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但是,对于脱离实际的理论学习,我一向是不屑的;对于对教育教学没有指导意义的学习,我也是反感的,如我们教师每年的公需课。“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只有对口的学习,才能让我们开阔视野,愉悦身心,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如这次在重庆师大的学习。
</h3><h3><br></h3> <h3>偶遇师大门口卖水果的兄弟😂</h3> <h3> 我们这次在重庆师大总共学习了七天,这七天是紧张而充实的七天。在这七天中,我们有幸学习了申仁洪院长的《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转型发展》,向友余教授的《新时期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王滔老师的《特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魏寿洪老师的《特殊儿童的教育评估》,张文京教授的《个别化教育与教学》,徐静老师的《特殊儿童语言治疗概述》,邵伟婷老师的《常见行为问题与解决方式》以及石彩霞校长的《医教合作,教康整合——构建双流特教精致服务新模式》等。老师们激情澎湃的讲演,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紧扣教学一线的研究,甘于奉献的精神,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
</h3><h3><br></h3> <h3> 一、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照理说,心理调节能力应该比别人好才对,但实则不然。这一次,我们听了王滔老师的《特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和维护》,受益匪浅。过去我认为普校教师面临升学压力、繁重的课业等任务,心理健康方面会比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差,但王老师经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发现我们特殊教育学校老师的心理健康情况也不容乐观,也有很多老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如消极、烦躁、易怒、抑郁等。也难怪,我们整天面对的是听障、视障、自闭等特殊儿童,沟通不畅,误会时有发生,教育教学效果不显著,成功的体验不强烈等,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如果不会调节和维护,天长地久,难免会“日久生厌”产生出心理问题来。<br></h3> <h3> 王老师认为健康的心理应该是个体内外协调的良好心理功能状态。并总结出一套标准,如较强的自我价值感,自尊自信;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满足感、愉悦感;良好的人际关系,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有成就感;能自我管理情绪;积极地应对压力和挑战不逃避不放弃等等。这些标准为我们维护心理健康指明了方向。如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很重要,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对亲人,对朋友,对同事,对领导,对下属,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良好而亲切的氛围,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愉悦感和幸福感。如这次和开文主任同住,我就感到很开心。之前没怎么接触开文主任,对他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他很随和,没有架子,却不知道他还这么逗趣。这次同住,我们两个一起聊天看球,谈工作品人生,不拘小节而互相尊重,像多年的好朋友,让我认识到他不但好玩,而且有主见有能力,感到特别的舒心。试想,在和谐友好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心情能不愉悦吗?工作能不开心吗?</h3><h3>
</h3><h3><br></h3> <h3> 又如要热爱生活。我觉得热爱生活也会热爱工作。一个不热爱工作的人妄谈热爱生活,就如同一个流浪汉谈整洁干净,缺乏现实基础。因为生活和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充满乐趣,工作才开心,有动力;同样,工作中有投入,有收获,生活才更有意义,有成就感,有幸福感。大凡热爱生活的人,都是热爱工作者,如爱迪生、富尔茨、乔布斯等,无不视自己的工作如生命。而像我们老师,大部分时间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如果工作无法给我们带来乐趣或成就感自信心,那就要变换工作。如果你无法变换工作,那就要学会变换心情,调理情绪。尝试着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自己要整天面对的工作,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如这次王滔老师给我们做的实验,让我们先写出自己最近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然后写出为什么不愉快,最后写出相反的心情,再尝试着找一个理由。从相反的角度想问题,效果原来很不错。更让我们明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比一味地怨天尤人更能给我们好心态。
</h3><h3><br></h3> <h3> 这次,王老师的心理沙盘推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这次的现场考察本来还有语言康复、评估等项目,但最后,大家都被沙盘游戏吸引去了。“沙盘”为来访者创造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来访者在沙盘中运用玩具、模型来表达自己的无意识世界,可以使自我治愈力得以发挥。我们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有时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不清楚。于是大家跃跃欲试,都想在沙盘上“露”一下,以便认识那个无意识的自我。而被自己学生戏称为“神婆”的王滔老师,从专业的角度深入浅出,精辟入理、趣味横生地给大家进行了分析。客串分析师的林校长和易主任,也分析得有模有样,获得王老师的高度评价。午饭时间到了,大家都还兴趣盎然,意犹未尽。单从这点来说,我觉得“沙盘”就发挥了“自我治愈力”的作用。真希望我们学校的沙盘也能充分发挥它的功能,造福师生。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普希金说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br></h3> <h3>“神婆”王滔教授😃正在根据沙盘分析“命理”</h3> <h3> 二、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史学家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这句千古名言对重庆师大的一些老师来说却不适用。刚上张文京教授的课,就被她朴实的外表、铿锵的语言、严肃的态度所吸引,听完课后,更被她和她的团队严谨治学、不辞劳苦、甘于奉献、精益求精的高尚品格和学识所折服。张教授给我们上的是《个别化教育与教学》,讲得生动活泼荡气回肠。但我们不知道的是,这是张教授的第二专业。据介绍,重师大的特殊教育学院和名下的特殊儿童培训机构,在创办之初,她们也是白手起家,摸着石头过河的。这甚至不是她们的第一专业。没有专业知识没有经验怎么办呢?张教授说,那就学——从零开始学。她以身作则,要求加入自己团队的老师和学生,必须守得了清贫,耐得住寂寞,付得出努力。她甚至要求自己的老师和学生放弃一年的双休日,专门用来学习和研究。愿意的老师和学生留下来,做不到的请离开。</h3><h3> 试问,在急功近利物欲横流荣誉至上的今天,能有几个人有这样的办学治学精神呢?正是在张教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带领下,她们硬是把重师大的特殊教育学院和名下的特殊儿童培训机构办成了西南甚至全国著名的机构。全国特殊儿童家长慕名而来的不计其数,造福给特殊儿童,造福给社会。张教授自豪地说,虽然她们很多老师放弃了休息,放弃了职称,放弃了晋升的机会,(这在大学里面是不容易做到的)但她们收获了家长的满意和学生的赞扬。<br></h3> <h3> 成功有很多种,有一种叫做心满意足,有一种叫做成就感。它没有太多的物质,没有太多的奖赏,却有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欢愉。我想,张教授和她的团队之所以自豪快乐,是因为她们找到了通往心灵最高境界的密匙。正如香港大学校长沈祖尧在学生毕业典礼上说的一样:“快乐与物质和金钱无必然联系。温馨的家,简单的衣着,健康的饮食,就是乐之所在。漫无止境地追求奢华,远不如俭朴生活能带来幸福与快乐。”
<br></h3> <h3> 我们常常感叹,比我们优秀的人还比我们努力。在一个资讯爆炸、是非难分的时代,在一个利益在前,道德在后的时代,一个学富五车的大学教授都能从零开始,不问西东地学习研究第二专业,作为一线老师的我们,作为知识储备远远不够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拼搏呢?
</h3><h3><br></h3> <h3> 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特殊儿童语言治疗要做什么?吹蜡烛?口腔按摩?做舌操?读卡片?要求仿说?
上《特殊儿童语言治疗概述》的徐老师一上课,就给我们抛出了这个问题,一下了激发了我们听课的兴趣,把我们带到了思考中去。接着徐老师给我们讲了口腔按摩和做舌操读卡片等等的趣闻,令我们捧腹不已。徐老师说语言是用来沟通的,那么什么是沟通呢?她给了我们一些提示,让我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沟通下个定义。记得我第一次是这样定义的:沟通是人们为了交流或共享信息而进行的一种互动。然后徐老师又给我们提示,让我们思考再修改自己下的定义,然后互动,再提示,再修改。我最后的定义变成了“世间万物之间为了交流、传递、共享信息而进行的一种互动”经过多次修改,它已经变得丰富多了,而不再局限于人们之间的交流。徐老师的这种授课方式,是在教给我们做学问的方法——多角度思考。思考越多收获越丰富。<br></h3> <h3> 徐老师的课妙趣横生,丰富多彩。后来还让我们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捏橡皮泥,做发音器官。用一位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瞌睡虫都给赶跑了。那么,徐老师是何许人也?她就是张文京教授口中的放弃职称评比放弃晋升机会、甘心做特殊教育研究,深得家长赞扬,学生喜欢的老师中的一员。用刘少敏主任的话说就是学院派和实践派结合一体的的徐静老师。
为何徐老师的课如此生动活泼,缘于她多年如一日的努力和思考。扑克可以做为语言康复治疗的工具,麻将也可以成为发展特殊儿童语言的王牌。丰富多彩的生活,给了她源源不断的灵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徐老师放弃了职称和名利,却收获了赞扬、感动和荣誉。<br></h3> <h3> 我常想,在一个唯利是图、财富至上的时代,一个人不为名利所动,专心于自己的小天地,专心于为特殊儿童语言康复服务,这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啊!我们同样面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不学习不思考,岁月的长河将会磨平我们的激情与斗志,令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陷入周而复始的枯燥无味之中。因此,学习和思考是保持人生激情和把握机会的最好润滑剂。
</h3><h3><br></h3> <h3>
</h3><h3> 记得一个故事说某县长带女秘书开车下乡视察,路上县长偷偷地摸了女秘书的大腿。女秘书悄悄地问:“县长你记得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16页第七段写着什么吗?县长大惊,急忙收手,一路上不敢乱动。
下乡回家后,县长急忙到书架找出布满灰尘的邓小平文选,翻到那一段,只见上面写着“思想再开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动作再快一点,该做就做,想干就干,不要瞻前顾后。”县长一拍大腿说:“妈呀,不学习将错失多大的机会啊!”<br></h3> <h3> 当然,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重庆学习只是给我们一个引子。引导我们看更多的书,做更多的思考,从而更好地服务特殊教育,造福更多的特殊儿童。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