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来源网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音乐:后悔莫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字:侠客泪珠</div></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芊玉词〖江城子•春花秋月费思量〗</h3> <h3> 春花秋月费思量,雨微茫,连天长。君别去后,丝管伴孤床。烛影葱茏人不剪,如狼发,懒梳妆。<br></h3> <h3> 《江城子》这一词调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的唐著词(唐著词是唐代的酒令,晚唐江城子在酒筵上流行,经过文人的加工,就成为一首小令的词调)曲调。唐五代时为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又有36字七句五平韵、37字七句五平韵等。至北宋苏轼始变为双调,由此发展成熟、格式定型并得到推广。双调《江城子》是在单调的基础上,在结尾处增一字,变三言两句作七言一句,又依原曲重增一片。双调共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苏轼的《江城子·记梦》和《江城子·密州出猎》开创一代词风,引起后代乃至于同时代人的追和。全宋以《江城子》为词调的词192首,除两首张先词为单调外,其他都为双调。<br></h3> <h3>在唐五代宋及金元,题材以三类为主:
一是描写男女之情,这与词的起源有关,词是协乐文学,和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供宴饮享乐之用的,因此抒写男女之情是其主要内容;
二是咏史豪放之作,这一类词始自欧阳炯,牛峤的咏史之词,后与苏轼的豪放词合为一起,在咏史豪放中显示出悲凉的意境;
三是苏轼所开的悼亡词,写哀情又不同于第一类写男女之情的词,但这类词少,原因是这种词往往是那些有同样情感体验的人才能作出。<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