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读《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有感

$@)

<h3>  读了《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让我知道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人格,能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和鼓励学生。</h3><h3>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由此可以看出,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是实施幼儿德育的重要途径。其实幼儿园一日的活动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更多的是使用说教的方法,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还不能完全明白教师的意思,于是教师就会反复的说教,幼儿也是似懂非懂,所以很多的说教都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那么如何在一日活动中积极有效的开展德育教育呢?</h3><h3> 一、利用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来进行德育教育</h3><h3> 班里的孩子很喜欢听故事,我发现故事中有很多内容都是特别能打动幼儿,并且能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于是每当幼儿有一些不恰当的行为习惯出现的时候,我不会去一味的说教,而是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当故事讲完以后,我会让孩子们一起分享听完故事的感受,由此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比如,本学期孩子们已经升入中班了,开始进行自主用餐,自主用餐的时候需要孩子们排队取餐以及养成吃多少盛多少不能浪费的两个好习惯,第一天开始自主用餐,排队取餐孩子们还是表现的不错的,但是也有插队的情况出现,相对于浪费现象好很多,浪费现象就不容乐观了,幼儿在盛饭盛菜的时候往往不懂自己的需求,一味的盛多,然后又吃不掉全部倒掉,所以导致很严重的浪费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浪费粮食的小猪》的故事,故事中讲了一只小猪不懂得珍惜粮食,后来多亏了有小精灵,让浪费粮食的小猪懂得了粮食的珍贵,且再也不浪费粮食,还将粮食和书本捐给偏远农村的小朋友们。听完故事的小朋友们纷纷表示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果然接下来的午餐时间孩子们浪费的现象大大减少了。通过一个个小小的故事对幼儿进行德育的熏陶,引导幼儿将故事中所领悟到的内容来付诸实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让大家看到他们所学到的。</h3><h3> 幼儿喜欢和家人一起参加活动,因此在一些特殊的节日的时候,我也会根据节日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且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并且邀请家长来一起参加,比如"三八妇女节""父亲节""九九重阳节"等等,家人的到来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也孩子们明白了要爱妈妈、要学会尊敬老人等等,孩子们亲手做的礼物也让家长欣慰不已。也可以利用清明节和国庆节这样的节日,来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h3><h3> 二、利用环境创设来进行德育教育</h3><h3> 《规程》中提出幼儿园应当将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环境也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层面。</h3><h3>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看出,教师榜样作用对幼儿来说意义非凡,也可以想象一个品德优秀的老师她其实就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当你希望幼儿能做到什么样子,首先自己应该做到,如亲切的与每一个人问好,幼儿生病时能关心照顾幼儿,自己的举止要规范等等,孩子们其实就是一张白纸,而你可以带他们画出一幅幅绚丽的图画。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幼儿面前的言行举止都应该特别的注意,以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h3><h3>我们也可以通过主题墙、区域游戏和自然角等环境的创设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主题墙的创设中可以开辟一个关于爱家乡和爱祖国的内容,然后根据主题的变换再不断的更新内容,进一步加强幼儿对于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区角游戏中有很多的内容是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比如建构区,一个孩子的力量是渺小的,她们发现仅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构建出完整的建筑,于是孩子们就学会了相互配合,一起合作完成一个个建筑,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能体验到合作的力量;又如烧烤屋、理发店、超市等服务型游戏,在这里幼儿既可以当老板、服务员,也可以当顾客,这个其实是一种社会教育,幼儿在体验各种角色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各种礼仪,懂得了礼貌待人等优秀的品质等等。自然角的花花草草以及小动物们在幼儿的呵护下在慢慢成长,因为有了自己的参与孩子们能更加细心的照顾这些动植物,幼儿在劳动的同时也培养了爱护自然和爱护生命的情感。幼儿在游戏的最后能够自己整理游戏材料,能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其实也是一种良好品质的形成。</h3><h3> 三、家庭、社区对德育教育积极的促进作用</h3><h3>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一个主要的场所,有些家长更多的是在乎幼儿对于一些技能的掌握,因而忽视了幼儿个性的发展。然而家长对于孩子们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就要求家、园要多联系,要求家、园对于培养幼儿德育的目标要有一致性,一起配合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教师应经常与家长交流,让家长了解到一些幼儿教育的知识与经验,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质,并积极配合幼儿园进行的一些活动,这样在家园共同的协作之下幼儿的道德水平也会提高。</h3><h3> 幼儿园应密切同社区的联系与合作。宣传幼儿教育的知识,支持社区开展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动,争取社区支持和参与幼儿园建设。社会是幼儿的另一个课堂,教育其实要培养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这样也就要求幼儿应该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因此幼儿园和家长也可以经常带幼儿参加一些社区活动,比如献爱心活动,幼儿在献爱心活动中能把自己的衣物、玩具和图书等献给需要的人,帮助别人这其实就是一种道德品质的养成。</h3><h3> 幼儿品德的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教师和家长都因抓住一切教育机会,以情感教育为主,创设良好的的德育环境,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让幼儿在充满爱与和谐的环境下成长。</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