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薰衣草是我的一个久远情结。还是2002年做西欧旅游行程时,我就渴望去法国普罗旺斯看看那些浪漫的薰衣草。后因非典等原因未能成行,终于得知新疆也有大片薰衣草,于是这次做新疆行程时,刻意按花期安排了时间。伊犁河谷与普罗旺斯地处同一纬度带,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相似,因而成为全世界继法国普罗旺斯、日本富良野之后的第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也是中国唯一的薰衣草主产地,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薰衣草之乡”。</h3> <h3>霍城县的解忧公主薰衣草园,是新疆薰衣草种植面积和密度最大的庄园,成为我们观赏的首选地。</h3> <h3>有人说得好:“薰衣草的香是人生中的某种半梦半醒的状态,淡到了极处,又刻在心底。”这淡蓝紫色的小花似有一种魔力,远处就能闻到它的香气,但站在大片花田里,嗅到的也仅仅是那淡远的香。这淡香激发了人们对于爱情的梦想,似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于是就有了薰衣草花语:心心相印,等待爱情。</h3> <h3>还有人讲,对男人而言,薰衣草的香如同女子袅袅娜娜的裙裾,在风中轻巧羞涩地飘着,燃起男人的初恋。</h3> <h3>从伊宁市往东200多公里,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那拉提草原,又称巩乃斯草原,我们游览的景区海拔约1,400米。从西汉起,哈萨克族人就在这里游牧和繁衍生息,因而那拉提草原被称为“哈萨克族的摇篮”。伊犁河谷也是古乌孙国的所在地,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位奇女子解忧公主。她在汉武帝时嫁到乌孙,在半个世纪里为维系乌孙与汉朝的关系和遏制匈奴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那拉提草原上还遗留有乌孙古墓。</h3> <h3></h3><h3>那拉提草原景区保护得极好,完全见不到牛羊放牧,所以处处草长花繁,生机勃勃。我们乘区间车到了河谷草原和森林公园两个景点下车观赏,对丰美的草原和植被留下深刻印象,只是这里没见到大景可拍。</h3> <h3>见到的哈萨克人也都是做游客生意的(手机拍)</h3> <h3>离开那拉提不久见到的路旁景色,倒是更令人激动。(车拍)</h3> <h3>从那拉提草原到巴音布鲁克草原看似距离不远,但要翻越海拔3,000米的巩乃斯达坂(注:达坂是维族和蒙族语,意为高山山口和盘山公路)。刚爬山不久就见到防风墙,司机说这里冬季风特别大。</h3> <h3>我们沿着盘山公路缓缓向上,逐渐上到了雪线以上的高度。</h3> <h3>见到山下壮丽的景色,我们在海拔2,665米处急不可待地下车观赏拍照。</h3> <h3>一定要在这里拍一张合影!尽管风很大天很冷,但是大家的兴奋之情、豪迈之心如丝巾般在大风中飞扬。(手机拍,左一是司机王师傅。)</h3> <h3>翻过海拔3,020米的山顶,我们惊讶地发现,这里竟是一个高山大牧场。</h3> <h3>积雪一旁,羊群在安详地吃草。(车拍)</h3> <h3>更令人惊讶的是,到达海拔2,400米处,眼前居然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水草肥美,牛羊成群。原来这就是所谓的高山草甸,我们将要游览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也处于大体相同海拔高度。</h3> <h3><br></h3> <h3>来到巴音布鲁克草原,有必要介绍一段与之有关的悲壮历史。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正月,土尔扈特部落首领渥巴锡为摆脱沙俄压迫发动武装起义,离开居住了140年的伏尔加河下游,率部3.3万个家庭近17万人,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以近十万人的伤亡代价回到新疆。清政府对他们给予种种优待,依据渥巴锡的意愿,乾隆将水草丰美的巴音布鲁克草原赐予了他。电视剧《东归英雄传》讲的正是这个故事,其主题曲《鸿雁》表达的是回归遥远故土的思念之情。</h3><h3><br></h3><h3></h3><h3>巴音布鲁克是仅次于呼伦贝尔的中国第二大草原,如今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草原景区也很大,乘区间车到第一个景点天鹅湖要40分钟,再到第二个景点九曲十八弯要20分钟。</h3> <h3>天鹅湖实际上是由众多相互串联的小湖组成的大面积沼泽地,是全国第一个天鹅自然保护区。这里栖息着我国最大的野生天鹅种群和多种其他鸟类,是它们繁殖和渡夏的栖息地。我们参观的天鹅湖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湖泊。</h3> <h3>巴音布鲁克草原共有大小7个湖泊和20条河流,蜿蜒在草原上的开都河素有“九曲十八弯”的美称,在《西游记》中开都河还有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名字——通天河。</h3> <h3>十分可惜的是,我们没有注意到在观景台下某处有一座英雄七勇士墓。土尔扈特部东归过程中,组织了七位勇士作为探路先锋。在七位勇士的努力下,东归的壮举成功了,七位勇士却因饥饿、严寒、疾病和战争没有看到部族归来。为纪念他们的功绩,土尔扈特部将他们安葬在巴音布鲁克草原的最高处、天鹅湖畔的巴西里克。勇士们继续守护着富饶美丽的草原。</h3> <h3>由于道路塌方,我们不得不放弃原定去库车和游览大小龙池、神秘大峡谷和克孜尔千佛洞的行程,改为直接去巴音布鲁克东南的库尔勒市。在那里我们游览了罗布人村寨。</h3><h3><br></h3><h3></h3><h3>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以小舟捕鱼为生。其方言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遗憾的是,据《尉犁县志》记载:“到了民国初期,作为具有独立文化形态的罗布人,已不复存在。”我们游览的罗布人村寨是一个近年来复建的景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缘与塔里木河交汇处,库尔勒市以南85公里。</h3> <h3>阿不旦广场。100多年前一位瑞典探险家冒险进入罗布泊,意外发现一个兴旺的渔村,那就是罗布人的家园阿不旦。在罗布人方言里,阿不旦意为水草丰美、适合人居住,又有好地方的意思。</h3> <h3>景区内随处可见胡杨树,有的长在沙地里,有的长在水边。</h3> <h3>第一次见到这样巨大的连绵沙丘令人兴奋,它是村寨的主要景区,供游客游玩和骑骆驼。</h3> <h3>当地孩子在这里玩滑沙</h3> <h3>新疆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与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在这里相遇,难得的邂逅使我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h3> <h3>罗布人寿星多,两位老者被请到景区做木制工艺品出售。据说右面这位已经105岁,与他合影要10元钱。我只想拍摄他俩工作的场面,他不满地瞪着我。</h3> <h3>“最后的罗布人”,用她们的方式烤鱼。游客在旁边议论,这样的烤法不知要多久,等着吃可不行。</h3> <h3>除了沙漠,景区里的植物也令人感兴趣。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胡杨树,竟然还见到了胡杨树结的果。</h3> <h3>红柳是固沙功臣,耐旱耐热,这种灌木(或小乔木)寿命竟可达百年以上,其生命力令人赞叹。在西北地区,农家用红柳枝条编制箩筐、筛子和炕席等器具,红柳叶是很好的畜牧饲料。</h3> <h3>红柳粉色的花也很漂亮</h3> <h3>奇怪的是,这里的旱土地甚至沙地上也长着很多芦苇,而且都长得很旺盛。难道是沙漠地带进化出了新品种?在度娘上只查到芦苇是“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查不到“旱芦苇”。</h3> <h3>从库尔勒市北上去吐鲁番,沿途又是戈壁和秃山。我发现山石风化表现出不同的形态,有的表面变成细小砾石,有的变成细沙,有的则变成土,大自然的力量难以抗拒。在途中小憩时,我吃力地爬上一座秃山,无数高压电塔由近及远耸立在崇山峻岭之上。我在想,在不可能使用机械的高山上,那些技术人员和工人是怎样将这一座座高塔架起来的呢?我不得不感叹,人的力量多么伟大。</h3> <h3>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沟内有布依鲁克河流过。因盛产葡萄而得名,并成为新疆吐鲁番市的旅游胜地。</h3> <h3>忘不了关牧村那首脍炙人口的女中音独唱《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我们7月4日去的时候据说只有叫做无核白的品种熟了,其余的将在7月份陆续成熟。但是我们喝了鲜榨的葡萄汁,真的十分甘甜可口。</h3> <h3>坎儿井的明渠。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由暗渠、竖井、出水口、明渠和蓄水池五部分组成。全新疆共有坎儿井1,784条,暗渠长度达5,272公里,竖井总数为172,367个,总深度2,592公里。可惜的是,坎儿井逐年干涸,至2009年只剩427条。</h3> <h3>火焰山的名气,中国人都知道。在车上远观火焰山几乎寸草不生。这也难怪,吐鲁番夏季长气温高,迄今测得的绝对最高气温为49.6℃(1975年7月13日),地表温度可超过80℃。</h3><h3><br></h3> <h3>景区这个金箍棒造型的温度计高12米,直径0.65米,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司机王师傅有经验,安排我们傍晚7点到景区,这时显示的地标温度只有52℃。据说很多游客在景区只停留10分钟,拍了照就走。我们那天虽然也感觉周围空气热烘烘地有点烤人,但是呆了40分钟。</h3> <h3>唐僧师徒路经火焰山的塑像立在山前,此外还有铁扇公主和牛魔王塑像,造型都很生动逼真。</h3> <h3>一匹骆驼孤零零地望着火焰山发愣:这么热的地方,还有不怕热的人来骑骆驼吗?</h3> <h3>王洛宾的一曲《达坂城的姑娘》使达坂城名扬天下,可惜车过达坂城收费站,收费的姑娘不是达坂城的,辫子也不长。如今达坂城是乌鲁木齐市的一个区,在火车上就见到这一大片风车点阵,原来是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厂。据说这里是百里风区,我们下车拍摄,果然风大得站不住人。</h3> <h3>在达坂城与乌鲁木齐之间有个盐湖,由于时间宽裕,在我的要求下,司机好心将车开到了这个额外景点。这是个新景点,对于没去过茶卡盐湖的人还是值得一看的。只是景区管理者有点小气,导游进去也要收区间车费,这岂不是自断财路?</h3> <h3>见过沙滩但从未见过盐滩,头一次看到这种景观,还是觉得挺奇特的。</h3> <h3>不小的一座山,竟完全是用盐堆起来的。</h3> <h3>从台阶走上去后,可以乘滑道下来。</h3> <h3>第一次见到一望无际的盐田,颇为震撼。</h3> <h3>湖边的几座盐雕,应是艺术家的手笔。</h3> <h3>返回乌鲁木齐,次日我们自行安排游览了城郊清泉山下的水磨沟公园。1733年清政府为解决驻军面粉和粮食加工,用240两银子购买了两盘水磨在此磨面,水磨沟因此得名。因这里有林泉山壑之美,又可温泉沐浴,此后众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来乌鲁木齐都要在水磨沟盘桓,留下了许多诗篇。</h3> <h3>园中的水磨坊景点</h3> <h3>水磨沟公园的最大亮点是水,潺潺溪水贯穿公园各处,几乎处处见水。清澈的溪水里水草繁茂,树木倒影也映在水中,不时可见锦鲤翔游其间,孩子们在水边玩耍。</h3> <h3>该公园也有历史文化特色。1768年6月,流放乌鲁木齐的清朝著名文人、大学士纪晓岚曾到水磨沟游览,留下了“界破山光一片青,温暾流水碧泠泠;游人倘有风沂兴,只向将军借幔亭”的诗句。意思是这里山崖青翠的环境中还有温泉,如有兴趣沐浴,可向官员借帐篷。 </h3> <h3>公园里还有个将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瀚文岭”景点,360米的长廊岩壁上刻有许多诗词书法作品。其中纪晓岚《乌鲁木齐杂诗》之一首:“山田龙口引泉浇,泉水惟凭积雪消。头白农夫年八十,不知春雨长禾苗。”这首诗点出了强烈的西域特色,因为那里很少下雨,农田都靠积雪融消的山泉灌溉,连八十岁的老农都不知有雨水浇灌禾苗的事情。</h3> <h3>【后记】</h3><h3><br></h3><h3></h3><h3>历时13天的新疆游结束了,我们有些经验可与后来者分享。</h3><h3><br></h3><h3></h3><h3>1、包团是游新疆的好方式。我们6人,自定行程,通过新疆海外国际旅行社包团,价格合理。团费包一辆9座车连同司机兼导游,还包酒店。酒店包早餐,正餐自理。旅行社管司机住,我们与司机一起吃。景点门票和区间车票自理。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自由,吃得自由,玩得也自由。</h3><h3><br></h3><h3></h3><h3>2、有一个好司机很重要。我们的司机王刚师傅(电话:13579997601)四十出头,不仅技术好,车开得很稳,而且安全意识强,守规矩。他在新疆出生,对于新疆十分了解,对于旅游景点很熟悉。最重要的是他人好,性格开朗,有说有笑,对我们老年人处处关心帮助,上下车搬行李他全包了。遇到个别酒店没电梯,他也负责上下搬行李。</h3><h3><br></h3><h3></h3><h3>3、去新疆带什么衣服各有各的说法,我们这些老年人6月24号到达乌鲁木齐,准备了四季衣服。结果不仅毛衣没用上,秋衣秋裤也没用。为什么?因为温差大,穿厚了不易脱。我在可可托海一下车冷得不行,于是开箱在原有的夏衣和皮肤衣基础上增加1件春秋款长袖衬衣和1件外套,在夏款快干裤外面套了1条春秋款外裤。结果不冷了,到了中午热了也好脱。就这个办法,整个行程下来都没问题。当然如果怕冷,带一件轻薄的羽绒服冷时套上也行,但是秋衣秋裤的确不适用。我们在新疆穿得最多的还是夏衣,随身带1件皮肤衣很实用,不仅可防晒,必要时套上还相当一件薄外套。防晒的冰袖也很实用。</h3><h3><br></h3><h3></h3><h3>4、互联网的发展在新疆基本与内地同步。全程在餐馆吃饭和在小摊购物,都可移动支付,用得多的是微信。倒是绝大多数景区购票必须用现金(70岁及以上免门票,区间车或半票或全票,个别免票)。酒店wifi基本都不错,途中偏远地区数据信号只有3G、2G或完全没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