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苏州河,长江支流黄浦江支流</i></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吴淞江上海段俗称</i></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民间一般认可的河段是</i></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起于上海市区北新泾</i></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至外白渡桥东侧汇入黄浦江</i></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有时也泛指吴淞江全段</i></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如果说,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i></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那么,苏州河也许该称上海的外婆河</i></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她见证了上海近现代的城市发展</i></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被誉为天然 “桥梁博物馆 ”</i></b></h1><h3><b><i></i></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b><i>习惯上把上海段的</i></b></span></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b><i>吴淞江称为苏州河</i></b></span></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b><i>吴淞江源于太湖瓜泾口</i></b></span></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b><i>经江苏苏州到上海</i></b></span></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b><i>经青浦、闵行、嘉定、</i></b></span></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b><i>长宁、普陀,闸北、</i></b></span><b style="font-size: 20px;"><i>静安、</i></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i>黄浦、虹口汇入黄浦江</i></b></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苏州河全长 125km</i></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上海市境内是 53.1km</i></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市区(北新泾以东)部分 23.8km</i></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i></b><i><b>苏州河在</b></i><i><b>上海境内的</b></i></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i><b>东、中、西三个河段</b></i><i><b>上</b></i></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i><b>从外白渡桥开始</b></i><i><b>溯流而上</b></i></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b>共有 31座</b></i></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b>形式各异、</b></i><i><b>材料多样的</b></i><i><b>桥梁 </b></i></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i><b><br></b></i></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i><b>东段 ——</b></i><br></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 style=""><b>外白渡桥、乍浦路桥、四川路桥、</b></i></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 style=""><b>河南路桥、山西路桥、福建路桥、</b></i></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 style=""><b>浙江路桥、西藏路桥;</b></i></h3><h3><i style=""><b><br></b></i></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i style=""><b>中段 ——</b></i></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 style=""><b>乌镇路桥、新闸桥、南北高架桥、</b></i></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 style=""><b>恒丰路桥、普济路桥、长寿路桥;</b></i></h3><h3><i style=""><b><br></b></i></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i style=""><b>西段 ——</b></i></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 style=""><b>昌化路桥、江宁路桥、西康路桥、</b></i></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 style=""><b>镇坪路桥、宝成桥、武宁路桥、</b></i></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 style=""><b>曹杨路桥、华政校园内的华政桥、</b></i></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 style=""><b>凯旋路桥、中山西路三号桥、</b></i></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 style=""><b>内环线高架桥、强家角桥、</b></i></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 style=""><b>古北路桥、泸定路桥、</b></i></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 style=""><b>中环立交桥、祁连山南路桥、</b></i></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 style=""><b>外环吴淞江大桥。</b></i></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让我们拿起手机</i></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从东到西,逐一打卡吧</i></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No.1 外白渡桥</i></b></h1> <h3><i> 外白渡桥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位于黄浦公园西侧,架在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河段上。是一座全钢结构的桥梁,两跨52.16米,宽18.3米,是上海市区连接沪北、沪东的重要通道,过桥人流量和车流量很高。它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同时也是自 1856年以来在苏州河河口附近同样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桥梁。由于处于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界处,因此成为连接黄浦与虹口的重要交通要道。现在的外白渡桥建于 1807年,于 1908年 1月 20日落成通车。由于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外白渡桥成为上海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上海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象征。1994年 2月 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将外白渡桥列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之一。在上海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城市里,外白渡桥仍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自 1908年落成后,外白渡桥便是成为上海天际线的组成部分。</i></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i><b>No.2 乍浦路桥</b></i></h1> <h3><i> 乍浦路桥现今是外白渡桥上游 248公尺处横跨苏州河北连接乍浦路,南通虎丘路和圆明园路一座钢筋混凝土三孔桥。上海开埠后,美国圣公会主教 蓬恩(文惠康)在此渡口之西建造过一座浮桥。1873年,将浮桥改为木桥,外国人称蓬恩桥, 中国人称头摆渡桥,亦称白渡桥。为区别东邻的外白渡桥,故又称二白渡桥。1927年,木桥拆除,改建钢筋混凝土桥,以乍浦路路名命名。</i><br></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3 四川路桥</i></b></h1> <h3><i> 四川路桥桥址处原为二坝郎渡口。1878年租界工部局在此处建造 3.66米木桥,名里摆渡桥、又名白大桥。不到五年木桥损坏,工部局又于 1883年重建 9.45米宽的新木桥。1922年木桥又损坏,改建为三孔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i><i>下部设木基础桩重力式桥台和空心桥墩,总长度 70.97米,跨径中孔 36.6米,南北孔各 17.1米,宽度 18.2米,车行道 12.8米,人行道左右各 2.7米,</i><i>于1923年建成。因桥北堍有1922年建成的上海邮政总局大楼,故名邮政局桥。1943年改名四川路桥至今。</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4 河南路桥</i></b></h1> <h3><i> 河南路桥亦称三摆渡桥。桥北为虹口区的河南北路天潼路,桥南是黄浦区河南中路北京东路。1843年的时候,在这里设置过渡口,人称 “三摆渡 ”,1885年在此建造了长62米的驼峰式六孔木桥 ---- “三摆渡桥 ”,1925年又改建成现在的钢筋混凝土的均衡翅式带悬桥,长 64.5米,宽 18米,有 3孔,载重为量 15吨。因桥堍下建有天后宫,故又称 “天后宫桥 ”。2009年 1月 19月重建后的河南路桥宣告建成通车。桥面宽度从原来的 4车道拓宽为 6车道,桥面灯光设施等也明显改善,老桥重新容光焕发。</i></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No.5 山西路桥</i></b></h1> <h3><i> 2008年年初,为缓解河南路桥改建期间周边交通压力,苏州河上的山西路桥建成开放通行。山西路桥为钢结构的一座便民桥梁,整座桥在水中不见桥墩,可谓一气呵成,属于一跨过江,河面净跨达到51米。这座人行便桥虽然规模较小,但复古路灯以及仿外白渡桥的扶栏使苏州河又多了一道风景。</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6 福建路桥</i></b></h1> <h3><i> 福建路桥,俗称老闸桥,桥北面为静安区(闸北)福建北路,桥南面为黄浦区福建中路,桥长 97米,宽 20米。福建路桥桥址处原为清康熙年间建造的一座三洞石闸,上设浮桥可供行人通过。同治三年(1864年),建成木桥,光绪十一年(1885年)6月,工部局将旧木桥拆除,新建一座 7孔木桥,取名老闸桥,新桥于同年 10月建成。民国 35年(1946年)因旧桥毁损严重,遂将旧桥拆除重建长 61.6米的新木结构桥,并更名福建路桥,1966年,木桥拆除,改建成长 71.4米,宽 11.58米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于 1968年建成。因桥遭遇多次船撞事故而变为危桥,2001年,旧桥拆除。新桥 2004年 2月开工建设,2005年 9月主桥面完工,期间因种种原因停工,新桥于 2007年底竣工通车。<br></i></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No.7 浙江路桥</i></b></h1> <h3><i> 浙江路桥俗称垃圾桥、老垃圾桥。桥南接黄浦区浙江中路,北连静安区(闸北)浙江北路,为鱼腹式钢桁架结构桥梁。</i><i>清光绪六年(1880年),上海工部局在苏州河上建造浙江路步行木桥,光绪十三年(1887年),因原木桥已有毁损,遂将旧桥拆除,另建一座宽 5.19米的新桥,桥仍为木结构。光绪三十二年十月(1906年),工部局又拆去木桥,改建成鱼腹式简支梁钢桁架桥梁,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重力式桥台,新桥长 59.74米,宽 13.9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桥上铺设单轨,通行英电 5路、6路有轨电车。</i><i>民国 13年(1924年),为使能够双向通行有轨电车,将单轨改为双轨,同时桥面由木板改为水泥混凝土桥面,人行道改铺预制水泥混凝土板,民国 35年(1946年),进行油漆养护。1954年,加宽桥台。1955年,加固横梁。1965年,桥体修理加固。1974年,加高桥台,升高桥面;拆除有轨电车轨道,改驶无轨电车;人行道改为非机动车道,两侧再加建人行道。1986年,全桥大修。1993年,加固非机动车道。1997年,桥梁加固设计、施工。2008年,桥梁加固、部件更换、除锈涂装、摊铺沥青,于2009年1月完成。</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8 西藏路桥</i></b></h1> <h3><i> 早在清咸丰三年(1853年),今天的西藏路桥处就有木桥,因其毗邻泥城浜,故俗称为泥城桥。1899年,公共租界工部局拆除旧桥,重建了长 47.7米,宽 9.14米的木桥。后来,泥城浜填平,筑为西藏中路,西藏路桥在交通上愈发显得重要。1922年,旧木桥拆除,另建钢筋混凝土桥。因桥南堍有英商开办的自来火厂(即今日的上海煤气公司;自来火即煤气)该桥被命名为自来火厂桥。又因桥的北端是垃圾码头,为区别东段垃圾桥(即今日的浙江路桥)自来火厂桥也被称为新垃圾桥。1942年,这个有多个名号的桥终于正式改名为西藏路桥。此时的西藏路桥,全长 68.28米,宽 18.2米,最大负载 100吨,能通行各种车辆。由于该桥临近北京路,与通往铁路上海站的天目路相连,遂成为南北干线上的主要桥梁之一。西藏路桥下有3只孔,中间一孔跨经为 36.58米,通航净高度有 3.5米,由于地面沉降因素,成为苏州河桥梁标高最低的桥,遇有高潮位,驳船不能通行。200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结合人民广场综合改造,见证苏州河 60多年历史变迁的老桥又被拆除。新桥于 2004年 4月竣工,全长 100米,宽 40米,双向六车道。主桥拱板和箱梁、灯柱、以及水面以上部分桥墩全部用斩毛、雕花、天然唐山石花岗岩挂贴,桥孔两侧安装气光灯,更增添了桥梁宏伟气氛。桥面人行道铺贴斩毛、凿毛和烧毛相间隔花岗岩板材,两侧人行道楼梯和残废人坡道用镂空的花岗石板作拦板,并装上古典庭院灯,每个楼梯口均安装石材的巨型花盆。新桥 “建新如旧 ”,成为苏州河上独具一格的艺术品。</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9 乌镇路桥</i></b></h1> <h3><i> 乌镇路桥,桥北面为静安区(闸北)乌镇路,桥南面为黄浦区新闸路,为单跨钢管系杆拱桥。</i><i>乌镇路桥始建于民国 18年(1929年),为 6孔木结构桥,在抗战中毁于战火。民国37年(1948年)重建新桥,新桥为钢筋混凝土简支架桥梁,全长 60.35米,宽 9.4米。桥于 1997年拆除重建,新桥于 1999年5月建成。</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10 新闸桥</i></b></h1> <h3><i> 新闸桥的历史很长。堪称为吴淞江(今苏州河)上第一桥。早在明清时代</i><i>雍正十三年(1735)</i><i>,现新闸桥处东就建有石闸,“两岸各筑石磴,中驾浮桥,船过拽之”。因别于吴淞江上东三里处的“旧闸”,称 “新闸 ”。现在的新闸桥为1916年建成。上部为穿过式钢桁架拱形桥,下部为木桩基重力式平台,形似于浙江路桥。原来可通行重型车辆,1927年大修后禁止重车通行直至今日。</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11 南北高架桥(成都路桥)</i></b></h1> <h3><i> 成都路桥建于1993年,它并不是一座独立的桥。一般桥都有引桥、坡度、桥孔、跨度等形态,但成都路桥是因为建南北高架路应幸而生的,它只是上海南北高架路上的一个节点。由于南北高架路穿过苏州河到成都北路,而造就了这座崭新的成都路桥。此桥是南北高架道路工程中唯一跨越苏州河这条较大河流的桥梁。又有通向成都北路新闸路北接共和新路天目路立交的上下匝道。桥宽55.5米,其中车行道49.5米,两旁行人道各3米。宽度不仅在苏州河上绝无仅有,还超过黄浦江上的许多大桥。其长度按设计为三跨主桥65米,前后二跨各44耒,共153米 。</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12 恒丰路桥</i></b></h1> <h3><i> 现在的恒丰路桥前身最早是1903年有广东、浙江商人筹建的木桥。因这里曾是外国人办的赛船总会所在地,上海人称之为舢板厂,所以称其为舢舨厂桥。到1914年该桥桥身破损严重,租界工部局欲拆除重建。由于事先未与有关华商等协调妥当,采取强行拆桥,引起冲突致3名工人跌入苏州河死亡,激起民愤。就停止拆桥重建改为修理后勉强使用。但由于木桥桩柱有的己经腐朽,以致1927年发生了该桥倒塌事件。倒塌事故发生后,当年又重建木桥,改名为恒丰路桥。抗日战争胜利后,木桥已破旧不堪。1948年建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五孔、长52.7米桥梁。1949年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就是通过此桥进入上海市区的。1986年再次重建,重建后的恒丰路桥车行道达23米比原来翻了一番多,对干改善南北交通和苏州河水上交通安全起了重要作用。</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13 普济路桥</i></b></h1> <h3><i> 普济路桥,北通普济路,南接桥南海防路,因此又被称为海防路桥。普济路(前名通济路)与海防路之间历史上只有小摆渡船并无桥梁。1996年为了分流因长寿路桥扩建工程行人等的通行问题而动工新建此桥,1997年10月竣工。2009年拆桥重建,形成桥长423.33米,主桥车行道宽7米的人行和非机动车二用桥。把踏级式上下桥改为坡度式长引桥,拓宽海防路使引桥直至昌化路口,并对桥外表精雕细刻。</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14 长寿路桥</i></b></h1> <h3><i> 长寿路桥是上海解放后建造的第一座架设在苏州河上的桥梁。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工务局几经勘查,投资人民币376万元,于1953年建成了贯通东西的永久性桥梁——长寿路桥。为应对发展需要,199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将长寿路桥改建成南北复桥,长寿路以绿、美、亮、畅、洁新面目出现在“苏州河十八湾”中的长寿湾附近,形成两座新桥夹一座老桥,三桥并列的独特景观。</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15 昌化路桥</i></b></h1> <h3><i> 建国初期,在潭家渡建造长 50米、宽 4米的 7孔人行木桥,桥名归化路桥,后改名为昌化路桥。1974年,昌化路桥改建成长 48.98米、宽 13.7米的钢筋混凝土中承式肋拱桥,车行道 8.6米,两侧人行道各为 1.5米。2000年再次拆旧建新,新桥桥面由拱肋通过吊杆联接,把大跨度桥梁分成多个小跨弹性支承连续梁,桥面上的细节设计有利于沿河道路车辆转弯。为使新桥能与建成后的新住宅小区景观相匹配,新昌化路桥在人行道板、灯光照明以及色彩上将采用新型材料,成为苏州河上独特的景观桥梁。主桥长 49米,桥面宽 24米,其中车行道为 16米,两侧各为 4米宽的人行道。2001年 9月建成通车。</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16 江宁路桥</i></b></h1> <h3><i> 江宁路桥北接光复西路和光新路,南接江宁路。江宁路(原名戈登路)原是靠摆渡船沟通南北的,1922年江宁路对岸我国第一个中央造币厂建成后,屡次要求当局架设桥梁。1929年江宁路与造币厂之间建成一座5孔木桥,名“造币厂桥”,俗称“洋钿(银元)桥”。1949年4月造币厂桥破损不堪,停止使用。在北岸桥西新建了一座木质排架简支梁桥,改名为“江宁路桥”。1968年拆除木桥,改建钢筋混凝土桥。2011年12月,江宁路桥拆除重建。</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17 西康路桥</i></b></h1> <h3><i> 西康路桥是南接西康路,北通横向通行的光复西路的人行桥。西康路桥就是在原先摆渡站的位置上建立起来的,1981年建成时就是一座人行桥,桥为重力式桩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长 48米、宽 4.4米,一跨过河。</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18 镇坪路桥</i></b></h1><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i>( 2007年 ) </i></b></div></b> <h3><i> 镇坪路桥位于江宁路桥和武宁路桥之间,于 2007年开始兴建,2009年 8月 1日通车。建成后主要解决了普陀区与静安区的过河交通压力,同时也增加了市中心西部地区苏州河的桥梁密度。镇坪路桥全长 660米,其中桥梁长度 200米,共分5跨,主跨 47米,一跨过河。桥宽 25.6米,设双向 4车道。南北引桥东侧各设置一座人行梯道。桥型为梁桥。</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19 宝成桥</i></b></h1> <h3><i> 宝成桥又名叶家宅路桥,最早建于1931年,为木质结构。1936年被日军炸毁,1938年修复。1971年改建拓宽为钢筋混凝土的行人桥,自行车可上下推行。2009年,普陀区政府对宝成桥进行了景观改造,使得它的面貌焕然一新。</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20 武宁路桥</i></b></h1> <h3><i> 武宁路桥作为连接普陀区苏州河南北两岸的要道,1956年建成,1967年曾进行改建。武宁路桥南起长寿路,北至东新路,跨越苏州河桥为新建三跨钢结构箱形截面连续梁,跨径分别为 28米、47米和 28米,桥宽 39米,设 6快 2慢共 8车道及人行道,下部结构利用老的桥墩。2000年武宁路桥进行扩建,2008年再次改建,现在的武宁路桥是苏州河上最具个性化的观赏性景观桥。4座立柱采用艾奥尼克式立柱风格,高达27米的桥头堡使其整座桥梁从周围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的视觉焦点。桥头堡顶部用铜浇注,表面贴金的分别代表孕育、萌芽、成长、希望的雕塑,突出体现了武宁路桥这个交通枢纽像伟大母亲一样,用坚实的躯体横贯苏州河上,带给人们和谐、甜美、宁静的气息。作为上海的西大门,改建后的武宁路桥完美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桥梁的细部装饰上,双雀报喜图预示着风调雨顺、宝瓶圆柱上的荷叶纹理象征祥和与安宁。忍冬、石榴、唐草、莲花等敦煌壁刻上出现的卷草纹饰的使用,更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桥侧采用的精美东方韵味大纹饰起到美化桥梁建筑立面外观和细部造型的作用,也使得桥身整体更加饱满。</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21 曹杨路桥</i></b></h1> <h3><i> 桥梁工艺诸多第一的曹杨路桥,1976年新建,是上海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形连续梁桥。曹杨路桥于1980年12月建成通车,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22 华政桥</i></b></h1> <h3><i> 华政桥在曹杨路桥上游约 800米处。这是苏州河上唯一用单位名称命名的桥(“华政”为华东政法大学的简称),它连接了学校苏州河两岸的校区,华东政法大学前身是圣约翰大学,再往前推,是圣约翰书院。1934年,为了方便学校师生两岸来往,在现桥下游约 200米处建造了一座木桥,据说由面包大王无锡商人荣德生捐建,名“校园桥”,又有俗称“学堂桥”。1967年,因木桥损坏,拆除,改由渡船来往两岸。1980年,在原木桥上游约 200米处建造钢筋混凝土人行桥,长 44米,一跨过河,宽 4.3米。2009年,改名 “华政桥 ”。</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23 凯旋路桥</i></b></h1> <h3><i> 凯旋路桥原名铁路桥,1915年为了使火车通过苏州河,就建了一条钢结构桥梁,称为 “铁路桥 ”。</i><i>铁路桥是根据铁路需要建设的,所以桥面很低,涨潮时较大船只不能通过。但勉强使用了80多年。1997年后沪杭线改由外围通行,原来的铁路不再通行铁路。有关方面就会同铁路部门和有关区规划建设轨通交通线。当时称为“明珠线 ”,即地铁 3号线。这是上海第一条轨道高架线。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在现址并列新建了一座贯通凯旋路和凯旋北路的桥梁,定名凯旋路桥,于2000年建成。凯旋路桥和轨道交通线桥是并行的、独立的两座桥。</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24 中山西路三号桥</i></b></h1> <h3><i> 中山西路跨吴淞江(苏州河)处有中山西路三号桥东桥、内环高架路桥、中山西路三号桥西桥,是</i><i>并行、独立的</i><i>三座桥。1927年南起龙华路北至交通路建造了环租界的中山西路,1930年竣工。此桥定名为 “中山西路 3号桥 ”,桥长49米。1937年桥被日军炸毁,后来,先在原址修建了一座军用桥,随后又在西侧另建了一座人行桥。1949年为阻止解放军进入上海,国民党军队将桥炸毁。上海解放后,修复了中山西路3号桥。1958年拆除老桥,1960年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桥。1993年至 1994年 10月上海完成了内环高架路一期工程,在建造时跨吴淞江高架桥的同时,对中山西路三号桥东、西两桥及过河管道架也进行了彻底改建。重建的中山西路三号桥分为内圈、外圈两桥(俗称东桥、西桥),内圈右岸往左岸,外圈左岸往右岸,右岸接中山西路,左岸通中山北路。三号桥一跨过河,内圈宽18.5米,外圈宽15.75米。内环线苏州河桥建造在3号桥内圈与外圈的中间,高于左右两桥。</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No.25 内环线高架桥</i></b></h1> <h3><i> 1993年至 1994年 10月上海完成了内环线高架路一期工程,在中山西路三号桥东、西二桥之间建造了跨吴淞江内环线高架桥。</i><br></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26 强家角桥</i></b></h1> <h3><i> 强家角桥是南通长宁区万航渡路北通普陀区光复西路的人行桥。强家角桥是由小木船渡口演变而来的。1997年 12月 16日强家角人行桥建成通行,强家角渡从此撤销。成为苏州河上原 7个轮渡中最后一个撤渡载入历册。强家角桥长 51米,宽 5.5米,一跨过河。</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27 古北路桥</i></b></h1> <h3><i> 古北路桥于2004年着手改建,并对原大渡河路人行桥实施拆除。古北路桥全长735米,桥梁长度为411米,为东西双幅桥,跨越苏州河和南侧的长宁路。其中跨越苏州河部分长度为154米,在河上不设桥墩,主跨一跨过江,跨径达70米,为目前苏州河上跨径最大的桥梁。相比于普通的跨苏州河桥,古北路桥显得气势宏伟,它不仅跨越了苏州河,还跨越了长宁路,这也是苏州河桥梁中不常见的。同时桥梁采用了中式仿古风格,铺设着白色的大理石覆集桥栏及人行道。人行道的宽度为3.5米,并在中间铺设了盲道。整座桥梁的装饰风格上与平日里看惯的欧式风格有很大不同。</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28 泸定路桥</i></b></h1> <h3><i> 泸定路桥,南通长宁区威宁路天山路口,北通普陀区泸定路云岭东路口。2010年 2月 11日,泸定路桥正式竣工通车,桥长 491米,主跨 57米一跨过苏州河。桥宽 27.1米,设双向二车道,两侧各一条非机动车道和一条人行道。建造泸定路桥是为了上海外环高架路、中环高架路和内环高架路之间增加南北通行的城市次干道,加速上海出入江浙等地的交通能力,也可以说是中环髙架路的配套工程。</i></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29 中环立交路和真北路桥</i></b></h1> <h3><i> 这里的南岸是北新泾镇,以前是上海县地界,不属于上海市区,1985年后划归上海市长宁区。1932年在真北路(从真如到北新泾的郊区公路)靠苏州河边的端点建了一座跨苏州河的木桥。1964年拆除木桥改建成混凝土结构公路桥,长 80米,宽10米,名北新泾桥。此桥北接真北路,南连北翟路(从北新泾到诸翟的郊区公路)、长宁路和哈密路,是上海西部交通的一座重要桥梁。上世纪九十年代,北新泾桥经改造重建,桥名改为真北路桥。本世纪初,上海开始建设中环线,其过苏州河处即在真北路桥。真北路桥又作了改造,并在桥的两侧各建一座南向和北向的立交桥。真北路桥仍保留其名,而在两座立交桥侧则标有中环立交桥字样。这一段中环线的通行,大约在 2006年下半年。在桥的南岸,一条条通向北虹路、北翟路、哈密路、天山西路等的匝道立交纵横交叉,在路面行人的头顶穿越,给人以一种现代化交通的巨大视觉冲击,令人头晕目眩。距桥东侧不远处是苏州河观光游船的起点丹巴路码头。</i><br></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o.30 祁连山南路桥</i></b></h1><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i><br></i></b></div></b> <h3><i> 祁连山南路桥,又叫淞虹路桥。南接普陀区祁连山南路,北接长宁区淞虹路,为横跨式桥梁。2007年开工,2008年5月,祁连山南路桥竣工;2008年10月1日,祁连山南路桥全线开通。</i><i>此桥宽39米,主跨70米,一跨过河,据说是苏州河上迄今为止最大一跨的桥梁。这条桥相连的交通线是中环和外环之间的城市次干道。连接桃浦和北新泾,并把苏州河西端的各桥间距缩短到一千米。</i></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No.31 外环吴淞江大桥</i></b></h1> <h3><i> 上海外环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在1997年 7月开工,1998年 11月建成通车。跨吴淞江(苏州河)的桥梁是一期工程中的一个项目。外环线是全封闭全立交的城市快速干道,所以在吴淞江桥上没有慢车道,没有人行道,也没有桥边出口。吴淞江桥是双幅桥,南向北向车道的桥面分开,中有间隔。单幅路面宽17米,是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中间一跨过河。三跨长度分别为 40米、65米和 40米。桥东侧的两条拱梁用以承载过河管道。</i><br></h3> <h3>摄影:良辰</h3><h3>文案:桥梁背景介绍根据网络资料整理</h3><h3>设备:华为 Mate 9</h3><h3>景点:上海 • 苏州河沿线</h3><h3>日期:2018.07.29 ~2018.08.10</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感谢您的浏览与关注!</b></h1><h3><b><br></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