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那座山、那片树和那沟小溪水

溇水清清

<h3>今年的七月高温持续时间长,偶尔也来几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我们不得消停,公路边坡垮方、泥石流、路基缺口……我们疲惫地过了一周又一周,屈指算算,我也连续三个星期没有回老家看看母亲,虽说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h3> <h3>终于在七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找到一天闲暇,携妻带子陪伴从事远洋船员的外甥一家人回乡下老家看望我的母亲他的姥姥。外甥从小跟随我的母亲长大,他们间有其他孙辈无法比拟的感情,在经过10个月在海上漂泊后又一次回家看望80多岁姥姥,当然他也是携妻带着了3岁宝贝女儿,让我们机灵的小孙宝给老太太带去一份稚嫩地童音,给她孤独的心一丝久违的安慰,看着老母亲高兴的样子堆在苍桑的脸上,我有一丝丝笑意在心中涌动😊</h3> <h3>刚一到家发现家里的自来水没“自来”,家里没水的缘故也是因为那几场暴雨,将掩埋在山那边小溪沟的饮水管阻塞了,那得到山上去,到小溪沟去,这个“艰巨任务”自然落到姐夫和我头上😂</h3> <h3>姐夫走前我走后,我沿着他的脚步走,因为屋后山上的那条羊肠小道几乎没人行走便没有了路,真的是披荆斩棘,在草丛树中艰难穿行😓</h3> <h3>头上淌着汗,口里喘着气,目睹着曾经熟悉地这山,这林、这树、这路……曾跟随我的父母亲在这里砍柴、背柴……</h3> <h3>仔细想想,从1986年我初中毕业离开家乡到武汉上学,直到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32年没有进过这片山,走这条路,真的是久违了🙏</h3> <h3>还是曾经那条路,因为没人常走也就不成为路,这也印证鲁讯先生说的“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h3> <h3>树还是那树 ,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得感谢这座山,这片树,记得当时因为我们家兄弟姐妹5个,父亲体弱多病 只有母亲一个劳动力,整个家庭几乎没有其它经济来源……在1986年的时候,我和我二哥同时到武汉上学,小妹也正上初中,父母只有请工将这山上的树砍了运下公路变成木材变成钱供我们上学,让我们顺利完成学业……</h3> <h3>我一处平路处停顿一下,看着这些树 ,我真的要给你敬个礼鞠个躬🙏</h3> <h3>我记得因为有这片山,这片树,我家才用这树换来了“荆州米,宜都面”……心有感激!</h3> <h3>这片林,这片树在30年前是我家的“衣食父母”,是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学杂费,是我们小时候在过年时才能有一套新衣服奓望的保证……一直陪伴我们相继毕业工作,直到我们有一份比较稳的职业后,加之父母年纪大了,我家的那片林也就没有砍伐了,任其自由生长,……</h3> <h3>偶尔在路边也看到野生“大蔸茶”,当然我看见的是小蔸,只是没有人采摘,一年年叶片变得渐长了!</h3> <h3>不知不觉到来这个叫“张家湾”的小沟边,这条小溪沟就在上面不远处发源,我想很久以前应该在这小沟边住着张姓人家 ,依水而栖嘛!现在这片山上已没有人家了,只有那源源不断的溪水……</h3> <h3>杷去阻塞水管的树叶和沙石,甘泉顺水管涌入小小沉淀池中,累了也渴了,先尝尝这“纯净水”,姐夫慢着,我给你来一特写☺</h3> <h3>在我很小的时候,我记得这水是用木笕(将规则的树中间加工成V形)和土沟引向山下人家和稻田的,人们也要经常沿路耙树叶,杂草和笕上清苔,时事变迁,现变成胶管了。</h3> <h3>还是那无人采的野茶,摘一枚放在嘴里嚼嚼,一股清涩的家乡味道直沁心肺☺</h3> <h3>沿路下山的时候,在树下伫立一会,仰望高大躯干,让人有某种敬畏。</h3> <h3>这些树曾为我们走出这山这沟贡献了躯干,现在继续为这片山强土固基,稳定水源……默默奉献着,试想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h3> <h3>老娘年纪大了,也一天天老去,这些原来的田地也没力气种了,我们也不能让它荒废着,也栽了一些本地的杉树,我想不久的将来,这片杉树也应该成为那片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