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第一次接触“慎独”这个词,还是在高中毕业的时候。记得那时候非常流行纪念册,同学们一般会在即将毕业的前几天,买来一本留言册,要求老师和同学们在上面写上祝福的话。我也不例外,挨个请同学们在纪念册上留言,清楚地记得当时老师在我的纪念册扉页上就留了两个字——慎独。</h3><h3><br></h3><h3>只是那时的头脑被毕业的喜悦所淹没,面对这个对我来说相对陌生的词汇,根本就没有去追究它们的涵义,倒是老师隽秀的字体让我一度羡慕不已~</h3> <h3>多年以后,每每在翻看留言册的时候,总是第一眼见到“慎独”这两个字。当然,也曾经认认真真地到网上查过这两个字的涵义。</h3><h3>《大学》有言: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也有表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何谓“慎独”?宋代学人陆九渊说:“慎独即不自欺”;宋人袁采也说,慎独即“处世当无愧于心”。“正其心”是慎独,“诚其意”是慎独,表里如一,毋自欺也,是慎独。<br></h3> <h3>渐渐地,“慎独”在脑海里一点一点的清晰起来:一个人在没有人监督的时候,依然能够自发自愿地保持个人高尚的道德品质,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在能做各种坏事可能性地情况下,不做坏事,在能不做各种好事可能性地情况下,仍然做好事,这就是——慎独。</h3> <h3>由此可见,“慎独”真的是一种至高的境界。我也渐渐理解了当年老师给我留言这两个字所寄托的期望和良苦用心。</h3><h3><br></h3><h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相信,大家也都会认可这一点。那么,如何去正确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从而去努力地提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有价值,不由得成为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h3> <h3>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有人在朝阳某公交车站点放置一个装满了300多枚闪着银光的硬币的盒子,还在旁边摆放了一块醒目的告示牌:“如你急需用钱,请自取,每人最多5元。”当然,这个盒子是无人看守的。他们希望,这样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让没带公交卡的上班族拿钱买公交票,让没有零钱的人能搭上公交,甚至让没有吃午饭的流浪汉,拿钱去买个面包...
<br></h3><h3>虽说,这只是个实验。但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开始是路过的行人们看到箱子后,驻足、围观、议论,有人掏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几十分钟过去后,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市民们纷纷投下自己的硬币……2个小时过后,箱子里面还剩下堆成山的硬币。据收工后统计:居然变成314元!<br></h3><h3><br></h3><h3>为我可爱的朝阳人点赞👍!说实话,当时我看完新闻后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或许就是“慎独”的一种表现吧!<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WOzKaeQ3P3ZkWlO2toF_2Q"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一箱硬币放在朝阳某公交站点,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a></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无独有偶,昨天在浏览公众号时,被杭州的免费冰柜活动所吸引。里面的故事与朝阳的零钱自取活动如出一辙。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打开链接看一看。文中引用了作家梁晓声的四句话:<font color="#ed2308">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font>。这也是对“慎独”的一种诠释吧!</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br></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正如文中所言,善良并不难,只需要你在上厕所的时候,想到下一个上厕所的人,在扔垃圾的时候,想到下一个收垃圾的人……</h3><h3><br></h3><h3><strong style="max-width: 100%; color: rgb(63, 63, 63);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font-size: 14px;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span style="max-width: 100%; color: rgb(0, 112, 192);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i></i></span></strong></h3><h3><br></h3><h3></h3><h1></h1><h3><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dQJpXT3PYYn3IuIj5RNs0w"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39°高温,杭州惊现免费冰柜,监控拍下想不到的一幕幕:当善良遇见善良,真好</a></h3> <h3>慎独,就要言行如一,表里如一。不要自作聪明,认为事情有所隐藏,就可以去做;不要心存侥幸,以为别人不知道就胡言乱语、口无遮拦;当独自一人时,更要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自重自爱,把握自己。<br></h3> <h3>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元代时许衡的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些著名的典故都是对“慎独”的最好注解。<br></h3> <h3>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如何走好自己的路,取决于我们的内心。思想决定行动,观念改变人生。做到“慎独”,就要从最微小的事情做起,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应该遵从自己的最起码的本心,于已,可以问心无愧,于人,可以悦耳舒心。</h3> <h3>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避不可免地有一些条条框框在限制着我们的所做所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该努力做……这是规范我们行为的必要措施和手段。但为什么还会出现好多好多的与之相悖的状况呢?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思想在作祟。</h3> <h3>坦诚地讲,生活工作中的我,虽也时常记起毕业时老师的留言,并一直作为鞭策我前行的座右铭,但还真的没有达到“慎独”这一境界。想一想,面对生活工作中的一些事情,去抵触、去抱怨、去消极地对待,有用吗?我们就应该怀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去实现尽可能完美的人生。就比如有些问题,你干与不干,它都在那里,与其在别人的监督下强迫下去处理,莫不如低下头,弯下身,静静把它做完。要知道,你的所作所为,或许没有被人看到,但正如《后汉书》中杨震所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多干点,少说点,管住自己的嘴,拴住自己的腿,没毛病!<br></h3> <h3>其实人人都有苦衷,事事都有无奈,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正确地理解和面对。快乐在时,好好把握;心不快时,别太难过;生活再苦,还得活着。这也就是酸、甜、苦、辣、咸的人生啊。</h3><h3><br></h3><h3>有人说,走过一些路,才知道艰辛;淋过一些雨,才知道泥泞;读过一些书,才知道智慧;阅过一些人,才知道随缘。是啊,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学会用简单的心境去面对复杂的人生。<br></h3> <h3>曾国藩曾经写道: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慎独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h3> <h3>慎独,可以让我们看清自己,也可以看清别人。迷茫时,可以帮我们找到自己的路;自傲时,可以让我们看到与他人的差距;失意时,可以让我们看到希望……自强之道,就在其中!</h3> <h3>慎独,之于他人是坦荡,之于自己,则是心安。<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