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暑假生活模式开启,请允许我先小小的激动一下,我去陕西旅游啦!那么接下来随我的图片一起感同身受不一样的风景吧</h3> <h3><font color="#010101">达州火车站出发啦</font></h3> <h3>站台上匆匆忙忙的行人</h3> <h3>安全到达陕西,一定要品尝一下陕西名小吃“肉夹馍”</h3> <h3>吃饱饱以后开始旅游了</h3> <h3>第一站,红石峡</h3> <h3>红石峡位于榆林市城北3公里处,距离榆林市区仅5公里。红石峡谷长约350米,峡谷东崖高约11.5米,西崖高13米,东西对峙,峭拔雄伟。峡内榆溪河水穿峡而过直达城西。古代驻守榆林的文人墨客甚至武将都喜好到红石峡题刻以抒发边塞豪情壮志,所以红石峡又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从题字的内容,可以看出榆林古时“九边重镇”的地位。此外,还可以欣赏到宋元时期的石窟艺术。赶上晴天,就可以一睹“红山夕照”的风采:夕阳之下如同晚霞一般绚丽的红石峡风光。是著名的“榆林八景”之一。红石峡位于榆林市城北3公里处,距离榆林市区仅5公里。红石峡谷长约350米,峡谷东崖高约11.5米,西崖高13米,东西对峙,峭拔雄伟。峡内榆溪河水穿峡而过直达城西。古代驻守榆林的文人墨客甚至武将都喜好到红石峡题刻以抒发边塞豪情壮志,所以红石峡又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从题字的内容,可以看出榆林古时“九边重镇”的地位。此外,还可以欣赏到宋元时期的石窟艺术。赶上晴天,就可以一睹“红山夕照”的风采:夕阳之下如同晚霞一般绚丽的红石峡风光。是著名的“榆林八景”之一。</h3> <h3>惊叹</h3> <h3>窑洞之间上下左右穿梭很有意思,也很凉快,窑洞里面</h3> <h3><br></h3><div>据统计,红石峡题刻、石匾和各类碑记共有200种之多。更有蒙文题刻,堪属一绝。它们虽久经风雨剥蚀,但其雄姿英貌经久未衰,向来被人们誉为塞上小碑林,陕北书法艺术的一座宝库。</div> <h3>红石峡参观完毕</h3> <h3>第二站 镇北台</h3> <h3>镇北台,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镇北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万里长城第一台” 之称。有诗云“万里长城的一块坚硬脊椎骨镇北台、永在”、“上台下台演王朝 进戏出戏扮将士”。镇北台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h3><div>镇北台呈方形,共4层,高30余米。台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64米,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div><div><br></div> <h3>抱呀抱不下</h3> <h3>转累了,吃货的我赶紧补补</h3> <h3>第三站 黑龙潭</h3> <h3>陕西省榆林[1]市黑龙潭位于西(安)包(头)公路沿线,榆林市70公里红柳滩村东一深山幽谷中,谷中九潭连环,泉流活跃,俗称九龙潭,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因修建起龙王庙,故改名黑龙潭,清光绪十年(1884),民国21年(1932)曾几度重修扩建,规模焕然,庙内旌伞林立,匾额争悬。黑龙庙座镇北锋,濯足龙潭,正殿、卷棚、钟楼、鼓楼、石狮、石阶、旗杆、牌楼、乐楼随山而列,浑然自如。庙西侧有一悬崖突兀,天生一卵形泉口,经6寸许,深不可侧,俗称“海眼”,常年涓流细滴,如珍珠连串,称“龙穴藏珍”,为榆林八景之一。庙前48级石阶左右竖石旗杆一对,柱高6米,石阶下有民国21年建石牌楼一座,1984年列为榆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h3> <h3>难道难道真的有黑龙?</h3> <h3>第四站 榆林钟楼</h3> <h3>最早的钟楼建筑于现在的榆林榆阳古城的鼓楼以北的大街上,即现在钟楼山下的北大街上,据记载始建于明,后毁于清末的战火。</h3><div>新钟楼,位于榆林城内大街中心,为仿西洋式建筑。民国10年(1921)榆林绅士白伯英、郭维藩等在为井岳秀祝寿时倡议建“井公祠”,即在榆林大街原被火焚牌楼的旧址动工,次年落成,取名“长春楼”,后改为榆林钟楼。</div> <h3>第五站李自成行宫</h3> <h3>李自成行宫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城北的盘龙山上,是明末著名农民起义领袖、大顺政权皇帝李自成的行宫。</h3><div>李自成行宫建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是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国后,其侄李过奉命回米脂修建的。行宫依山据险,庄重威严,远处眺望,如巨龙腾飞,雄伟壮观。行宫前后2层90级台阶,将秀丽别致的乐楼、梅花亭、捧圣楼、二天门以及凌空而立的玉皇阁联结托起,蜿蜒有序地直上山巅。</div><div>李自成行宫是西北地区现存最完整的一组古建筑群,是陕西省别具一格的一组古建筑和富有园林风貌的游览胜地,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div><div>2006年5月25日,李自成行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 <h3><font color="#010101">第六站 杨家沟旧址</font></h3> <h3>米脂县杨家沟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米脂城东南23公里的杨家沟村,是红色革命圣地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二者结合为一体的旅游圣地,1972年开始筹建杨家沟革命纪念馆,1978年开始对外开放,199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陕西省委命名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杨家沟村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5年在革命旧址内建立了“毛主席转战陕北纪念馆”。2007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陕西省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全国第二期红色经典景区</h3> <h3>向伟大的毛主席敬礼</h3> <h3>防空洞,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了</h3> <h3>第七站 西安钟楼,大雁塔</h3> <h3>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h3><div>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1]</div><div>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钟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西安钟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div> <h3>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h3><div>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div><div>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div> <h3>又饿了,吃吃吃,陕西羊肉泡馍</h3> <h3>第八站 西安秦岭地宫</h3> <h3><br></h3><div>秦始皇陵地宫是指秦始皇的地下陵墓,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秦始皇陵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以东30公里临潼县的骊山,亦称骊山园。</div><div>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经过专业人士的勘测已发现,在秦始皇陵的大山丘里,因为下面有下水道,整体复杂,不敢贸然去挖;但在1962年,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发现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div> <h3>第八站 华清宫</h3> <h3>唐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后也称“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初名“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更华清宫,因在骊山,又叫骊山宫,亦称骊宫、绣岭宫。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唐玄宗悉心经营建起如此宏大的离宫,他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岁尽始还长安。安史乱后,政局突变,华清宫的游幸迅速衰落,唐朝以后各代皇帝已很少出游华清宫。后历代皇家有维修,到解放前已是汤池寥落,宫殿萧疏。华清池,解放后人民政府自1959年起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1]</h3> <h3>杨贵妃出浴</h3> <h3>杨贵妃浴池</h3> <h3>秦始皇浴池</h3> <h3>蒋介石逃跑被俘的地方</h3> <h3>这玉我可喜欢了,妈妈我可以带回家玩玩吗,哈哈</h3> <h3>第九站秦始皇兵马俑</h3> <h3>秦始皇兵马俑,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div>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陵园面积218万平方米。博物馆以秦始皇兵马俑为基础,在兵马俑坑原址上建立的遗址类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div><div>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共有一、二、三号3个兵马俑坑。一号坑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总面积14260平方米,约有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二号坑是秦俑坑中的精华,面积6000平方米,由四个单元组成,四个方阵由战车、骑兵、弩兵混合编组,严整有序,无懈可击。三号坑是军阵的指挥系统,面积524平方米。</div><div>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1976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979年向国内外公开开放。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div> <h3>身临其境还是很震撼</h3> <h3>亲爱的同学们跟我图片文字逛了一圈,是不是有冲动也想去陕西瞧瞧看看呢?在我给大家做这些介绍的时候,我又仔细的百度了每一个地方的详细介绍,在当时的走马观花的场景里现在又通过文字介绍自己又加深了很多知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