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冷雾/撰文</p><p><br></p><p> 当兵时老连队40年未曾谋面的副班长陈玉营,前些日子从开原县农村来沈阳当了保安。我与沈阳的原一班长丁彦启,请他在德庄火锅店吃饭。崭新的灰色保安制服,穿在老兵敦实的身上流露着一股军人气质。我们边吃边聊,从保安制服悠然聊到了各时期穿过的军装,不禁心生许多回忆和感慨。</p><p><br></p><p> 军营就像一座绿色的部落,军服自然是军人的外在识别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军队的独特象征。中国军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共间绝大部分时期是盔甲时代。清朝后期,随着枪炮火器的使用,盔甲防护作用渐小且笨重不堪,逐渐被布质、毛料等材料的服装取代。1905年,清末新军效法国际军事列强,装备部队的新式服装,开创了中国近代军服改革之先河。</p><p><br></p><p>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工农红军开始,便有了灰色土布军装。如今,随着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和生活水准的提高,经不断更新换代,形成了2007式为标志的系列化军服。军装象一部史书,也象一面镜子,它留下了岁月的脚步,映照出了绚丽的时代色彩。</p><p><br></p><p> 考证军服史远不是我的学识所及,但我的人生却在军旗辉映下与军装结缘而行。粗略一算,穿过的各式军装竟也100多套了。军装于我,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穿戴装饰。那些在一般世俗眼光看来本无传奇的往事,毕竟证实着美好的绿色年华。</p><p><br></p><p> 1976年2月,刚入伍,我们每人领了一套冬装(涤卡罩衣、棉衣)、一套“的确良”夏装。这是我第一次拥有“的确良”服装,这套军装不仅质地耐磨,洗涤后迎风就干,单凭那清纯挺括的国防绿,远比容易皱褶的棉布军装漂亮。</p><p><br></p><p> 步入军营,首先实施一个月的强化训练,缩短青年与军人的差距。然后,举行授枪仪式、佩戴领章帽徽。周日,班长倪绍林带我们一帮新兵,从齐齐哈尔郊区徒步到市内照相。我们穿着崭新的军装,“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边走边唱起队列歌曲。记得那首歌名为《扛起革命枪》:</p><p><br></p><p>我参加解放军穿上绿军装,</p><p>我走进红色学校扛起革命枪,</p><p>鲜红领章两边挂,</p><p>五星帽徽闪金光,</p><p>伟大领袖毛主席,</p><p>前进路上指方向,</p><p>忠于人民忠于党,</p><p>保卫祖国站好岗。</p><p><br></p><p>我参加解放军穿上绿军装,</p><p>我走进红色学校扛起革命枪,</p><p>红心向着毛主席,</p><p>革命重担挑肩上,</p><p>红色江山我保卫,</p><p>世界风云胸中装,</p><p>忠于人民忠于党,</p><p>牢牢握紧手中枪。</p><p><br></p><p> 三天后通信员从市内取回照片,新兵们蜂拥而上争相传看,然后不约而同趴在床铺上唰唰地写信,迅速把第一张戎装照寄给远方的父母和朋友。那时候没有微信这种快捷形象的通讯手段,而书信与方寸黑白照片,自然承载着平凡温暖的亲情、友情及恋情。</p> <h5><b>[1976年春新兵训练结束合影。笔者前排右1。]</b></h5> <h3> 那个年代电影不多,电视没普及,舞台文艺节目深受欢迎。地方文艺团体到部队演出军民鱼水情的节日,就少不了军装。在我眼里,若不论阳刚气质,地方文艺队那些姑娘、小伙容貌漂亮,体形优雅,比我们团战士演出队还是略胜一筹,惟独那身不绿不黄的仿制军装有点逊色。有一次,地方宣传队来部队借军装。一位班长为防止弄错,把自己的姓名番号写在口袋内侧。然而歪打正着,凭借军衣上的信息,一位姑娘与他建立联系,退伍后竞终成眷属,不失为一段佳话。<br></h3><h3><br></h3><h3> 在“文革”极左浪潮冲击的年代,举国男女老幼服装样式单调、色彩沉闷,“兰、黑、灰”成为流行主色调。这绿色军装配上红领章红帽徽,无疑是最鲜明夺目的,甚至还彰显着革命、时尚、新潮等符号信息。正所谓物以稀为贵,那几年偷盗军服、抢军帽是社会上频发的事。不可思议的是,竞然抢了我们团长。</h3><h3><br></h3><h3> 那天清晨,团长探亲归队下火车。接站司机来晚了,他就在站前广场踱步。突然,有个青年骑车绕到他身后唰的一下把帽子抢跑了。团长反应过来只望见个背影,气得大发雷霆。于是,警卫排去车站附近缉拿抢帽子的人。我们几个兵在一条路边树丛设伏,用背包带设置了“绊马索”,派一战士提着旅行袋在路上游荡作诱饵。可连续蹲守多日一无所获,只好报告上级偃旗收兵。</h3> <h3> 那时候战士出差,按要求须穿军装。也就意味着要自觉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盛夏,团里派我参加在海城某师举办的“军区幻灯美术学习班”。晚上从齐市出发坐硬座一宿没睡。翌日晨,一位老大娘背包提篮走进车厢,我毫未犹豫让出座位一气站了5个小时,早饭也没吃。中午抵沈阳直接转乘去海城的车,没想到这趟车是通勤火车,既没吃的也没喝的,满车人热得喘不过气。</h3><h3><br></h3><h3> 这趟慢车咣铛到傍晚4点多才到海城,走下火车汗水把行李洇湿了一大片。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一天没吃没喝几近虚脱,晃悠着直奔站前饭店。花1元5角钱、半斤粮票,买了油饼、炒瓜片和甩秀汤。几分钟的功夫盘碗就见了底。晚上学习班食堂开饭,我又吃了一顿才缓过劲来。</h3><h3><br></h3><h3> 幻灯片是基层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通常在看电影前播放。因画面太小,画好并不容易。军区文化部戚老师开课就介绍了水彩法、烟熏法、糯米纸法等五种技法。课堂发了透明胶片、玻璃片、糯米纸、腊烛和“松树明子”等材料。我用精细的毛笔在胶片上试着画了个列宁头像,大小如蚕豆。编绘了一组新兵训练的幻灯片,绿军装、红领章自然是突出的形象元素。</h3><h3><br></h3><h3> 我们30多名战士正学得兴趣盈然时,9月9日下午,中央广播电台突然传来震动地球的消息--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了!领导宣布学习班解散,立即归队参加战备行动。本想学习结束穿军装首次返乡探望父母,计划也成了泡影。</h3><h3><br></h3><h3> 那年代军装还可帮助抬升“身价”。一些老兵都喜欢穿军装探家相对象。班里一本溪县老兵,借我的新军装回家探亲,半个月相看了10多位姑娘,最终看上了一位大队民办老师。老兵归队后激情似火,白天值勤训练没时间,半夜趴被窝里打着电筒写情书。他把信都抄写备份,连同姑娘来信珍藏于床铺下的木箱里。有一次他到外地出差,班里一老兵拧开箱子,每晚熄灯号吹响前,便朗读几封情书给大伙听,我们几个新兵趴被窝里听得心旌摇曳,受益匪浅。</h3><h3><br></h3><h3> 倘若许多军人聚集在同一空间,办同一件事,也可能出现笑话。我曾听老兵讲:有年冬天,本团驻郊区某连队的连长媳妇,由辽宁老家来部队探亲,晚上连长带一帮战士赶着马车去接站。火车刚进站战士们就围住出站口,人潮中见一位女人背包提蓝走下车,战士问“是连长嫂子吗?女人答:“是呀!”话音未落,热情的战士们一拥而上拎过包裹,给连长媳妇披上大衣、扣上棉帽。连长还未近前说话,媳妇早己被战士们簇拥上了马车。</h3><h3><br></h3><h3> 行10多里路来到驻地,门口又一帮战士热情迎进连部。连长激动地拨开众人进屋喊了一声:“媳妇!!……??”定睛一看顿时傻了眼。这女人不是自己媳妇!询问得知,原来她是另一个连队来探亲的连长媳妇。哎呀!啥也别说了。立刻电话协调,那边连长也率人去了火车站,却接到了这个连长媳妇。折腾半夜才把媳妇交换回来。</h3><h3><br></h3><h3> 连长过后跟媳妇开玩笑说:“还好夜里没赶上停电,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指导员总结了三条原因:一是接站这帮兵清一色的绿军装,连长媳妇难以分辩。二是战士高度热情,严寒的夜晚一路裹胁着坐马车,两口子没机会对话。三是连长久别媳妇胜新婚,高兴得麻痹大意,在车站未零距离认证。</h3><h3><br></h3><h3> 现代时尚非常忌讳撞衫,穿相似服装出现在同一空间会显得尴尬。而军队作为一个武装集团却正好相反,万千之众的军队官兵拥有同一色彩、同一样式的服装,每当列队排阵时不仅会产生排山倒海的气势,还有一股“五湖四海皆兄弟”的暖流从心底淌过。</h3> <h3> 1981年,沈阳组织国庆军民联合大阅兵。我尚未搞对象作为单身干部被选调参加阅兵方队,我们单位还有王广臣、吕书江、王业宏也参加了这项活动。7月份就脱离工作岗位,集中到滑翔机场强化训练。每天头顶烈日,伴着《解放军进行曲》在热浪滚滚的跑道上踢正步,汗水顺着眉梢涓涓流淌,军装被汗水浸出了盐花。有次机关领导来慰问发了两块巧克力,未等回去享用,在衣兜里却化成了“胶水”。尽管训练流了许多汗,晒脱了几层皮。但“国庆”那天的沈阳体育场,排列整齐的阅兵方队步伐锵锵、钢枪闪亮、绿潮奔湧的壮观场面令人振憾和难忘,作为亲历者尤为自豪。</h3><h3><br></h3><h3> 然而,我身穿军装也有出糗的时候。那年隆冬时节,我到驻内蒙克什克腾旗以北某部搞专题调查。任务结束那天,正赶上地方公安局协助部队破案,据说军需库被盗,丢了一些军装、棉帽及其他若干军品。于是众人在食堂凑一桌吃饭。那地方属少数民族地区喝酒豪爽,加之天气寒冷,我倍受影响也喝多了。后勤处长甚是热情,酒后还拽着我到军人服务社一起照了相。</h3><h3><br></h3><h3> 我步履蹒跚地登上返程长途客车,头脑仍然发晕。车外漫天飘雪,车内密不透气,烟臭味混杂羊膻味直冲鼻子,胃里顿感翻江倒海。于是我高声喊道:“司机师傳,停车!”司机停下车,回头看了我一眼:“干啥呀,撒尿你别走太远,车还紧往赤峰赶路呢!”“不撒尿!我酒喝多了要下去吐!”我急不可耐地喊起来。待我返回车厢,司机揶愉地说:“当兵的都能喝,就凭你这身军装,也不能这个水平啊!”满车的老百姓都笑了。邻座一位蒙古族大嫂见我的狼狈形象,边笑边帮我拂去身上的雪花。</h3><h3><br></h3><h3> 回到沈阳,收到寄自内蒙克什克腾的几张照片。镜头里我们几位营连干部穿着军装,端坐在胶合板飞机模型前咪眼傻笑,似乎显得有点滑稽。但细想想也不尽然,在那个偏远落后“兔子不拉屎”的荒漠地域,适逢天寒地冻的季节,这不正体现了基层战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一片情意吗?</h3><h3><br></h3><h3> 现在,许多年过去了,多少事都改变了。40年戎马生涯,我有幸亲历了军队4次重要的服装改革,每种版本的军装我都珍藏了一套,因它都带有温度和情感,默默地诉说着远去的记忆,承载着军旅生活的荣誉。然而,军人会老,军装却永远年轻。因为总有年轻的身躯,将它风帆一般的扬起,总有青春的故事从绿色开始叙述。人生轨迹确实玄妙,给了我们如此珍贵的馈赠,每一身军装都为其拥有者,指定了青春的起点,也使度过的年代具有了特殊的意义。</h3> <h5><b>1986年在沈阳。</b></h5> <h5><b>1987年夏在北京顺义县开会期间,游八达岭长城。</b></h5> <h5><b>1986年在哈尔滨参加会议。作者(左)。</b></h5> <h5><b>1985年5月统一换发新式军装后照的合影。作者(右)</b></h5> <h5><b>1985年,吉林市</b></h5> <h5><b>1986年,作者(中)在内蒙克什克腾旗。</b></h5> <h5><b>1987年在辽宁千山。合影中两位战友王永民(前排右2)、张卫国(后排右1)后来晋升为将军。作者(前排右3)</b></h5> <h5><b>1987年夏在黑龙江北安某部。作者(右)</b></h5> <h3>1987年夏在黑龙江北安某部。作者(左2)</h3> <h5><b>1987年夏在黑龙江佳木斯某部。作者(左1)</b></h5> <p class="ql-block">1988年,授衔标准照。</p> <h5><b>1989年春,齐齐哈尔扎龙。作者(左)</b><b style="font-size:15px;">刚晋升少校军衔。</b></h5> <h5><b>1990年,辽宁朝阳地区参加拉练。</b></h5> <h5><b>1997年冬,到驻白城某部下连当兵。佩戴列兵军衔。</b></h5> <h5><b>1995年在辽阳开会。</b></h5>