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沟、那人——航保团三队战友的激情燃烧岁月

陈文兴

<h3>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后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临汾地区候马市的南山活跃着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部队进驻初期其番号为2471,70年初改为9472部队,后又改为38532部队,对内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航保勤务团。</h3><h3> 南山也称紫金山,在山北侧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山沟,在其中的一条约3华里的主沟里,勤务团的司、政、后机关和负责主要业务的一、二、三队从北向南沿沟而布。</h3><h3> 三队位于沟的最深处。</h3> <h3>  在卫星地图上鸟瞰三队,凡是在这里战斗生活过的战友看到此图都不会感到陌生,虽然她已改旧时容颜,但看到她依旧令人心潮涌动,令人动容不已。</h3> <h3>  值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受战友们的委托将曾经在三队战斗生活过的部分战友风采展现于此,以纪念战友们曾经在那山、那沟渡过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年华!</h3><h3> 由于照片、资料收集和篇幅所限,此篇将作为第一集奉献给亲爱的战友们,恳请各位战友加以斧正,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并继续提供照片、资料,以使下一集更加完美和生动,满足战友们回首当年,抚慰人生的心愿。</h3><h3> 个人图片以姓名拼音字母排序,注释资料为战友们提供,个别文字有所修饰。如对所用图片不满意可另提供图片更换。</h3><h3> 对于照片未注名的战友有些我已不记得确切姓名,如知道的战友可告知,我再添加。同时希望每位战友都能有一段个人注释。</h3> <h3>曹久成</h3> <h3>陈嘉强: 1953年7月4日出生于北京 1969年12月9日在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应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9472部队。 1970年1月15日新兵连训练结速,分配到团后勤处器财股任战士保管員。 1971年3月调团教导队学习绘图并担任学员班6班班长。 1971年9月教导队学习结束分配到制图3队3分队任战士。 1973年8月调4队资料分队任战士。 1975年3月退伍 1975年3月在海淀区海淀公社务农。 1976年10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写作班学习。1977年12月学习结束回乡务农并在大队任团总支书记,民兵营长,治保主任 1983年1月至2000年在北京大学工作,工人2000年退休。<br></h3> <p class="ql-block">从军史上的点滴回忆</p><p class="ql-block">陈嘉强</p><p class="ql-block">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九日,我们在北京火车站西北角二层的小楼上是饱餐战饭,午夜11点多座上列车,大家都不知道上哪儿,当时接咱海淀的是三分队姓杨的干部,列车轰轰的就往西南干下去了,越走就觉得不对劲了,不是说海军陆战队布防天津吗?车过娘子关就进山了,到第二天晚上才知到了侯马车站,大伙挤着找厕所,一阵乱活,有新战士给挤掉矛坑里了,后来才知是海淀杨顺岭。新兵连在一个土圈子里,先到的天津战友有男也有女夹道列队欢迎新战友。12月13曰新兵训练开始。当时的新兵连长安佳顺,指导员姓王結束后他带分天津的战友走了。</p><p class="ql-block">说起在新兵连被扎屁股的事是这样的,当时正在上演阿尔巴尼亚电影,我们班正有一兄弟还和我是一个公社的叫郭世祥,上牙齿外滋,全班人都拿他开玩笑叫他《阿滋母》,那天就在门口土台上,正好我值周领二排在土台早饭前唱歌,唱完我下口令全排解散,不知谁叫的阿滋母,我正往五班宿舍走,忽觉右屁股被什么扎了一下,一股热流顺着屁股蛋子下去直流进鞋桶,我拉上裤腿一看見红了。战士们一看郭世祥站在我身后,手上拿着一把水果刀,楞磕磕的站在那,才知是郭世祥行凶扎人了。杜国旗,匡建民等人就把郭世祥梱了起来。后来开现场会,那血水盆有二大盆,够吓人的。至今屁股上还有指甲盖那么大一块印迹。</p><p class="ql-block">新兵连的另一场血案</p><p class="ql-block">陈文兴</p><p class="ql-block">新兵连的另一场血案发生在三排九班,是春节大年初几记不准了,起因是我向刘卡维要子弹头,卡维找了一会说没了,就怀疑是睡在边上的天津兵(叫什么记不清了,是我们班副,后分到了警通连)拿了,两人因此口角起来,一会急了卡维抄起围地铺的砖头就把他脑袋开了,那哥们一下扑上去就掐住卡维的脖子给按倒在床上了。我一看不好,冲上去一锁喉愣是把他俩给拉开了,弄了我一身血。这时有人报告了连部,大胡子安连长来了让人先送天津哥们去卫生队包扎,我就去了水库边上洗血衣。不一会全连集合点名听安连长训话。解散后各种不爽暴发至我大哭一场。天津哥们儿岁数也大,个也高,我们那时不满十六岁,身高还不到一米七,当时真急了,暴发力还行,要不就可能出人命了,现在想想都后怕。</p> <h3>陈京生:1976年12月入伍,在经历新兵连,在教导队绘图班训练培训后分配在三队九分队,分队长陈敬堂。80年调塘沽海图出版社,84年复员。现在中联部办公厅工作。<br></h3> <h3>陈梅花:1970年12月入伍,72年从大同198部队调侯马海军航保勤务团,在教导队学习结业后分配到三队六分队绘图。74年8月到北京大学学习,77年毕业后到四队任翻译。82年调武汉海军工程大学工作。现已退休。<br></h3> <h3>褚玉兰</h3> <h3>戴树涛</h3> <h3>董传江,1972年12月入伍。73年教导队绘图班培训结束后分配在三队七分队。在九分队,六分队,十分队战斗过。历任绘图员,副分队长,分队长。86年调团业务处任制印参谋。87年因出版社迁塘沽,留在图库任军需助理。89年调总参图书一库任副主任。95年转业,在侯马市国土局任副局长。现己退休。<br></h3> <h3>段晓琴,1969年12月入伍</h3> <p dir="ltr">房景荣&nbsp; 1958年11月9号在天津出生。1976年3月1号接到入伍通知书,3月23号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踏上开往去部队的列车🚉 。在经历了新兵连和教导队绘图班学习培训8个月后我被分配到三队五分队,分队长王<u>昌</u>忠,副分队长朱家成,分队成员有&nbsp; 陈文兴、张海洋、商学光、张克华等。。。79年团抽调去二队学习刻图(期间去兰州部队实习)后回三队刻图分队(九分队),81年1月复员回津。</h3><h3> </h3> <h3>高平,1969年12月入伍</h3> <h3>高萍:1970年12月入伍。经过乔山底新兵连、教导队训练后,分配在9472部队三队九分队,任制图作业员。1976年8月至1978年8月,入大连海军水面舰艇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在航保勤务团三队九分队,任制图作业员。1979年调入校对组,任校对员。1980年调入编辑组,任编辑。1985年随着部队的搬迁来到天津塘沽航海图书出版社三室编刻组,任编辑。1995调入航海图书出版社质控处,任航海通告验收。2005年退休后继续返聘航海图书出版社质控处,任航海图通告验收。2015年因家庭生活的需要,请求退出航海图书出版社至今。从15岁到50岁,在部队里生活、学习、工作了三十多年,芳华在山沟里綻放,青春在岁月中荡漾……。在海军发展的史册中有我们美丽的篇章,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无怨,我们无悔……。<br></h3> <h3>郭荣华</h3> <h3>贾昌龙:1972年11月入伍,73年进教导队学习,74年回三队,77年4月调政治处,88年9月海军政治学院毕业后调海军出版社(塘沽),97年转业到天津开发区劳动人事局,13年7月退休。<br></h3> <h3>姜厚军</h3> <h3>解宇飞:一九七七年七月入伍,一九七九年五月教导队绘图班结业后,分到三队九分队、六分队等,一九九八年九月从海军出版社转业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局至今。<br></h3> <h3>李春山</h3> <h3>李抗美: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入伍,在新兵连入团,七0年八月入党,七三年在三队任司务长,七八年九月转业到天津动力机厂先后担任保卫干事,财务付部长,期间长期担任厂法律顾问工作。<br></h3> <h3>李祖升</h3> <h3>刘建中:1969年3月入伍,当年12月教导队绘图培训班结束分到三队,先后在五组、五分队、六分队、四分队、九分队、编辑分队从事海图清编绘、制图编辑工作。至1982年3月调天津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止,在三队呆了十三个年头。<br></h3> <h3>刘恩庆(已故)</h3> <h3>刘卡维,1969年12月入伍</h3> <h3>刘克生</h3> <h3>刘克良</h3> <h3>刘强,1969年12月入伍</h3> <h3>刘新明</h3> <h3>吕丽</h3> <h3>弥宪仁</h3> <h3>我的简历</h3><h3>弥宪仁</h3><h3>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二十号,经山东省滨洲市惠民县人武部批准,我走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行列。新兵连军训是在山西曲沃县回河水库受训,七四年二月下旬军训结束。到海军菜地锻炼,七四年九月到乔山底教导队绘图班学习。毕业后分配到三中九分队。七六年五月一日被任命为绘图员,从此走进了军官行列。在九分队多年,后任七分队副分队长,绘图改刻后又任刻图组组长。八七年因家属身体原因,向领导申请转业。转业至山东惠民县工商局。<br></h3> <h3>邱志英:1976年4月应征入伍,新兵连训练和教导队培训班结束后,分配到三队4分队,后调到10分队!1986年到1996年在天津塘沽海军出版社。1996年调到海军航保部测绘处,2006年退休!</h3> <h3>宋玉宝(已故),1969年12月入伍</h3> <h3>时天军</h3> <h3>孙生杰</h3> <h3>王国华</h3> <h3>王金华,曾任三队七分队、一分队战士</h3> <h3>王捷</h3> <h3> 王蜀忆:一九七七年入伍,进入航保勤务团三队五分队和四队资料分队学习工作。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二年在总参测绘学院学习。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五在一队工作。一九八五年至一九八九年在侯马留守处,期间入党。先后任绘图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一九八九年六月前往塘沽,仍然在一队工作。一九九零年调海军档案馆任工程师。一九九五年转业至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二零一四年退休。 虽然在地方工作近二十年,但在航保团的经历令人难忘,在这里我收获了幸福的家庭,收获了战友情谊,收获了许多许多......。<br></h3> <h3>魏梦丽</h3> <h3>肖丽</h3> <h3> 军 旅 点 滴 记忆中,坐拥在侯马紫金山怀抱中的军营是我难以释怀的情节。1977—1981年,军旅生涯四载共渡,浮想往事二三联翩。 记得那年寒冬,永远被人们称为“副职”的傅团长号令全团官兵在营区内修建游泳池。军令如山男女官兵齐上阵,一个“高大上”的游泳池出现在贫瘠的晋南侯马南山沟里。虽然施工劳累,但出大力流大汗幸福感满满。在那个年代,一个团级单位的营区里能建个游泳池在我军军史上也是颇为罕见噢。 记得我初猎涉世界文学名著不是在学校竞是在部队。津玲姐的藏书让我垂涎,她推荐的《斯巴达克斯》、《十字军骑士》等等名书让我一下开了眼;书海探索,高人指点。 记得那年盛夏,团男蓝球队一同随三队由湛江麻斜军港乘舷号955登陆舰出征南海,在大风浪中颠簸航行并且酣畅淋漓的呕吐个昏天黑地。难得的水兵体验啊!而后,总不能让胃空着啊!为了解谗,男蓝调皮的北京兵哥变戏法似的展示肥大的水兵裤兜里满满的松花蛋……。 当兵虽不持枪,确用绘图笔捍卫着海疆。别样情怀! 肖丽 2018年3月1日于连云港<br></h3> <h3>夏寒</h3> <h3>徐素华</h3> <h3>杨昌伯,1969年12月入伍</h3> <h3>杨永刚</h3> <h3>杨喆:1969年12月入伍,教导队毕业分配到三队四分队后又调8分队,76年到塘沽出版社,82年调海司气象室,做填报员及海浪水文预报员,87年转业到劳动社会保障部(现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现已经退休。<br></h3> <h3>于刚</h3> <h3>于建平</h3> <h3>余勇</h3> <h3>郁园通:1970年12月入伍,任东海舰队勘测设计队文书。1972年8月调海军航保勤务团教导队学习制图,1973年4月教导队毕业分配到三队,先后在四、六、九、十、校对及编辑分队任作业员、绘图员、校对员、编辑、副分队长、分队长等职。1975年入党,1976年提干。1980年调团技术股任参谋,1982年因乔大事件受牵连,返回三队。1983年调任制图一室(一队已改为一室)副主任。1985年部队整编,一室改为二室,任二室副主任。1992年任二室主任,党委委员。1994年任海军出版社副总工程师,党委委员。1996年任总工程师,党委委员、常委。海军出版社制图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2010年退休,2012年移交滨海新区军休所。在职期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多项;曾任天津市测绘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测绘学会理事;荣立三等功1次。回顾四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三队给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忆,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入了党,提了干,成了家,因此,三队是我成长的摇篮,紫金山沟将永远是我心中的圣地!<br></h3> <h3>张海洋: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入伍,经新兵连、海图制图教导队初级班后编入航保勤务团三队。七五年五月入党,后任绘图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一九八九年六月离开侯马抵达塘沽。一九九二年调海后一装备研究所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二零一一年六月退休,二零一四年结束工作。在职期间获国家及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多次,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多次,获国务院政府津贴。主要爱好——胡思乱侃,手工制作,旅游驾驶,音乐,看微信……。<br></h3> 办公室里的良师益友 张海洋 大约五十年前的那个冬天,我有幸参军来到晋南一个名叫土地庙的山沟。经过新兵连、教导队训练后我分配到了制图三队。三队坐落在山沟深处营区道路尽头,再向前行就是常年不断的涓涓溪水和枝繁叶茂的凤凰头。 三队有座独立的二层办公楼,楼西侧有个篮球场和几件运动器械。办公楼后面走上一个大坡是食堂。再向山沟里走就是我们的宿舍和三号坑道。在坑道尚未完工时,我们的宿舍一楼有两间房子兼做旁边三号坑道工程用的炸药库。内存十几吨TNT炸药和雷管导火索等,(我们后来在沟里开垦菜地时都是在这里“取”的炸药)……。 我到三队后被分到了五分队。那时一个分队设一个办公室。我们五分队的办公室就在二楼的东南角,长方形的办公室宽敞又明亮。里面整齐的布置着十二张办公桌。宽大的办公桌不是按干部级别配置,而是按一张全开海图尺寸专门定制。所以对一群娃娃兵感到有点奢侈。后来它常被我们赞誉为“一平方米战场”。办公室后墙边还罗放几个墨绿色的大铁柜。工作中须将每个人所借阅的海图资料放在属于自己的那个格子里。每当资料柜抽屉推进拉出时,那钢制的滚轮总发出沉闷均匀的摩擦声……。自从进了这个办公室就像进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五分队成员年龄从十四五岁的小兵到近四十岁的中年干部,文化程度从初中一年级到大学毕业,真是一个特殊年代的奇葩组合。有道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当我闭上眼睛静静回忆,便可在脑海中浮现出这间办公室里曾经出现过的面孔和身影。他们是赵春芳、李玉珍、许汉英、王昌忠、老毛、余彤芝,孔详轮、施荣茂、陈敬堂、朱家成、李大振、钱立光、李立雄、陈文兴、祝光明、余勇、陈建京、李滨华、张克华、何洁、娄青、张玉宪、吕勇才、刘学举、房景荣、商学光、马丽娟、于晓莹、陆广瑞、陈晓X……,还有后来成为我终身爱妻的王蜀忆。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北方的赵春芳是当时的“老大”(分队长),长的像我一个东北的舅,生有一个宽宽的前额和一张漂亮的鞋拔子脸;南方的施荣茂、许汉英高颧骨深眼窝;中原地带人士鱼龙混杂形象各异。不过据余勇观察后说”我们五分队的人长得漂亮”。我也有感觉,主要是那年代但凡女兵家里大人不是“革军”就是“革干”。她们的亲娘多是由有较高社会地位的爹在城里优选的,一般下一代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异。 “灶王爷”李抗美管着全队每人每天四毛五分钱的伙食。精打细算加上伙房自养的猪和各分队送来自己种植的蔬菜,再加上截长补短的来顿“忆苦饭”,保证每天吃饱肚子没有问题。当然最期盼的是我们刘瑞发队长在每年“四大节日”(元旦,春节,八一,十一)为我们亲手烹制的大餐和第二天的“折罗”。刘队长伶牙俐齿,目光慈善又带着几分威严。早年在天津曾是国家二级足球运动员,脚下功夫了得,手上功夫出自机要分队也是一等一的。 话又回到办公室,那时虽说吃的不咋样可屋里的姑娘们却逐渐生长的楚楚动人滚瓜溜圆——张玉宪、娄青、何洁……,一个赛一个的。特别是在大家伏案推着平行尺写水深时,放眼望去一派丰收的景象。在我看来那专注的神态、那颜值一点不输给现今瞄准击球时的”九球天后”潘晓婷。 上班了,大家开始每日雷打不动的“天天读”。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头一两年主要是学习《毛主席著作》、”两报一刊”和其它一些规定的政治读物。一九七一年林彪事件后,读书有了新要求,遵照“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列主义,提高识别政治骗子的能力”的指示,每人又配发了许多经典马列著作和。个人认知能力的变化因人而异无法量化评估。形式要求主要的方法是要经常写学习心得、读书笔记、讲用稿、大批判文章等等。那都是些很辛苦的事,轮到谁该讲了就得连写带抄的弄出几千字来……。几年之间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从历史上的孔夫子,到我党创始人陈独秀及瞿秋白、王明、博古、张国焘、张闻天、高岗、彭德怀、刘少奇、邓小平、林彪、陈伯达等挨个批判。国内这些同志比较好评判。比如刘少奇有“黑六论”,彭德怀反对大跃进人民公社等……。国外的要批马列大作内里的人物难度就很大,如《反杜林论》里那姓杜的弄不清招谁惹谁了,批来批去一头雾水。 上级对读书的质量数量都有要求。一次上方来了专人看看大家都存了哪些书,多少本?需要个统计数儿。轮到查我了,我自豪的说“不麻烦数了,约莫五六斤儿吧”。来人一峥!……。对我这种口无遮拦说话不注意政治的人入党推迟几年或者做个党外人士一点不冤。 入伍后的头几年正是文革中后期。能在那种大环境下安稳的工作,学习,生活算是一种幸运,也是当时多数年轻人向往的。虽然那时我们多数人还很幼稚,但生活态度是十分积极的。我们努力工作认真学习,我吃力的读着那些看得懂和看不懂的书,还买了些马列等人物传记及哲学类的东西学习。我的阅读能力比较差,但还是像牛一样向前垦着……。还是坐在我后面的文兴给了我非常有益的指点和劝导。建议我最好先从轻松易读的东西开始培养一下阅读兴趣,不要总拘泥于那些力所难及的大部头。于是我到侯马新华书店买了浩然的《金光大道》,《艳阳天》六大本小说。放在我最喜爱的上铺枕头内测,这里内务检查是看不到的。那大概是我平生初次感觉到了些阅读的乐趣。 话又回到办公室,在我左后方45度角约十来米的座位上,李滨华大姐总是比较沉稳的工作学习着。她虽然比我们年长不过几年相比之下却已是见多识广的人了。五七干校有她劳动的身影。上海国企机床前拜过身怀绝技的老师傅……。她那教父般的话语声长时间萦绕在我脑海中,我还清楚的记得她大概引了民国一位教育家的话:一个优秀的人应该“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但是我听到“野蛮”二字就觉得不对劲。从小老师没这么教过。她还常称赞爱尔兰作家扶尼契的《牛虻》中的亚瑟如何无比的坚强,一个人做成事非要有那种超强的意志力才能有所作为……。我第一耳朵把“牛虻”听成了“流氓”。够傻的! 付分队长许汉英是个业务尖子。曾在绘图技能比赛中荣获过“等高线”大王的美誉。我们当时看过他的一些等高线练习作,感觉那流畅协调的笔触犹如一幅幅高雅的艺术品。作为一个绘图兵,在没有对海图制图及测绘专业进行系统学习前,主要是要有好的手上功夫。在这方面许付分队长对我进行过十分耐心的指教。他要求我们做图时要心静如水,精力集中。等高线中的”计曲线”要忠实于地貌,”首曲线”力求协调流畅,特别是在两条计曲线距离很近时行笔要十分稳定……。那时我还有幸得到了许付分队长的一只“老头儿”单曲线笔。据说这种被称为“老头笔”的单曲线笔早年只生产了少量的几批以后再也不出产了。它钢材质地坚硬,弹性好,金属晶粒细密,运笔十分滑顺流畅。只可惜我得到它时已磨的很短了,没能为我出力太多,只做一种激励吧。那年三队有过一次等高线练习比赛,我有幸上了榜,那习作至今还留存在家。当然这方面的手艺比起郁园通刘建中等高手还是有些差距。 那年我们五分队又评了“四好”。这和全分队兄弟姐妹的努力是离不开的。但别的分队也挺努力却结果不尽相同,个中原因大概和我们分队长赵春芳是个十分厉害的“笔杆子”有关。我们当然会感激他的付出。赵分队长那张漂亮的鞋拔子脸上有一双小眯眯眼儿和一对细细的八道眉。我们都不怕他,因为他从来不向我们发火,且人前人后都不坏你的事儿,无论中队里还是分队里遇见多少麻烦事他都能波澜不惊的从容处置。当你和他交谈时他总是细心的倾听不轻易反驳你的意见又不为你的想法左右。现在想起来我们之间那时的思维能力应该差了好几档。 时隔良久,或许因为能写,赵分队长被调走另谋高就。李玉珍担起五分队长的革命大任。那时李分队长人称“假小子”,肤色有些红褐,办事风风火火,打篮球可跑满场。丈夫是一队帅哥贺景春。那些年的分队长只要是在山下有家的,假日请部下来家吃饭是常事儿。老贺是东北人。还是应了那句话———嫁啥随啥吧。在分队长家吃饭得按“黑土地”的民俗——女人和小孩是不上桌的,从那时起我就有了点做男人的优越感。他们对我们真心关爱。总称赞我们是他们的“好兵”,有:——活力四射的朱家成,两眼放光的李立雄,沉稳整洁的陈文兴,机灵鬼余勇,不修边幅张海洋……。大概所有优秀的女领导对我们这类半大小子都会有种天生的母爱。女兵们可能感受这种爱会少些,我当时没有这种感觉。女人却相对是敏感的,如果不是她们的错觉我当然要感谢上帝对我的好。 不管怎样,分队长对我们工作指导是十分耐心的。记得她亲手教我们贴图。——那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将晒好的蓝图资料分割成数块,在控制线处开出方孔,要求与展好点的图板上的控制线尽量重合,保证精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当晒图尺寸略小时需将侵湿令其膨胀。这种微量的调整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如果过头了还需用熨斗使其干缩)调整后的蓝图涂胶上图板后须用“贴图棒”用力赶压使蓝图控制线与图板控制线对准……。“贴图棒”是用硬质细木制做,形状有些怪异,有点像旧时女人的“三寸金莲”,端头可见一道道棕色的年轮纹理,用久了的贴图棒上总有一层华润的“包浆”。贴图除了细心外还是要有把子力气。每当分队长手把手指导我们时都可闻她辛劳的喘息声。 或许是对工作的热心与好奇,或许是自幼的爱好使然,或许是无知者无畏。我开始在工作之余搞点小改小革。从在曲线笔上加焊硬质笔头开始到自制研磨的小机器……。这过程头头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分队长有时还给我专门的时间。这一切无意中改变了我一生的职业走向。后来被调到山下一个小“革新组”接替了几位老同志(刘永贵,牛清旺)的部分工作并搞些新的项目。为了我能更好的出成绩,队长刘瑞发还专门为我选派了助手李体明。(后来得知我们各自分队分担了我们的图幅任务,真不好意思)刘队长当时认真的对我说:那可是个”大才子”……。在那以后几年里体明就是我有力的合作者和文化教员。能被刘瑞发队长称其为“才子”美誉的人当不会是白给。共事中我方知体明的“数理化”,“史地文”都相当厉害。特别是数学中的证明题类是他的最强,显示出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辅导我基础文化课,他为我解算了无数的数学难题,至今有近百张解题手稿我还留存在家。难怪在天津高中数学竞赛中他荣获了大奖。除了文化课外,那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中外大作也装了他大半脑袋。从《红楼》中贾容偷情不成被泼了一头大粪,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提出的时间并非无条件常数而是会受速度影响而变……。从鲁迅的《药》中说到的病人们手拿白面馒头等着秋瑾的脑袋被砍下时要立即沾着她的喷涌的血乘热吃下,老病既“包好包好!”,若病没好定是作为药引子的那对蛐蛐不是原配的……。看鲁迅对国人麻木愚昧的无奈和对中医的失望与讽刺。 工作之余我们有时也谈论些事实政治,他有时有些超前的观点我一时还接受不了,却只做些无力的反驳。毕竟那时还是文革刚刚结束,需要时间来沉淀往事,一般人没能力也没必要把世间的大事都搞得那么清楚。 那时我们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做着当时很有用的技术革新工作。这氛围与当时正统的政治教育不尽相同,给我带来许多改变。 改革开放恢复高考第二年,体明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毕业后逐渐成为了海军装备部门一位重要的专家。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军事科研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海测理念,海图制图技术和工艺向着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逐步发展。于是我们以往那种小打小闹独打单斗的工作形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式要求。在人生的路口我有幸调入了海军一研究单位。在那里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在那里有了更宽的眼界取得了更好的成绩。<h3>  人上了年纪眼前的事忘的快,过去的事似乎又近了许多。岁月如梭,一幕幕我们亲历的“电影”不断在脑海中回放。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那一个个健壮的身躯。——他们在欢乐,在苦恼,在前进,在彷徨,在成长……。岁月如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脑海里的“电影”。在别人的电影中自己扮演什么角色并不重要,而我的“电影”中办公室里那些使我受益终生的良师益友们我将永远感谢他们……。</h3><h3> 2018.5.4<br></h3><h3> </h3> <h3>张克华</h3> <h3>张鹏林:1977年9月入伍,于1979年5月教导队绘图班结业后,分到三队六分队,1982年11月复员,在西安市西电微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工作,2011年4月退休至今。</h3> <h3>张志怀,1975年兵,1983年底转业,曾在三队10分队、4分队、5分队工作,曾任4分队、5分队副分队长。<br></h3> <h3>赵莉</h3> <h3>赵庆祥: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当兵,经历新兵连,教导队,三队八分队,九分队,十三分队,一分队。一九八0年转业。当了十二个年头的兵!<br></h3> <h3>朱家成:1969年2月入伍,教导队毕业后六九年底分到三队五分队,分队长李玉珍,付分队长许汉英,70年训练工厂第一批工人(陈建中,张林立那批),72年接山东胶南兵,并在三排代排长,73年提干部,可能75年任十分队分队长,董传江付分队长,三队团支部付书记。1976年调后勤处器材股助理员,并参加团第二次扩建工程。1980年任二队付队长,82年调机关任军务参谋。在每年团运动会上获3000米、5000米跑冠军,并被评为五好战士标兵一次。1986年至88年,原解放军测绘学院指挥专业一班学习毕业。1988年至1990年海军出版社管理处任付处长,1990年3月至1992年任侯马图书总库业务处长,1992年至2000年任天津海军海洋测绘所副所长,海军大校。2000年借调航保部组建上海订货站,站长,直到退休。<br></h3> <h3>郑永兰</h3> <h3>周晓玲</h3> <h3>朱家兰</h3> <h3>左津玲,1969年11月入伍</h3> <h3>刘强、王义林,1972年攝于六分队办公室</h3> <h3>刘小伟、陈嘉强</h3> <h3>李祖升、钱明亮(已故)“乔大”门前留影</h3> <h3>谢立洲、陈岭</h3> <h3>刘克良、王晓冰</h3> <h3>刘伦章、董传江</h3> <h3>李滨华、朱家兰</h3> <h3>徐素华、马丽娟</h3> <h3>李抗美和一分队长陈康勇合影</h3> <h3>高萍、隋永青</h3> <h3>王丽丽、高萍</h3> <h3>高萍、赵秀英</h3> <h3>陈京生、李祖升、庞强</h3> <h3>杨松、陈梅花、齐玉珍</h3> <h3>祁青生、左津玲、王珍珍、杨喆</h3> <h3>褚玉兰、肖丽、魏梦丽、伍红军</h3> <h3>李祖升、饮事班给养员、艾英华、滑鹏兴</h3> <h3>刘卡维、王义林、杨昌伯、冯立禾、宋玉宝、高平、刘强、王金华</h3> <h3>办公楼门前合个影</h3><h3>前排左起陈建京、王金华、陈康勇,二排左起朱鉴秋、xxx、刘强,三排左起刘小伟、高平、xxx、冯立禾</h3> <p class="ql-block">  1976年9月,一分队欢送杨富昌去上军校合影。后排左起:赵继增,杨永田,陈康勇,杜宝玲,苏振礼,宋健三,潘陆冰;前排左起:王敦礼,金文浩,杨富昌,何海山,高玉贵。</p> <h3>二分队合影,前排左起贾青湖、王丽丽,霍秋霞、张秀珍、于建平、丁佳坡,后排左起王毅、王继斌、吕寿烈、张维海</h3> <h3>三分队唐维香分队长和分队部分成员合影</h3> <h3>四分队合影</h3> <h3>五分队合影——前排女兵李滨华、张玉宪、陈建京、何洁,后排左一祝光明</h3> <h3>六分队合影</h3> <h3>七分队合影</h3> <p class="ql-block">陆德义分队长和战友们合影,左陈梅花,右杨光。</p> <h3>两位女兵——陈福珍、陈崇禾</h3> <h3>后排左一李贻祥、左二于光斗</h3> <h3>前左一于志义、左二张晓琴,后左一孔祥伦</h3> <p>欢送曹久成合影——服役八年老兵复员时风光无限</p> <h3>欢送赵庆祥转业一分队合影</h3> <h3>业余生活合影——姜厚军,迟家生,董传江,那贵合,房景荣,李彤煜,孙丽霞,刘靜。</h3> <h3>业余生活合影,站立者为李体明</h3> <h3>哥几个门前留个影——靠门中间的是季学茂</h3> <h3>和航标灯合个影</h3> <h3>树上“英雄”——张海洋、吕勇才、陈文兴、李大振、刘学举</h3> <h3>山沟里学习——魏梦丽、伍红军、肖丽</h3> <h3>在大山的怀抱里——刘淑莉、王捷、左津玲、刘秋晨</h3> <h3>坐在这山看那山——刘建荣、张志怀、杨永刚、刘新明、杨晶</h3> <h3>祝亲爱的战友们八一建军节快乐!</h3><h3>陈文兴</h3><h3>2018年7月28日于北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