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钧———谈河南省书协理事作品展观感

安堂主人

<h3>浩渺行无极 扬帆但信风<br>------河南省书协第六届理事书法作品展观感<br>作者:谢安钧<br><br> 在我的印象中,河南省书协自成立以来,前五届理事会从没有举办过理事书法作品展,这次六届理事书法作品展应该是协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其意义自不待言。借此,作为筹厝者本不想多发声,经不住在他人劝说之下,就此展览简略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br>河南省书协是1980年成立的,经历了近四十年的风雨兼程。四十年来,河南省书协先后更迭四任主席,经历了一个当初在全国排名较后的书法弱省,发展到今天,拥有一千四百多名中国书协会员,拥有一万三千多名省级会员;在全国历届兰亭奖和国展中,河南书法作者屡屡摘金夺银,入展和获奖人数始终保持全国领先的第一梯队位置;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颇具影响的老中青知名书法家队伍。如今,河南书法已经成为全国公认的书法大省、书法强省。</h3> <h3> 河南书法的四十年,犹如人生的四十岁,是个节点期。如何重新审视河南书法现状,回顾和总结河南书法的发展历程,更好地展望未来,发挥好自身优势,扬长避短,砥砺前行,继续延续好河南书法在中国书坛的影响力,让河南书法更加出彩,这就是我们举办这次理事展的初衷!<br>这届理事应该是历届理事会人数最多的一届。在人们的印象中,协会理事应该是人民团体组织的身处核心圈内的位置,拥有书协重大事情的参与、审视、决策的作用和职责。所以,能进入书协理事圈内的,应该都是全省的书法精英。这次理事书法展有73位理事参加展览,4人因身体及其他原因没有参加。本次展览要求每一位参展理事提供两件作品,一件临摹作品,一件创作作品,采取临创结合的形式,以便检验理事们现今的实际书法创作水平和承习传统经典的能力。可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h3> <h3> 这次展览作品,行书作品最多,占参展作品的30%;隶书和楷书各占21%;草书占17%;篆书占11%。年龄上除少数五零和八零后,参展的理事基本上集中在六零和七零后,这个年龄段,在其他省协会的理事中,比例也应该是最多的。因为担当理事年龄有具体规定,不到三十五岁作者不在此范围之内。少数五零后的理事书家,基本上已经处于退休时段,其书法作品与人一样基本固定成型,固守个人风格,不再可能将融入新的书法元素,属于留守书家一族。<br>首先,这次理事书法展,书法水平总体感觉是一种向好的态势。河南书法经历近四十年征程,由过去较明显的中原地域特色书风,逐步演变成为今天南北大融合的新格局。从追求展厅效果的大尺幅作品,到精致的手札册页和小件作品,河南书家都能手到擒来,得心应手。尤其此次展览考虑展厅的容积率,要求作品六尺以内,宽度不超过五十公分(除个别超过一些尺寸),所有作者都能轻松地按要求书写呈送,在规定的范围内创临各种书体、选取各种形式及内容,采用不同材质纸张任意挥洒,感悟书法的不同表现艺术形式,践行着“笔墨当随时代”创作艺术魅力。</h3> <h3> 其二,“取法乎上”,从这次理事展的作品来看,整体学书路子比较纯正。重传统,追逐和感悟魏晋风雅深邃的书学法度成为主渠道。魏晋书法承汉之余绪,又极富创造活力,是书法史上的里程碑,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魏晋书法规隋唐之法,开两宋之意,启元明之态,促清民(国)之朴,深刻地影响了历代书法,并影响着当代书法的发展。河南书家的取法导向是非常清晰的,追源立本,乃当今书法临创之大道。此次理事展诸多书体中,接近七层的临创作品,取法源于魏晋书风及魏晋之上经典法帖。有些偏重于北碑的,有些侧重于南帖的,还有的是南北融合的作品。选题丰富,精彩纷呈,本次展览作品基本上代表了当今河南书法界的临创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br></h3> <h3> 其三,篆、隶、草、行、楷诸多书体齐备,在行草书上有所突破。由于历史原因,河南的甲骨文、钟鼎文及汉魏时期碑谒遗存等较多,对当地书法家影响颇深。近水楼台先得月,河南研习篆隶书体的书家队伍庞大,人数众多,其创作水平皆高,并引领着全国篆隶的最高创作水平,河南的篆隶书体被全国书坛普遍公认的书法强省。<br>河南书法从协会成立以来,到二十世纪末,行草书体相比篆隶是比较弱势的。经过短短十几年努力,从这次展览作品看,行草作品占得比例最大,这是值得称道的,可喜可贺!二十一世纪初期,河南行书偏多,少数草书主要以章草、怀素小草千字文及王铎的行草书体为主。草书尤其以王铎草书为主流临创渠道,王铎的丈幅竖作,承接“二王”遗墨,跌宕起伏,行云流水的草书深深吸引着河南的书家争相揣摩学习,造就了一批能写大字、大幅式的,适用于大展厅的觉斯氏书派作品,到迄今觉斯书风不减。这次六届理事展,行草书体作品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说,基本上颠覆了河南以往取法单一及作品数量不足的面貌。量大品种多,涉猎各个朝代,尤其增添不少明清时期,小格调、巧情趣的文人性的作品,从而丰富了河南书法的整体创作内容,反映出河南书法的包容性。</h3> <h3> 其四,没有“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所谓现代意识书法作品的出现,保持了中华民族传统书法艺术的纯洁性和独特性。近一段时间,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江湖书法,公众称之为“丑”书。不少书坛“名家”在微信视频上表现为:吼书、射书、描书以及盲书等等层出不穷,践踏了中国优秀文化的传统书法艺术精神,误导了广大民众对民族文化的审美趋向,阻碍了文化自信主流进程,使得书法艺术的自然朴拙之气荡然无存。一些所谓名家不走正道,不下苦功夫,依靠邪门歪道挣曝光率,吸引大众眼球,使不少无知民众去效仿!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给予治理或者引导。<br></h3> <h3>(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