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回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赣州三中初中69届同学欢乐大聚会欢迎词</h1><h1>各位初中同校同届同班老同学们,大家好!</h1><h1>今天是我们赣州三中69届初中同学相聚相见而又高兴难忘的日子,是个阔别五十年相见的盛大聚会,是为同学情缘凝聚而来的团圆大会。峥嵘的岁月虽经风雨,却没有因时间的距离阻挡我们相聚的步伐,赣州的盛夏骄阳似火,却没有我们老同学久别叙情的火热。</h1><h1>在这里我们要由衷地感谢筹备组的同学,为这次五十周年聚庆活动而作出的精心策划及付出的辛勤努力,搭成今天盛大欢聚的平台,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外地工作和异地居住而专程来赣参加聚庆活动的同学表示真挚的敬意!对因故未能参会的同学谨借这次机会表示真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h1><h1>这次聚庆活动对各班健在的老师未作邀请临场,主要考虑他们年岁已高,行动不便。虽然留下一点遗憾,但相信他们会理解我们学子的良意,大恩不在于言谢,重在永远的铭记。在这里我代表大家向老师问好,祝愿老师们健康长寿,晚年幸福!</h1><h1>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五十年前仿佛就在昨天。半个世纪前的今天,我们正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飞扬。与我们一起成长的祖国,正处国际政治风云的聚变,世界上敌对势力企图扼杀年青的祖国。国家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动员令,在我们的学哥学姐们上山下乡之后,68年11月我们这届200余名与70届近百名学生毅然地分赴龙南、寻乌共大,而暂时留校的同学,翌年又迁读到其他共大,以不要国家一分钱的豪言壮语进行半工半读,亦工亦农地继续完成我们初中的学业,谱写了江西省教育史上,由城市转向农村办校的新篇章。因客观困难的同学继续留校完成初中的学业。</h1><h1>鸿鹏展翅几十年,未忘羽稀幼巢前。回忆当年我们在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每个日夜,过着共产主义的集体校园生活,同学习,共生活,齐劳动。粮食自己种,蔬菜自己栽;经费不足,伐木头自己挣;校舍不够,打土砖自己盖;无技术外援自装发电设备,自建校广播站。田间地头是我们的课堂,满山杉树是我们的作业。</h1><h1> 同学们,曾记否:北山的山火吞噬着校林,火光就是命令,全校二百余名师生奋不顾身地顶着浓烟,冲向火龙扑打;曾记否:护林巡山的同学在向阳山被围困,刚收工回校的同学闻讯后,纷纷义无反顾地沿着崎岖不平的山涧小路,直奔四五里营救被围困的同学;曾记否:有名同学患急病,大家自告奋勇地夜送四十里远的县城;……。这一桩桩,这一件件都镌刻在每个同学的脑海里。</h1><h1>共大是座大熔炉,锤炼出我们不怕苦,吃的苦,坚忍不拔的性格;共大是所大学校,造就出我们爱劳动,懂生活,奋发图强的精神,共大是个大社会,培养出我们讲情义,知图报,有正义感的年青一代。</h1><h1>正因为我们有不寻常的人生经历,使得我们迈出校门走向社会,全身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浪潮之中,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奉献宝贵的年华,在各个领域里都有我们共大同学脱颖而出,出类拔萃。我们虽然学历不高,被俗称为大学的校名,初中的年龄,小学的文凭,但是就是凭共大精神,为今后几十年的人生道路铺垫了坚实的基石,我们共同经受了我国各经济调整期转折的磨练,为国家大局做出某些个人利益的牺牲,如今又顺利地完成了承前启后的社会使命。今天我们能象兄妹一样久别重逢思情叙旧,我们这一代是幸运的,幸福的。我们缅怀曾与我们同学习,共劳动而英年早逝的同学,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我们相信他们在天堂为我们今天相聚而感到高兴。</h1><h1>生命是宝贵的,但健康更无价;情谊是珍贵的,但怀念更无限。虽然我们当年的英姿俊貌早已逝去,但我们少年同窗老来情源源流长。我真诚地希望大家保重自己的身体,开心地过好每一天,等待十年或二十年后,我们这些老同学再聚首,为我们夕阳生活的画卷浓浓地添上几笔重彩,让我们同学情谊更加金光灿烂!</h1><h1>最后衷心祝愿各位同学身体健康,全家幸福。</h1><h1>同学聚会筹备组主要负责人:李和平</h1><h1> 2018年7月28日于赣州明珠</h1><h1> </h1><p><br></p> <h1>同学聚会筹备组主要负责人,原四班长李和平致词。</h1><p><br></p> <h1>同学聚会筹备组,原三班的张惠权同学宣布庆祝大会现在开始。</h1> <h1> 贺 信</h1><h1>欣闻赣州三中69届(初中)同学将于7月28日在赣州《明珠大酒店》举办“回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一赣州三中69届初中同学欢乐大聚会”,藉此,我们赣三中70届迁读龙南足洞共大的全体同学谨以诚挚而又羡慕的心情向学长们的聚会致以热烈的祝贺!</h1><h1>因为迁读,共大建制为“一连”的我们与69届在赣州三中、在龙南足洞作为上下年级同学的时间有长有短,但风雨与共过那样一段波澜壮阔非同平凡的岁月后,让经历不尽相似的贵我两届同学从思想上到心底里都有了一种默契与共鸣。</h1><h1>春来秋往,白驹过隙,几十年弹指一挥间。</h1><h1>或许,三中时光、共大时光终究成为了一种过往一种记忆,但似水年华的纯真、烂漫和无邪还将久久的相伴你我长夜无眠。</h1><h1>同学,是分别许久依然彼此信任惺惺相惜的人,是困顿徘徊时候用双肩帮你分担的人,是不声张扬默默记着你关心你的人。</h1><h1>同学,是铭心刻骨的记忆,是历久弥香的老酒,是相拥相携的岁月。</h1><h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你我同学情。在与聚会同学一起分享激情幸福的同时,我们再次向今天参加聚会的同学送上深深地祝福:</h1><h1>衷心地祝愿全体与会同学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h1><h1>衷心地祝愿赣州三中69届(初中)同学的欢乐大聚会获得圆满成功!</h1><h1> 龙南足洞共大一连全体同学</h1><h1> 2018年7月28日</h1><p><br></p> <h1>曾庆池,国家一级演员,也是原三中和龙南共大的校友亲自主持这次活动。</h1> <h1>主持人张忠玲,原六班同学。</h1> <h1>第1个节目集体舞《一晃就老了》《广场舞》表演者:肖继奎,薛英</h1> <h1>第2个节目女生独唱《真情在你目光里》<br>演唱者:二班:江舜华 </h1> <h1>第3个节目女子舞蹈《好时候》<br>表演者:五班:刘小玲,李彩玲</h1> <h1>第3个节目女子舞蹈《好时候》<br>表演者:五班:刘小玲,李彩玲</h1> <h1>第4个节目配乐诗朗诵《有个群真好》<br>朗诵者:六班:胡赣贞,钟秋凡</h1> <h1>第5个节目女生独唱《祖国,慈祥的母亲》<br>演唱者:一班:陈述腾</h1> <h1>第6个节目舞蹈《梦见你的那一夜》<br>表演者:三班:朱小明,李洪,张淑莹</h1> <h1>第6个节目舞蹈《梦见你的那一夜》<br>表演者:三班:朱小明,李洪,张淑莹</h1> <h1>第7个节目男中音独唱《我的月亮》<br>演唱者:四班:何皓<br>手风琴伴奏:钟智辉</h1> <h1>第8个节目双人舞《今生的缘》<br>表演者:薛英,肖继奎</h1> <h1>第8个节目双人舞《今生的缘》<br>表演者:薛英,肖继奎</h1> <h1>第9个节目京剧清唱:《野猪林——大雪飘》<br>演唱者:三班:黄世福</h1> <h1>第10个节目歌伴舞《最美的歌献给妈妈》<br>演唱者:六班:屈文英,薛英<br>伴舞:六班同学</h1> <h1>第10个节目歌伴舞《最美的歌献给妈妈》<br>演唱者:六班:屈文英,薛英<br>伴舞:六班同学</h1> <h1>第11个节目男高音独唱《儿行千里母担忧》<br>演唱者:四班:经惠明<br>手风琴伴奏:钟智辉</h1> <h1>第12个节目京歌合唱《中国脊梁》<br>朗诵者:曾庆池<br>领唱:黄世福,薛英<br>伴唱:陈述腾,刘小玲,罗文菲,江舜华,罗贞玉<br>我们几位曾经是小学同学,后来又是中学同学,甚至还是共大同学,有二位同学自68年走共大分别以后,今天才第一次见面,这是一个跨世纪的见面,整整五十年了,今天我们又重新站在了一起,同唱一首京歌《中国脊梁》。这种精神,这种气氛太感人了!</h1> <p class="ql-block">聚会在我们的歌声中顺利结束</p> <h1>同学聚会筹备组部分同学第一次碰头会后在湖边大院故事留影。</h1> <h1>同学聚会筹备组部分同学第二次碰头会后在三江酒楼留影。</h1> <h1>同学聚会筹备组部分同学活动结束后在明珠酒店合影留念。</h1> <h1>回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赣州三中初中69届同学欢乐大聚会全体同学合影留念。</h1> <h1>一班同学合影留念。</h1> <h1>二班同学合影留念。</h1> <h1>三班同学合影留念。</h1> <h1>四班同学合影留念。</h1> <h1>五班同学合影留念。</h1> <h1>六班同学合影留念。</h1> <h1>他(她)们都是我老伴的小学同班同学,也是我三中的同届校友,愿我们青春永驻!愿我们的同学友谊地久天长!</h1> <h1>昔日的的小学同学合影。</h1> <h1>一班部分女同学合影。</h1> <h1>参加聚会的三班女同学合影。</h1> <h1>参加聚会的三班男同学合影。</h1> <h1>四班王建中同学(曾任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现是省政协委员、市妇科专家)因当天在工作岗位不能参会,谢晓英同学(市妇科专家、现仍在专家门诊工作)因当天亲侄子从英国回赣举行婚礼故不能到会。但这俩位女同学晚上抽空参加了本班的聚会活动并与部分同学留影,对她们这种视同学友情为重的同学我们表示敬佩和尊重。</h1> <h1>2015年10月6日是赣州三中建校六十周年纪念日,我们三班做为69届初中生唯一的一个班出席了纪念庆典大会,添补了我们这届的空白。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也不应该忘记我们。</h1> <h1>左起:谢祥清,罗圣洪,孔瑞林,黄世福,刘祥华,李思建,温庆南。</h1> <h1>2015年10月6日是赣州三中建校六十周年纪念日,我们三班做为69届初中生唯一的一个班出席了纪念庆典大会,这是同学们参加大会现场的照片。</h1> <h1>1968年11月离开三中走共大之前69001班的部分女同学在三中教学楼门口照相留影,从左到右:<br>前排:范莲香、吴塔珠、楊佩玲、卢玉凤、罗丽华、华侨(名字忘了);中排:华侨(名字忘了)、胡海南、张黎明、林淑芳、胡佩珍、金淑玲、万萍萍;<br>后排:刘年英、邓连英、门雁燕、陈述腾、罗文菲、卢盛莲、肖军、罗桂香、毛慕慧、卢丽华。</h1> <h1>1968年11月离开三中走共大之前69003班的部分男同学在三中教学楼门口照相留影。从左到右:<br>后排:黄世福,涂天寿,谢祥清,伍攀明,王斯诠。<br>前排:罗圣洪,华侨(名字忘了),张惠权,刘祥华,谢文峰。</h1> <h1>1968年11月走共大之前69003班部分女同学在教学楼前合影留念。</h1> <h1>赣州三中69届同学聚会感言</h1><h1>蕴酿了大半年的赣州三中初中69届同学大聚会终于在2018年7月28日在明珠大酒店成功举办并圆满结束了。</h1><h1>我们都是出生于五十年代初的一辈人,五十年前我们是同校挚友,如今早已是年过花甲的老年人。那个极不寻常年代带给我们悲欢离合的往事历历在目。五十年前的1968年11月,十几岁的我们,基本上都告别了父母亲人,告别了学校,远离了家乡,到偏远的山里去“读书”,去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毕业”之后又各奔东西……有很多同学自那一别,几十年都没有联系,更不要说见面了,今天我们有幸相聚在赣州明珠大酒店,确实别有一番风味且令人感慨万千。</h1><h1>五十年后的相聚,让昔日书生意气、风华正茂的我们,霜雪染白了满头的青丝,皱纹刻满了稚气的脸庞。面对岁月的无情,我们只有空留遗恨,含笑面对。今天我们能欢聚一堂坐在这里,其实,我们应该感谢上苍对我们的眷顾,对我们的厚爱。五十年前不管是走了共大的,还是没有走共大的同学,相信在我们各奔东西的时光里,不管我们遭遇过怎样的挫折、怎样的困苦,但我们对彼此的思念之情不会因此稍减,反而会更加强烈。因为,曾经镌刻在我们脑海中那种纯真同学之情,那挥之不去的欢声笑语,已经成为我们此生最美好的记忆。而你我,就是组成我们曾经拥有过的快乐的源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h1><h1>五十年来,同学们奋斗求索,都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尝尽了酸甜苦辣。虽然不少人事业小有成就,生活蒸蒸日上,多数人事业平平,但我们满足、我们自豪。不管最终结果如何,时代的巨变有我们推动的足迹,时代也造就了我们这一届学生最具坚忍、乐观、吃苦、守时的精神和刻苦学习的能力。我们这一届同样值得后人尊敬,值得珍惜。</h1><h1>今天,我们进入人生的又一个驿站,虽然年过花甲,但为社会、为生活、为后代,为了人生价值的体现,依然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很多人还做着公益事业,仍然在努力着、奋斗着!</h1><h1>今天重温同学友情,共同追忆往日的旅痕,细细品味风霜雨雪的滋味,互相倾述事业征途的生命华章,多么惬意。由于为生活而奔波,为工作而忙碌,毕业之后我们虽然疏于联络,可我们的友谊没有改变,我们彼此的思念日益加深。友谊不曾因岁月的流逝、境遇的变迁而淡漠。有句话说得好,有钱不算富,无友便是穷。50年的岁月不算短暂,唯一不变的是同窗共读结下的友谊。 </h1><h1>为了这次同学聚会,筹备组的同学自掏腰包,碰头会就开了几次,从采点到筹办,筹备组的同学们你们辛苦了!感谢所有参加这次聚会的每一位同学,你们辛苦了!感谢为做这个相册提供了素材和资料的卢丽华,陈述腾等同学,谢谢你们了!同时也为在外地因特殊情况而不能前来参加聚会的夏天云,孔瑞林,罗圣洪等同学表示深感遗憾和亲切问候,希望你们以后有时间一定要抽空回来看看,见见大家,同学们想你们啊!</h1><h1>夕阳无限好,黄昏情亦浓。我相信在这个多变的社会里,唯有同学之情不能变,也不可能变。同窗五十载,追忆少年时,霜鬓展风釆,登峰犹未迟。衷心祝愿老同学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要把晚年当玩年,快乐开心的过好每一天,期待老同学们再次相聚的那一天。</h1><h1> 同学聚会筹备组成员:黄世福</h1><h1> 2018年7月31日于赣州</h1><p class="ql-block"><br></p> <h1>编辑摄影制作:世福!</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