,周天下之务,而不能与贤人共天职也。”以超强的个人能力与手腕,暂时压制问题的爆发,客观上说可能是宣宗最优的选择。从这种意义上说,“大中之治”不过是大唐的回光返照,虽然煌煌盛唐在国人心中始终是一个伟大、昂扬、意气风发、充满朝气、自信的气象万千的时代,但盛唐的火焰终究暗弱了,盛唐也不可挽回地在历史长河里消逝。宣宗死后,被掩盖的矛盾立即爆发,当然大唐的灭亡的责任不能强加于唐宣宗,宣宗驾崩后的48年即公元907年,朱温敲响了大唐的丧钟,埋葬了曾如日中天的大唐。</h3></h3> <h3>  大唐终究走进了历史,烧成了灰烬,但大唐毕竟来过这片土地,镌刻于历史的丰碑。盛唐的从容、开放、自信、气象万千成了我们永恒的骄傲,也流进了我们的血脉。盛唐也为后人提供一种治国的高度与可能,唐太宗成了帝王的标杆与榜样,盛唐成了政治上的理想。<h3>  立储事败是宣宗帝王生涯的一大败笔。正是由于宣宗在立储问题上的迟疑不决,加之临终前竟托孤宦官,导致了政变。如此评价宣宗难免有事后诸葛亮之嫌,如宣宗当时立三子夔王滋为储君,也许会因废长立幼而引发新的政争甚至政变。宣宗生前定然是无力剪除宦官势力,只能稍稍抑制其气焰已属不易,否则以宣宗的强势必然不会手软与妥协。退一万步说,即便宣宗在位期间能够剪除宦官势力,相信随着政治平衡的打破,未必是大唐的福音,甚至有可能提前终结大唐的命运。只要宦官仍然具有废立天子的实力,宣宗即便指定了储君甚至储君已然登基为帝,如果新帝没有宣宗一样过人的能力与手腕,被废被杀仍然是大概率事件,所以不能期望宣宗一举解决大唐200多年的积弊。正如崇祯帝一手消灭的以魏忠贤为首阉党分子,将权力收归自己手中,可后世很多人反思也许正是剪除了阉党,打破了政治平衡加速了大明的灭亡。</h3></h3> <h3>  慈寿塔高约36米,矗立于数重楼台殿宇之上,为金山标志。最早的慈寿塔建于南朝齐梁时期,原为两座,南北对立,后倒塌,经宋哲宗元符年间、明庆隆三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历次重修。1948年大火,烧毁大雄宝殿、藏经楼和方丈室等二百余间房间。“文革”时金山寺遭到人为损坏,已修复。1990年重建后的大雄宝殿既保持了原有的建筑特色,又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大殿更加坚固庄严。如果重建后的大雄宝殿果真能屹立千年不倒,千年之后今日之大雄宝殿,何尝不是一真文物。<h3>  一个人从小到大,短短几十年长不过百十年,其实早已人是物非,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干细胞研究专家弗里森指出,无论你的年龄有多大,你的身体都要年轻很多岁,即使你已步入中年,但你身体大部分器官可能才只有10岁或者更小。所以现在的你与十年前的你,真的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器官基本上都更新的一遍,虽然年龄状态不尽相同,但是人还是那个人,因为基因未改变。</h3></h3> <h3>  不仅如此,帝王巡游也经常会来到金山,使得金山拥有一批价值非凡的文化遗存。众多的历史故事发生于此,《西游记》中唐僧的出家之地应为镇江的金山寺,《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梁红玉擂鼓战金山,苏东坡妙高台赏月起舞等等,更使金山成为江南名山、金山寺成为天下名寺。文化的金山寺,才是金山寺的灵魂,文化才是真正值得传承与可以永久传承的,因其无形,所以不会像建筑一样被雨打风吹、战火乱世所毁。<h3> 其实世间无一物不如是,也许今日之金山寺,虽无一砖一瓦是晋唐旧物,但无一楼一阁不是晋唐风韵。金山寺的生命就在这一代代的传承与寺庙的修复、重建中得到了延续。因为金山寺的精神一直传承,我以为金山寺的精神既与佛有关,更与世俗有关,那就是内心的平和、做好人生的修行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h3></h3> <h3>  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最终深入人心、写入基因的只有文化。一座寺庙如此、一个民族如此、一个国家也如此;就是因为有文化的传承,才造就了一座座建筑相似,却各有特色的寺庙;也正是因为有文化的传承,才造就了不同的民族,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差异,与其说是人种、血缘的不同,不如说是文化的不同,文化才是不同民族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也正是因为文化的传承,才造就了不同的国家。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不仅因为我们骨子里流着中国人的血液,更是因为祖祖辈辈以来我们的基因就浸润在中国文化之中,注定了我们的喜怒哀乐都是中国式的,也注定了我们是中国人。<h3> 文化不灭、薪火相传、五千年中国从远古走来,她饱经风霜又朝气蓬勃,中国正年轻。</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