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说起新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策马奔驰的哈萨克族、吐鲁番的葡萄、戈壁、草原、三山两盆、大漠风光这些关健词都会瞬间在你的脑海中一一涌现,哦,还有传说中对维族的担心也会在脑中闪现。</h3><h3>十一天的西域之行给我留下的关健词是:风景之美(下有美图为证)、温差之大(一天之内四季穿着),疆域之广(每天去一个景点坐车至少在10小时以上),安检之严(身份证得随身携带,一路上不时有军警上车检查,有时须下车刷脸过安检站)。对景区环境的保护意识之强(进入景区必须坐区间车,区间车的时间不是二十或三十分钟,有的长达1个多小时)。还有不能忘怀的美食之最:鲜美的羊肉串、特色大盘鸡、香脆的烤馕饼、各种的奶制品……。至于安全,用维吾尔族同胞的一句话来表达下吧:我们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嘛∽,勿用置疑啦!</h3><h3><br></h3> <h3>国际大巴扎</h3><h3>飞机中午落地乌市,一行6人放下行装直奔国际大巴扎。去之前度娘告诉我说这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巴扎,免门票,到了门前却被告知要买门票十元一张,7月7号开始实行的,本地人刷身份证进入。大巴扎里面除了做生意的维吾尔族人之外好像都是去乌市旅游的,不免让人联想起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等等。不过那样的想法很快就烟消云散了,有着浓郁民族特色的商品一下就吸引了咱的眼球:手工绣花串珠帽、色彩绚丽的纱丽、围巾、各种手工民族乐器、手鼓…,正兴致勃勃把“冬不拉"叫作“尤克里里",惹得那个维族古丽很生气地嚷嚷:不知道不要瞎说嘛∽,汗!</h3><h3>晚餐直奔大盘鸡,五个人一份大盘鸡加送2份宽面,味道鲜美、面条滑溜筋道,吃完大盘鸡将面条倒入汤汁中,个个吃得肚儿圆圆,美味,正宗👍。一结帐:加上一份豆角每人二十元,真便宜。</h3><h3>(此后团餐中几乎每顿都有大盘鸡,但上得桌来几乎都不动筷子,再也比不上这一顿的味道。)</h3> <h3>离开乌鲁木齐,一路向北</h3><h3>第一站:魔鬼城</h3><h3>又称乌尔禾风城,是一处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在干旱大风环境下形成的风蚀地貌。</h3><h3>远眺风城,大大小小的戈壁台地参差错落,形状怪异。区间车带着我们仿佛穿行在中世纪欧洲的城堡中。</h3><h3>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想像空间:老鹰展翅,海狮望月、孔雀开屏…,看到了吧,咱也有狮身人面像哦</h3><h3>魔鬼城就在克拉玛依的百里油田中,所以在这里还能看到另一个场景:城堡的四周千万个“磕头机"日夜地跳跃忙碌着,给神秘的魔鬼城带来了生命的脉搏。</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第二站 喀纳斯</h3><h3>喀纳斯蒙语“美丽而神秘的湖",是一个座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导游介绍说对喀纳斯的了解要掌握一山二湖三湾四谜五个唯一六道湾。</h3><h3>乘区间车前往湖的上游,景区内有高山河流森林湖泊草原,景色奇异。</h3><h3><br></h3><h3><br></h3><h3><br></h3> <h3>乘船游览喀纳斯湖,只见远处壮观的冰川映衬着宁静的湖水,四周峰意盛起,天空浮云飘逸,湖水随着光线树林变换着不同的颜色,也给喀纳斯湖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让人如梦如幻,此时如有水怪出现那场景肯定是千年不遇的大片啦。</h3> <h3>区间车将我们送往下游的三个湾:神仙湾、卧龙湾和月亮湾。一路上时而晴天时而下雨,湖湾周边烟雨蒙蒙,雾气缭绕,宛如身处仙境之中。</h3> <h3>感谢热心的河南马姐为我们留下了精彩的瞬间,看看那摄影姿态够专业吧</h3> <h3>第三站 禾木村</h3><h3>晚上入住喀纳斯景区边上的贾登峪,半夜下起了小雨直接被冻醒,暗自庆幸老天的眷顾,没有在游喀纳斯时穿棉衣羽绒服。</h3><h3>出发去禾木村时雨开始渐止。</h3><h3>禾木村坐落在喀纳斯湖畔的一个重山阻隔的大河谷里。这里被称为“神的自留地",是仅存的三个图瓦人村落中最远最大的村庄。图瓦人也被称作“神的自留地的守护者"。</h3><h3><br></h3> <h3>禾木村的房子都是原木搭成的,充满了原始的味道。</h3> <h3>摄影师们各显神通,模特的架势也还行么😊</h3> <h3>跨过流水潺潺的禾木河桥,穿过一片白桦林,登上通往山坡的木栈道,仿佛站在☁️梯中俯视禾木村:小河、木房、炊烟、白桦林还有牧马人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空谷幽灵,胜似仙境。</h3> <h3>快乐地跳起来吧,让身体跟随心灵一起飞翔</h3> <h3>午饭后坐上区间车离开禾木村,车窗外的景致又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尤其是漫山遍野的五彩缤纷的花草,大家与司机师傅玩笑说希望他能停车让我们在草原上停留片刻,一直沉默不语的师傅这一开口令我们刮目相看,一口纯正的普通话,音色优美,听声线像是年轻人,我不禁好奇地探出头去,发现师傅已是五十开外头发有些花白,这一张口简直就是禾木地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从他那里我们才开始知道那些小花原来都是中草药,有二千多种,白色的叫"独活“,红色的叫……,这里的高原草甸被称作“中草药的基因库"。一路上他又兼起了义务导游,告诉我们哪是雄狮林,哪是禾木大峡谷、铁流沙汗大峡谷;禾木河和喀纳斯河交汇成布尔津河,交汇处叫奎汉(蒙语)等等。大约一个小时的返程路在师傅的讲解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真是受益匪浅意犹未尽。这才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h3><h3>因为每辆区间车都贴一种花来让游客区别,师傅的车上是郁金香的标志,所以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郁金香师傳"。新疆的司机师傅不可小觑,都有藏龙卧虎之人呢。</h3><h3><br></h3><h3><br></h3> <h3>第四站 赛里木湖</h3><h3>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因为是大西洋暖湿气流的最后眷顾地,被称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h3> <h3>湖面清澈透底,似大海般蓝得纯净,古称“净海"一点不为过。</h3> <h3>在湖边的鹅卵石上静静地坐下来好不心旷神怡</h3> <h3>行程已过一半,团员们也开始渐渐熟悉起来,在热心的马姐策划组织下赶紧再来个互动,天空、“大海"、草地作背景,造型还不错吧</h3> <h3>果子沟大桥</h3><h3>从塞里木湖出来,车子开始翻越天山山脉一一果子沟。</h3><h3>果子沟是伊犁地区的天然门户,是一条北上塞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的著名峡谷通道。车子穿过果子沟隧道(西气东输二线控制性工程)后,眼前的果子沟大桥一览无遗。</h3><h3>果子沟大桥是新疆公路第一座斜拉桥,也是国内第一座公路双塔双索面钢衔梁斜拉桥。建在峰峦耸峙峡谷回转的大桥呈现出很多的S弯,非常险峻壮观,令人震撼。</h3><h3><br></h3> <h3>第五站 那拉提草原</h3><h3>那拉提蒙语为“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她是世界四大河谷草原之一。</h3><h3>走进那拉提草原,只见山峦起伏,绿草如茵,宛如天山深处一道立体画卷般的风景长廊。</h3><h3><br></h3> <h3>草原上开满了中草药花,俯下身去中草药的香味扑鼻而来,难怪这里的牛马皮毛油亮光滑,可见吃的都是天然膏方哈。</h3> <h3>在这样的画卷里悠闲的漫步,感觉身心都融化在了辽阔的草原中。</h3> <h3>第六站 巴音布鲁克草原</h3><h3>巴音布鲁克蒙语为“富饶之泉",海拔2千多米,处在雪山的怀抱之中,是我国第二大草原。</h3><h3>导游提醒大家巴音布鲁克可能最低温度为零度,要做好充分的保暖准备。起先有些不以为然,不过在海拔一千多米的那拉提确实感受颇深,白天的那拉提有些炎热,睡到半夜却被冻醒。于是不敢怠慢,衬衣抓绒衣大围巾全副武装起来。</h3><h3><br></h3> <h3>车子进入巴音布鲁克界内,远远望见在静谧的湿地中有一座插着经幡的石头堆,原来这就是敖包。</h3> <h3>沿途的风景让人目不转晴,天空深邃而湛蓝,与那拉提草原不同的是它遍地都是“酥油草",两侧草地上马匹牛羊成群,远处叠翠的群山连绵不断,冰川雪峰可望而不可及。</h3> <h3>天鹅湖</h3><h3>一一巴音布鲁克的天鹅自然保护区,是一个高山湿地湖泊,海拔将近三千米,看见远处连绵的雪岭冰峰了么,它们构成了天鹅湖天然的屏障。泉水溪流和雪水汇入河中,水草丰美。</h3><h3>湖面平静如镜,水天一色,水鸟与天鹅在其中悠闲地游着,时而戏嬉泛起阵阵涟漪。</h3><h3><br></h3><h3><br></h3> <h3>九曲十八弯</h3><h3>曾经见过甘南的黄河九曲十八弯,巴音布音克草原上的九曲十八弯更有其独特的美,蜿蜒曲折的河道,犹如走笔龙蛇,又像镶嵌在绿草甸中的银白色链子,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安详和谐之美。</h3> <h3>第七站 吐鲁番</h3><h3>告别了温度适宜的北疆,行程开始转道南疆。</h3><h3>一路上满眼绿色的草原山地河谷渐渐远去,车窗外的美丽风景很快被沙石戈壁取而代之。</h3><h3>又是一路兼程到达吐鲁番</h3><h3>吐鲁番这个名字莫过于那首: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当天入住的就是葡萄庄园,在葡萄树长廊下,边欣赏维吾尔族古丽热情奔放的歌舞边用餐,一天的车马劳顿不觉烟消云散。</h3><h3><br></h3> <h3>戴上这顶花帽,我像维族小伙不?</h3> <h3>🔥焰山</h3><h3>吐鲁番除了甜美的葡萄,还有地表温度高达65度的火焰山。</h3><h3><br></h3><h3><br></h3> <h3>登上🔥焰山观景台的感觉只有一个字:烤</h3> <h3>干脆再烤它一烤,与巴依老爷在🔥焰山上同台合奏一曲,这也是千年不遇的场景哈</h3><h3>知道这个乐器叫啥么?∽∽热瓦普,又长姿势啦</h3> <h3>坎儿井</h3><h3>一一是古代维尔族地区最有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是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h3> <h3>看到路边许多拱起的土堆么,底下就是坎儿井</h3><h3>为咱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点个赞吧</h3> <h3>第八站 天山天池</h3><h3>这是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h3><h3>天池湖面海拔1千多米,湖滨云杉环绕,雪峰辉映,确实也很壮观。可能是身乏力疲的原因,也可能是北疆的风光更旖旎,对天池的风景显得有些审美疲劳了。</h3> <h3>午餐是回民特色餐:九碗三行子</h3><h3>据说是回民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特色餐。这么隆重,看来是给我们送行的。</h3><h3>只来得及拍了九碗,三行子是后来上的,基本光盘。可见味道不错。</h3><h3><br></h3> <h3>此处谢谢朋友对行程的精心挑选,才有了这次的大美新疆之行。感恩感谢!</h3><h3>期待明年的旅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