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直沽桥原名奉化桥,是天津市首座中承式全钢结构拱桥,全长257米,钢结构用量7066吨,由法国马克·曼朗设计所和天津城建设计院联合设计。地理位置奉化桥位于海河刘庄桥上游,是中心城区快速路工程南横的一部分,连接河东区大直沽西路和河西区奉化道。该桥全长257.3米,是海河上长度最长的一座桥梁。桥梁最大宽度58.5米,桥面设计为双向6车道,两边是人行桥和景观道,一直和两岸亲水平台相连接 。桥体介绍全桥有27道飞跨拱、68片钢结构"花瓣"和296根吊杆,再加上钢桥面,共需7500吨钢,成为本市用钢量最大的跨海河大桥。全桥27道拱每三道形成一组跨,夹在三道拱之间的就是花瓣状的钢结构,整座桥共有68片"花瓣",每片"花瓣"由两个钢制"三角形"组成,工程人员将它们戏称为"钢锅盖"。"钢锅盖"共有36种大小,最大的边长7米,重量近3吨,最小的3米,重不到1吨,这些看上去轻盈灵巧的"花瓣"要用280吨左右的钢材制成 。桥体功能该桥河道内不设桥墩,两边跨分别跨越河坝路及台儿庄南路。桥梁主体上、下游侧分别设置人行桥及景观步道。上游侧设置人行桥,以保障两岸人行交通的顺畅,下游侧设置景观步道,满足两岸亲水空间的沟通。主跨和副跨的中间拱位于两侧行车道之间;主跨与副跨的侧拱位于行车道与景观步道和人行道之间。<br></h3> <h3>海河上的桥(十五)刘庄桥</h3><h3>刘庄桥原称刘庄浮桥始建1959年,建成开启式木结构浮桥,由8只木船编组而成,连通河东、河西两区,该址原为刘庄渡口,故名。1976年改建为开启式钢丝网水泥船浮桥,长117.80米,由六只钢丝网水泥船,上托钢梁和木桥面组成,可开启通航,桥宽17米。1991年,在原址改建跨越海河的独塔斜拉桥,后由于长期重车荷载引起的振动、风吹日晒等多方原因,致使该桥损坏严重,在海河整体改造过程中,刘庄桥整修工程于2004年9月全面展开,工程主要对栏杆及大小灯杆进行除锈,补修板梁接缝,墩体涂刷防水材料,改造泄水孔。该桥已经禁止机动车通行。<br></h3> <h3>海河上的桥(十六)光华桥</h3><h3>天津市光华桥是中环线上横跨海河的交通枢纽桥梁,位于新围堤道和东兴路之间。始建于1977年,原名四新桥光华桥是河西、河东两区间一条重要的跨河通道,于2006年5月2日,光华桥开始展开改造工程,于2007年6月基本完工,同年10月12日通车。改造后的光华桥在两侧各加两跨18米的引桥 ,主桥长度将由改造前的120米增至192米,桥面也将重新划分车行道,由原来的双向5车道改为双向6车道,人行道由3米缩减为1.5米,将过河的人流和车流分离,方便了行人和车辆的通行,使得光华桥桥上与桥下道路形成全新的立体交通,为海河两岸的交通"减负",从而全面提升光华桥的机动车通行能力,另一方面也缓解大光明桥的车流压力,在大光明桥改造期间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已被重新"包装"光华桥,桥体整体以银灰色为主色调,时尚、现代,予有"海河航母"之称。光华桥重新装修后,桥的主跨梁将像一艘巨型"航母"横卧在海河上,绵延不断的底部装饰与上部栏杆设计的一气呵成,具有超时代气息,凸显了高科技时代特色,使景观效应、功能使用在光华桥设计中得到统一实现。光华桥的新形象设计既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冲击力,但又不失桥梁建筑稳健安全的特征,体现了结构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统一。光华桥每一个细节都接近航母的特点,其中,栏杆的造型设计最具代表性,每一根栏杆设计造型像航母上使用的一支"矛",现代感十足。光华桥的整 体以高级灰色为主色调,既简洁又高雅。海河光华桥通车后,天津光华桥桥身两侧又新添了两座造型为螺旋状的人行楼梯,分别连接亲水堤岸。<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