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字原作 宋贵平</h3><h3>编辑整理 安 子</h3> <h3> 陆昌琼,女,1933年12月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1950年12月入伍,先后在贵州军区通讯大队、张家口军委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俄文专科学校等服役、学习。1957年3月,转业到黄河水利工程局(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前身)专家工作室,参加三门峡大坝工程建设。1963年调到黄河水利工程局子弟中学任教,先后教授俄语、政治、语文等科目,1989年退休。<b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陆昌琼1954年在大连</h3> <h3> 她十六岁加入青年团,十七岁参军。七年的戎装生涯,她学习、掌握了报务、俄文翻译等知识与技术,一心报国的赤诚情怀、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和严守纪律的军人作风在她身上得以充分体现。她从一个柔弱少女成长为有着崇高理想与远大抱负的知识女性,实现了自己为祖国富强而无私奉献的人生追求。<br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 /></h3><h1> 树雄心从戎报国</h1><h3> 1949年11月,贵阳解放。大批的青年学生积极参加由贵州省委举办的寒假学园和暑假学园,学习新民主主义理论。当时正在省立贵阳女子中学求学的陆昌琼,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也投入到此次学习活动中。</h3><h3> 在贵阳女子中学学习期间,有两件事情令陆昌琼终身难忘:1950年3月9日,她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0年12月18日,她穿上军装正式入伍。</h3><h3> 当时学习了革命理论,接触到新思想、新知识,看到了中华民族富强的曙光。经受过日本侵略战乱煎熬的女同学们,心中迸发出共同的理想与信念:女子当自强,国家当自强!大家积极加入青年团组织,踊跃报名参军,目的就是要报国兴国。</h3><h3> 1950年冬,朝鲜战争的炮火已经烧到了中国的鸭绿江畔,"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激发了年轻人参军的热情。1950年12月,在贵阳女子中学报名入伍的学生就有一百多人,陆昌琼和许多同学一样,没有告诉家人就先报了名,穿上军装,临出发前才告诉家人。直到现在,陆昌琼还为自己当年勇敢、果断的举动而自豪。</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 /></h3><h1> 励意志百炼成钢</h1><h1><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穿上军装的陆昌琼,和战友们一起上了大卡车,从贵阳军区所在地六广门出发,开赴70多里外的修文县马家桥营地,开始了军事训练与通信专业技术培训的新生活。</span></h1><h3> 那里原是一座废弃的老军营,附近没有住户,自然条件非常差。破旧的平房窗户没有玻璃,在隆冬凛冽的寒风里,战士们用白纸糊在窗户上遮风挡雨。夜晚,躺在铺着稻草的大通铺上,盖着一条薄棉被,大伙儿冻得瑟瑟发抖。</h3><h3> 那里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军营用煤,女战士两人一组到几十里远的煤窑,用箩筐往回抬;修营房没有木料,女战士一人一根从十几里外的山上用肩膀扛;生活用水是大伙儿从附近的小河里一桶一桶地挑来的;粮食则是大家把裤筒扎起来当作袋子,一趟一趟从远处的兵站扛来的……</h3><h3> 1951年至1952年,位于大西南的贵州省土匪活动频繁,陆昌琼所在的军区直属通讯大队女兵在夜间需要站岗放哨。"我记得第一次站岗,望着眼前黑黝黝的小树林,听着附近河沟哗哗的流水声,心里感到非常紧张。这时指导员来查岗,他向我传授了站岗的秘方:哪里有响动,就睁大眼睛把它看明白,若发口令没有回应就开枪!这一招真灵,我的胆量由此大增。"提起夜间站岗的情景,陆昌琼至今记忆犹新。</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强素质勤奋学习</h1><h3> 1952年6月,陆昌琼和30名战友被选派到张家口军委工程学院学习。在前往张家口的途中,他们在重庆等地滞留了7天,其间,为了不忘业务,他们在没有任何器材装备的情况下,每天用嘴模拟发报机的声音,一人口发,大家抄报。这难度其实挺大,一是嘴的发音要完全像发报机声音,二是抄报员要听得准。<br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到达张家口军委工程学院后,由于学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学院决定给他们突击补习专业基础课,开设的课程有数学、大代数、微积分、排列组合、电工学等。为了把每门功课都学好,陆昌琼和战友们每天背着装满课本的大黄挎包,赶场似的奔走于各个教室。当时,学员们的口号是"掌握科学技术,实现国防现代化",大家的行动是刻苦学、突击学。平时除了集体活动,学员们的课余时间都在图书馆里做作业。终于,他们用一年时间学完了三年的课程,其中大部分人成绩优异。</h3><h3> 1953年6月,陆昌琼和47名女兵又被选派到位于大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俄文专科学校学习俄语。为了学习俄语的卷舌弹音,陆昌琼运用口中含水的"漱口发音练习法",口中含水,仰着脖子,每次练到舌根发硬、脖子发酸才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为了丰富词汇,加强语感,她在课余阅读《士兵》等俄文原著,学唱《喀秋莎》《远方》《红莓花儿开》等俄文歌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俄语会话活动中,陆昌琼荣获嘉奖;在军事训练中,她还荣获实弹射击嘉奖。</h3><h3><br /></h3><h3> </h3><h1><br /></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革命人永远年轻</h1><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6px;"> 1957年3月,陆昌琼和47名女战友在大连解放军俄文专科学校毕业,奉命集体转业到黄河水利工程局专家工作室,成为苏联专家与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1960年苏联专家撤走后,她们又分别调到其他单位,或教书育人,或从事外事外贸工作,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span></h1><h3> 如今,陆昌琼和她当年的女战友都已年过八旬,但是她们大多身子骨还十分硬朗。陆昌琼说,这都得益于年轻时在部队磨炼打下的基础。</h3><h3> 陆昌琼和留在三门峡的三名战友经常聚会,大家还会唱起当年的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它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它不怕风吹雨打,它不怕天寒地冻 ,它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巅……"</h3> <h3>2017.3,老战友们作为三门峡的第一代建设者接受《三门峡日报》建市六十周年专栏记者采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8.6与郑州战友相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陆昌琼近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