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7月21日,顶着火红的骄阳,怀着期盼的心情,来到了牧野大地、卫水之滨的河南师范大学,参加2018年中原名师工作室省级骨干教师培训。</h3><h3>徜徉在绿树成荫的校园,看着学子们三五成群的学习背影,感受到了师大人“厚德博学,止于至善”的美好,仿佛又回到了“风华正茂”的青春校园。</h3> <h3>7月22日,正式培训开始了。首先是开班典礼。</h3> <h3>然后是河师大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崔振成讲授的《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意识研究》。在崔博士看来,核心素养最直接的落脚点是教学,而教学中最缤纷绚丽的是教学素养,教学素养中不可或缺的是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行动是最积极的教育承诺,教师要从理念引领、思维导向、人文旨趣、伦理觉悟、批叛性生成等方面提高教学意识,创造问题引领的开放性课堂,力争做一名学者型、反思型、研究型、合作型、担当型的老师。讲解生动,学识渊博。</h3> <h3>下午是北京陈经纶中学特级教师冯淑娟的《走好作文教学实践之路》。她从作文教学的内涵、课标要求、教材编写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作文教学中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比“怎样写”更重要,并具体介绍了四物选材法、教师下水文、作文档案的建立与评价、名著阅读与任务性写作的探索,从操作层面引领教师打通作文与生活、作文与阅读的通道,指导学生写出大气、正气、文气的作文。方法具体,便于操作。</h3> <h3>23日上午是河师大赵荣栓教授的《华夏文化与师德修养》。他从华夏文化的成因、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和三大平台、战争的影响等因素推导,得出华夏文化神性消失、人性突显、家国一体的文化特点。看似和师德无关,却启发我们思考生存在如此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该如何发扬师德,弘扬中华文化。委婉含蓄,耐人寻味。</h3> <h3>下午是河师大计算机学院教授李永波的《参与式教学》。这是一场真正的参与式教学。讲座从登录移动教学平台开始,培训老师亲自体验了签到考勤、问题讨论、作业布置等教学环节,感受了“+互联网教学”的优越性、先进性、便利性。课前和课后的抢红包环节,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李老师的大气洒脱、真诚帅气。</h3> <h3>24日压轴出场的是河师大文学院教授耿红卫,他讲授了《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细节、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谈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加以丰富的正反教学案例,在案例的解读中阐明了有效教学要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的理念。收散自如,幽默风趣。</h3> <h3>三天的培训内容,每位教授的风采,虽各具特色,但我感触最强烈的一点是他们的“厚德博学”。不论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教授,他们坚持站着讲授,三个小时,不打一分折扣。他们的敬业,感染着每一位参加培训的老师,大家认真听讲,或专心记笔记,或拍录精彩瞬间。</h3> <h3>还有那渊博的学识魅力,也吸引着与会老师。不说赵教授对中华文化的深入而独到的理解,光是崔博士信手拈来的诗词、脱口而出的流畅英语,冯老师出口成章的下水作文,耿老师形象逼真的模仿表演,无一不让与会老师们佩服不已。惊叹之余,细细思考,他们的魅力不正是厚积薄发的体现吗?</h3> <h3>即使那未谋面的导师王海东校长,也让我感受到其无穷的人格魅力。当别的老师在省培群里寻求组织时,而我们却早已在省厅通知后建立了我们的团队和联系;当有老师开玩笑说未抢到李教授红包时,导师王校长发了一个人人有份的大红包;当别的工作室一遍又一遍地通知合影留念时,我们已悄无声息般地照好了合影……这些小小的细节,展现的是导师王校长统筹安排、关爱弟子的风范,体现着我们团队团结友爱、认真严谨的作风。加入王海东中原名师工作室,成为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是我三生三世修来的福份!我一定珍惜这次机会,在导师的引领下,认真研修,成长进步,奋起远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