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 发展素质教育——2018年全国教育创新发展•八一峰会学习简报

丹丹

<h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教育创新发展八一峰会以"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为主题,邀请全国知名的德育理论专家、实践名师一起,相约南昌,共话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和实施途径,为加强学校德育干部、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干部、班主任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h3> <h3>  7月26日,武宁六小一行6人在德育副校长邱燕萍的带队下赴南昌县莲塘一中参加此次峰会。</h3><h3><br></h3> <h3>  7月27日上午,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开幕仪式。南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汪众华致辞,他简单介绍了南昌县的的光辉历程。<br></h3> <h3>  南昌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谢为民介绍了南昌市教育在德育方面的成就,他指出:唯有立德立志,才能走的更远更高。立德树人,就是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h3> <h3>  最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天顺作了讲话,他分析了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重任,并对德育工作表达了殷切的期望。他希望每一位教育工者作都能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全过程。</h3> <h3>  开幕式后就马上开始了培训课程的学习。上午主讲的是北京市教育学院院长研修学院教授、德育与班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迟希新。</h3> <h3>  他主讲的课题是《新教改背景下学校全员育人的理念和有效实施》。<br></h3> <h3>  学校的德育不是附属品,它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新时期需重新审视学校德育的重要性。</h3> <h3>迟教授用深入浅出的实例、幽默风趣的话语诠释了如何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h3> <h3>迟教授提出"全员育人"的概念,引人深思。</h3> <h3>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班级与学校,学校与家庭,携手合作,全员育人。</h3> <h3>德育分为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显性德育以课程为载体,隐性德育影响深远,学校该如何开展呢?</h3> <h3>一、凸显学校办学理念中制定的德育目标。</h3> <h3>这是北京一所小学的校训:先育人教书,后成人成才。</h3> <h3>这是小学生自己的"文明标语"创意,是不是很有趣呢。</h3> <h3>二、营造立德树人的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h3> <h3>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师德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h3> <h3>这是一组漫画《你以为我没看见的时候》,发人深省。</h3> <h3><br></h3><h3>这组漫画告诉我们:为人师表,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注视下,身教重于言教。</h3> <h3>家长交给我们孩子,我们将还给他们什么样的少年?德育教育是关于心灵的教育,是关乎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教育。教师师德,至关重要;加强德育,重中之重。</h3> <h3>通过迟教授的讲授,老师们的教育情怀再次被升华,融入了更多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h3> <h3>学员们都上前与迟教授合影,无奈我们没赶上。</h3> <h3>下午,我们有幸聆听了南师附小教育集团带来的德育特色工作经验分享《从心出发,向着明亮那方》。</h3> <h3>抓住认同,以心理健康为切入口,从"心"出发,向着明亮那方,围绕教育的三个本原—学生、教师、家长,做出了三个维度的尝试。</h3> <h3>学生维度:国家认同,点一盏心灯。</h3> <h3>全息理念下,结合学校实际,创新德育实施。</h3> <h3>1.全科融合式</h3> <h3>2.全时空衔接式</h3> <h3>3.全员参与式</h3> <h3>4.全程关注式</h3> <h3>教师维度:职业认同,开一扇心房。</h3> <h3>南昌师范附属小学教育集团,进行了向下式生长师德建设探索。</h3> <h3>LIFE就是向下,生命就是向下,向下才能向上。</h3> <h3>该校历时一年,师生参与其中,表演了一部红剧《红领带,红领巾!》。</h3> <h3>种子研习营</h3> <h3>师徒结对仪式</h3> <h3>成立"向上学院",愿自己做一粒温暖明亮的种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h3> <h3>"向上学院"让教师成为彼此的青彼此的蓝,转型为相契成长、拥抱曲折、包容多元的"专业人"。</h3> <h3>这一个个活动,就像开启了一本无字书,带着老师们重温理想之美。</h3> <h3>南昌经开区社区教育三点半课堂介绍。</h3> <h3>小学放学早校内减负,实则校外增负,三点半课堂解决这一难题。</h3> <h3>南昌市站前路学校的德育活动育人篇《在更大坐标系上讲述站前自己的故事》,</h3> <h3>以及莲塘一中优秀班主任杨刚华带来的《如何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同角度的德育经验分享,给学员们带来一场思想的碰撞,让班主任学员们反思自己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强化了每位学员的认识。</h3> <h3>一、大题小做</h3> <h3>将优秀班主任评选的六条标准,"大题小做",细化到自己的工作中。</h3> <h3>一、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课程育人)</h3> <h3>二、爱字当头,方法得当(活动育人)</h3> <h3>三、注重实践,挖掘潜能(实践育人)</h3> <h3>四、知识全面,热爱学习(文化育人)</h3> <h3>五、善于协调,班级和谐(协同育人)</h3> <h3>六、善于总结,开拓创新(管理育人)</h3> <h3>二、小题大做</h3> <h3>规范课前演讲</h3> <h3>完善班级档案</h3> <h3>编辑高考复习个人备考过程备忘录</h3> <h3>随后,杭州市春晖小学校长田冰冰做了《智慧协作,寻找家校关系新常态》的专家报告。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事业。田冰冰老师认为,班主任要以一种开门办班的心态,从集纳资源到智慧协作,激活每一个家庭,来重新定义家校关系。<br></h3> <h3>对于目前班级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田老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班主任应当在建群之初就制定好的规则并严格执行,同时自己也要积极担负起引导群内氛围的责任。"心态放平,道理讲清,不求速成,逐步带动"这16字真言就是田老师的家校沟通原则。</h3> <h3>此外,田老师介绍了家校共育的一些国外经验。</h3> <h3>法国:配备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协调人"</h3> <h3>新加坡:超八成学校与社区合作</h3> <h3>英国:家长成为教学助手</h3> <h3>中国香港:家长参与的六个层次</h3> <h3>并提出"激活家长同伴,让班级建设如虎添翼"的观点。</h3> <h3>她认为班主任应该带领家长共同学习、共同做事、共同研究,这带动每一个人的过程既是教育自身减负的过程,也是学校、家庭、学生共同通过教育质量的过程。</h3> <h3>结语:我们不要很厉害才能开始,我们需要开始了才会很厉害!</h3> <h3>7月28日上午,江苏省苏州市名师、苏州市德育学科带头人匡慧娟教授带来题为《寻找教育的"椰壳",做班级管理的达人》专家报告。</h3><h3><br></h3> <h3>在报告中她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和德育校长的教育经验,分别从五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如何做好班级管理: </h3><h3> 1.制定班级建设目标;</h3><h3> 2.培养小干部队伍; </h3><h3>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h3><h3> 4.建设班级文化;</h3><h3> 5.紧密家校联系。</h3> <h3>她还强调"做一名好教师,先从做班主任开始"、"好的班级需要老师去管理",只有用心去做好班主任,才能让德育之花开满校园。</h3> <h3>  精彩的讲座、积极互动、案例分析,令每位参会学员受益匪浅,让大家对如何做好班级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接班时要多方面掌握学生信息,知道了小干部培养要面向全体,工作细致,创新思路,知道了班主任要魅力管理,爱心满怀,以身示范…… 寻找教育的"椰壳",做班级管理的达人。</h3><h3><br></h3> <h3>两天的时间很短,两天的收获却很多。"弘德、博学、尚美、求真",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六小人一直在路上。</h3>

德育

班级

育人

教育

班主任

立德

学校

家校

家长

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