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神泉的女知青

焦金城

<h3>当年插队的小村庄</h3><h3> 陇县天成公社王家庄大队朱家庄小队</h3> <h3> 扎根北山 ,当年亲手种在知青点房前的核桃树</h3><h3> </h3> <h3>CPS中的北山</h3><h3>可见山下的上下寨子,王家庄。以及山那边的余家窑,南坡村</h3> <h3>崔秋光和作者在当年插队的宿舍前1998.828三十年后从返北山,知青点前</h3> <h3>作者和他的石虎哥 崔秋光</h3><h3>在当年的宿舍前</h3> <p class="ql-block">98年重回蒲峪川</p><p class="ql-block">过了神泉通关山的大桥,就入到天成公社。</p><p class="ql-block">这是在汗惠渠前的合影,后面背景神泉</p><p class="ql-block">庆安中学插队陇县天成的同学们,还认得嗎?当年的你。</p><p class="ql-block">神泉大桥,不过桥顺公路走是曹家湾公社,过了曹家湾公社便是固关公社。</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七 月 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往 事</span></p> <p>  </p><p><br></p><p><br></p><h1> ∵扎 根 ∴</h1><h1> 洪 水</h1><p><br></p><p> 陇县的山川河流尤属西部多,因那有座方园百里的关山。秦岭山脉从甘肃向陝西漫延,形成人们称呼的关山山脉从固关,到天成,一直延续到陵底下,八渡,以至汘阳和宝鸡县功镇西边的大水川,拓石,…,向北新集川(现龙门洞,历史上全真七子邱处机修炼之地。)</p><p> 据说陇县历年来从不怕旱,在那个靠天吃饭的年代,有十年九收之说。民国十八年陝西大旱,独陇丰收。</p><p> 在陇县境内河流众多,那山沟沟汊汊的大大小小的河都流进那条最大的河,涆河。汘河。这就是说这里从不缺水,河水,雨水,冬天的雪是很充足的。</p><p><br></p><p> 但水多也是一害。那就是山洪。</p><p><br></p><p> 平常年份十天半月就下场雨。但那一年,1969年收过麦后。七月中旬却是接连几天的大雨下个不停,蒲峪河,汘河一改往日的平静,不再是静静地流淌着,而是波涛凶涌,水浪翻滚带动河底的石块,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几里地外都可听到涛涛水声。</p><p> 接连几天雨的终于停了。在知青点闷了几天的我们终于可以下山串门子啦,到山下别的大队找同学串门子玩耍。</p><p><br></p><p> 但下山后却看到那滿河床的混浊的洪水,无法过河去范家营,橡树沟及玉皇湾,便更改路线去县城,一行几人走过韦家庄汗惠渠却看到更大的水势,汗河水面近百米宽,那水流,那流水的势头让人望而生畏。一行数人,无人敢过。(当年神泉大桥还未修成,公路还是从河道中穿过。)无奈只好返回,路上过汘惠渠时谁知崔秋光眼尖。一指汘惠渠首说,…那里怎么了?那么多人…</p><p>赵学文,崔夏来,杨文志和我一看,远远地看不清,有男有女,便一哄而去要看个究竟。!</p><p> 我们几人在那泥泞的路上深一脚浅一步的到了纤惠渠水坝看到七八个人围成一圈在哭泣着。细看,一床席子盖在地上,下面,下面只露出一双苍白发青的脚和赤裸的小脚…。我心中想呀:这是叫水淹死的人,好可怜那。不知是谁家的孩子,看到现场人的衣着不像是当地人。现场气氛是那样悲惨,我们也不敢多说,多问。只是默默地看着,更不敢多说多问,便转身默默离去。</p><p> 我向四面望了一下,汘河水在这转了个大湾,远处河水咆哮着翻滚着浪涛向下流去,水面上夾杂着许多树木和杂物,翻滾着向下飞快地流去。这里水面虽说也不小,但比起那主河床这片沙滩的水流还是相对平静多了。</p><p>虽然雨已停了,但天还是阴沉沉得,云层将附近河道两旁的山盖住,只能看到山脚下的部分。阴沉沉得让人心中很不舒服。</p><p><br></p><p><br></p><p> 在那天在我们几人离开王庄通范营的河旁不久,玉皇湾小队的苏天增,林敦津,应访爱,许丽华,赵学深还有王庄二队的刘殿江从河南边过来要过河到公社来。一条蒲峪河把川道分开,公社和韦家庄,曹家庄,王家庄,上,下寨子在河北岸,范家营,张家山,橡树沟,玉皇湾,桐水峪在河南边的山沟中。</p><p> 如要过河平时是踏着河道摆放的咧石,那_块块大石头从河这边到对岸。但这时只見大水而不见硎石。他们几人来到河边看到水大,就沿河找了处水势看着小的地方,准备过河。赵学深自高奋勇冲在前边。把衣服脱了,为了保险腰上梱根麻绳。想先过河后让其它人顺着绳子淌过河。谁知才下水走了两步,凶猛的水流一下子就把赵老三冲的在河中乱打滚,眼见那赵学深在那混浊的河水中一瞬间就不见身影,绳子嗖的一下就冲出数米,要不是林敦津把绳子抓的紧,紧紧拉住还不定出什么乱子。吓得苏天增他们四五个人紧拉慢拽的拖了二十多米才把老三拉上岸。再看赵老三身上让河中乱石撞的伤痕青一块,紫一坨,身上一道道地,吓死人啦。腰间也被那根麻绳拉出一道道血印。赵老三也是面色苍白,全身发抖。这小子真是到闫王爷那里差一点点。幸亏腰上绑了根绳,要不然天成公社就该给他开个大会啦。</p><p><br></p><p><br></p><p><br></p> <p>后排,杨文志 崔夏来</p><p>中排赵学文 作者 崔秋光</p><p>前排徐亚岗白晓玲龙泽英褚建平</p><p>摄于1970年9月送别招工615厂的同学于陇县,天成公社王家庄大队朱家庄三队的插队全体知青</p> <h3>当年的发小 相聚2016:5月</h3> <h3>难得一聚</h3> <h3>杨文志 崔秋光 海魂衫焦金城</h3> <p>前排 刘殿江 赵玉民</p><p>中挪肖丽萍白晓玲马春华</p><p>后排馮慧敏 王雪雁</p> <h3>赵家老三</h3><h3>赵学深</h3> <p>刘殿江,庆安中学66,1班</p><p>这些年难以忘却的同学。</p><p>可惜英年早迣</p> <p><br></p><p><br></p><p><br></p><p><br></p><p>我们的发小,我的同班同学。</p><p>赵家老三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不现成了游泳国家一级戴判。这事也是巧合吧,事后你没见刘殿江把老三过河讲的那个玄。包括他在内几个人当时的那个后怕。这段光荣历史赵老三至今秘不示人。经历了这次事情,我们的赵老三首次体验到人生的凶险,人生的意义。反而更加成熟了。从那以后做事,说话考虑的就比常人想得多。包括以后进厂工作。</p><p><br></p><p> 后来听刘殿江讲述那可怕的经历后,年少的我,仿佛有点理解什么叫水火无情。和儿行千里母担犹。我们上山下乡来到这远离父母的地方,做事一定要让父母放心。</p><p> 那时的我们真是从不考虑做事的后果。 楞头青一个。</p><p> 老三活了下来,沒想到可有人走啦!</p><p> 永运定格在那个年月。?!</p><p><br></p><p><br></p><p><br></p><p> 一行人返回到北山,一路上没有往常那样欢乐,和喧哗都是低头赶路。回到山上,没有了往日的欢笑,都沉默在那阴影之中。晚上队长从公社开会回来后通知我们后天全公社知青到曹家湾公社开追悼会,说有一个女知青在前天晚上护送村民小孩放学回家后,回知青点过河被洪水冲走,……。莫非白天所见就是那位不知名的… …。心中油然想到那具被掩盖的人,和那痛苦中的父母及家人。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莫名的悲哀。</p><p><br></p><p> 那天天成公社的知青,庆安中学的,四十四中的一群一群成帮结队得奔向曹家湾公社。</p><p>路过湃河时见到前几天的洪水已退去,但沿河的残迹依稀可见。虽然雨已停,但天空还是鸟云滿天。阴云密佈,大雨后的路面坑坑洼洼的,很不好走。</p><p><br></p><p> 天,是阴沉沉地,云层很底,在公路上都看不到两旁的山顶,雾朦朦的。远远地就听到风声中断断续续的传来阵阵悲袞地歌声"我失娇杨,君失柳……。… …和"国际悲歌歌一曲,狂彪为我……"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歌声被风吹的一会大,一会小,一阵清晰,又一阵模糊,呜呜咽咽的好似哭泣一般。</p><p> ‘远远地看到会场上的彩旗,时而被风吹的猎猎声响,一会儿又低低的垂下一动不动。那时而飘杨时而低垂不动的红旗,好似不愿出现在这低沉,压郁的场合,还有那会场里外一堆堆的人群。以及那阴沉沉的天,和雾蒙蒙的两山夾一谷的川道中的曹家湾公社村头的会场,那是曹家湾小学的操场。</p><p><br></p><p> 我们天成公社的知青来到追悼会的会场外围散开,在追悼会开会前,我想知道那位同学是那个学校的,(因曹家湾公社有西安两个学校插队在那里,分别是西安女中,西安三桥车辆厂子弟中学。)就挤到会场里主席台前,这里聚集着附近几个公社的知青,还有曹家湾中小学校数百名小学生。看到人群中脸上是惆帐,茫然,焦急,沉思,冷漠凄凉肃穆,严峻各种各样的神色和表情,呈现在一张张男女知青的脸上,小学生和村民的脸上。</p><p> 追悼会台前风摆着几个花圈,风吹的哗哗的响着,时大时小,白花一抖一晃着,好似不愿出现在这个场合。这时人群中有个女生见我说到"你是庆安的。…我那天见你们到河边现场去啦。"我一楞说你怎么知道我是庆安的。她说你们四五个人都是庆安的吧,我们是车辆厂的,三桥,经常去你们庆安游泳池游泳玩。见过你们几个,知道你们是在游泳池管救生的学生。这是我头一次和外校女生对话,不敢抬头,后了解落水的女生叫师X。</p><p> 是三桥车辆厂子弟中学的,下乡后当老师,那天是放学后见雨大,河水大就护送小学生过河,后返回过桥,桥是几根木头搭的,还没有护拦,风声,雨声,洪水冲击中的水中,石块互相碰撞的响声,令人心惊胆战。夜色中在那湿滑的树干上脚下一滑落水中的,水势之大待那几位村民的孩子反映过来都不见踪影啦,找了两天才在那找到,据说过了渠首那个回水湾就不好找啦,再冲就过县城啦。他们队紧邻段家峽。山高坡陡,和固关公社紧邻。冲了二三十里远。是家中的长女,形象很惨。</p><p><br></p><p> 望着她那双红肿的双眼,对我诉说着那天之事,我不知说什么好……。心中只有悲伤!她 。怎么就这样就走了。17岁的她就这么默默地离开而去了!!??</p><p><br></p><p> 后来听说就埋在神泉大桥公路旁的坡上。在那个提倡青山处处葬忠骨,何须马革裏尸还的年代被安葬在发现人的公路旁的那个山坡上。</p><p> 风吹旷野纸钱飞,新墓垒垒春草绿。那情,那景。多年后还历历在目。</p><p> 烈士?见义勇为?都没有。有的只是说是她是我们上山下乡广大知识青年学习的好榜样。心中不由而然地生出一股哀愁,和伤感。那位素位谋面的知青战友就这样永运扎根在这里嗎,那我们的归宿将是怎样得???</p><p> 多少年后回想起这件事,心中总感到痛痛的,我也觉得我是幸运的。但是还有谁记得那个她… …。那个早去的她??!!</p><p> 留在神泉的女知青</p> <h3>当年的三桥车辆厂</h3> <h3>几十年过去,三桥车辆厂已成北车集团下的车辆厂。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上山下乡的子弟。</h3> <h3>胡聪明,胡永洁。赵学深林敦津在石尧河,河对岸的背影。现称秋菊山庄。1998.8.28</h3> <h3>前一为崔秋光,赵学文,插队时队长闫真书,后为作者。98,8:28</h3> <h3>队上当年的农友</h3> <h3>当年插队的发小在关山牧场。</h3><h3>分别杨文志,赵学文,崔秋光,崔夏来,褚建平,焦金城,徐亚岗,(崔冰琳,</h3> <h3>王家庄大队三个小队的校友们的合影</h3><h3>(1998:8:28日</h3> <h3>97年褚建平同学回队和村上女社员</h3> <h3>当年的男生宿舍。</h3> <h3>当时的女生宿舍和灶房</h3> <h3>大明宫畔的仙纳渡</h3> <p>  </p><p>在大明宫旁的仙纳渡 酒吧, 回忆那难忘的往事</p> <h3>焦金城</h3><h3>1968,10 1970,10 插队陇县</h3><h3>后进宝鸡615厂</h3><h3>现住西安</h3> <p><br></p><p><br></p><p>最终稿,</p><p>感谢崔秋光,郭平安 提供相关照片。</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8年11月4日在兴庆公园西安市记念老三届上山下乡五十年聚会得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帅静 原家居梁家牌楼,在小学,初中一直是位品学秉优的三好,五好学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仅以此文纪念在那段时月中离开我们的知青同学。</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