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ed2308"><b><i> 钢笔画 /叶龙 文字 /叶龙</i></b></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 前不久一位好友在闲聊中说,小时候他曾住在市区西小河边的民居中。夏天河埠头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现在家搬远了,回忆当时的情景,有时情不自情往乡河走。从他说话的声音和语言情绪,无不透出对当年儿时河里游泳、嬉戏的怀念。</font></h3><h3> 我也是如此怀念不舍。</h3><h3> 当然,我没有他福气,儿时我并未居住在河边,但儿时的玩乐情景与他一样梦萦魂牵!</h3><h3> 过了几日挑了个空档,约他同去熟悉的乡河,品品儿时的童味。 顺着儿时游过玩过嘻过的河道,看着一个个熟悉的河埠,心里总有割舍不去的依恋。</h3><h3> 他说,他最喜欢河埠,夏天以它作跳台,卜通卜通往水里跳,过瘾快哉!是啊,小时候长长的暑期难耐,也没有家务事,一到下午都是在玩河中渡过的。</h3><h3> 我们一路沿河走着,讲着儿时的有趣光景。</h3><h3> 忽然,我的理念转换了奇怪的想法: 决定用钢笔将河埠画下来,以画来讲讲河埠故事。</h3> <h3> 绍兴是江南水乡!除了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还有那一个个倚岸而筑的河埠头。</h3><h3> 河埠的解释词是,埠,停船的码头,靠近水的地方。</h3><h3> 岁月变幻,日月更替。</h3><h3> 河埠倒影清流,听臣般地匍卧在水边。任凭船舟戏弄,水波冲刷。它们石心如初,包受风霜包经雨雪!从河流开凿,屋宇建造时就有了河埠的重要位置,它们是屋宇的一部分。</h3><h3> 虽然现在日落乌啼巳经百年的风霜,但它们还是忠实地坚守在各家各户的后门!还是随时提供人们所需,宁可全身湿换来大家的净!</h3><h3> 绍兴人的土语很爽朗,将河埠头说成"踏道头"。绍兴人将有阶梯形状的建筑都这么说的,比如,石阶称为"踏道档″。<br></h3><h3> 在水乡,只要有人家的地方就有河埠头。因为河埠头是水乡人用水,洗涤,交通,交易,交流,嬉闹的重要且主要场所。</h3><h3> 从这点意义上来说,河埠头应该是很热闹的,是的,绍兴旧时的三江六码头是何等热闹。在内河,河埠大部分时间都属于女人们洗衣,淘米,洗菜,聊八卦。</h3><h3> 夏日酷阳高照,河埠头被孩子们霸占,这里成了天然跳台。</h3><h3> 孩子们在这里尽情也玩水,嘻水,游泳,打水仗,一玩就是几小时。一直要到家长们手拿长竹杆,沿河不停地唬吓,自己的孩子才恋恋地爬上岸来。</h3><h3><br></h3> <h3> 当然河埠头也会出现悲剧,玩水不慎也会玩出了人命的。</h3><h3> 一个小男孩玩水溺死我赶去看,他仰躺在公用河埠上,全身皱白,样子挺难看的。他的父母都是肢腿不健残疾人,当时哭的呼天呛地!围观者无不动容唏嘘。他们生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开爿茶水灶过日子。整天忙忙碌碌,每天汗流夹背,没时间监管孩子。</h3><h3> 想不到悲摧事偏偏发生在这个苦难家庭。</h3><h3> 当然河埠头也有喜事。</h3><h3> 好友说,他有一个邻居,是个女的,在一家小厂工作,当时二十多岁。响应毛主席号召女孩子学会了游泳。一天河里游完泳,上岸换衣服才知忘了带围蓆。咋办?</h3><h3> 她见远处有个河埠头。一个中年妇女在绣织花边,于是游过去。征得她同意,她在她家换了衣裤。</h3><h3> "哪后来呢?″我问。</h3><h3> 好友说: "想不到,后来认识了她儿子,再后来做了她的媳妇。″</h3><h3> "你删去了多少字呦。"</h3><h3> "只主要她儿子在县属大集体工作,人的长相也过的去。"</h3><h3> 真有此事?</h3><h3> "河埠有缘!" 好友说:"千准万确。"</h3><h3> 真是一悲一喜!</h3><h3> 我想,深入临河各家各户,采访有关河埠悲欢的素材,特别是大宅院合用一个河埠的,多少年间一定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事发生。请作家或者编剧,以"河埠头"为题写个剧本,也许能拍出《大宅院》的好片!</h3><h3> 这是痴人痴想,我想多了。</h3><h3> 河埠头在当年是妇女们的"信息交流中心"。每当清晨,河埠头聚满了勤快的主妇,她们一边洗衣洗菜,一边东家长西家短地交流着各种谈咨。</h3><h3> 河埠头是水乡绍兴一道靓丽的风景,透过这些河埠长镜头,我仿佛看到了那些逝去的岁月多么充满生活情趣。那些家妇们洗衣时"啦达,啪达″的捶衣声是河埠永不息的乐章!</h3><h3> 我深刻理解了当年人们的生活方式,窥视了当年社会底层人的生活水准。</h3><h3> 可以这样说,河埠头曾在百姓居家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给古城绍兴沉淀了历史内涵,并给历史街区河道增添了魅力,给在古城这个古香舞台每日上演精彩。</h3><h3> 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区道路的开辟和延伸,人们出行,运输物质不再依靠航船了,再后来,家家户户开通了自来水,为了保护水资源,居民们不再需要到河埠头去洗衣淘米了。于是,它的功能渐渐退化了。</h3><h3> 曾经的热闹,繁忙的河埠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冷清起来。</h3> <h3> 在旧时,河埠头是运河两岸百姓婚丧嫁娶的必经之地。搬家妆,接新娘,运米粮,渡对岸,甚至买鱼买虾都要在河埠头交易。</h3><h3> 有时外出工作的家人回家,有时远方的亲戚坐船来访也要在河埠头下的船进的屋。</h3><h3> 甚至送老归山的送葬出殡队伍,大多也是经河埠头上的船。</h3> <h3> 河埠头的式样有好多种,据观察和查证主要有双落水和单落水。双落水和单落水又分内凹式和外凸式等几种。</h3><h3> 河埠的条石坚固耐磨,一般河岸边或河埠上,大都还有一块缆船石。</h3><h3> 缆船石上雕凿着一个拳头大小的石孔,这石孔就是专门为靠岸的船只拴缆绳之用。</h3> <h3> 河埠头虽然比不上江海码头的繁华,但水乡密集的河埠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北宋诗人杨蟠在《去郡后作》一诗中写道:"思远城南曲,西岑古渡头。绿觞春送酒,红烛夜行舟!"就记载了古人对水乡河埠头的深切感情。</h3> <h3> 那时河水清得很,可以用鱼翔浅底来形容。常常能看到虾栖水草间,鱼儿出洞游。如此清沏的河水需要大家自觉维护。</h3><h3> 当时我记得河埠头也是分类用的,如大埠头是供洗衣,洗菜,淘米用的。一些下游的小河埠头则是洗刷大小马桶用的。</h3><h3> 家家户户的饭后洗涤泔水不排河道。</h3><h3> 护河公约户户知道,人人自觉遵守。</h3><h3> 这样,多少年来,保证了水源不被污染。</h3> <h3> 我好友说,他很羡慕有私家河埠的人家。</h3><h3> 他曾有过不醒的梦寐 : 家居不在于大,只要前门临石板铺就的小街小巷,后门外有碧波粼粼 的小河就行!</h3><h3> 这是他梦中的水乡。</h3><h3> 夏日,工作劳苦了一天,回家开启后门立在河埠,就能感受凉凉的河风迎面而来!</h3><h3> 他可以在竹椅子上坐下来缓缓潮热的心跳,或者喝上一口新沏的"龙井茶"!</h3><h3> 或者下河畅游几个来回。</h3><h3> 而我也想往这样看似十分简单的生活。</h3><h3> 特别是现在开始变老了,人更需要这种松舒,通透,安逸的环境了。</h3><h3> 曾记得,那时我借别人的河埠也是这样畅游乡河的,游累了还在石阶下摸螺蛳,回家让家人炒一下,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那种香美的滋味至今令人难以忘怀。……</h3><h3> 在我梦中,家乡的河埠被河水轻抚,被热情缠绕,被笑声浸润,永远是一道生动的风景。</h3> <h3>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就五十多年过去了,还未回味童年,已是耄耋之年了。</h3><h3> 岁月无情,人生已暮!但家乡的河水依旧泛着波光,岸边的扬柳依然摇曳。</h3><h3> 在老眼昏光中,我感觉眼前的一切已不如前,随着现代化建设,原先熟悉的房屋河埠已经无存,寻找温馨的快乐的河埠头有点难了。</h3><h3> 我们只有缓缓的环游回味它,立身驻足追寻它了。</h3><h3> 哦,我还能通过钢笔画铭记它!</h3><h3><br></h3> <h3>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