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好地方——江津四屏镇

熟地

<h3>江津四屏镇是江津最年轻的镇。该镇紧邻四面山风景名胜区东面,原老四面场边,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场镇处在1千零75米,气温年均在20多度,夏季最高气温在35度左右(这时主城气温已达42度,比重庆主城区气温低7度左右),并且早晚温差大。再热,只要太阳下山或是在阴凉坝风吹来都是很凉的,没有城里那种闷热的感觉。爬上场镇后面的笔架山顶上极目远眺,蓝天白云,阳光明媚,虽是明晃晃的太阳,却是凉风习习,心旷神怡。</h3><h3>这里属丹霞地貌,红色的沙岩和红色的沙土,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同时这里泥层厚土质好,山上植被覆盖率高,负氧粒子含量高,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不魁为修闲避暑理想之地。</h3> <h3>在这里避暑度假的大多是退休后的老人,每天早饭后早的六点半,晚的7点过八点就出门转山,逛街,溜马路,全凭自己的身体少的1小时,多的2,3小时不等,再不就是背上吊床,带上水壶和水果零食到树林里睡觉息凉去。一般在上午九点左右往回走,在回家的路上顺便在农家买点新鲜的蔬菜(一般都是在土里現摘),水淋淋的看到都舒服。<br></h3><h3></h3><h3>晚饭一般在五,六点钟,休息一会后喜欢跳舞的就去跳舞,喜欢散步的散步,一般又是一两个小时。这时在外散步,凉风悠悠吹过来,赏着天边的晚霞,听着树林里的烏语松涛,哪才惬意。</h3> <h3>这是老四面场,以前这里没有场镇,只是一个小小的山村一一四面村。</h3><h3>以前四面村四面环山,十分贫困,也十分闭塞,没有公路,进出全凭双脚走路,生产生活物资全凭肩挑背磨或牲口托运。以前这.里赶场需要翻山越岭爬坡上坎走几十里。為发展生产,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才在这里修建了一条长约百米的场叫老四面场,并按习惯毎逢三,六,九日赶场,一直沿袭至今。如今这里将发展成十几万人的集度假,休闲,养老,避暑的基地,現正在热火朝天地大搞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江习高速路通车,双向四车道的公路从江习高速四屏互通下高速后,穿四屏镇直达四面山景区东大门。一座集医疗,养老康复为一体的二甲医院正抓紧进行内部装修施工。水电气生活条件基础设施正按部就班地推进。</h3> <h3>笔架山公园山顶上的观光亭。</h3> <h3>站在场镇后面笔架山I公园的山顶上远眺,一揽众山小,满眼绿茵茵。</h3> <h3>这是新建的四面山风景名胜区东大门游客中心(东大门)。</h3> <h3>新建的民居房即将完工。</h3> <h3>来此避暑度假的人们晚饭后在新建的广场跳舞休闲。</h3> <h3>从江习高速四屏互通到四面山风景名胜区东大门的双向四车道的公路。</h3> <h3>如今四屏镇的街上到处都是来此度假避暑人的車。</h3> <h3>新建的民居小区,在蓝天白云下显得十分漂亮。</h3> <h3>这就是如今的老四面场。</h3> <h3>正紧张施工中的行政中心。</h3> <h3>今天29号,正逢场,这么好的李子才卖三元钱一斤,看起都舒服,沁甜得吃起就停不下来。这都是本地山货。</h3> <h3>花千谷的花🌸。</h3> <h3>这是花千谷的九心花园。。</h3> <h3>花千谷的九心隧道。</h3> <h3>山上种植的猕猴桃。</h3> <h3>雨后青山绿融融,一群白鹭息枝头。云雾缭绕在山涧,我自赏景正兴游。</h3> <h3>晚霞美景。</h3> <h3>熟地2018年7月29日于江津四屏镇享湖云居小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