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军营,是我革命战士成长的摇篮,五年多的生活,战斗的历程,让我一辈子难以忘怀,当年的我仅仅17岁就穿上绿色的军装,来到了祖国的东海前线,担负起保卫祖国海疆的使命。我被分配到船队的一只艇上,天天奔波在东海前线的各个岛屿,服务于各支部队的后勤保障。</h3><h3> 退伍回乡后的几十年里,我无不在怀念我的军营我的艇。机会也是有的,每次出差或是旅游去海岛,我总要在那驻地看上一眼,很想去同那些战士聊一聊,聊聊他们的工作,聊聊战友们的故事,可因军事基地,不充许我们去接近他们,一次次的去,一次次的碰壁。使我非常之遗憾。2017年5月机会来了,一位曾经是我的艇(船)长的退休老军人马林苗,他终于让我走进军营,走上我曾经工作生活了五年之久的艇。</h3><h3> 那天下午,31611部队潘成兵教导员特邀,让我给官兵们讲讲自己是怎样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我也不客气的站在讲台上为同志们讲起了自己的人生。阵阵的掌声一直在鼓励我不断前进。同年的7月30日,我又一次的走进军营,又一次的登上了我心爱的艇。</h3> <h3>2017年5月应邀在部队给官兵们讲我的人生。</h3> <h3>我给船队一万元慰问金,同时又对3位特困战士进行慰问。作为我一个老兵对战友们的一点心意。</h3> <h3>教导员致欢迎词,欢迎我们的到来。</h3><h3> 同时,教导员还为我们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h3> <h3>这一位老战士家中老父患有严重的疾病,他为了保卫祖国把自己的困难埋在心底。部队首长知道后为他排忧解难。我们也为他送上1500元慰问金。以表心意。</h3> <h3>我以一个慰问团领导的身份又一次的为部队官兵们讲了话。</h3> <h3>我的孙女陈如如为官兵们演唱了"咱当兵的人",我的外孙女潘莹莹也为战士唱了"军港之夜",我的学生们也为他们表演了文艺节目。</h3> <h3>战士们为我们也唱了几首歌。</h3> <h3>部队首长与我们合影留念</h3> <h3>文艺演出后,我们和官兵们同进晚餐,共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h3> <h3>共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h3> <h3>部队是我永远留恋的地方,今年五月我又一次走进了另一个部队的舰艇,与官兵们谈天说地。让我感到非常之开心和快乐。</h3> <h3>某部队艇长和班长和我老陈合影留念</h3> <h3>我当过兵,我有俩个儿子也当过兵,部队能培养人才,造就人才。有人说当兵会后悔,那是他们没有当过兵,我们当过兵的人是永远不会后悔自己当兵。</h3> <h3>我1961年8月入伍,1966年3月退伍。</h3> <h3>在部队我第一年受到嘉奖,后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战士。。</h3> <h3>我的大哥1958年入伍。这是我们兄弟合影于宁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