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日喀则,我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在那燃烧的青春岁月里,戍边守卡,有苦也有甜,一辈子难以忘怀。还有那边防线上迷人的景色,其它地方很难找到,令人向往!今天,我们一起去探寻......</h3> <h3>第一站:仲巴(扎东)部队</h3> <h3>这是当年的老县城,驻扎着边防某团。</h3> <h3>“扎东”位於日喀则地区的最西端,与“尼泊尔”交界,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左右,境内不仅有世界上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还有“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杰玛史宗冰川”,以及著名的“喜玛拉雅山脉”。</h3> <h3>这是八十年代西藏边防部队普遍居住的简陋营房,几乎都是这种泥土墙,白铁皮房顶的营房。我毕业分配到部队就住在这里。</h3> <h3>仲巴,全球海拨最高的团机关,在这里带领指战员戍边卫国的老首长有许多许多,张前明政委就是其中之一。</h3> <h3>六一年,很多人没见过的军服</h3> <h3>团首长合影,首长小院如此低调。</h3> <h3>昆木加哨所这里是西藏军区最西边的一个哨所,海拔高度在4900米以上,常年平均气温在5以下,最低温度在零下37度左右,哨所的两旁都是常年积雪不化的雪山,这里离“尼泊尔”只有4.5公里,而离“拉萨”却有一千多公里,每年有五个月的时间处于大雪封山的状况,哨所外,寒风呼呼的嚎,吹得石子满天飞。</h3> <h3>老昆木加哨所,我们在部队时的样了。</h3> <h3>严峻的高寒和缺氧,伴随着“昆木加哨所”的边防战士们,日夜坚守在这片广漠荒原阵地上,这里也是叛匪“卫教军”经常“回窜”的地区。“哨所”的指战员们,在这种简陋的营区内与恶劣的气候环境抗衡着。 </h3> <h3>每次外出巡逻时,一般都要步行十几个小时左右,必须在雪地上野炊</h3> <h3>遇到暴风雪时,还得在雪地上挖雪洞过夜</h3> <h3>战士们的手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冻伤,在当时物质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战士们是吃也吃不好(主要是缺乏新鲜食物,新鲜蔬菜就更是难得一见,绝大部分日子里,就靠吃肉罐头和压缩干菜,这些食品偶尔吃上几顿还觉得口感不错,但连续吃上几天,甚至常年吃,就会乏味厌食无胃口了,并且,综合性营养成份差,脂肪及蛋白质够了,但维生素类的营养成分却差少了) ,睡也睡不好(在简陋的营房中,主要靠烧牛粪取暖),这些恶劣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在时时刻刻的损害着战士们的身体健康。</h3> <h3>第二站:岗巴营(查果拉哨所和塔克逊哨所)</h3> <h3>岗巴县的古城堡</h3> <h3>“岗巴县”属喜马拉雅山高山地貌,位於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紧靠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的绵绵雪山环抱之中,与锡金国相邻,平均海拔高度为4.700米以上,最高海拔高度为6.155米,岗巴县的藏语意思就是“雪山附近的村庄”我们此行调研的两个主要哨所“查果拉哨所”“塔克逊哨所”就是日喀则军分区“岗巴营”直辖的两个边防点,也是西藏军区海拔位置最高(这两个哨所都设在海拔5.300米的生命禁区冰冻土层地带),环境最恶劣,生活最艰苦的区域内,也是历来外军入侵我国的主要通道口,虽然都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上草的生命禁区,但在军事上,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h3> <h3>塔克逊哨所这里驻守着“岗巴营”的一个连,我们称其为“塔克逊连”该连营房很简陋,和当时西藏军区所有边防部队一样,都是泥土墙,白铁皮屋顶的结构,每当刮风沙的时候,白铁皮的房顶就会发出阵阵扰人的噪音,使人烦躁不安,但当时的西藏边防部队几乎都是住在这样简陋的营房中,所以“塔克逊连”的官兵们,也无怨无气了。“塔克逊哨所”的正前方是一片二十多公里的开阔平坝,平坝的尽头就是一座常年积雪不化的喜马拉亚山脉“干城璋嘉峰”(麦克马洪线)也是“中,锡”两国的交界线,在这片开阔地带,很适合进行坦克大战。</h3> <p>查果拉哨所该哨所位于日喀则的岗巴县境内,隶属日喀则军分区“岗巴营”哨所所在的位置在喜玛拉雅山第七峰的冰峰雪岭中,海拔高度5300米,有的哨口海拔高度约在5700米左右,是西藏军区设在雪域高原最高的哨所之一,也是地理,气候环境最为恶劣的一个地方,犹如有首歌中唱到的哪样:“金色的草原开满鲜花,雪山顶上有个查果拉,查果拉山高风雪大,山上自古无人家…”离“查果拉哨所”最近有人烟居住的地方,也在十八公里之外去了,山上严寒难耐,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0度,最冷气温达到零下34度,山上四季穿棉祅,空气中的氧气成分仅是内地的35%,正是“查果拉,查果拉,伸手把天抓,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六月雪花飞,四季穿棉祅”这就是“查果拉哨所”艰苦环境的真实写照。“查果拉哨所”建“所”四十多年来,一代一代的“查果拉”军人,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奉献精神,捍卫和维护着1965年1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国防部授予的“高原红色边防队”这面光荣的锦旗,为保卫祖国边疆,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和不朽的功勋。他们“不恋故乡,爱哨所,愿以哨所为家园”的高尚革命情操,感动着十四亿中国人。</p> <h3>虽然“查果拉哨所”与“塔克逊哨所”的海拔位置都是5300米,但“查果拉哨所”有二处巡逻哨口“硕果拉”“俄果拉”的海拔高度却在5.700米左右,周边全是雪峰</h3> <h3>在“查果拉”雪域中行走,一步一小喘,两步一大喘,一句话都要间歇几口气才能说完,时不时还得停下来吸吸氧气。</h3> <h3>哨所巡逻队在海拔5700米的哨口巡逻途中</h3> <h3>“雪莲花,雪莲花,风吹雪打都不怕,查果拉军人在说话,请祖国和人民放心吧”。</h3> <h3>第三站:亚东部队(乃堆拉哨所、帕里边防所)</h3> <h3>亚东县在距日喀则市300公里的“下司马镇”上(“下司马”的藏语意为“东边的沼泽地”),海拔高度仅为3299米,与四川峨嵋山的海拔高度接近,它地处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面积4276平方公里,为西藏自治区主要边境县之一,依山傍水,属林区性质的山沟地带,境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很高,植被茂盛,水源充足,物产丰富,素有西藏“小江南”之称,边境线长290公里,与印度,锡金,不丹国接壤,紧邻“尼泊尔王国”自古就是西藏南部的军事重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亚东”又名“纳东”由于“纳东”位於“乃堆拉山”的山脚下属沟谷地带,往来乃堆拉山的人从山口就可以鸟瞰“纳东”后来人们就将“纳东”叫成了“亚东”“亚东”有“上亚东乡”及“下亚东乡”两个乡。亚东县政府就设在上,下亚东两乡之间的“下司马镇”上。</h3> <h3>乃堆拉哨所“乃堆拉”的藏语意就是“风雪最大的地方”位於喜马拉雅山脉的东南面,海拔高度在4500 米左右,离“下司马镇”(亚东镇) 52公里,与印度锡金帮(曾经的锡金王国) 交界, 距锡金的首府“甘托克”约24公里,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也是中印边境最大的商埠,还是当年“唐僧”西天取经的途经之路。</h3> <h3>“冬居水晶宫,夏住水帘洞”就是对当时乃堆拉哨所艰苦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h3> <h3>中印国际邮政亭,每天中印双方的邮政人员在武装押送下,定时在这个邮亭中交换邮件。 </h3> <h3>帕里,位于亚东县境内中部的帕里镇,有“世界最高城镇”之称,“帕里盆地”面积为361平方公里,海拔4360米,处于喜马拉雅山南侧的高山草原地带</h3> <h3>帕里,距亚东县约50公里的路程,扼守着亚东峡谷,俯瞰着孟加拉平原,东与不丹国接壤,与不丹国仅有一山之隔,扼守着亚东通往腹心地区的咽喉部位,交通,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为藏南军事重镇,是日喀则地区的边防重镇之一</h3> <h3>帕里边防线上的指战员们,就是在这样一种既是高原又是城镇的环境中,坚守在中、不国际线上。</h3> <h3>第四站:翻开尘封老照片,战友情谊涌心间。</h3> <h3>高原上的分列式,我在领队哟。</h3> <h3>节日林卡聚会是最好的享受</h3> <h3>当时军分区的大礼堂,也很低调。</h3> <h3>直升机,边防难得一见</h3> <h3>运输官兵们保障着边防的生活和战备</h3> <h3>四兄弟</h3> <h3>路过拉萨忘不了留过纪念</h3> <h3>好亲切</h3> <h3>国界上与外军握手</h3> <h3>训练间隙</h3> <h3>第五站:醉人的景色,令人向往。</h3> <h3>景色1:珠穆朗玛峰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尼边界东段,北坡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王国境内。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h3> <h3>景色2:扎什伦布寺国家4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扎什伦布寺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始建于公元1447年,由第一世达赖根敦珠巴主持兴建。第四世班禅罗桑曲吉进行了大规模的改扩建。之后,正式成为历代班禅的驻锡地。清时,廓尔喀人入侵日喀则,寺庙文物遭到抢劫,。现寺庙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保存基本完好。</h3> <h3>景色3:卡若拉冰川位于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处,是西藏三大大陆型冰川之一,非常壮观。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都曾在此拍摄外景。由于卡若拉冰川就在羊卓雍错去往江孜县城的路上,因此通常会将二者安排在同一行程中游览。在路边就能远远看到冰川的轮廓,而想要近距离观看冰川可购票进入景区内。 </h3> <h3>景色4:白居寺位于西藏江孜县县城内,始建于十五世纪初,是藏传佛教中少见的萨迦派、噶当派、格鲁派三派共存的寺庙,以精美的建筑、特殊的宗教价值和保存完好的壁画和造像而著称。寺内有白居塔,塔内绘有十万余尊佛像,又名十万佛塔,是游玩白居寺必不可错过的。白居寺是一座典型的藏传佛教寺庙建筑,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塔寺浑然天成,相得益彰,是十三世纪末至十五世纪中叶后藏地区寺庙建筑的典型样板。</h3> <h3>景色5:萨迦寺萨迦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主寺,由萨迦派创始人昆贡却杰布于公元1073年始建。分南北两寺,以仲曲河为界,北寺位于北岸的苯波山前,文革中遭受了巨大的损毁。现在看到的萨迦寺是南寺。寺中珍品浩瀚,文物繁多,尤以元代的壁画最具特色,被称为“第二个敦煌”。</h3> <h3>景色6:江孜宗山古堡江孜宗山古堡位于江孜县城区的宗山上,距离白居寺不远,在山下远远看去尤其壮观。这里是1904年西藏人民抗击英国侵略军的地方,江孜宗的所在地,也是电影《红河谷》的拍摄地。现在这里被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遗址上的抗英炮台、展厅、勇士跳崖处、原江孜宗议事厅、地牢等,展示了当年封建农奴制时代江孜宗的原貌,再现了当年藏地军民抗击英国侵略者的英勇,人们还依稀可以找到当年江孜宗生活和办公的痕迹。</h3> <h3>景色7:满拉水库满拉水库位于江孜县龙马乡境内年楚河上游,和羊卓雍错类似,是嵌在山间的一汪碧水。虽然是人工水库,但碧绿色的湖水映衬着远山,显得格外美丽。从江孜县城去往羊卓雍错时会经过这里,路边有小亭子,可以在此从高处眺望水库的景色,顺便稍事休息一会儿也很不错。</h3> <h3>景色8:帕拉庄园帕拉庄园是西藏大贵族帕拉家族的庄园,全称帕觉拉康,位于江孜县城西南的班觉伦布村,因此也叫班觉伦布庄园。是旧西藏12大庄园之一,也是目前西藏地区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旧西藏贵族领主庄园。 帕拉庄园主体楼高三层,颇为壮观,现存房屋57间,建筑配套完整,装修考究。设有经堂、日光室、会客厅(上接待室)、卧室,还有玩麻将的专用大厅。房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经堂陈设考究,经书、佛龛保存完好。 此外,帕拉庄园内还有酿酒坊、磨坊、农奴大灶等。楼道中陈列有皮鞭、脚镣、站笼、牛皮筒等刑具,甚至还保存有旧时的监狱。这一切都生动再现了当年农奴主的奢华生活和对农奴的剥削和压迫。</h3> <h3>景色9:希夏邦马峰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米,在世界上14座8000米级高峰中排名14,也是唯一的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聂拉木县)的8000米级山峰。这里是喜玛拉雅山脉现代冰川作用的中心之一,枯岗日山脉冰川和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的永久积雪,大多分布在希夏邦马峰周围。 纵横交错的冰雪裂缝和时而发生的巨冰雪崩,为登山者设置了重重困难。1964年5月2日,中国登山队首创登顶记录。</h3> <h3>景色10:绒布冰川绒布冰川又称隆巴克冰川,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冰川由东、西、中三条冰川组成,全长26公里,是世界上发育最充分、保存最完好的冰川。在冰川的前端,可以看到冰塔林、冰蚀湖、冰斗、冰柱、冰洞、冰桥等奇异的天然冰川现象,因此它还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h3> <h3>景色11:佩枯错佩枯错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湖泊,面积300多平方公里。该湖三面环山,地形开阔,鱼类资源丰富,湖岸有野马、藏野驴、藏羚羊、仙鹤、黄鸭、灰鸭等活动。 有了希夏邦马峰(湖南侧60公里处)的倒影与雅鲁藏布江(湖北侧40公里处)的涛声,佩枯错这座宝葫芦形代表着吉利的高山海子便有了让人去感动、去驻足的理由。</h3> <h3>景色12:马卡鲁山马卡鲁山海拔8463米,是世界上排名第五位的高峰。地处喜玛拉山脉中段,位于珠峰东南方向24公里处,沿西北山脊和东南山脊为界,其北侧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境内,南侧属尼泊尔王国。 马卡鲁山有五条主要山脊,分别为西北山脊、西南山脊、东北山脊、东南山脊和北山脊。北山脊上的卫峰名叫珠穆隆索峰,海拔高度为7816米。西北山脊的卫峰为马卡鲁2峰,海拔7640米。东南山脊的卫峰稍高,海拔8010米。这些峰体上都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坡谷中分布着巨大的冰川,冰川上多锯齿型的陡崖和裂缝,冰崩雪崩也十分频繁。</h3> <h3>景色13:卓木拉日雪山卓木拉日雪山又名神女峰,高约7600米,位于亚东县帕里镇境内,距县城50公里,拉亚(拉萨—亚东)公路穿过山脚下。山顶终年积雪,白雪皑皑,随时可见神女漂亮的脸蛋和美丽的头发,雪山又位于多庆湖(多情错)湖畔,在西藏古老的神话里,卓木拉日雪山和多庆湖被誉为“神山圣湖”。</h3> <h3>景色14:乃钦康桑雪山乃钦康桑雪山是西藏四大神山之一,位于西藏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处,海拨7191米,由于高寒,山体顶部尖锥突兀,常年终日白云缭绕,飘撒粒雪,终年累积、压实,形成了厚达20-100米的冰层,冰层受本身重力影响,缓慢移动发育成了多条冰川。 卡若拉冰川就在乃钦康桑雪山下,就在公路边上,雪白的冰川如一副巨型唐卡挂在山壁上,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卡若拉冰川的融水就是雅江上游重要支流年楚河的东部源头。</h3> <h3>景色15:嘉措拉山口嘉措拉山口也称定日界,海拔5220米,是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口,巨大的保护区标牌竖立在公路上,无数的经幡迎风飘扬。天气晴朗时,站在嘉措拉山口,不仅可以眺望到珠穆朗玛峰,还可以眺望到另外三座海拔均在八千多米之上的卓奥友峰、洛子峰和马卡鲁峰。在同一个垭口能够眺望到四座八千米级的极高峰,这在318线甚至全世界所有公路翻越的垭口中,都是绝无仅有的。</h3> <h3>景色16:年楚河年楚河在日喀则市境内,位于市驻地以东。它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是雅鲁藏布江一大支流。年楚河意为“尝味水”,相传莲花生大师所持盛甘露的宝瓶寄放在宁金岗桑雪山处,此后,甘露水就不断从雪山流下,让人们品尝甘露。河畔的自然景观很优美,还常能看到当地藏人挂的经幡迎风飘扬,让人产生神圣安宁的感觉。</h3> <h3>景色17:帕里草原帕里草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北麓交界处,海拔4360米。由于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为充沛,成为西藏最为肥沃的草场之一。山谷山坡生长着300多种优良杂生牧草,组成了营养丰富的多汁草甸草原。</h3> <h3>景色18:加乌拉山口加乌拉山口可以说是拍摄珠峰最著名的观景台之一了。站在此山顶,脚下是起伏的群山,远处耸立着喜马拉雅山脉四座海拔8000多米的高峰,它们从左向右排列的顺序是:玛卡鲁峰、洛子峰、珠穆朗玛峰、卓奥友峰。金色的沙地和蓝色的天空将这片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装点得分外美丽。</h3> <h3>景色19:多情错多情错位于亚东帕里镇,湖畔的卓木拉日雪山主峰高达7600米,是喜马拉雅山第七座山峰,素有神女峰之称。湖畔牧草丰美,岸边的草甸上盛开着各种野花,成群的水鸟在湖水中嬉戏。牛马在悠闲地在岸边吃草,一派宁静安祥的高原风光。 卓木拉日雪山距亚东县城50公里,美丽的多情错将众多雪山倒影在湖中,云飘雾起时,卓木拉日与多情错遥相顾盼,日出日落时,雪山与湖水熠熠生辉。在西藏古老的神话里,卓木拉日雪峰和多情错被誉为神山圣湖,当地人们路经神山时,都会献上洁白的哈达和青稞酒,以祈求神灵保佑。</h3> <h3>景色20:曲登尼玛曲登尼玛景区位于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境内,曲登尼玛神湖泉口极高,达到了海拔5128米,这些泉水在山体循环了十年零七个月后涌出地面,带着丰富的矿物质。据藏文经书记载,此水能治424种传染病和360种急慢性病,是莲花生大师赐给他的信徒和信教群众医治百病的“甘露”,因此被人们誉为“西藏神水”。</h3> <h3>景色21:嘎玛沟嘎玛沟位于定日与定结县的朋曲下游支流—嘎玛藏布及其西侧谷地,其北界为桑琼拉-结色拉-宗嘎拉-扎西若嘎,南界为中尼边界,东自定结县陈塘村、西抵珠峰,本区位于珠峰自然保护区脱垄沟核心保护区界内,素有“世界最美丽谷地 ”之称。</h3> <h3>景色22:吉隆沟吉隆沟位于吉隆县境内,严格地说,吉隆沟长度为93公里——从县城驻地宗嘎镇到热索村。吉隆沟是日喀则地区5条沟中最靠西的一条,曾经是大唐通往天竺的唐尼古道的一部分。在乃村观景平台欣赏郎波岗日、戈乃斯、央然、萨拉戈萨的日出。徒步吉普大峡谷,探访吉普村落。蓝天、白云、雪山、牧场、油画般的田园梯田,遍地生长的野花,芬芳清新,还有孩童们好奇而可爱的笑脸,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h3> <h3>景色23:樟木沟樟木沟平均海拔2300米,最低海拔1770米(友谊桥),属亚热带海岸气候,加之南面吹来的印度洋暖湿气流,随着地形的抬升,使得这里气候湿润、山势险峻、沟谷狭窄、飞流瀑布、鸟语花香、碧水青山、四季如春,山顶和山谷气候迥然不同。可以欣赏到独具特色的夏尔巴民俗风情。</h3> <h3>景色24:亚东沟亚东,汉语意为旋谷、急流的深谷。亚东沟海拔从2300米到2700米不等,亚东河穿沟而过,受印度洋季风气候的影响,沟内降水充沛,绿树成荫,森林茂盛,奇花异草、五彩缤纷,被誉为"西藏的小江南"、"后藏的氧吧"、"世外桃园"。亚东河的两岸随处可见农牧民倚山而建的别具一格的藏式民居。</h3> <h3>景色25:仁青休布错仁青休布错,位于日喀则市仲巴县仁多乡,海拔4756米,面积187.1平方公里,由冈底斯山北麓的雪水融汇而成。仁青休布错隐藏于高原幽静的深处,不同于平原湖泊,这里没有喧嚣的密林、没有奔腾的河流,却宁静入心。</h3> <h3>编辑:家亮声明: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