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代人对于“美女”的说法,因文化修养,道德情操不同而不同。但选美却是文明的象征,香港选亚姐,港姐,海南三亚选美,即便是平民百姓家,仍然会精心打扮,给人美的享受。</h3> <h3>晚清小说《花月痕》对古代选美有详细的描写。选美的程序是:先是有钱豪门举办品花会,聘请文人词客,选出姿态,较量技艺,最后又文人名士各作一传,排定名次,然后放榜。</h3> <h3>其实,古人选美,浪漫且富于人情味,使人引起一种悠远的怀想,因此而在现代人心中,古代美女实在是太美了。</h3> <h3>《花月痕》中“十花品第”第一名刘秋痕便有江南顾秋波、李香君的风韵。“年十八岁,秋波流慧,弱态生姿,工昆曲,尤善为婉转凄楚之音,其志趣与境遇,有难言者也。”</h3> <h3>工昆曲,说明秋痕文学修养很高,因为昆曲是戏曲中雅致的文学表达。一次酒会上,秋痕作诗咏芙蓉:“恨匆匆萍踪浪影,见剪了玉芙蓉”,可见其才气之高。也因此可见,古人选美,漂亮不是唯一标准,文学修养,怕是最要紧的。现代人选美,推重礼仪风度,书香之气,估计已经烟消云散了。</h3> <h3>美是心灵都象征,一个人,倘若还有审美能力,也不至于精神枯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于美女林黛玉,写出病态之美,“态生两魇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与薛宝钗的富贵且工城之美,与史湘云的喝醉酒睡在大青石上的美,林黛玉更是美的可怜,美的有韵味。</h3> <h3>其实在远古的时候,人们心情要好些,审美的尺度要更宽些。“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中的美女:“手如柔夷,肤如凝脂,齿如桍犀,檎有蛾眉,巧眸倩兮,美目盼兮”,透露出健康轻松的气息,给人有情有义的美感。</h3> <h3>说到有情有义的美女,古代的四大爱情故事,仙女与董永,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那是令人感动得流泪的感情,那是天上人间的至情之美。</h3> <h3>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卧底,勾践卧薪尝胆,吴王沉迷美色而丧了江山。昭君出塞,成就了民族和睦。貂蝉忍痛,离间吕布与董卓,杨贵妃独揽朝政,这些美女,带着政治色彩,在特定政治环境中漂亮且迷人。</h3> <h3>还有木兰从军,巾帼英雄,女中豪杰,这种美女,古今称赞,美人流芳千古。</h3> <h3>《西厢记》,《桃花扇》,古代歌女,为爱情而与命运抗战,从心灵上谱写了真正的美。</h3> <h3>至于古代皇帝三宫七十二妃,古代宫廷的美女,为得宠而勾心斗角,留下多少无奈多少痛苦。得逞者如慈禧太后扰乱朝纲,失落者在后宫中清苦一生,这样的美女,已经是心灵受伤了的美女,美中带着瑕疵。</h3> <h3>《楚辞》一再写美女的“朱颜”:唐宋仕女画皆有画容丰盈,体格富态。《眼儿媚》中:“粉肥雪重,燕赵秦娥”,选美受时代,经历,素养的影响,审美眼光有区别,但美的存在就是一种价值,即便是林黛玉,鲁迅依然有“一种异样的同情”。</h3> <h3>古人选美已经是陈年旧曲了,真正的美,往往要用心去体会,像曹子建心中的洛神,陶渊明《闲情赋》中的意中人,那是带着宗教情绪了。说来也怪,在炎炎夏日里,在美女如云的新时代,我居然还在古人的墨迹里,寻找美的存在。</h3> <h3>在古典的时光中,竟还能见到古典中的今情,不论从文学修养选美,还是从心灵深处选美,那似乎是精神的灵药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