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环博的苦与乐</h3><h3> 队友们不停地鼓吹新疆博格达山的神秘。一直诱惑着我。我也开始加强锻炼,从心里到身体都开始准备着......</h3><h3> 7月14日。早上开始收拾行囊准备重装环新彊博格达,从昨天晚上没睡好。因为这次出行没底,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坚持到最后。别人说我有问题,我自己也开始怀疑自己,硬着头皮坚持✊ 。</h3><h3> 7月15日上午8点45分在西宁转车,下午3点45分去乌鲁木齐,我们几个匆匆忙忙存了行囊在车站周围溜达。天空做美下着毛毛雨,火车站背后的🏔️峰很近。大雾在在半山腰流动,好像整个山体飘荡,美极了。我们在山下一个美食城度过了中午时光。</h3><h3> 下午,火车🚄驶出了西宁站直奔乌鲁木齐。想象中的山顶肯定是云雾缭绕,皑皑白雪。🉑️怎么是光秃秃的呢?好在半山腰是一片绿洲,山底的羊🐑是彩色的,还🈶️那些成片的黄橙橙的油菜花。仿佛青海省西宁市至新疆乌鲁木齐有一条金色通道。我看着铁路两边的风景忘记了这次环博目的。</h3><h3> 7月16日早上7点50分下车出站,乘坐914路公交车来到了乌鲁木齐市区停泊旅舍。</h3><h3> 这里时差与我们鄂尔多斯相差两个小时。停泊旅舍人特别多,尽管我们提前半个月预定了房间,必须要等到下午两点才能登记住宿。旅店老板给我们找了一个库房,我们把包裹放下,大包小包堆成小山。我们十几个人溜达在大街小巷。</h3><h3> 新疆人起床很晚。上午十点多了,大部分门店儿没有开门,只好去市政广场公园找一个凉爽的地方坐下小息,在一片💐旁边等中午的饭点。</h3><h3> 街头巷尾很少看到本地人,大多数是湖南和四川做买卖生意人。街道不宽,路面也很陈旧,气候干燥。也没有传说中的神奇。好不容易等到中午饭点,几个同伴猛吃猛喝了一回。新疆烤肉串儿,手抓饭真的很棒。</h3> <h3> 7月17日早上5点半起床。我们在各自房间自己吃饭。7点出发,坐面包车一路风风火火走了三个半小时,才来到到山下徒步起始地点。司机非常热情,㊗️我们顺利。实际上司机师傅这样的祝福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我们顺利返回乌鲁木齐市区后,司机才告诉我,能安全顺利走完博格达环线的团队最近几年就很少,大部分失败告终。这其中有队友体质原因,领队对线路熟悉程度。更重要的是山涧气候和天气原因。山里气象从来就不按照规矩出牌。老天爷能这样顾眷我们实属罕见!</h3><h3> 上午十点半背起沉重的背包,拖着双腿开始了没完没了的爬升。自己晕沉沉的喘不过气来,好像有点高原反应,一路迂回爬升,走了7个时间行程18公里(我的运动手环显示20.3公里)。第一天我们宿营在海拔三千二百米的一块斜坡上。净升海拔落差1100米。沿路都是小雨或者细小的冰雹。我们在风雨中搭建帐篷⛺️,准备造饭了。又开始下起大雨🌧️。这一路踏着雪❄️,听着冰河的咆哮声,享受着他们给我们带来的凉爽。也说不出心里是凉爽还是热情。</h3><h3> 这一路真叫累,还不敢说苦。也没有到了苦的时候呢。因为只是第一天。晚上九点多,头就昏沉沉的,想睡觉。期待着明天的景色,害怕明天爬升。但愿明天顺利。</h3> <h3> 7月18日早上7点起床。迅速收拾帐篷⛺️和行装。早餐🥣是方便面🍜,拌汤,油饼,不算丰盛,但也还算满意。</h3><h3> 8点30分准时出发。非常糟糕,早上起来就觉的头疼,状态很不好。我又开始怀疑这次环博,登雪山,踏冰川能不能坚持下来。我担心的高原反应就像魔鬼一样在脑海中反复出现。我知道现在还没有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现在就是思想不坚定。领队说把今天熬过就没问题了。走吧,那就熬吧。</h3><h3> 继续上向爬升,海拔3600米,看到了雪莲花和罂粟花。还有很多很多的花朵。兰花花,红串串花,紫色的花,玫瑰🌹色的花。我无意认识它们,它们在我们眼前盛开。我只对雪莲花感兴趣。罂粟花也开始打动我的心。</h3><h3> 雪莲花看上去很像我们农村的大白菜,但是它那透明的花瓣,花瓣外面那层淡绿色的瓣膜却是显得无比高贵,大方和淡雅。花朵中有一个圆圆的好像带刺的绣球。我没有摸它是否真的带刺。罂粟花也很漂亮,四片金黄色的花瓣闪闪发光。它们和雪莲花遥相呼应,慢慢改变着我的情绪,也在驱赶着高原反应的萌芽情绪。</h3><h3> 这个季节,黄色的花瓣特漂亮。沿途雪莲花和罂粟花陪伴我们上了冰川。一路小米粒大小的冰雹同样陪着我们。</h3><h3> 实际上冰川上行走不太滑。🉑️🉐️时刻小心冰窟窿。只要听到急促的轰隆的流水声音,我们就千般小心。那就必须绕道而行。谁也不知道冰窟窿🈶️多深,队友扔一块石头等三四秒才能听落水的声音。</h3><h3> 一路劳累和兴奋,早已经忘记了时间。也没计算在冰川走了多长时间,又开始爬升一个老虎🐯嘴山顶垭口。这个老虎嘴坡度40至50度长度大概1000多米,用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上了老虎口垭口。累的七荤八素,精疲力尽。垭口上看了一会走过的冰川和爬升的斜坡开始佩服自己了。渐渐忘记了高原反应。后来我才感觉到很多时候高原反应只是心里的感觉,是一种心魔。</h3><h3> 垭口寒风吹的厉害,也不敢久留。再一次开始速降。伴随着雨雪和不起眼儿的小冰雹不停地过河、踩石,继续着无穷无尽的"左右摇摆"。第二天还算可以,下午4点就开始宿营,在不知不觉中走了二万六千步。</h3><h3> 刚想在帐篷⛺️先美睡一会。上游的河水开始猛涨。冰水从我们帐篷⛺️下面流过。尽管帐篷⛺️底座是防水的,我还是十分担心被水冲走。我问领队夜走和天赐,我们是不是需要迁移营地,他们都说暂时不用。但是眼看着帐篷⛺️周围的河水越来越大,队友们就慌乱了。为了防备意外😯,我们不得不拔营起寨。又是一阵忙乱,我们放弃了草地,把帐篷⛺️向山坡上移动。还必须要防止山顶滚石袭击帐篷。十几分钟后,一座漂亮的村庄重新建立在山坡上。</h3> <h3> 7月20日上午9点出发。在冰川上一路爬升,领队说今天走冰川要小心,🈶️很多潜在危险。而我自己觉得没有18日那天冰川险。走了五六公里冰川,开始上雪❄️坡。四五十度冰雪斜坡。领队天赐说🉐️走两个小时,才能上了坡顶。刚开始还🉑️以,三四步停下来喘气,🉑️走到半山腰就对不起了,没那么好了。队友们开始颠跤,开始我还给别人指点怎么走,可没走几步自己就完全失控,𨄮倒后怎么也起不来。只要稍微动一动,身体就往下出溜。上面是雪下面是厚厚的冰,中间一层流水。前面队友们走过就成了一条小溪。好在我们这次🈶️好多有经验的队友,他们的力量是超强的。夜走一手抓住我的胳膊,我感觉他力量超大。就这样在这滑坡上拖着我走,就像老鹰抓小鸡。走这个坡,让人惊心动魄。只要滑倒,必须要冷静。否则,你就会像雪球一样向下面"滚蛋"。</h3><h3> 这个八公里的坡我们顶着五六级风,脚踩着冰水滑雪道足足走了二个半小时。终于上了四千一百五十米的崖口。</h3><h3> 开始下雪坡了,好的大风,自己好像要被风刮走了。好陡的雪坡坡呀!坡度40度长度七八百米。🈶️经验的队友他们是跑着下坡,🈶️的是坐着往下滑。他们的动做千姿百态,真享受他们又回到童年时期的那种快乐,我没有胆量,我是一步一步的走下去的。这天走了二万四千九百步,步数不算多,可体力消耗🉑️不小噢!</h3> <h3> 7月21日,为了调整身体状态。出发的比较迟,上午11点50分出发。快到十点才起来了吃早餐🥣。一边观景,也不误臭美拍几张照片。这里说是大本营,我原来以为大本营是一个"繁华"的地方。实际上就是很多登山🧗♂️爱好者必须宿营的地方。我们在此看日落🌄,赏日出🌄。体验这次徒步环博的感觉。在大本营看了湖泊旁边的冰川悬崖。悬崖下面被湖泊水淘空。方圆三十多米大的冰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坍塌几十个,它们就像喝醉酒一样侧身倒在湖泊中,湖泊中的湖水又是一番惊心动魄,惊涛拍岸,那种冰川倒塌的声音非常恐怖。</h3><h3> 出了大本🈺️一路下坡,二点半到了营地。大家商量今天时间早,体力也充沛,赶路吧。为明天的行程减少点路程。两个半小时续继向上爬升,来到次日要登的崖口。具说这个雪山垭口海拔高度四千二百米。上了垭口,面对危峰兀立的巍峨雪山,队友们脚踏厚厚的冰雪,豪情壮志。各种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将博格达主峰沸腾。我的心情也在夸张,也在沸腾。此时我才真正感觉这次环博很值。苦与乐同在,哪里还有什么高原反应!</h3> <h3> 7月22日,出发比较早,八点半准时出发。经过三个小时登上了海拔4080米的垭口。我们在乱石林走三步停一会儿,走五步休息一阵。上了垭口,又是一片白茫茫,队友们又开始摆出妖媚的姿态拍照📷。</h3><h3> 几天来,总是上山下山。又开始下山🏔️了。呀呀!全是小碎石。这种路🉑️不好走,一不小心会把搓倒。1个小时下了这个40多度斜坡通道。</h3><h3> 下山了开始寻找理想的营地。因为找营地领队不停的往前走,那些体力强壮的队友紧跟着领队。好几个人在过河的时候不小心湿足了,甚至完全落水。像我这样体力不佳的在后边跟着天赐,鞋帮都没湿,庆幸自己。我不是庆幸我自己体力弱,我是庆幸自己跟着天赐😄😄。他能找到安全的地方。我们住在博格达象鼻梁的一个草甸上。</h3> <h3> 7月23日,开始要出雪山🏔️了,早上6点半天赐开始叫床🛏️了。大伙火速起床,收拾行囊造饭,8点准时出发。开始下坡。每个人精神抖擞。3点20分到了预定目的地。🉑️悲的是🚗车子因为修路过不来,我们不得往前走又用2⃣️个半小时行程10公里。当我们到了车跟前几乎要瘫软。可怜我的两只脚打起6个血泡。</h3><h3> 通过这次长途徒步,感觉无论走多远,有多难,只要有颗坚强的心,所有困难都可以克服。别人无论说什么都是别人的感觉。自己不试试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但是,头一两天我真的很郁闷,心里总是犯嘀咕,我这是哪股经抽错了,为啥要受这份罪?金玲问我以后还会继续这样吗?我说坚决不了!现在感觉我还可以😄😄。熬过了身体的那个"坎儿",就好了。</h3><h3> 另外,这次能成功环博格也在于最近一年多来徒步穿越阴山的每条沟壑。我在穿越阴山山脉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同时也学会了攀登岩石,学会了如何在碎石路上落脚。这真的是经验,这种经验只能靠自己的摸爬滚打。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遇到了很棒的领队。遇到了一个团结互助的团队。</h3><h3> 我们平安顺利完成了环博任务。脚上的血泡只是短暂的疼痛,用不了几天可以痊愈。我们的环博经历丰富多彩,将会伴随我们很长时间,甚至永远,值了!</h3><h3> 回忆是幸福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