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告别了兹拉蒂博尔,向着塞黑两国边境出发,准备前往我们前南三国旅程中第二个国家黑山共和国。</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途中探访了一处大山深处的地下溶洞</h1> <h1>在塞尔维亚很多景点经常可以见到成群结队的学生参加集体组织旅行,也感受到塞尔维亚人十分注重对孩子们从小培养亲近大自然和集体观念方面的意识。</h1><p class="ql-block"><br></p> <h1>中午在塞尔维亚边境小镇一处山谷内的溪流瀑布餐厅品尝当地风味烤鱼宴,这也是我们这次旅程在塞尔维亚的最后一餐。</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餐厅外山峰仍留有古代堡垒遗迹</span></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溪边一排木亭子是客人们最钟意的用餐地方</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山区天气就是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一场突然而来的豪雨令人倍感无奈。</span></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雨后又还回一个碧绿通透的</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清新世界</span></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午饭后上路离开边境小镇继续向塞黑边境进发</h1> <h1>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塞尔维亚优美的风光,热情的人们,傲气的风骨令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h1><h1>离别时刻虽心有不舍,不过风景永远在路上,心存美好与希望前面总会有看不完的美景和更精彩的旅程。</h1><h1>再见了,塞尔维亚!</h1> <h1>来到边境口岸,塞黑两国的边境检查站看起来都更像是临时的公路收费站。</h1><h1>通关手续也十分简便,我们甚至不用下车,由导游和司机将证件和资料交给检查人员查验,然后盖章放行,前后耗时大约十多分钟。</h1><h1>毕竟两国十多年前还是同一个国家,现在虽说分家了,但依旧还是一衣带水山水相连。</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黑山边防警察在查验出境的车辆</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们的帅哥司机(穿浅色衣服者)是黑山人,他家就在黑山的首都波德戈里察。</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你 好 黑 山 !</b></font></h1> <h1>说到黑山,相信很多人还不太熟悉,其实它还有另外一个中文名字:“蒙特内哥罗”。</h1> <h1>这个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2006年才独立的小国,国土面积约1.38万平方公里,与北京市面积相当,人口却只有约63万,境内以山地为主,首都:波德戈里察。</h1> <h1>1991年以前黑山仍属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斯拉夫解体之后,黑山和塞尔维亚曾共同成立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2003年南联盟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2006年经过公投黑山正式宣布成为“黑山共和国”。</h1> <h1>有关黑山的起源,据说,当地人在一首非常有名的民歌中唱道:“上帝创造世界大功即将告成,发现袋子里还剩下了许多石头,于是把它们全倒在一小块荒凉的旷野里,这就是我们的祖国黑山……”</h1> <h1>据记载,公元7世纪斯拉夫人从多瑙河中游迁居到了巴尔干半岛,其中一支部族后来发展成了中世纪威震欧洲的塞尔维亚王国,而黑山前身叫作“泽塔”,这里也是这个王国中最贫穷的地方。</h1> <h1>泽塔的中心地带正好位于巴尔干半岛“第一圣湖”斯库台湖北岸的洛夫钦山脉,那里历来都是的山高林密的深山野林和偏僻穷困的山沟沟。</h1><h1>由于整座山脉系由石灰岩形成,山体裸露的岩石在一年当中多半时间呈灰黑色,以至于经常路经此地的威尼斯商人都称这里为“蒙特内哥罗”(Monte Negro),即拉丁语:“黑色山脉” 之意,后来泽塔就改称为“黑山”。</h1><p class="ql-block"><br></p> <h1>如果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认为黑山这个国家只是巴尔干半岛上一个被世人所遗忘,荒芜、贫瘠的迷你型山地小国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她有相当多理由值得骄傲和自豪,不仅拥有壮美而激动人心的自然风光,还有众多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从山顶上绕行的盘山公路往下望去,下面是一个巨大的露天矿场。</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根据手机上电子地图导航的显示,我们到达了当天晚上入住酒店所在的黑山西北城市普列夫利亚。 </h1><p class="ql-block"><br></p> <h1>普列夫利亚位于黑山西北部和波黑、塞尔维亚的三国交汇处,此地是连接巴尔干半岛内陆与沿海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黑山第三大城市,人口约3万。</h1> <h1>普列夫利亚历史悠久,中世纪时期属于塞尔维亚王国,1373年成了波斯尼亚王国的一部分,1465年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并发展成为当地的政治中心,城市人口和住房的数目大幅增加,还兴建了宏伟的清真寺、面向平民的学校和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h1> <h1>据载,19世纪一位俄罗斯领事曾访问普列夫利亚后写道:普列夫利亚是一座非常美丽的东方城市,有花园、喷泉、清真寺、教堂和800多座房屋(当时居民约7000人)。</h1> <h1>然而,19世纪的两次大火使得普列夫利亚破坏严重,逐渐失去政治中心的地位,经济文化也随之陷入停滞。</h1> <h1>1879年根据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签订的特别公约,普列夫利亚所在的地区被约定为双重管辖范围,约5000名奥匈帝国的士兵偕同家眷来到普列夫利亚,普列夫利亚又变成了一个西方城市。</h1> <h1>1908年奥地利人从普列夫利亚撤出,1912年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军队占领了这里,1913年成为黑山王国的领土。</h1> <h1>据介绍,普列夫利亚的居民由塞尔维亚、黑山、穆斯林等多民族构成,经济支柱主要是林业与采矿业,市区不远处那个巨大的露天采矿区就是这里最大的产业。</h1> <h1>这里人们的生活貌似自给自足、与世无争,平日鲜有外国游客到访,令居民们对我们这些东方面孔有种好奇和友善的眼神。</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可能由于地处山区盛产木材,因此,当地人靠山“烧”山,家家户户都备有大量的木柴供自用或出售。</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一家人一起打理自家的花园或是最快乐的时刻</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在街头小士多购买新鲜水果,与热情的黑山美女店员来张合影。</span></h1> <h1>市中心广场周边有着一些为数不多的现代风格建筑,而紧邻的商业街很多店铺在下午就已早早关门打烊了,但在街心广场聚集着游玩、运动的市民,其热闹丝毫不逊于中国城镇的广场。</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位于市中心的侯赛因帕夏( Husein-paša's)清真寺,建于1573——1594年之间,拥有黑山地区最高的宣礼塔,据说,原有的宣礼塔在1911年被雷电击毁,后来新建的宣礼塔比原来的建得更高更细。</span></h1> <h1>我们入住的“HOTEL GOLD”酒店是一家由家族经营,号称当地四星级酒店,老板是一位女士。据介绍,所有酒店员工都是一家人,虽说酒店内部的硬件设施已略显落伍了,但服务却是十分的热情而周到。</h1><h1><br></h1><h1>最令人叹服的是由于酒店没有电梯,我们几十人所有的行李全都由酒店的几个老老少少男子汉将一件件沉重的行李送到每一间客房,不知道是否与当地采矿业发达有关,感觉他们真的是非常强壮有力。</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阿叔悠闲和超脱境界我等无法企及</span></h1> <h1>“那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h1><h1>清晨从梦中醒来,从房间阳台隔着玻璃望向窗外的景物,“老天爷撕的丝棉絮”早已布满了天空。</h1><h1>今天我们将去一个既向往已久又被记忆尘封已久的地方,因为,在那里有一座——“桥”!</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酒店留言簿上写下留言,留待将来有机会重来或有到此的朋友翻看吧。</span></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适逢母亲节,祝福天下所有母亲们:“节日快乐!”</span></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送上一张漂亮的熊猫明信片,再与女老板合个影,记住了这里好客的人们。</span></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离别了,老板一家人全部出来与我们挥手告别。</span></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 ※ ※ ※ ※ ※ ※ ※ ※ ※</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塔拉大桥</b></h1><p class="ql-block"><br></p><h1>如果说很多中国人对黑山这个国家还很陌生的话,那么,这里有一座大桥却曾经为相当多中国人所熟悉,它就是位于黑山共和国塔拉河峡谷的塔拉大桥。</h1> <h1>塔拉河大峡谷是欧洲第一深的大峡谷,在黑山境内有80多公里,著名的塔拉河大桥就横跨于眼前这雄奇、险峻的塔拉河谷之上。</h1> <h1>大桥建于1937年至1940年之间,全长约365米,桥面距离峡谷河面大约有170米的高度,拥有5个漂亮的桥拱,其中最长的一个桥拱跨度达116米,在其完工之时是欧洲最大的公路混凝土拱桥。</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当年建桥时的照片)</i></h1> <h1>这座藏身于大山深处造型简洁优美的塔拉大桥,二战中始终也没能逃过战火的蹂躏,为了争取战争的胜利截断敌人的运输线,南斯拉夫游击队在1942年将此桥炸毁,1946年大桥得以修复至今仍在使用。</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i><font color="#ff8a00">(剧照图片)</font></i></h1> <h1>当年,一部南斯拉夫战争电影《桥》曾在中国风靡一时,令刚从动荡封闭年代走出的中国人如痴如狂,片中插曲《啊朋友,再见!》更是家喻户晓,唱遍了大江南北,影片中那座桥取景地就在这里,这也是这座大桥被很多中国人所熟知的原因。</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i><font color="#ff8a00">(剧照图片)</font></i></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i><font color="#ff8a00">(剧照图片)</font></i></h1> <h1>影片讲述的故事是:</h1><h1>二战接近尾声,南斯拉夫游击队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必须将德军撤退途中一座必经的桥梁炸毁。游击队派出了富有作战经验和指挥能力,代号“老虎”的指挥员负责执行艰巨的炸桥任务。</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剧照图片)</i></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剧照图片)</i></h1> <h1>为了在七天时间内炸毁大桥,完成这项几乎被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游击队找到了建造这座大桥的工程师,要求工程师协助炸毁自己亲手建造的大桥。</h1><h1>经过敌我双方为守桥和炸桥而引发惊心动魄的斗争,多名游击队员前仆后继地牺牲,而最终工程师亲手引爆了炸药与大桥同归于尽……</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i><font color="#ff8a00">(剧照图片)</font></i></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font color="#ff8a00">(剧照图片)</font></i></h1> <h1>与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不同,历史上真实的事件是:</h1><h1>二战期间,轴心国对当时的南斯拉夫王国发动入侵,围攻南斯拉夫除纳粹德国及其跟班的其他仆从国军队外,还有另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意大利军队!</h1> <h1>当时,德国人主要对贝尔格莱德、萨拉热窝等大城市感兴趣,对于黑山(当时黑山是南斯拉夫王国的一部分)这样大山大岭的地方并不很感冒,所以包括塔拉河大峡谷在内的大部分黑山土地就成为了意大利人的势力范围。</h1> <h1>这座建在峡谷之上的大桥是意军战略运输线上重要节点,为防破坏意军布署重兵把守。</h1><h1>铁托领导南斯拉夫共产党游击队为确保反法西斯战争战略大局的胜利,必须将塔拉大桥炸毁以切断敌人的运输线。</h1> <h1>游击队派出了精锐力量同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炸毁了意军重兵把守的大桥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三位英雄也为国捐躯长眠于此。</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桥被炸后的照片)</h1> <h1>今天,桥头一侧矗立着一座纪念烈士雕像,雕像基座上刻有烈士母亲写给自己儿子的诗,诗文中写道:</h1><h1>“你是民族的英雄,</h1><h1>这座桥、这条河,</h1><h1>将会一直记住你的名字……”</h1> <h1>很多中国人来到这里时都会以为这是电影《桥》中游击队长“老虎”的原型,其实这是一个误会,这名军人真正身份是南斯拉夫王国军队中尉博日达尔·祖季奇,这位年轻军官出生地就在塔拉大桥附近的Jezerima村。</h1> <h1>1941年4月6日以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军队入侵南斯拉夫王国,4月10日南斯拉夫王国军队最高统帅部承认南军已丧失了反击能力,要求南军各部队以各自为战的方式与敌人战斗。4月12日德军攻入首都贝尔格莱德,南斯拉夫王国的国王和执政政府被迫流亡海外。</h1><p class="ql-block"><br></p><h1>博日达尔·祖季奇中尉的故事就发生在贝尔格拉德陷落的第二天,也就是4月13日,他所在的南斯拉夫王国第44边防师第10团接到了撤退命令,但德国仆从国匈牙利的一支全副德式装备的山地快速部队追上了他们并向其开火。</h1><h1>中尉所在的南军部队指挥官准备放弃抵抗作无条件投降,而博日达尔·祖季奇中尉则坚决反对,他高呼:“我不投降,南斯拉夫军人绝不投降! ”然后带领16名跟随他的士兵进行了反击,最后全部在战斗中英勇牺牲。</h1><h1><br></h1><h1>1964年他的亲人在大桥头他牺牲的地方竖起了一块纪念碑,所以,博日达尔·祖季奇中尉是一名南斯拉夫民族英雄,但与电影《桥》中的人物角色并无多少关系,而这里本身就是他的家乡。</h1> <h1>桥头另一侧还有一座纪念工程师拉扎莱·亚乌克维奇(Lazar Jauković)纪念碑,他就是电影《桥》中工程师的原型。</h1><h1>电影中“工程师”在最后时刻按动了起爆器将自己和心爱的“桥”一同炸毁。</h1> <h1>而真实的历史是:</h1><h1>南斯拉夫游击队的确是在工程师拉扎莱·亚乌克维奇帮助下成功将大桥炸毁了,但所不同的是 : 拉扎莱·亚乌克维奇并非该桥的总设计师,他是多名参与大桥建造工程师当中的其中一位,然而,他没有在大桥被炸毁时牺牲却在数月后因被人告密被意大利秘密警察拘捕,最终在这座大桥的桥头被杀害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工程师在桥头被杀害的照片)</i></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大桥建造的纪念铭牌</i></h1><h1>无论是博日达尔·祖季奇中尉,还是工程师拉扎莱·亚乌克维奇,也不管他们是否电影《桥》中人物的原型,他们都在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里,为反抗侵略而不惜以生命的代价去诠释奉献、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尊敬和纪念!</h1> <h1>“啊,这个地方应该就是桥头堡了。”</h1><h1>“那里应该还设有电网和地雷!”</h1> <h1>“快看,那个地方就是放炸药的位置!”</h1> <h1>“那,就那,老虎在那里用机枪向敌人扫射……”</h1> <h1>此刻,我们在忘情地在桥上寻找着,早已分不清到底哪些是在电影里,哪些是在现实中,完全融入了错位的记忆空间里。</h1> <h1>此处与中国相距万里,我们也从来没有来过,甚至于之前还不知道这座大桥的名字,但此刻站在这里却感到非常亲切和熟悉。</h1> <h1>旁边的当地人正用疑惑的眼神打量着这些莫名其妙的中国人,或许他们根本就无法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国人,来到这座普普通通的大桥时会如此兴奋而欢呼雀跃。</h1> <h1>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当时的中国社会还比较保守封闭,文化生活匮乏,人们对中国之外的世界知之甚少,难得的进口影片几乎是人们了解外界的唯一窗口,当以《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为代表的一批南斯拉夫电影进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立即掀起剧烈的波澜。</h1> <h1>那些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精彩激烈的战争打斗场面,还有明显不同于当时国产样板戏所展现的电影理念、表现形式、人物形象等都令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尤其是这些电影对人性的真实描摹,对当时人们固化了的思想和麻木了的情感产生了颠覆性冲击。</h1><h1><br></h1><h1>据说,有人曾看过《桥》这部电影不下百遍,有人甚至可以熟读片中所有台词,片中人物衣着打扮、行为举止都成为当时人们争相模仿的对象。这些在国际影坛上名不见经传的演员,连他们自己都想不到他们的电影会在中国取得如此成功,他们就是那个年代中国观众心目中的偶像和天王巨星……</h1> <h1>或许,以现在角度看这些根本算不上出众的影片,但在当年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其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广泛影响却是现在的所谓“大片”远远无法比拟的,也令现在的人们难以理解。</h1> <h1>而正是当年这些激动人心的电影让一大批正如饥似渴地盼望去认知了解世界的懵懂少年,找到了打开外部世界大门的第一把钥匙,从而知道了原来除了在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以外还存在着更绚丽多姿的广阔天地。</h1> <h1>从此,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开始通过这些电影去尝试认识南斯拉夫这个国家,继而更加渴望进一步去认识整个世界。</h1><h1>电影塑造的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更燃点了无数中国少年的英雄情结,成为了那一代人共同的集体记忆。</h1> <h1>站在这曾经令人无限向往的大桥上,跃动的思绪犹如滔滔的塔拉河水,翻动起曾为之激动的情景,这些情景或来自于当年蹲坐宿舍大院露天操场倚靠在父母身边目不转睛地盯着泛着点点光斑的布幕上;或来自于与街坊四邻小伙伴们静静地围聚着的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上;还有来自于紧紧抱在怀中正播放着电影录音剪辑的半导体收音机;也可能来自于一本本早已被翻看了一遍又一遍、从电影中翻拍出版的小人书……</h1> <h1>这一幕幕的情景或许因年代久远而曾被尘封于记忆的深处,少年时的记忆伴随着岁月流逝刻录在成长印记之中早已成为了生命中的一部分,现在又被重新唤醒浮现在脑海。</h1> <h1>现在,当我们乐此不疲地在此地追寻着曾经出现在电影场景里的那些景物痕迹,与其说为了满足于因来到这部经典电影拍摄地所带来的兴奋与好奇,倒不如说是为了寻找以这些老电影作为载体记录自己当年成长经历的那些符号,寻找那已逝去了的昔日情怀。</h1> <h1>现如今,这座走过了近80年岁月的大桥,已经被当地政府纳入了国家保护计划,它仍然为沟通山地之间的交通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里也成为黑山一处深受人们欢迎的户外极限运动和峡谷漂流的胜地。</h1> <h1><i style="color:rgb(255, 138, 0);">桥头餐厅的位置就是电影中德军指挥部的地方,中午在这里吃了一顿正宗“红焖黑山羊”,或许因为这里草肥水美纯净天然,羊肉肉质多汁嫩滑绝对是美味。</i></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i>临别时刻再多望一眼这座大桥</i></h1> <h1>孟夏时节,美丽的塔拉河峡谷碧空云影,绿满山野,峭壁刀削,飞流拍岸,轻风拂脸,松涛如歌,一道长虹飞架天堑,更跨越了时空连通了心岸。</h1><h1>“真是一座好桥啊!”</h1> <h1>天地悠悠,青山依旧。</h1><h1>如今,曾经的南斯拉夫已成为历史而塔拉大桥依旧横跨在陡峭的峡谷上,</h1><h1>亲临此桥重拾昔日情怀,感慨世界历史风云变幻。</h1><h1>此时此刻,在这苍茫群山、雄险峡谷与奔流的塔拉河上空仿佛依稀飘荡着那曾耳熟能详的旋律——《啊,朋友再见!》</h1>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南三国游记未完待续</b></h1><b></b><h1><b>本篇仅为作者旅行记录,不作其它用途。所引用的资料、数据均未经严格考证,如有谬误,敬请见谅并指正。</b></h1><h1><b>篇中图片、文字内容,未经同意请勿借用。</b></h1><h3><b><br></b></h3> <h3>小小经验分享: </h3><h3>强烈建议,在出境旅游出行前购买(网购比较便宜)一些中国明信片,内容既可反映中国风光风貌的、中国戏剧和书画等文化精品的,也可以是极具中国元素的大熊猫、中国节日风俗等,作为旅行中与当地人互动和表达友好的小礼物,效果真是好得出奇。花费不多,既可拉近与当地人之间的距离,又可为宣传我们的国家出点力,特别是用来邀请与当地人合照,绝对收获灿烂的笑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