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坪火把节,点燃幸福的激情之火

流云Js

<p>  火把节起源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目的是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p> <p>  用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火把,竖起大火把立于寨中。</p> <p>  小火把绕行田间,住宅,青年男女在寨中围大火把弹唱,跳舞,彻夜不息。</p> <p>  彝族火把节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火把节之夜大家围着篝火,一起狂欢。</p> <p>  彝族火把节充分体现了彝族敬火崇火的民族性格,也保含着彝族起源发展的古老信息。</p><p> 因彝族居住在高寒地带,盛行“刀耕火种”和轮歇耕种。耕种粗放,生产工具简陋,无力抵抗自然灾害。他们认为万物有灵,自然界中神灵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火把节是最让人难忘的节日。</p><p> 在火把节那天捉一只黄色母鸡在自家苦荞地里抛转三圈后,摘回一把苦荞置于火塘上方的木架。把鸡溺死杀好,煮熟后盛于木盆祭祖后全家吃午饭。傍晚用一只羊举行“转老壳”仪式。晚饭后男女青年手执火把,走向田间地头,环绕庄稼挥舞火把祈求山神保佑、平安顺利、逢凶化吉、禳除不祥。尔后聚集广场纵情歌舞。</p> <h3>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古时的彝民又称之为星回节。</h3> <h3>火把节原为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h3> <h3>火把节也是上半年彝族的过年日,因此又称过大年。</h3> <p>  在兰坪的少数民族当中白族、傈僳族、怒族、汉族都有过火把节的习俗,时间比 彝族火把节要晚一天,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以白族为例:火把节跟中秋节差不多,虽然没有彝族的火把节隆重,但也有自身的特色。</p><p> 记得在小吋候火把节这天,出门在外的人都会尽可能的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吃完晚饭,每家每户都会拿两支干柴,来到村子里最宽阔的地方。等干柴收集起以后,村民合力把柴扎在松树上。在干柴间塞上松明子或松毛,以便点火。火把扎好后,村民们会同心协力把火把立起来,年纪大的老人会在火把下念经祈福。</p><p> 等到天黑,大火把点燃后,孩子们会点燃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小火把,开始蓄谋已久的狂欢。身上背一小袋松香粉,就是他们的基本武装。抓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一撒,就可以肆无忌惮的“人为纵火"引发一阵阵慌乱。</p><p> 白族火把节也是一个辟邪消灾的寓意,一些成年男子时常也会主动“引火烧身”挽起裤腿,让</p><p>小孩子给自己烧上一把,火焰消散之后就可以“浴火重生”了。女孩子火把节这天一般不在外面乱跑,因为那些玩火把的小男孩会趁人不注意就会给她们来个惊喜,等你还没反应过来,游戏就结束了。</p><p> 火把节就是小孩子都获得了特权,可以肆无忌惮的玩到深夜。成群结队的在村子里转悠,像一个个火炬手,把火的热情与祝福传遍整个村庄。薪火相传,将各个民族对火的尊崇文明一代代相传下去!</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